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液压挤破机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6:2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岩石 液压 破碎 挤破机


1.本实用新型涉及岩石破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压挤破机。


背景技术:

2.在采矿、隧道掘进、巷道施工等各种作业中,经常面对整面的岩石,由于要在山体内部进行掏空作业,由于没有相对于破碎方向的临空面,给施工造成了很大的困难,通常的施工方法有炸药、锤击凿岩等,其中,炸药爆破的方式使用局限性较多,在诸多施工环境中均无法使用。而锤击凿岩法具有着效率低、噪音大、粉尘多的弊端,尤其是遇到坚硬岩石。
3.为此,可以采用先铣钻、再挤破的工艺,实现岩石造缝破碎,以克服上述问题。然而,目前缺乏操作不便、运行稳定、效率高的挤破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挤破机,其解决了现有挤破设备操作不便、运行稳定性差、效率低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6.一种液压挤破机,包括机体,还包括大臂、摆臂油缸、挤破组件和姿态调整油缸,所述大臂可转动连接在机体前端,所述摆臂油缸位于大臂的下方,所述姿态调整油缸位于大臂的上方,摆臂油缸底端与机体可转动连接,摆臂油缸输出端与大臂可转动连接,所述挤破组件可转动连接在大臂前端,所述姿态调整油缸底端与大臂可转动连接,姿态调整油缸输出端与挤破组件可转动连接,所述机体的底端设有履带轮,机体上设有用于提供液压动力源的液压系统。
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机体前端以及挤破组件上均设有二维转动安装件,所述大臂的底端以及摆臂油缸的底端均通过二维转动安装件与机体连接,所述姿态调整油缸输出端以及大臂的前端均通过二维转动安装件与挤破组件连接。
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摆臂油缸和姿态调整油缸均为双缸结构,且双缸不在同一竖直面内。
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挤破组件由框体以及若干个纵向油缸、移动座、横向油缸和挤破头组成,所述框体与大臂以及姿态调整油缸连接,框体上形成有纵向滑轨,所述纵向油缸安装在框体内部,所述移动座活动安装在纵向滑轨上,且移动座一一对应与纵向油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横向油缸一一对应安装在移动座上,所述移动座上形成有横向滑轨,所述挤破头一一对应活动安装在横向滑轨上,且挤破头一一对应与横向油缸的输出端连接。
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纵向油缸、移动座、横向油缸和挤破头均有三个。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挤破机摆臂、转臂操作控制方便,在挤破时工作稳定性好,且采用液压驱动,动力强劲,挤破效率高,可适用于大体积岩石的挤破工作,施工成本低,且施工环境好。
附图说明
12.图1为液压挤破机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挤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挤破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15.图中:1、机体;2、大臂;3、摆臂油缸;4、挤破组件;401、框体;402、纵向油缸;403、移动座;404、横向油缸;405、挤破头;406、纵向滑轨;407、横向滑轨;5、姿态调整油缸;6、二维转动安装件;7、履带轮;8、液压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17.结合图1至图3所示,一种液压挤破机,包括机体1,还包括大臂2、摆臂油缸3、挤破组件4和姿态调整油缸5,大臂2可转动连接在机体1前端,摆臂油缸3底端与机体1可转动连接,摆臂油缸3输出端与大臂2可转动连接,挤破组件4可转动连接在大臂2前端,姿态调整油缸5底端与大臂2可转动连接,姿态调整油缸5输出端与挤破组件4可转动连接。
18.本实用新型中,机体1前端以及挤破组件4上均设有二维转动安装件6,大臂2的底端以及摆臂油缸3的底端均通过二维转动安装件6与机体1连接,姿态调整油缸5输出端以及大臂2的前端均通过二维转动安装件6与挤破组件4连接。二维转动安装件6采用双活动轴的组合结构,其中一个活动轴横向布置,另一活动轴纵向布置,从而实现大臂2和挤破组件4的二维转动。
19.本实用新型中,摆臂油缸3和姿态调整油缸5均为双缸结构,且双缸不在同一竖直面内,例如可以同高度一左一右设计。以摆臂油缸3为例,双缸结构中两个油缸同时伸长,可带动大臂2向上摆动,两个油缸同时缩短,则带动大臂2向下摆动,而一个油缸伸长,另一个油缸缩短,则带动大臂2向缩短的油缸那侧转动,这样双缸结构即可实现上下摆动,又能实现水平转动,一举两得。
20.本实用新型中,挤破组件4由框体401以及若干个纵向油缸402、移动座403、横向油缸404和挤破头405组成,框体401与大臂2以及姿态调整油缸5连接,框体401上形成有纵向滑轨406,纵向油缸402安装在框体401内部,移动座403活动安装在纵向滑轨406上,且移动座403一一对应与纵向油缸402的输出端连接,横向油缸404一一对应安装在移动座403上,移动座403上形成有横向滑轨407,挤破头405一一对应活动安装在横向滑轨407上,且挤破头405一一对应与横向油缸404的输出端连接。
21.挤破组件4在工作时,纵向油缸402的伸缩驱动,可带动移动座403沿纵向滑轨406移动,进而带动特定挤破头405移动,实现各挤破头405之间间距的调节,使挤破组件4可插入不同间距的钻孔内,而各横向油缸404则通过伸缩驱动带动挤破头405沿横向滑轨407移动,使各挤破头405的横向位置改变,在遇到非直线的连续孔时,改变其中某个或某两个挤破头405的横向位置,使各挤破头405均可顺利插入到孔中,并完成液压挤破。挤破头405采用常规结构。
22.本实用新型中,纵向油缸402、移动座403、横向油缸404和挤破头405均有三个。
23.本实用新型中,机体1的底端设有电机驱动的履带轮7,机体1上设有用于提供液压动力源的液压系统8,系统包括液压泵、阀和液压油箱等。摆臂油缸3位于大臂2的下方,姿态调整油缸5位于大臂2的上方。
24.上述挤破机的工作过程为:
25.通过摆臂油缸3的双缸同时伸长或缩短,使得大臂2上下摆动,通过摆臂油缸3的双缸一个伸长而另一个缩短,使得大臂2左右转动;通过姿态调整油缸5的双缸同时伸长或缩短,使得挤破组件4上下倾角改变,通过姿态调整油缸5的双缸一个伸长而另一个缩短,使得挤破组件4左右倾角改变;
26.再通过纵向油缸402的伸缩驱动,带动移动座403沿纵向滑轨406移动,进而带动挤破头405移动,以调节各挤破头405之间间距,通过横向油缸404的伸缩驱动,带动挤破头405沿横向滑轨407移动,使各挤破头405的横向位置改变,最终使各挤破头405恰好对应插入待挤破的孔内,并完成液压挤破工作。
27.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液压挤破机,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大臂(2)、摆臂油缸(3)、挤破组件(4)和姿态调整油缸(5),所述大臂(2)可转动连接在机体(1)前端,所述摆臂油缸(3)位于大臂(2)的下方,所述姿态调整油缸(5)位于大臂(2)的上方,摆臂油缸(3)底端与机体(1)可转动连接,摆臂油缸(3)输出端与大臂(2)可转动连接,所述挤破组件(4)可转动连接在大臂(2)前端,所述姿态调整油缸(5)底端与大臂(2)可转动连接,姿态调整油缸(5)输出端与挤破组件(4)可转动连接;所述机体(1)的底端设有履带轮(7),机体(1)上设有用于提供液压动力源的液压系统(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挤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前端以及挤破组件(4)上均设有二维转动安装件(6),所述大臂(2)的底端以及摆臂油缸(3)的底端均通过二维转动安装件(6)与机体(1)连接,所述姿态调整油缸(5)输出端以及大臂(2)的前端均通过二维转动安装件(6)与挤破组件(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挤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油缸(3)和姿态调整油缸(5)均为双缸结构,且双缸不在同一竖直面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压挤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挤破组件(4)由框体(401)以及若干个纵向油缸(402)、移动座(403)、横向油缸(404)和挤破头(405)组成,所述框体(401)与大臂(2)以及姿态调整油缸(5)连接,框体(401)上形成有纵向滑轨(406),所述纵向油缸(402)安装在框体(401)内部,所述移动座(403)活动安装在纵向滑轨(406)上,且移动座(403)一一对应与纵向油缸(40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横向油缸(404)一一对应安装在移动座(403)上,所述移动座(403)上形成有横向滑轨(407),所述挤破头(405)一一对应活动安装在横向滑轨(407)上,且挤破头(405)一一对应与横向油缸(404)的输出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液压挤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油缸(402)、移动座(403)、横向油缸(404)和挤破头(405)均有三个。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挤破机,包括机体,还包括大臂、摆臂油缸、挤破组件和姿态调整油缸,所述大臂可转动连接在机体前端,所述摆臂油缸底端与机体可转动连接,摆臂油缸输出端与大臂可转动连接,所述挤破组件可转动连接在大臂前端,所述姿态调整油缸底端与大臂可转动连接,姿态调整油缸输出端与挤破组件可转动连接。该挤破机摆臂、转臂操作控制方便,在挤破时工作稳定性好,且采用液压驱动,动力强劲,挤破效率高,可适用于大体积岩石的挤破工作,施工成本低,且施工环境好。且施工环境好。且施工环境好。


技术研发人员:曾可琴 王建 朱长伟 王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铁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6
技术公布日:2021/10/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