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设有柔性屏的折叠型智能手表的制作方法

2021-08-27 10:5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智能 柔性 穿戴 折叠 手表
一种设有柔性屏的折叠型智能手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有柔性屏的折叠型智能手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智能手表产品,屏幕尺寸有限,仅能够满足用户的简单需求;满足用户阅读、操作、娱乐的需求。现有的一些智能手表,提供了两块表体,在两块表体上分别设置一块显示屏,通过调节两块表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同时通过两块显示屏的配合,扩大智能手表的显示屏的面积。但是,此种智能手表的两块或多块显示屏之间是割裂开的,导致视觉交互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柔性屏的折叠型智能手表,其可以提供更大区域的显示屏,且视觉交互体验更好。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设有柔性屏的折叠型智能手表,包括:

表体组件,其包括通过铰接部铰接的上表体和下表体;所述上表体可绕所述铰接部向接近或远离所述下表体的方向翻转至折叠位置或平展位置;

柔性屏,其包括设于所述上表体的第一屏部,还包括设于所述下表体且与所述第一屏部连接的第二屏部;所述上表体处于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第一屏部覆盖于所述第二屏部;所述上表体位于所述平展位置时,所述第一屏部和所述第二屏部位于同一平面内;

锁定组件,其设于所述表体组件,其用于将所述上表体锁定于所述折叠位置。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屏部内嵌于所述上表体和/或所述第二屏部内嵌于所述下表体,所述上表体位于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第一屏部和所述第二屏部之间具有保护间隙。

作为优选,所述下表体设有沿厚度方向内凹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屏部设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所述第二屏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槽深。

作为优选,所述上表体位于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上表体嵌入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上表体背离所述第一屏部的一侧的表面与所述下表体的顶面齐平。

作为优选,还包括弹出组件,所述弹出组件用于在所述锁定组件脱离锁定状态后,给所述上表体提供向远离所述下表体的方向转动的驱动力。

作为优选,所述弹出组件包括设于所述上表体的第一磁性部,还包括设于所述下表体的第二磁性部,所述第一磁性部与所述第二磁吸部磁极相斥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锁定组件包括按键,所述下表体或所述上表体设有安装槽,所述按键通过弹簧安装于所述安装槽;所述按键适于在所述弹簧的弹性力的作用下保持于锁定位置,以将所述上表体锁定于所述折叠位置;所述按键适于在外力的作用下脱离所述锁定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锁定组件包括按键,所述下表体设有安装槽,所述按键通过弹簧安装于所述安装槽;所述按键适于在所述弹簧的弹性力的作用下保持于锁定位置;所述按键适于在外力的作用下脱离所述锁定位置;所述按键位于所述第二凹槽之外,所述下表体所述按键由所述下表体的顶面凸出。

作为优选,所述按键设于所述下表体;所述按键位于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按键与所述上表体通过卡扣连接、或相互磁性吸合、或相互粘贴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铰接部包括折叠铰链,还包括铰链保护盖;所述铰链保护盖与所述上表体和/或所述下表体连接,所述折叠铰链设于所述铰链保护盖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设有柔性屏的折叠型智能手表,不仅具有相对于常规智能手表更大的显示屏,并且显示屏为柔性屏,无割裂感,可提升用户视觉交互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智能手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上表体位于折叠位置时);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智能手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上表体位于平展位置时)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智能手表的使用原理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智能手表的使用原理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所述智能手表的柔性屏内嵌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所述智能手表的柔性屏内嵌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所述智能手表的柔性屏内嵌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所述智能手表的锁定组件、弹出组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中:11、上表体;111、第四磁性部;12、下表体;20、铰接部;30、柔性屏;31、第一屏部;32、第二屏部;40、锁定组件;41、按键;411、第三磁性部;51、第一磁性部;52、第二磁性部;90、表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设有柔性屏的折叠型智能手表,其采用了可翻折折叠或打开的表体组件,还采用了内折叠的柔性屏30;将上表体11翻转打开之后,可以展开柔性屏30,不仅得到更大的显示区域,并且由于柔性屏30为连续式屏幕,屏幕无割裂感,可提升用户视觉交互体验。

如图1-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设有柔性屏的折叠型智能手表的一实施例中,该智能手表包括:

表体组件,其包括通过铰接部20铰接的上表体11和下表体12;所述上表体11可绕所述铰接部20的中心轴线0往接近或远离所述下表体12的方向翻转至折叠位置或平展位置;上表体11位于折叠位置时,上表体11的底面覆盖下表体12的顶面;

柔性屏30,其包括设于所述上表体11的第一屏部31,还包括设于所述下表体12的第二屏部32,第一屏部31和第二屏部32为柔性屏30的两个部分;所述上表体11处于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第一屏部31覆盖于所述第二屏部32;所述上表体11位于所述平展位置时,所述第一屏部31和所述第二屏部32位于同一平面内;

锁定组件40,其设于所述表体组件,其用于将所述上表体11保持于所述折叠位置。

具体地,锁定组件40具有锁定状态;锁定组件40被配置为:适于在外力作用下脱离锁定状态,以使上表体11能够往远离下表体12的方向翻转打开。

进一步地,下表体12的两端分别与表带90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3、4、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表体11适于绕所述铰接部20往远离所述下表体12的方向转动180度,以由所述折叠位置转动至所述平展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当上表体11由折叠位置起开始转动,但转动角度小于180度时,第一屏部31和第二屏部32之间虽然形成夹角,但也能够用于展示图像、文字、视屏等信息,满足用户的交互需求。

进一步地,柔性屏30的两端分别与上表体11、下表体12连接。

本实施例的智能手表的使用原理如下:

上表体11在常规状态下位于折叠位置,表体组件处于折叠状态,锁定组件40将上表体11保持于折叠位置;此时,柔性屏30在表体组件的内部弯折收纳;

在需要使用屏幕时,解锁锁定组件40,从而使上表体11具有绕铰接部20的中心轴线翻转的自由度,将上表体11由折叠位置翻转至平展位置,此时,第一屏部31于第二屏部32位于同一个平面内,此时显示屏用于展示图像、文字、视频、游戏界面等信息;由于采用一块柔性屏30,屏幕之间不会出现割裂的情况;

当用户使用完柔性屏30之后,将上表体11绕铰接部20的中心轴线往接近下表体12的方向转动,直至将上表体11翻转至折叠位置,以将柔性屏30收纳于表体组件的内部,保护柔性屏30。

本实施例的智能手表,将具有弯曲翻折特性的柔性屏30与折叠型表体组件配合,可得到一种新的柔性屏30尺寸相对常规智能手表屏幕增大的智能手表,并且利用了柔性屏30屏幕连续的特性,可以克服现有的大屏智能手表的屏幕割裂的问题,从而带来更好的视觉交互体验。

本实施例的智能手表,具有更大的显示屏,能够满足用户的看视频、玩游戏等需求。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手表的又一实施例中,如图4-7所示,为了保护柔性屏30,将第一屏部31内嵌于上表体11和/或将第二屏部32内嵌于下表体12,以使所述上表体11位于折叠位置时,所述上表体11抵接所述下表体12,第一屏部31和第二屏部32之间具有保护间隙,第一屏部31不接触第二屏部32,如此设置,可以避免在折叠状态时,第一屏部31和第二屏部32之间直接接触产生摩擦,损伤柔性屏30结构。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为了提高整体柔性屏30的保护效果,第一屏部31内嵌于上表体11,并且第二屏部32也内嵌于下表体12。如此设置,可避免柔性屏30被外物剐蹭损坏。

进一步地,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将第一屏部31内嵌于上表体11”:所述上表体11设有沿厚度方向内凹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屏部31设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所述第一屏部31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深。

具体地,第一屏部31由第一凹槽的槽口向外露出。

进一步地,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将第二屏部32内嵌于下表体12”:所述下表体12设有沿厚度方向内凹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屏部31设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所述第一屏部31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槽深。

具体地,第二屏部32由第二凹槽的槽口向外露出。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该智能手表的外观更加美观,所述上表体11位于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上表体11嵌入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上表体11背离所述第一屏部31的一侧的表面与所述下表体12的顶面齐平。如此设置,也方便在未设置凹槽的下表体12的部分设置锁定组件40。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用户操作锁定组件40:所述锁定组件40包括按键41,所述下表体12设有安装槽,所述按键41通过弹簧安装于所述安装槽;所述按键41适于在所述弹簧的弹性力的作用下保持于锁定位置,所述按键41位于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锁定组件40处于所述锁定状态;所述按键41适于在外力的作用下脱离所述锁定位置;所述按键41位于所述第二凹槽之外,所述下表体12所述按键41由所述下表体12的顶面凸出。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手表的另一实施例中,为了在为了提高整体柔性屏30的保护效果的同时,保证该智能手表的美观性,该智能手表通过如下方式设置:

所述上表体11设有沿厚度方向内凹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屏部31设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所述第一屏部31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深;并且,所述下表体12设有沿厚度方向内凹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屏部31设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所述第一屏部31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槽深;并且,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台阶面,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至所述台阶面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屏部32的厚度;

所述上表体11位于折叠位置时,所述上表体11抵接台阶面,第一屏部31与第二屏部32之间保留保护间隙。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手表的另一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在锁定组件40完成解锁之后,能够方便快捷地将上表体11翻转打开,该智能手表还设置了弹出组件,所述弹出组件用于在所述锁定组件40脱离所述锁定状态后,给所述上表体11提供往远离所述下表体12的方向转动的驱动力。

当上表体11位于折叠位置,上表体11背离第一屏部31的一侧的表面与下表体12的顶面齐平时,可通过弹出组件先将上表体11弹出一定角度,方便用户手动调整上表体11的具体翻转角度。

弹出组件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设置,但不限于如下方式:

第一,如图8所示,所述弹出组件包括设于所述上表体11的第一磁性部51,还包括设于所述下表体12的第二磁性部52,所述第一磁性部51与所述第二磁吸部52相斥;如此,在锁定组件40完成解锁后,由于磁性组件内的第一磁性部51和第二磁性部52磁性相同,二者相斥,以将上表体11弹开。

需要说明的是,锁定组件被配置为:当锁定组件处于锁定状态时,锁定组件提供的锁定力大于弹出组件提供的力,以将上表体11保持于折叠位置。

在磁性组件的一实施例中,第二磁性部52设于第二凹槽内的台阶面上。

第二,铰接部20包括铰接轴和扭簧,上表体11和下表体12之间通过铰接轴铰接,扭簧套设铰接轴的外部,扭簧的两端分别与上表体11、下表体12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手表的另一实施例中,为了简化用户的锁定和解锁操作,锁定组件40通过如下方式实施:

所述锁定组件40包括按键41,所述下表体12或所述上表体11设有安装槽,所述按键41通过弹簧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按键41适于在所述弹簧的弹性力的作用下保持于锁定位置,所述按键41位于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锁定组件40处于所述锁定状态;所述按键41适于在外力的作用下脱离所述锁定位置。

在该结构的基础上,按键41至少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锁定和解锁:

第一,按键41设于下表体12,按键41包括按压部和卡扣部,锁定组件40还包括卡槽,卡扣部与卡槽卡接时,锁定组件40处于锁定状态;

第二,如图8所示,按键41设于下表体12,按键41包括按压部和第三磁性部411,锁定组件40还包括设于上表体11的第四磁性部111,第三磁性部411与第四磁性部111相互吸合时,锁定组件40处于锁定状态。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铰接部20包括折叠铰链,还包括铰链保护盖;所述铰链保护盖与所述上表体11和/或所述下表体12连接,所述折叠铰链设于所述铰链保护盖的内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铰接部20包括设于所述上表体11的第一合页和设于所述下表体12的第二合页,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一合页和所述第二合页铰接的铰接轴。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通过其他方式设置铰接部20。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