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可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1-06-18 20:3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穿戴 通讯设备 申请 设备
可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通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可穿戴设备由于其便携性与智能化,越来越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可穿戴设备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以智能手表为例,它可为用户提供显示时间、打电话、听音乐、记录运动数据等功能,用户要求智能手表的功能多样化的同时,还往往要求智能手表有较强的续航能力。

但是,相关技术中的可穿戴设备电池容量较小,续航时间短,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至少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可穿戴设备电池容量小,续航时间短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

主体部、连接带和第一电池模组;

所述主体部包括主板和第二电池模组,所述第二电池模组与所述主板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池模组与所述主板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电池模组与所述主板电连接,以为所述主板供电;

所述连接带分别与所述主体部和所述第一电池模组连接,所述第一电池模组与所述连接带可拆卸相连;

所述连接带内部设有电连接组件,在所述第一电池模组与所述连接带相连的情况下,所述电连接组件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池模组电连接,且所述电连接组件另一端与所述主体部电连接,以为所述主板供电。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通过在连接带上设置电连接组件,在可穿戴设备上设置第一电池模组,第一电池模组与连接带实现机械连接同时又能够实现电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池模组与所述连接带相连的情况下,第一电池模组能够给主体部供电,本申请实施例在不影响主体部内部结构的情况下,通过额外设置的第一电池模组给主体部供电,提高了可穿戴设备的续航能力。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设备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设备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主体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连接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第一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连接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主体部,11-外壳,12-主板,121-第四电连接部,13-第二电池模组,14-第二线圈;2-连接带,21-第一带体,211-定位孔,22-第二带体,221-电连接线,222-第一电连接部,223-第二电连接部,224-卡块;3-第一电池模组,31-连接轴,32-第三电连接部,33-凹陷槽,331-卡槽;4-连接部件,41-第一竖板,411-第一通孔,412-连接孔,42-第二竖板,421-第二通孔,43-横板,431-定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图6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可以是腕带设备或者头戴设备。

参照图1-图6所示,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主体部1、连接带2和第一电池模组3。

所述主体部1包括主板12和第二电池模组13,所述第二电池模组13与所述主板12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池模组13与所述主板12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电池模组13与所述主板12电连接,以为所述主板12供电。

所述连接带2分别与所述主体部1和所述第一电池模组3连接,所述第一电池模组3与所述连接带2可拆卸相连。

所述连接带2内部设有电连接组件,在所述第一电池模组3与所述连接带2相连的情况下,所述电连接组件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池模组3电连接,且所述电连接组件另一端与所述主体部1电连接,以为所述主板12供电。

现有技术中可穿戴设备的连接带只能够实现可穿戴设备在用户身上的佩戴,连接带的功能单一。另外随着可穿戴设备的功能越来越丰富,可穿戴设备续航能力也越来越弱,不能够满足用户需求。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连接带2和第一电池模组3是专门为了提高可穿戴设备的续航能力设计的。

可穿戴设备的主体部1包括主板12和第二电池模组13,例如在主板12上设置有功能模组。第二电池模组13和主板12通过卡扣连接或者磁性连接等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例如在第二电池模组13和主板12处于分离的情况下,第一电池模组3给主板12供电。在第二电池模组13与主板12电连接的情况下,第二电池模组13给功能模组供电,确保可穿戴设备的正常使用。

所述连接带2分别与主体部1和第一电池模组3连接,在可穿戴设备处于佩戴状态下,连接带2、主体部1和第一电池模组3围合形成穿戴空间,用户通过穿戴空间实现佩戴。

其中连接带2可以与主体部1固定连接或者连接带2可以与主体部1可拆卸连接。例如可穿戴设备为智能手表,由于用户经常佩戴智能手表,为了便于用户佩戴,避免组装主体部1和连接带2的繁琐,本例子连接带2与主体部1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固定连接包括连接带2始终与主体部1实现机械连接,同时连接带2始终与主体部1通过电连接组件实现电连接。

本申请第一电池模组3在电量过低的情况下,为了便于给第一电池模组3充电,将第一电池模组3与连接带2可拆卸连接。

在第一电池模组3与连接带2相连的情况下,第一电池模组3通过机械结构设置在连接带2上,并同时连接带2的电连接组件与第一电池模组3电连接,此时第一电池模组3通过电连接组件与主体部1电连接。具体的包括: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池模组3通过电连接组件与第二电池模组13电连接,第一电池模组3给第二电池模组13充电,进而第二电池模组13给主板13供电;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池模组3通过电连接组件与主板12电连接,第一电池模组3和第二电池模组13分别给主板12供电,;或者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池模组3通过电连接组件分别与第二电池模组13和主板12电连接,第一电池模组3可以分别给第二电池模组13和主板12供电。

在第一电池模组3与连接带2分离的情况下,第二电池模组13给主板12供电,确保可穿戴设备的正常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对相关技术中可穿戴设备的结构进行改进,通过在连接带2上设置电连接组件,在可穿戴设备上设置第一电池模组3,第一电池模组3与连接带2实现机械连接同时又能够实现电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池模组3与所述连接带2相连的情况下,第一电池模组3能够给主体部1供电,本申请实施例在不影响主体部1内部结构的情况下,通过额外设置的第一电池模组3给主体部1供电,提高了可穿戴设备的续航能力。

可选地,参照图2和图4所示,所述连接带2包括第一带体21和第二带体22,所述主体部1分别与所述第一带体21和所述第二带体22连接。

所述第一带体21在远离所述主体部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池模组3一端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二带体22内设置有所述电连接组件,所述第二带体22在远离所述主体部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池模组3另一端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连接带2包括第一带体21和第二带体22,第一带体21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二带体22包括第三端部和第四端部。其中主体部1一侧与第一带体21的第一端部固定连接,主体部1另一侧与第二带体22的第三端部固定连接。

第一带体21固定在主体部1上,第一带体21的第二端部远离主体部1设置,第一带体21的第二端部与第一电池模组3可拆卸连接。

第二带体22固定在主体部1上,此时第二带体22的第三端部与主体部1实现机械连接和电连接,同时第二带体22的第四端部远离主体部1设置,第二带体22的第四端部与第一电池模组3可拆卸连接。在第二带体22的第四端部与第一电池模组3处于相连的情况下,此时位于第二带体22内部的电连接组件与第一电池模组3电连接,第一电池模组3通过电连接组件与主体部1电连接。

本申请连接带2结构简单同时又能够实现第一电池模组3与主体部1的电连接。另外本例子第一电池模组3分别与第一带体21和第二带体22可拆卸连接,便于更换不同规格(例如不同的尺寸和不同的电容量)的第一电池模组3与第一带体21和第二带体22连接。

可选的实施例,连接带2采用橡胶等柔性材料制成,以使连接带2产生弯曲形变,便于用户进行佩戴。

进一步地,参照图4所示,连接带2内部形成中空部,所述电连接组件固定在中空部内。例如第二连接带22内部形成中空部,电连接组件嵌设在中空部内,便于电连接组件分别与主体部1和第一电池模组3电连接。

本例子在不影响主体部1内部空间的情况下,将第一电池模组3设置在连接带2上,通过第一电池模组3、设置在连接带3内部的电连接组件和第二电池模组13给主板12供电,提高了可穿戴设备的续航能力。

可选地,参照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电池模组3一端上开设有凹陷槽33,所述凹陷槽33的内壁上或者所述连接带2在远离所述主体部1的一端上设置有卡槽331,在另外一个上设置有卡块224,所述卡块224嵌设在所述卡槽331内。

具体地,在第一电池模组3上开设有凹陷槽33,连接带2远离主体部1的端部伸入所述凹陷槽33内,连接带2远离主体部1的端部与第一电池模组3连接。例如可以在凹陷槽33的内壁上开设有卡槽331,在连接带2远离主体部1的端部上设置有卡块224,在连接带2远离主体部1的端部伸入凹陷槽33内,卡块224与卡槽331限位配合,实现第一电池模组3与连接带2的连接。或者在凹陷槽33的内壁上设置有卡块,在连接带2远离主体部1的端部上设置有凹陷槽,在连接带2远离主体部1的端部伸入凹陷槽33内,卡块与卡槽限位配合,实现第一电池模组3与连接带2的连接。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连接带2包括第一带体21和第二带体22,在第二带体22远离主体部1的端部上设置有卡块224;在第一电池模组3的第一侧上开设有凹陷槽33,在凹陷槽33的侧壁上开设有卡槽331,第二带体22远离主体部1的端部伸入凹陷槽33内,卡块224与卡槽331限位配合,实现第一电池模组3与第二带体22的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参照图4所示,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电连接线221和设置在所述电连接线221第一端的第一电连接部222和设置在所述电连接线第二端的第二电连接部223。

所述第一电连接部222与所述第一电池模组3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连接部223与所述主体部1电连接。

进一步地,参照图2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电池模组3包括第三电连接部32,所述第三电连接部32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222电连接。

再进一步地,参照图2和图3所示,所述主板12上设置有第四电连接部121,所述第二电连接部223与所述第四电连接部121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池模组13通过所述第四电连接部121与所述主体部1电连接。

具体地,电连接组件包括电连接线221,电连接线221沿连接带2的延伸方向设置。电连接线221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电连接线221的第一端上固定设置有第一电连接部222,电连接线221的第二端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电连接部223。例如第一电连接部222和第二电连接部223可以分别为金属触点、金属弹片或者电连接器等。

优选地,连接带2包括中空部,以及和所述中空部连接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在电连接组件设置在连接带2的中空部内的状态下,连接带2包裹电连接线221,第一电连接部222通过第一开口露出,第二电连接部223通过第二开口露出。

在电连接组件设置在连接带2内,第一电连接部222用于与第一电池模组3电连接,第二电连接部223用于与主体部1电连接。例如第一电连接部222设置在电连接线221的第一端的端面上,便于第一电连接部222与第一电池模组3电连接,第二电连接部223设置在电连接线221的第二端的端面上,便于第二电连接部223与主体部1电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池模组3包括第三电连接部32,在连接带2与第一电池模组3实现机械连接的情况下,第三电连接部32与第一电连接部222实现了电连接,进而第一电池模组3通过电连接组件实现了与主体部1电连接。

例如参照图1-图2和图4-图5所示,在第一电池模组3的第一侧上开设有凹陷槽33,在凹陷槽33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卡槽331,在与两个侧壁分别连接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三电连接部32;第二带体22远离主体部1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电连接部222,在第二带体22远离主体部1端部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卡块224,在第二带体22伸入凹陷槽33内,卡块224与卡槽331限位配合并且第一电连接部222与第三电连接部32电连接。本例子第二带体22与第一电池模组3的连接方式简单,便于第二带体22与第一电池模组3实现可拆卸连接和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二带体22与第一电池模组3的连接方式不进行特别限定,只要第二带体22与第一电池模组3能够实现机械连接和电连接即可。例如还可以在第一电池模组3的凹陷槽内设置有第一磁性电连接部,在第二带体22远离主体部1的端部上设置有与第一磁性电连接部相对应的第二磁性电连接部,第二带体22和第一电池模组3通过磁性电连接部能够实现可拆卸连接,同时在第二带体22与第一电池模组3相连的情况下,第二带体22与第一电池模组3通过磁性电连接部电连接。

可选地,参照图1、图2和图6所示,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连接部件4,所述第一电池模组3通过所述连接部件4与所述连接带2可拆卸连接。

参照图6所示,所述连接部件4包括:第一竖板41和第二竖板42,所述第一竖板41和所述第二竖板42通过横板42连接,所述横板43上设置有定位柱431。

所述第一竖板41上开设有连接孔412,所述第一电池模组3一侧设置有连接轴31,所述连接轴31设置在所述连接孔412内。

所述第一竖板4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411,所述第二竖板42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411对应的第二通孔421,所述第一带体21贯穿所述第一通孔411和所述第二通孔421,且所述定位孔211与所述定位柱431定位配合。

具体地,连接部件4固定设置在第一电池模组3一侧,连接带2远离主体部1的端部与连接部件4可拆卸连接。

沿所述连接带2的延伸方向,所述连接带2上开设有定位孔211。例如连接部件4与定位孔211定位配合,实现连接带2与第一电池模组3的连接;当连接部件4与定位孔211脱离定位配合,连接带2与第一电池模组3的脱离配合。

例如沿连接带2的延伸方向,连接带2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211,连接部件4与不同的定位孔211定位配合,能够调节可穿戴设备的穿戴空间。例如连接部件4与第一定位孔定位配合,连接带2、主体部1和第一电池模组3围合形成第一穿戴空间;连接部件4与第二定位孔定位配合,连接带2、主体部1和第一电池模组3围合形成第二穿戴空间,其中第一穿戴空间大于第二穿戴空间,当连接部件4与第一定位孔定位配合时,可穿戴设备适于腕部较粗或者头部较大的用户使用。

具体地,参照图5所示,第一电池模组3的一侧固定设置连接轴31,例如第一电池模组3的一侧上形成有缺口部,缺口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连接轴31的第一端固定在一个侧壁上,连接轴31的第二端固定在另一个侧壁上。

连接部件4的第一竖板41上开设有连接孔412,连接部件4通过连接孔412和连接轴31固定在第一电池模组3上。

本例子连接部件4包括第一竖板41和第二竖板42,以及连接第一竖板41和第二竖板42的横板43,其中连接部件4的一侧敞开,在连接部件4固定在第一电池模组3上时,连接部件4的敞开侧与主体部1背离设置,第二竖板42远离第一电池模组3设置,第一竖板41靠近第一电池模组3设置。

连接带2的端部依次贯穿第二通孔421和第一通孔411,使得连接带2设置在连接部件4上,与此同时,将设置在横板43上定位柱431与设置在连接带2上的定位孔定位配合,实现连接带2与第一电池模组3的连接。

可选的实施例,沿连接带2的延伸方向,所述定位柱431与第二竖板42之间需要形成间隙,定位柱431与第一竖板41之间需要形成间隙,降低连接带2从第一通孔411和第二通孔421中拆卸下来的困难性。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所示,连接带2包括第一带体21和第二带体22,第一带体21远离主体部1的端部通过连接部件4与第一电池模组3连接,第二带体21远离主体部1的端部通过卡槽和卡块的配合实现与第一电池模组3连接。

可选地,参照图3所示,所述主体部1内包括为所述第二电池模组供电的第二线圈14,所述第二线圈14与所述第二电池模组13电连接。

具体地,主体部1包括壳体11,主板12、第二电池模组13和第二线圈14。主板12、第二电池模组13和第二线圈14均设置在壳体11内。第二电池模组13通过电连接器或者焊接等方式与主板12电连接,第二线圈14通过电连接器或者焊接等方式与第二电池模组13电连接,在第二电池模组13电量不足的情况下,将主体部1可以平铺在外部充电器上,设置在主体部1内部的第二线圈14与外部充电器上的线圈采用无线充电方式给第二电池模组13充电,进而确保可穿戴设备的正常使用。

可选地,参照图5所示,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第一电池壳体,所述第一电池模组3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池壳体内,所述第一电池壳体内包括有为所述第一电池模组供电的第一线圈34,所述第一线圈34与所述第一电池模组3电连接。

具体地,第一电池壳体内部的第一线圈34与第一电池模组3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电连接。由于第一电池模组3与连接带2可拆卸连接,在第一电池模组3电量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电池模组3从连接带2上拆卸下来,设置在第一电池壳体内部的第一线圈34与外部充电器上的线圈通过无线充电方式给第一电池模组3充电。第一电池模组3充电完成之后,再将第一电池模组3与连接带2连接,进而通过第一电池模组3和/或第二电池模组13给主板12供电,提高可穿戴设备的续航能力。

或者在第一电池模组3电量不足的情况下,第一电池模组3设置在连接带2上,将第一电池模组3可以平铺在外部充电器上,设置在第一电池壳体内部的第一线圈34与外部充电器上的线圈采用无线充电方式给第一电池模组3充电,进而确保可穿戴设备的正常使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