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智能手表的制作方法

2020-10-17 01:2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智能 穿戴 手表 产品
一种智能手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穿戴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手表。



背景技术:

智能穿戴类电子产品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其中智能手表尤其受到消费者广泛关注,与其他穿戴类电子产品相比,手表不仅小巧、便携,而且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消费者对功能的需求,如通话、语音、视频等。

随着用户对智能手表的摄像头的拍摄角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智能手表被设计成可翻转式,即,通过增加承载托板和翻转轴,具体是在手表主机上设有第一轴孔,承载托板上设有第二轴孔,该翻转轴穿设于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利用翻转轴使得手表主机可相对承载托板翻转,以达到调节更多拍摄角度的效果。

但是,为了手表主机在通过翻转轴实现其相对承载托板转动至需要的角度后,其可以停留在当前的角度不变,通常是将翻转轴过盈装配至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从而使翻转轴能够与第一轴孔或第二轴孔的内壁面发生干涉,起到阻尼效果。但是采用这样的安装方式,通常需要借助较大的外力敲打翻转轴的一端才能将翻转轴过盈装配至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在实际装配中,很有可能会对翻转轴、第一轴孔及第二轴孔造成破坏,由此可见,翻转轴的安装比较费力、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手表,其翻转轴比较容易安装至智能手表上,解决了现有智能手表的翻转轴比较难拆装的难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手表,包括:

承载板,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贯穿的第一轴孔;

翻转轴,可转动穿设于所述第一轴孔,且所述翻转轴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轴孔外部,所述翻转轴上套设有阻尼部件,所述阻尼部件位于所述第一轴孔内,且压紧于所述翻转轴和所述第一轴孔的内壁面之间,用于提供所述翻转轴保持相对所述第一轴孔转动后的状态的阻尼作用力;以及

手表主体,所述手表主体的两侧分别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翻转轴位于所述第一轴孔的外部的两端,在所述翻转轴的转动作用下,所述手表主体可相对所述承载板发生翻转。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板上设有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部设于所述连接板上。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包括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连接部设于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面朝向所述承载板设置,所述第二面设有第一安装部,所述承载板对应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位置设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部为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贯通所述第二面,所述第二安装部为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通过第一紧固件与所述第二螺纹孔可拆卸连接;或者

所述第一安装部为凸条或卡槽,所述第二安装部为卡槽或凸条,所述凸条卡接于所述卡槽。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安装部设于所述连接板的所述第一侧;

所述连接板的所述第二面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位于所述连接板的所述第二侧,所述承载板对应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位置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与第一限位部卡合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部为卡块或凹槽,所述第二限位部为凹槽或卡块。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部为卡块,包括第一部分及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自所述第二面向下延伸,所述第二部分自与所述第一部分的连接处向外延伸;

所述承载板上还凸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在所述连接板上的投影位于所述连接板的所述第二侧,所述第二限位部为凹槽,具有向上的开口,所述凹槽的开口被所述固定块部分遮盖,所述第一部分卡设于所述开口的未遮盖部分内,所述第二部分伸入所述凹槽内且抵接于所述固定块。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的所述第一侧自所述第一面向下延伸有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安装部设于所述第一延伸部;

所述承载板对应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位置向下凹陷形成第一避空槽,所述第二安装部设于所述第一避空槽,所述第一延伸部位于所述第一避空槽内。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延伸部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延伸部间隔设置,各所述第一延伸部均设有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避空槽为两个,分别对应两所述第一延伸部设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面向下还延伸有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位于所述第一侧且连接于两所述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朝向所述第二侧的一面设有第一卡接部;

所述承载板对应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位置向下凹陷形成第二避空槽,所述第二避空槽设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伸入所述第二避空槽内时,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翻转轴位于所述第一轴孔的外部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分别设有第三安装部,所述手表主体设有两第四安装部,两所述第四安装部分位于所述手表主体的两侧,各所述第四安装部分别可拆卸连接于各所述第三安装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安装部、所述第四安装部为螺纹孔,所述第三安装部和所述第四安装部通过第二紧固件螺纹连接;或者

所述第三安装部为设于所述翻转轴的凸条或卡槽,所述第四安装部为设于所述手表主体的卡槽或凸条,所述凸条卡接于所述卡槽。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分设有固定部,各所述第三安装部分别设于各所述固定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智能手表还包括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罩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并自所述第一连接板向下延伸至所述承载板。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侧面设有第三卡接部,所述保护罩的内壁面对应所述第三卡接部的位置设有第四卡接部,所述第四卡接部卡合连接于所述第三卡接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阻尼部件的内径比所述翻转轴的外径小0~0.12mm,且所述阻尼部件的外径比所述第一轴孔的内径大0~0.1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手表,通过利用阻尼部件压紧于翻转轴和第一轴孔的内壁面之间,以提供翻转轴保持其相对第一轴孔转动后的状态的阻尼作用力,使得翻转轴与第一轴孔可采用间隙装配方式,这样一来比较容易将翻转轴安装至第一轴孔内。

另外,在手表主体上和翻转轴位于第一轴孔外的部分上均开设有螺纹孔,利用螺接方式实现手表主体与翻转轴的可拆卸连接,使得翻转轴与手表主体的安装比较容易、方便,解决了现有智能手表的翻转轴比较难拆装的难题。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手表还包括连接板,该第一轴孔设于连接板上,通过在连接板和承载板上均开设有螺纹孔,利用螺接方式实现连接板可拆卸安装在承载板上,在需要将翻转轴从智能手表拆卸下来,只需要将连接板与承载板之间的螺栓以及手表主体与翻转轴之间的螺栓拧下来即可,其拆卸方式简单快捷,便于翻转轴的拆卸。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手表主体相对承载板翻转转动90°的智能手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承载板和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阻尼部件为卷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连接板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的剖视图一;

图9是图8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的剖视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手表,通过利用阻尼部件压紧于翻转轴和第一轴孔的内壁面之间,提供翻转轴保持其相对第一轴孔转动后的状态的阻尼作用力,使得翻转轴与第一轴孔可采用间隙装配方式,从而比较容易将翻转轴安装至第一轴孔内。另外在手表主体上和翻转轴上均开设有螺纹孔,利用螺接方式实现手表主体与翻转轴的可拆卸连接,从而使得翻转轴与手表主体的安装比较容易、方便。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示意图中均未示出表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手表,该智能手表包括承载板1、翻转轴2以及手表主体3,承载板1设有第一连接部10,该第一连接部10设有贯穿的第一轴孔101,翻转轴2可转动穿设于第一轴孔101,且翻转轴2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轴孔101外部,翻转轴2上套设有阻尼部件20,该阻尼部件20位于第一轴孔101内且压紧于翻转轴2和第一轴孔101的内壁面之间,用于提供翻转轴2保持相对第一轴孔101转动后的状态的阻尼作用力,手表主体3的两侧分别可拆卸连接于翻转轴2位于第一轴孔101的外部的两端,在翻转轴2的转动作用下,手表主体3可相对承载板1发生翻转。

其中,手表主体3相对承载板1发生翻转,具体可为:手表主体3可通过翻转轴2转动连接于承载板1的一侧或一端,利用翻转轴2的设计,手表主体3可在叠设在承载板1上和相对承载板1向上翻转形成一定角度的两个状态之间切换。其中,该两个状态具体可为:一个状态是手表主体3未相对承载板1发生翻转叠设在承载板1上的状态,另一个状态是手表主体3相对承载板1发生翻转使得手表主体3和承载板1之间形成夹角空间的状态。

上述的翻转轴2可为:用于带动手表主体3相对承载板1发生翻转的转动轴。

该阻尼部件20可为卷片、弹簧或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弹性环状结构,其中该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弹性环状结构可为硅胶环或橡胶环等。可选地,以阻尼部件20为卷片为例。

上述的卷片可指:采用薄片卷起来形成的筒状结构。如图5所示,图5示出了该阻尼部件20为卷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a)示出卷片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而图(b)示出了该卷片处于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由图(a)中可知,该薄片可为长条形薄片,其包括沿其长度方向x上的两端,薄片的两端可不连接,这样,无需利用其他工具或手段将薄片的两端连接在一起,可以简化卷片的加工工艺。该薄片的材质可为硬度大的金属材料,例如硅胶、橡胶或不锈钢。在本实施中,优选卷片为将不锈钢片卷起来形成的筒状结构,这样,可采用冲压技术将不锈钢片卷起来形成本方案的卷片。

在本实施例中,该卷片压紧于翻转轴2和第一轴孔101的内壁面之间具体可以为:卷片包括相对的内环周面和外环周面,该内环周面抵接于翻转轴2,而外环周面抵接于第一轴孔101的内壁面,以使卷片能够与翻转轴2和第一轴孔101的内壁面发生干涉,从而可起到提供翻转轴2保持其相对第一轴孔101转动后的状态的阻尼作用力,如此一来,在实际装配中,可采用间隙装配方式将翻转轴2安装至第一轴孔101内,使翻转轴2与第一轴孔101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然后再在该间隙内通过过盈装配插入该卷片,采用这样的装配方式,可以比较容易将翻转轴2安装至第一轴孔101内。

进一步地,考虑到卷片压紧于翻转轴2和第一轴孔101之间,该卷片能够与翻转轴2和第一轴孔101的内壁面发生干涉,以提供阻尼作用力,故该卷片的内径可比翻转轴2的外径小0~0.12mm,例如:0.02mm、0.6mm、0.10mm或0.12mm等,且卷片的外径比第一轴孔1011011的内径大0~0.1mm,例如:0.02mm、0.5mm、0.8mm或0.1mm等。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第一连接部10可为一个,当第一连接部10为一个时,第一轴孔101贯穿第一连接部10长度方向上的两端,该翻转轴2沿该第一轴孔101由第一连接部10的一端穿设至另一端,且为了能够和手表主体3连接,该翻转轴2的两端可露出于该第一轴孔101外部,位于第一轴孔101的外部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连接部10可为两个。两个第一连接部10间隔设置,且两个第一连接部10的第一轴孔101连通设置且其中心共线。该翻转轴2也为两根,分别穿设于两个第一连接部10的第一轴孔101,且各根翻转轴2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轴孔101外。如图4所示,从查阅者的视角方向,图3中箭头z所指的一侧为左侧,则其相对侧为右侧,位于图4左侧的翻转轴2为第一翻转轴,而位于图4右侧的翻转轴2为第二翻转轴,其中,第一翻转轴的左端为第一端,而第二翻转轴的右端为第二端。

其中,该第一连接部10可为柱状结构,具体可为圆柱凸台。

如图3、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设有第三安装部211,手表主体3设有两个第四安装部30,该两个第四安装部30分位于手表主体3的两侧,各个第四安装部30分别可拆卸连接于各个第三安装部211,以实现手表主体3可拆卸连接于翻转轴2。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第三安装部211、第四安装部30可为螺纹孔,则第三安装部211和第四安装部30通过第二紧固件螺纹连接,以实现手表主体3与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可拆卸连接。其中,上述的第二紧固件可为螺栓、螺钉等。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三安装部211可为设于翻转轴2的凸条或卡槽,第四安装部30为设于手表主体3的卡槽或凸条,凸条卡接于卡槽。同样可实现手表主体3可拆卸连接于翻转轴2。具体地,该第三安装部211可为凸条,第四安装部30可为卡槽;或者该第三安装部211可为卡槽,第四安装部30为凸条。

在本方案中,优选第三安装部211、第四安装部30为螺纹孔,采用螺接方式,不仅能实现手表主体3可拆卸连接于翻转轴2,也能提高手表主体3在翻转轴2的安装稳定性。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手表主体3固接于第一端及第二端上,该第一端和第二端分设有固定部21,两个第三安装部211分别设于两个固定部21上。可选地,以连接于第一端的固定部21为例对上述两个固定部21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具体地,连接于第一端的固定部21可包括第一固定部分21a及第二固定部分21b,第一固定部分21a固接于第一端,第二固定部分21b垂直于该第一固定部分21a,而第三安装部211可为设于第二固定部分21b的螺纹孔。

考虑到在手表主体3相对承载板1多次翻转后,第一轴孔101的内壁面会出现磨损,导致第一轴孔101的孔径变大,从而有可能使阻尼部件20的外环周面与第一轴孔101的内壁面出现间隙,导致阻尼部件20难以提供阻尼作用力,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常需要更换第一连接部10。因此,为了方便更换第一连接部10,优选第一连接部10可拆卸连接于承载板1。

可选地,如图4、图6、图7所示,为了实现第一连接部10可拆卸连接于承载板1,该承载板1上设有连接板4。具体地,该连接板4包括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4b,第一连接部10设于第一面,第二面4b朝向承载板1设置,第二面4b设有第一安装部40,承载板1对应第一安装部40的位置设有第二安装部11,第二安装部11可拆卸连接于第一安装部40,以使连接4可拆卸连接于承载板1,由于该第一连接部10设置在连接板4上,从而第一连接部10可拆卸连接于承载板1。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安装部40可为贯通于第二面4b的第一螺纹孔,第二安装部11也可为第二螺纹孔,则第一螺纹孔可通过第一紧固件与第二螺纹孔可拆卸连接。其中,该第一紧固件可为螺栓或螺丝等。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第一安装部40为凸条或卡槽,第二安装部11为卡槽或凸条,凸条卡接于卡槽,同样可实现连接板4可拆卸连接于承载板1。具体地,该第一安装部40可为凸条,第二安装部11可为卡槽;或者该第一安装部40可为卡槽,第二安装部11为凸条。

在本方案中,优选第一安装部40为第一螺纹孔,第二安装部11为第二螺纹孔,采用螺接方式,不仅能实现连接板4可拆卸连接于承载板1,也能提高连接板4在承载板1的安装稳定性。

结合图4、图6至图9所示,可选地,本方案的连接板4可为长条形板,其包括宽度方向上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及长度方向上的两端,该第一安装部40可设于连接板4的第一侧。基于此,为了提高连接板4在承载板1上的安装稳定性,该连接板4的第二面4b设有第一限位部41,该第一限位部41位于连接板4的第二侧,且该承载板1对应第一限位部41的位置设有第二限位部12,该第二限位部12与第一限位部41卡合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板4也可为其他形状的板状结构,例如圆形板。

其中,第一限位部41可为卡块或凹槽,与之对应地,第二限位部12可为凹槽或卡块。

可选地,该第一限位部41为卡块,其包括第一部分421及与第一部分421连接的第二部分422,该第一部分421自第二面4b向下延伸,第二部分422自与第一部分421的连接处向外延伸,第二限位部12为具有向上开口的凹槽,且该承载板1上还凸设有固定块13,该固定块13在连接板4上的投影位于连接板4的第二侧,凹槽的开口被固定块13部分遮盖,第一部分421卡设于开口的未遮盖部分内,第二部分422伸入凹槽内且抵接于固定块13。这样一来,卡块的第一部分421会被勾设在固定块13与凹槽形成的空间内,这样在将连接板4安装至承载板1上时,能更加稳固地将连接板4固定在承载板1上。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板4的第一侧自第一面向下延伸有第一延伸部42,其中,该第一安装部40设于第一延伸部42的第一螺纹孔。该承载板1对应第一延伸部42的位置向下凹陷形成第一避空槽,该第二安装部11为设于第一避空槽的第二螺纹孔,第一延伸部42位于第一避空槽内。通过采用在连接板4的第一侧自第一面向下延伸有第一延伸部42的方式,既能增加第一螺纹孔的深度,提供了连接板4固定在承载板1的稳定性,又能保持连接板4比较轻巧。

可选地,第一延伸部42可为两个,则第一避空槽也为两个,分别对应两个第一延伸部42设置。两个第一延伸部42间隔设置,分为位于连接板4的两端,各第一延伸部42均设有第一安装部40。

如图4、图6、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连接板4在承载板1的稳固性,该连接板4的第一面向下还延伸有第二延伸部43,该第二延伸部43位于第一侧且连接于两第一延伸部42,并且该第二延伸部43朝向第二侧的一面设有第一卡接部431,而该承载板1对应第二延伸部43的位置向下凹陷形成第二避空槽14,该第二避空槽14对应第一卡接部431的位置设有第二卡接部141,当该第一延伸部42伸入第二避空槽14内时,第二卡接部141与第一卡接部431卡接。

具体地,该第一卡接部431可为凸条或卡槽,则该第二卡接部141可为卡槽或凸条,该凸条卡接于卡槽。例如,当该第一卡接部431为凸条时,则第二卡接部141为卡槽;或者当该第一卡接部431为卡槽时,则该第二卡接部141为凸条。

请再次参阅图3、图8及图10,在本实施例中,智能手表还包括保护罩5,保护罩5罩设于第一连接部10并自第一连接板4向下延伸至承载板1,这样第一连接部10可藏设在保护罩5内,不仅可起到保护第一连接部10的作用,也有利于使智能手表的外观保持简洁。

进一步地,为了将保护罩5固设于连接板4上,第一连接部10的侧面设有第三卡接部102,该保护罩5的内壁面对应第三卡接部102的位置设有第四卡接部51,该第四卡接部51卡合连接于第三卡接部102,以实现保护罩5固设于连接板4上。

上述第三卡接部102可为设于第一连接部10侧面上的凸条或卡槽,则第四卡接部51可为设于保护罩5内壁面的卡槽或凸条上。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三卡接部102为凸设于第一连接部10侧面上的凸条,第四卡接部51为设于保护罩5内壁面的卡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手表,通过利用阻尼部件压紧于翻转轴和第一轴孔的内壁面之间,以提供所述翻转轴保持其相对所述第一轴孔转动后的状态的阻尼作用力,使得翻转轴与第一轴孔可采用间隙装配方式,如此可以比较容易将翻转轴安装至第一轴孔内。

另外,在手表主体上和翻转轴位于第一轴孔外的部分上均开设有螺纹孔,利用螺接方式实现手表主体与翻转轴的可拆卸连接,如此使得翻转轴与手表主体的安装比较容易、方便,解决了现有智能手表的翻转轴比较难拆装的难题。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手表还包括连接板,该第一轴孔设于连接板上,通过在连接板和承载板上均开设有螺纹孔,利用螺接方式实现连接板可拆卸安装在承载板上,在需要将翻转轴从智能手表拆卸下来,只需要将连接板与承载板之间的螺栓以及手表主体与翻转轴之间的螺栓拧下来即可,其拆卸方式简单快捷,便于翻转轴的拆卸。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智能手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