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钟表用机芯和钟表的制作方法

2020-05-01 21:2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钟表 机芯
钟表用机芯和钟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钟表用机芯和钟表。



背景技术:

以往,在通过步进电机驱动针的电子表中,存在搭载有修正针的位置的机构的电子表。在针的转动范围被规定的钟表中,作为针的位置的修正方法,存在一种方法,使安装有针的轮转动至转动范围的端部而抵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钟表,具备扇形显示部,该扇形显示部具有:能够转动的显示轮;步进电机,其在正反两个方向转动驱动显示轮;正转抵接部,其限制显示轮向正转侧的转动;和指示单元,其安装于显示轮。

然而,在显示轮抵接而静止时,因步进电机的转子的旋转位置,存在一种情况,即便对步进电机外加脉冲,转子也不旋转而僵死。因此,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发明中,将正转抵接部的位置设定为,在显示轮因正转抵接部而停止的正转抵接时,转子的一对磁极方向相对于动态稳定位置从±30°的范围偏离。由此,正转抵接后,通过外加反转信号,能够可靠地驱动转子。

然而,近年来存在一种钟表,除以文字板的中央附近为中心而旋转的时分针等以外,还设置有以从时分针的旋转中心偏离的位置为中心而转动的显示针,具有显示除时刻以外的各种信息的功能。在这种钟表中,需要显示针不与时分针等的轴部接触。即,被设计为在显示针延伸得比时分针等的轴部与显示针的轴部的轴间距离长时,显示针在不与时分针等的轴部接触的范围内转动来显示信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16435号公报

然而,在具备上述现有技术的显示针的钟表中,存在一种情况,因过度外加脉冲等意外情况,显示针从通常的转动范围脱离,与时分针等的轴部抵接。在这种情况下,难以预测转子在显示针抵接的状态下的旋转位置。因此,成为即便对步进电机外加脉冲转子仍不旋转的僵死状态,有可能产生显示针的动作不良。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产生针的动作不良的钟表用机芯和钟表。

本发明的钟表用机芯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轮,其设置为能够旋转,供针安装;第一马达,其在两个方向旋转驱动上述第一轮;第二轮,其设置为能够绕和上述第一轮的旋转轴线不同的轴线旋转,具有沿上述轴线延伸的轴部,在上述轴部的外周面设置有上述针能够接触的接触部,并且,在上述外周面上具有距上述轴线的距离对应于绕上述轴线的周向的位置变化的部分;和第二马达,其旋转驱动上述第二轮,并且相对于上述第一马达另外设置。

根据本发明,在针已与第二轮的轴部的接触部接触的状态下,通过使第二轮旋转,能够设置针与第二轮的轴部的缝隙,或者按压针使其位移。由此,即便在针与第二轮接触从而转子成为无法旋转的状态时,仍能使转子旋转。因此,能够抑制产生针的动作不良。

优选在上述钟表用机芯中,上述接触部具有面切割部。

根据本发明,能够通过面切割部使接触部距离上述轴线的距离对应于绕上述轴线的周向的位置变化。因此,能够形成起到上述作用效果的钟表用机芯。

优选在上述钟表用机芯中,上述接触部具有相互平行设置的一对面切割部。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第二轮旋转至少180°,能够设置针与第二轮的轴部的缝隙,或者按压针使其位移。即,和仅设置有一个面切割部的情况比较,能够迅速设置针与第二轮的轴部的缝隙,或者按压针使其位移。

并且,接触部中的至少一部分与一对面切割部距离上述轴线的距离无关地,成为距离上述轴线的距离比面切割部大的部分。因此,即便设置面切割部,接触部距离上述轴线的最大距离也不变化。即,和设置有三个以上面切割部的情况比较,能够较大地设置针与第二轮的轴部的缝隙,或者按压针使其较大位移。

根据以上,即便在针与第二轮接触从而转子成为无法旋转的状态时,也能使转子更加可靠地旋转。因此,能够抑制产生针的动作不良。

优选在上述钟表用机芯中,上述接触部相对于上述轴线偏心。

根据本发明,能够使接触部距离上述轴线的距离对应于绕上述轴线的周向的位置变化。因此,能够形成起到上述作用效果的钟表用机芯。

优选在上述钟表用机芯中,上述第一马达具备具有一个线圈的定子和两极的转子。

根据本发明,在使转子反转时,存在对线圈外加最初使转子正转的脉冲的情况。因此,在使转子正转从而针与第二轮的轴部接触之后,无法使转子正转这以上,因此转子陷入无法反转的状态。因此,通过组合具有上述接触部的第二轮,能够成为能从转子的无法反转状态脱出的钟表用机芯。

优选在上述钟表用机芯中,上述定子形成有供上述转子配设的转子收容孔,并且具备定子轭,上述定子轭具备通过激励上述线圈在上述转子收容孔的周围产生相互不同的一对磁极的一对磁饱和部,上述一对磁饱和部设置为隔着上述转子的旋转中心相互对置,在上述转子收容孔形成有使保持扭矩作用于上述转子的一对切口部,上述一对切口部设置为隔着上述转子的旋转中心相互对置,通过上述一对切口部的直线相对于通过上述一对磁饱和部的直线在上述转子的正转方向倾斜了规定角度,上述接触部形成为,若在使上述转子正转时,在上述针从其位移的方向的上游侧已与上述接触部接触的状态下,使上述第二轮旋转,则上述转子以比上述规定角度大的角度旋转。

这里,将使转子正转之后针旋转的方向称为第一方向。根据本发明,在转子的磁极轴位于与通过一对磁饱和部的直线正交的位置的状态下,转子想要朝向磁极轴与通过一对内槽口的直线正交的位置正转。在针从第一方向上游侧已与第二轮的接触部中的离上述轴线最远的部位接触时,若使第二轮旋转,使针向第一方向旋转,则转子至静止稳定位置为止正转上述规定角度θ,在静止稳定位置停止。若使第二轮进一步旋转,则随着转子的停止,形成针与第二轮的轴部的缝隙。由此,由于能够使转子正转,所以能够通过上述脉冲使转子反转。因此,能够抑制产生针的动作不良。

优选在上述钟表用机芯中,具备控制上述第一马达和上述第二马达的控制部,上述控制部在上述针已与上述第二轮的上述接触部接触时,每当对上述第二马达外加使上述第二轮旋转的脉冲规定次数,就对上述第一马达外加使上述针绕从上述第二轮离开的方向旋转的脉冲一次。

根据本发明,能够对第一马达定期外加反转脉冲。由此,即便第二轮的接触部中的针的接触位置不清楚,仍能在形成有针与第二轮的轴部的缝隙的状态下,或者在针被第二轮按压而位移了的状态下,对第一马达外加反转脉冲。因此,能够从转子的无法旋转状态可靠地脱出。

优选在上述钟表用机芯中,上述规定次数是一次。

根据本发明,在形成有针与第二轮的轴部的缝隙的状态下,或者在针被第二轮按压而位移了的状态下,能够对第一马达可靠地外加反转脉冲。因此,能够从转子的无法旋转状态更可靠地脱出。

本发明的钟表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钟表用机芯、安装于上述第一轮的第一针和安装于上述第二轮的第二针。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抑制了第一针的动作不良的产生的钟表。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能抑制产生针的动作不良的钟表用机芯和钟表。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钟表的俯视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钟表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钟表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步进电机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步进电机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时轮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步进电机的正转动作的动作图。

图8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步进电机的反转动作的动作图。

图9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步进电机的反转动作的动作图。

图10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步进电机的反转动作的动作图。

图1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钟表中的显示针与时轮接触时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钟表中的显示针与时轮接触时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图1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钟表中的显示针与时轮接触时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图14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时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作为钟表的一个例子,举例说明模拟石英式的电子表。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具有相同或者类似的功能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且,存在省略重复说明上述结构的情况。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钟表1以及机芯10。

(钟表)

一般将包含钟表的驱动部分在内的机械体称为“机芯”。在该机芯安装文字板、指针,放入钟表壳体之中,成为完成品,将该成为完成品的状态称为钟表的“完成产品”。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钟表的俯视图。

如图1所示,钟表1的完成产品在包含壳体后盖(未图示)和玻璃3的钟表壳体4的内部,具备机芯10、文字板11、时针12、分针13和显示针14(针)。时针12和分针13指示时刻。时针12和分针13安装于机芯10所具备的第一输出轴21(参照图2),绕第一旋转轴线o(轴线)旋转。第一旋转轴线o是第一输出轴21的中心轴线。显示针14指示钟表1所执行的模式的种类等和时针12以及分针13指示的时刻信息不同的信息。显示针14安装于机芯10所具备的第二输出轴22(参照图2),绕和第一旋转轴线o不同的第二旋转轴线p转动。第二旋转轴线p是第二输出轴22的中心轴线,第二旋转轴线p和第一旋转轴线o平行设置。

从第二旋转轴线p至显示针14的前端为止的距离比从第二旋转轴线p至第一输出轴21(参照图2)为止的距离长。因此,显示针14的转动范围在通常时不足360°,并被设定为避开了第一输出轴21的扇形。

文字板11形成为圆板状。文字板11具有与时针12和分针13对应的主显示区域15、和与显示针14对应的副显示区域16。在主显示区域15,由时针12和分针13的前端指示的刻度沿文字板11的外周设置为圆周状。在副显示区域16,由显示针14的前端指示的刻度、文字等对应于显示针14的转动范围设置为以第二旋转轴线p为中心的圆弧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副显示区域16通过与显示针14的组合,例如能够显示活动量计的相对于目标值的达成率、钟表1所执行的模式的种类等。文字11、时针12、分针13和显示针14配置为通过玻璃3在视觉上能够确认。

在钟表壳体4的侧面中的位于两点钟的部分和位于四点钟的部分分别设置有按钮17。按钮17用于进行修正时针12和分针13指示的时刻的时刻修正、钟表1执行的模式的切换等。

(机芯)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钟表的剖视图。

如图2所示,机芯10配置于文字板11与壳体后盖(未图示)之间。机芯10驱动时针12、分针13和显示针14。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时针12和分针13的旋转中心即第一旋转轴线o的延伸方向称为轴向。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钟表的结构的框图。

如图3所示,机芯10具备多个步进电机30a、30b、30c、多个轮列50a、50b、50c、控制部70和支承体80。支承体80是底板、轮列接收部等,例如形成机芯10的外廓。支承体80支承多个步进电机30a、30b、30c、多个轮列50a、50b、50c等。支承体80也可以构成为相对于钟表主体可装卸的分体的单元的方式。此时,机芯10被作为以钟表主体为完成品时的半成品、中间产品来对待。

多个步进电机30a、30b、30c是驱动时针12的时针用步进电机30a(第二马达)、驱动分针13的分针用步进电机30b和驱动显示针14的显示针用步进电机30c(第一马达)。此外,以下将步进电机简单地称为马达。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未指定时针用马达30a、分针用马达30b和显示针用马达30c之一时,简单地称为马达30。

图4以及图5是表示马达的结构的示意图。

如图4所示,马达30具备形成有转子收容孔40的定子31和以能够旋转的方式配设于转子收容孔40的转子32。马达30能够使转子32在正反两个方向旋转。在图4中,箭头dn表示转子32的正转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子32的正转(正方向的旋转)是由后述磁饱和部42和内槽口43的位置关系决定的方向。转子32绕沿轴向延伸的轴线旋转。转子32通过在径向被两极磁化而具有磁性极性。转子32通过支承体80(参照图3)被支承为能够旋转。在转子32形成有与轮列50a、50b、50c所具有的齿轮啮合的小齿轮(未图示)。

定子31具备定子轭34、与定子轭34磁性接合了的磁心35和卷绕于磁心35的线圈36。定子轭34例如由使用了坡莫合金等高导磁率材料的板材形成。定子轭34从轴向观察以规定的形状延伸。在定子轭34的中间部形成有圆形的转子收容孔40。转子收容孔40在轴向上贯通定子轭34。此外,中间部是指不仅包含定子轭34的两端间的中央还包含定子轭34的两端间的内侧的范围。

磁心35例如由坡莫合金等高导磁率材料形成。磁心35与定子轭34的两端部磁性连接。在磁心35卷绕有上述线圈36。若对线圈36激励,则磁通沿磁心35和定子轭34流动。

这里,在定子轭34中的转子收容孔40的周围形成有从定子轭34的外缘朝向转子收容孔40切口而成的一对外槽口41。一对外槽口41隔着转子32的旋转中心相互配置于相反侧。具体而言,一对外槽口41设置于绕转子32的旋转中心相互偏离了180°的位置。各外槽口41被切口为圆弧状。定子轭34中的转子收容孔40的周围因各外槽口41局部变窄。定子轭34中的因外槽口41变窄的部分为磁饱和部42。

磁饱和部42构成为,不因转子32的磁通而磁饱和,在线圈36被激励之后,磁饱和,磁阻增大。由此,定子轭34因在磁饱和部42产生磁饱和,从而在转子收容孔40的周围在磁性上被分割为两部分。一对磁饱和部42设置为隔着转子32的旋转中心相互对置。具体而言,一对磁饱和部42设置于绕转子32的旋转中心相互偏离了180°的位置。

如图5所示,一对磁饱和部42通过线圈36的激励在转子收容孔40的周围产生相互不同的一对磁极。一对磁极在隔着通过一对磁饱和部42的直线的两侧产生。若对一对磁极激励,则转子32在磁极轴与通过一对磁饱和部42的直线正交的位置静止(图5所示的状态)。以下,将转子32的磁极轴与通过一对磁饱和部42的直线正交时的转子32的停止位置称为中间静止位置。

另外,如图4所示,在转子收容孔40的内周边形成有一对内槽口43(切口部)。一对内槽口43设置为隔着转子32的旋转中心相互对置。具体而言,一对内槽口43设置于绕转子32的旋转中心相互偏离了180°的位置。各内槽口43被切口为圆弧状。例如,通过一对内槽口43的直线和通过一对磁饱和部42的直线在转子32的旋转中心交叉。通过一对内槽口43的直线相对于通过一对磁饱和部42的直线在转子32的正转方向倾斜了不足90°的规定角度θ。换言之,转子32的正转方向是通过一对内槽口43的直线相对于通过一对磁饱和部42的直线倾斜不足90°的方向。

内槽口43使保持扭矩作用于转子32。内槽口43构成为用于决定线圈36未被激励时的转子32的静止位置的定位部。在转子32的磁极轴位于与通过一对内槽口43的直线正交的位置时,潜在能量最低,转子32稳定地停止。以下,将转子32的磁极轴与通过一对内槽口43的直线正交时的转子32的停止位置称为稳定静止位置。若继续激励定子31的一对磁极,则转子32在中间静止位置静止,若停止激励定子31的一对磁极,则转子32在稳定静止位置静止。

如图3所示,多个轮列50a、50b、50c是将时针用马达30a的输出传递至时针12的时针用轮列50a、将分针用马达30b的输出传递至分针13的分针用轮列50b和将显示针用马达30c的输出传递至显示针14的显示针用轮列50c。多个轮列50a、50b、50c具有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支承体80的至少一个齿轮。时针用轮列50a与时针用马达30a的转子32连结。分针用轮列50b与分针用马达30b的转子32连结。显示针用轮列50c与显示针用马达30c的转子32连结。此外,以下将显示针用马达30c的转子32称为显示针用转子32。

如图2所示,时针用轮列50a具有时轮51(第二轮)。时轮51和第一旋转轴线o同轴配置。时轮51设置为能够绕第一旋转轴线o旋转。时轮51具备从文字板11向玻璃3(参照图1)侧突出的第一轴部52。第一轴部52形成为沿第一旋转轴线o延伸的圆筒状。第一轴部52是第一输出轴21。在第一轴部52的前端安装有时针12。时轮51通过时针用马达30a在两个方向被旋转驱动。通过使时针用马达30a的转子32正转,时轮51绕从玻璃3侧观察到的顺时针方向旋转,使时针12绕顺时针方向旋转。

分针用轮列50b具有分针轮54。分针轮54和第一旋转轴线o同轴配置。分针轮54设置为能够绕第一旋转轴线o旋转。分针轮54具备从文字板11向玻璃3侧突出的第二轴部55。第二轴部55形成为沿第一旋转轴线o延伸的圆柱状或者圆筒状。第二轴部55插通于时轮51的第一轴部52,比时轮51的第一轴部52向玻璃3侧突出。第二轴部55是第一输出轴21。在第二轴部55的前端安装有分针13。分针13配置于比时针12靠玻璃3侧。分针轮54通过分针用马达30b在两个方向被旋转驱动。通过使分针用马达30b的转子32正转,分针轮54绕从玻璃3侧观察到的顺时针方向旋转,使分针13绕顺时针方向旋转。

显示针用轮列50c具有显示针轮57(第一轮)。显示针轮57和第二旋转轴线p同轴配置。显示针轮57设置为能够绕第二旋转轴线p旋转。显示针轮57具备从文字板11向玻璃3侧突出的第三轴部58。第三轴部58形成为沿第二旋转轴线p延伸的圆柱状或者圆筒状。第三轴部58是第二输出轴22。在第三轴部58的前端安装有显示针14。显示针14配置于比时针12靠文字板11侧。显示针轮57通过显示针用马达30c在两个方向被旋转驱动。通过使显示针用转子32正转,显示针轮57绕从玻璃3侧观察到的顺时针方向旋转,使显示针14绕顺时针方向旋转。

显示针14能够和第一输出轴21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接触。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时轮51的第一轴部52的外周面设置有显示针14能够接触的接触部60。接触部60在轴向上设置于和显示针14相同的位置。即,从与轴向正交的方向观察,接触部60设置为和显示针14重叠。接触部60设置于时轮51的第一轴部52中的比时针12的安装部52a靠文字板11侧。

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时轮的立体图。

如图6所示,接触部60距离第一旋转轴线o的距离对应于绕第一旋转轴线o的周向的位置而变化。接触部60具备以恒定的曲率半径沿轴向和绕第一旋转轴线o的周向延伸的圆周面部61、和直径比圆周面部61小的小径部62。小径部62通过对时轮51的第一轴部52的外周面进行面切割而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小径部62具备由两面切割形成的一对面切割部63。一对面切割部63为相互平行的同一形状的平面。由此,接触部60形成为针对第一旋转轴线o两次对称。

接触部60形成为,若在显示针14从第二旋转轴线p中心的顺时针方向的上游侧与接触部60接触的状态下,使时轮51旋转,则显示针用转子32以比上述规定角度θ大的角度旋转。具体而言,接触部60形成为,显示针用转子32在显示针14与小径部62接触的状态下的位置、与显示针用转子32在显示针14与圆周面部61接触的状态下的位置的角度差比上述规定角度θ大。

如图3所示,控制部70例如是马达驱动器ic(集成电路)。控制部70生成驱动马达30的驱动信号,将生成的驱动信号外加于马达30的线圈36来驱动转子32。作为驱动信号,存在正转脉冲以及反转脉冲。正转脉冲使位于稳定静止位置的转子32正转180°。如图7所示,正转脉冲以排斥转子32的方式激励与转子32的磁极对置的定子31的一对磁极。

反转脉冲使位于稳定静止位置的转子32反转180°。例如,反转脉冲包含极性和正转脉冲相同的第一脉冲、极性和第一脉冲相反的第二脉冲、以及极性和第二脉冲相反的第三脉冲。

如图8所示,第一脉冲以排斥转子32的方式激励与转子32的磁极对置的定子31的一对磁极。第一脉冲使转子32从稳定静止位置正转。即,第一脉冲使想要反转的转子32向正转方向反向摆动。例如,第一脉冲使转子32正转至不超过转子32的磁极轴和通过一对磁饱和部42的直线成为平行的位置的位置。

接着第一脉冲而外加第二脉冲。如图9所示,第二脉冲以成为和外加第一脉冲时相反极性的方式激励定子31的一对磁极。第二脉冲吸引通过第一脉冲正转了的转子32使其反转。即,第二脉冲对通过第一脉冲反向摆动了的转子32施加返回的反动。例如,第二脉冲使转子32反转至超过中间静止位置的位置。

此外,如果上述脉冲的设定是能够利用基于第一脉冲的反向摆动和基于第二脉冲的返回的反动的设定,则不限定于上述那样的与转子32的位置的关系。

和第二脉冲连续地外加第三脉冲。如图10所示,第三脉冲以排斥转子32的方式激励与转子32的磁极对置的定子31的一对磁极。第三脉冲使通过第二脉冲反转了的转子32进一步反转。例如,外加第三脉冲,至转子32反转至超过稳定静止位置的位置并且旋转方向转为正转方向为止。在外加第三脉冲停止后,转子32朝向稳定静止位置通过自由振动收敛振动。

这里,说明无法驱动显示针14的僵死状态。

图11~图13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钟表中显示针与时轮接触的情况下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如图11所示,存在如下情况,即,若显示针14从通常的转动范围绕顺时针方向脱离而与时轮51的第一轴部52接触,则成为无法驱动显示针14的僵死状态。

例如,若在显示针14从顺时针方向的上游侧与第一轴部52接触的状态下,显示针用转子32位于稳定静止位置,则无法通过反转脉冲的第一脉冲使显示针用转子32正转。因此,无法通过反转脉冲使显示针用转子32反转,成为无法在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两个方向驱动显示针14的僵死状态。

因此,为了从僵死状态脱出,控制部70例如在复位时反复执行如下处理,即,每当向时针用马达30a输入正转脉冲或者反转脉冲规定次数,向显示针用马达30c输入反转脉冲一次。例如,控制部70反复执行每当向时针用马达30a输入反转脉冲一次向显示针用马达30c输入反转脉冲一次的处理。控制部70可以同时进行脉冲向时针用马达30a的输入和脉冲向显示针用马达30c的输入,也可以交替进行。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时轮51的接触部60形成为针对第一旋转轴线o两次对称,所以控制部70例如使时轮51旋转至少180°。

由此,如图12所示,在显示针14已与时轮51的圆周面部61接触时,通过小径部62旋转至与显示针14对置的位置,在显示针14与时轮51的第一轴部52形成缝隙。另外,在显示针14已与时轮51的小径部62接触时,通过时轮51旋转,利用时轮51的接触部60的径差绕逆时针方向按压显示针14。于是,显示针14成为与圆周面部61接触的状态。因此,通过时轮51的旋转推进从而时轮51的小径部62旋转至与显示针14再次对置的位置,由此在显示针14与时轮51的第一轴部52形成缝隙。

在显示针14与时轮51的第一轴部52形成有缝隙的状态下,如图13所示,显示针14能够绕顺时针方向旋转。因此,显示针用转子32能够通过反转脉冲的第一脉冲正转。因此,显示针用转子32能够通过反转脉冲反转。另外,在显示针14被按压于时轮51的接触部60而绕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过程中,对显示针用转子32施加朝向反转方向的旋转力。因此,通过向转子32施加反转方向的旋转力,显示针用转子32也能从无法旋转状态脱出。

此外,在以上的说明中,说明了在显示针14从顺时针方向的上游侧与第一轴部52接触的状态下显示针用转子32位于稳定静止位置的情况,但在其他情况下,也能通过相同方法从僵死状态脱出。例如,也能发生在显示针14从顺时针方向的上游侧已与第一轴部52接触的状态下显示针用转子32位于中间静止位置的情况。此时,即便激励定子31的磁极,磁通仍与显示针用转子32的磁极轴平行,因此显示针用转子32不旋转,无法驱动显示针14。因此,通过使时轮51旋转,能够使显示针用转子32从中间静止位置旋转。由此,由于对显示针用转子32施加旋转力,所以显示针用转子32能够从无法旋转状态脱出。

如以上说明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机芯10和钟表1中,在时轮51的第一轴部52的外周面设置有显示针14能够接触的接触部60。接触部60距离第一旋转轴线o的距离对应于绕第一旋转轴线o的周向的位置变化。根据该结构,在显示针14已与时轮51的第一轴部52的接触部60接触的状态下,通过使时轮51旋转,能够设置显示针14与时轮51的第一轴部52的缝隙,或者按压显示针14使其位移。由此,即便显示针14与时轮51接触,显示针用转子32成为无法旋转的状态时,也能使显示针用转子32旋转。因此,能够抑制产生显示针14的动作不良。

另外,接触部60具有面切割部63。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面切割部63使接触部60距离第一旋转轴线o的距离对应于绕第一旋转轴线o的周向的位置变化。因此,能够形成起到上述作用效果的机芯10和钟表1。

另外,接触部60具有一对面切割部63。根据该结构,通过使时轮51旋转至少180°,能够设置显示针14与时轮51的第一轴部52的缝隙,或者按压显示针14使其位移。即,和仅设置有一个面切割部63的情况比较,能够迅速设置显示针14与时轮51的第一轴部52的缝隙,或者按压显示针14使其位移。

并且,由于接触部60中的至少一部分与一对面切割部63距离第一旋转轴线o的距离无关地成为圆周面部61,所以即便设置面切割部63,接触部60距离第一旋转轴线o的最大距离也不变化。即,和设置有三个以上面切割部的情况比较,能够较大地设置显示针14与时轮51的第一轴部52的缝隙,或者按压显示针14使其较大位移。

根据以上,即便在显示针14与时轮51接触从而显示针用转子32成为无法旋转的状态时,仍能使显示针用转子32更加可靠地旋转。因此,能够抑制产生显示针14的动作不良。

另外,显示针用马达30c具备具有一个线圈36的定子31和两极的显示针用转子32。根据该结构,在使显示针用转子32反转时,存在对线圈36外加如上述反转脉冲的第一脉冲那样最初使显示针用转子32正转的脉冲的情况。因此,在使显示针用转子32正转从而显示针14与时轮51的第一轴部52接触之后,无法使显示针用转子32进一步正转,因此显示针用转子32陷入无法反转的状态。因此,通过组合具有上述接触部60的时轮51,能够成为能从显示针用转子32的无法反转状态脱出的机芯10。

另外,在定子轭34中,通过一对内槽口43的直线相对于通过一对磁饱和部42的直线在显示针用转子32的正转方向倾斜了规定角度θ。接触部60形成为,若在显示针14从顺时针方向上游侧已与接触部60接触的状态下,使时轮51旋转,则显示针用转子32以比上述规定角度θ大的角度旋转。根据该结构,在显示针用转子32位于中间静止位置的状态下,显示针用转子32想要朝向静止稳定位置正转。若在显示针14从顺时针方向上游侧已与时轮51的圆周面部61接触时,使时轮51旋转而使显示针14绕顺时针方向旋转,使得显示针14与时轮51的小径部62接触,则显示针用转子32至静止稳定位置为止正转上述规定角度θ,在静止稳定位置停止。若使时轮51进一步旋转,则随着显示针用转子32的停止,形成显示针14与时轮51的小径部62的第一轴部52的缝隙。由此,由于能够使显示针用转子32正转,所以能够通过反转脉冲使显示针用转子32反转。因此,能够抑制产生显示针14的动作不良。

另外,控制部70在显示针14已与时轮51的接触部60接触时,每当对时针用马达30a外加正转脉冲或者反转脉冲规定次数,就对显示针用马达30c外加反转脉冲一次。根据该结构,能够对显示针用马达30c定期外加反转脉冲。由此,即便时轮51的接触部60中的显示针14的接触位置不清楚,仍能在形成有显示针14与时轮51的第一轴部52的缝隙的状态下,或者在显示针14被时轮51按压而位移了的状态下,对显示针用马达30c外加反转脉冲。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70每当对时针用马达30a外加正转脉冲或者反转脉冲一次,就对显示针用马达30c外加反转脉冲一次。因此,能够在形成有显示针14与时轮51的第一轴部52的缝隙的状态下,或者在显示针14被时轮51按压而位移了的状态下,对显示针用马达30c可靠地外加反转脉冲。

因此,能够从显示针用转子32的无法反转状态可靠地脱出。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时轮51的接触部60的小径部62,设置有一对面切割部63,但不限定于此。只要能够确保时轮的接触部所需的径差(面切割量),也可以设置三个以上面切割部。通过较多地设置面切割部,在从僵死状态脱出时,使时轮旋转的角度变小,因此有效。例如,通过在图6所示的时轮51的第一轴部52设置四个面切割部63,能够使从僵死状态脱出时的时轮51的旋转角度为90°。但是,由于制造成本会因较多设置面切割部而增加,所以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两面切割。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4说明第二实施方式。在时轮51的接触部160位于偏心的圆周面的点上,第二实施方式和第一实施方式不同。此外,以下说明的结构以外的结构和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图14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时轮的立体图。

如图14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时轮51的第一轴部52中的相对于时针12的安装部52a与文字板11侧邻接的部分形成为相对于第一旋转轴线o偏心的圆筒状。由此,时轮51的第一轴部52的外周面中的显示针14能够接触的接触部160形成于相对于第一旋转轴线o偏心的圆周面。接触部160距离第一旋转轴线o的距离对应于绕第一旋转轴线o的周向的位置变化。接触部160具备距离第一旋转轴线o的距离最大的大径部161和距离第一旋转轴线o的距离最小的小径部162。接触部160形成为针对第一旋转轴线o一次对称。

接触部160形成为,若在显示针14从第二旋转轴线p中心的顺时针方向的上游侧与接触部160接触的状态下,使时轮51旋转,则显示针用转子32以比上述规定角度θ大的角度旋转。具体而言,接触部160形成为,显示针用转子32在显示针14已与小径部162接触的状态下的位置、与显示针用转子32在显示针14已与大径部161接触的状态下的位置的角度差成为上述规定角度θ以上。

这样,由于时轮51的接触部160相对于第一旋转轴线o偏心,所以在显示针14已与时轮51的第一轴部52的接触部160接触的状态下,通过使时轮51旋转,能够设置显示针14与时轮51的第一轴部52的缝隙,或者按压显示针14使其位移。因此,能够起到和第一实施方式的时轮51相同的作用效果。

此外,即便在使用了第二实施方式的时轮51的情况下,为了从无法驱动显示针14的僵死状态脱出,控制部70也进行和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处理。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接触部160形成为针对第一旋转轴线o一次对称,所以使时轮51旋转至少360°。

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参照附图已说明的上述实施方式,在其技术范围,各种变形例被考虑。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控制部70构成了机芯10的一部分,但控制部也可以相对于机芯独立设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使接触部60、160距离第一旋转轴线o的距离对应于周向的位置变化,在时轮51的第一轴部52设置有面切割部63或者偏心的外周面,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时轮51的第一轴部52的外周面设置突起。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构成为时针12和分针13通过相互不同的马达驱动,但不限定于此。能够相互独立地驱动显示针14和时轮51即可,也可以构成为,时轮51和分针轮54经由轮列连结,时针12和分针13通过一个马达驱动。

除此之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能够适当地将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置换为公知的构成要素,另外,也可以适当地组合上述各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说明:

1…钟表;10…机芯(钟表用机芯);12…时针(第二针);14…显示针(针、第一针);30a…时针用步进电机(第二马达);30c…显示针用步进电机(第一马达);31…定子;32…转子;34…定子轭;36…线圈;40…转子收容孔;42…磁饱和部;43…内槽口(切口部);51…时轮(第二轮);52…第一轴部(轴部);57…显示针轮(第一轮);60、160…接触部;63…面切割部;70…控制部;θ…规定角度;o…第一旋转轴线(轴线)。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