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工程材料刚性测试机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9:4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工程 刚性 装置 检测 测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材料加工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工程材料刚性测试机。


背景技术:

2.工程材料有各种不同的分类方法,一般都将工程材料按化学成分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四大类,而金属类的工程材料在建筑使用前,需要对工程材料的刚性质量进行检测,
3.人们对于测试各类不同的工程材料的抗冲击刚性,一般都是采用不同的能量来进行冲击试验,最常见的就是通过更换不同重量的配重块来改变冲击能量进行刚性检测,这种方式不仅浪费人力,且操作过程繁琐,检测效率低,检测结果不够准确。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工程材料刚性测试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材料刚性测试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程材料刚性测试机,包括矩形框架和配重块,所述矩形框架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凹形架,且凹形架为中空结构,所述凹形架中设有升降调节机构,且升降调节机构的两端分别贯穿凹形架的两个内侧壁并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中设有自动夹持机构,且自动夹持机构的两端均贯穿延伸至壳体的外侧,所述配重块的一端套设于自动夹持机构上,所述矩形框架的上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压力传感器,且压力传感器上固定连接有放置板;
6.所述升降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在凹形架上侧中心处的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驱动端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驱动轴,且驱动轴远离步进电机的一端贯穿延伸至凹形架中并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凹形架的内壁通过第一转动件与蜗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凹形架横直端的两端内壁通过两个第二转动件转动连接有横向设置的转杆,且转杆上固定连接有与蜗杆啮合连接的蜗轮,所述转杆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锥齿轮,所述凹形架的两个竖直端内壁分别通过两个第三转动件转动连接有两个竖直设置的丝杆,且丝杆远离第三转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所述丝杆上螺纹连接有螺母块,且螺母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凹形架相对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滑口,所述连杆贯穿滑口并与壳体固定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自动夹持机构包括竖直固定在壳体上端中心处的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下端贯穿延伸至壳体中并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两侧分别通过两个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摆杆,所述壳体中固定连接有横向设置的支杆,且支杆上套设并滑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滑套,两个所述滑套的上侧分别通过两个第二转轴与两个摆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滑套的下侧分别固定连接
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弧形夹杆。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的上侧开设有开口,且电动伸缩杆的一端贯穿开口设置。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凹形架的上端开设有贯穿孔,且驱动轴贯穿该贯穿孔设置。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凹形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且升降调节机构、自动夹持机构和压力传感器的一端分别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矩形框架的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弹力安全绳,且弹力安全绳远离矩形框架的一端与配重块固定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配重块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套环,且自动夹持机构的两端贯穿套环设置。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通过设置升降调节机构,启动步进电机工作,带动蜗杆转动,进而带动蜗轮转动,实现转杆的转动,进而带动两个第一锥齿轮转动,由于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进而带动丝杆转动,由于丝杆与螺母块螺纹连接,且螺母块的轴向转动跟随连杆受到滑口的限制,因此,螺母块强制下移,带动弧形夹杆下移,直至与配重块贴近,便于夹持配重块,且可将配重块位移至不同的高度,产生不同能量的重力加速度撞击力,进行检测,检测数据更精确,更加节省人力。
15.2、通过设置自动夹持机构,启动电动伸缩杆伸长,带动固定块下移,进而拉动两个摆杆摆动,推动两个滑套在支杆上位移,带动两个弧形夹杆位移,便于对配重进行自动夹持操作,使用方便,效率高。
附图说明
16.图1为一种工程材料刚性测试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一种工程材料刚性测试机中凹形架处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一种工程材料刚性测试机中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矩形框架;2、配重块;3、凹形架;4、壳体;5、压力传感器;6、放置板;7、步进电机;8、蜗杆;9、转杆;10、蜗轮;11、第一锥齿轮;12、丝杆;13、第二锥齿轮;14、螺母块;15、连杆;16、滑口;17、电动伸缩杆;18、固定块;19、摆杆;20、支杆;21、滑套;22、弧形夹杆;23、控制面板;24、弹力安全绳。
具体实施方式
20.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工程材料刚性测试机,包括矩形框架1和配重块2,矩形框架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凹形架3,且凹形架3为中空结构,凹形架3中设有升降调节机构,且升降调节机构的两端分别贯穿凹形架3的两个内侧壁并固定连接有壳体4,壳体4中设有自动夹持机构,且自动夹持机构的两端均贯穿延伸至壳体4的外侧,配重块2的一端套设于自动夹持机构上,矩形框架1的上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压力传感器5,且压力传感器5上固定连接有放置板6,将工程材料放置在放置板6上,配重块2由于重力作用自动下落,与工程材料产生撞击,压力传感器5将碰撞数据反馈到
控制面板23上进行记录,测试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21.升降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在凹形架3上侧中心处的步进电机7,步进电机7的驱动端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驱动轴,且驱动轴远离步进电机7的一端贯穿延伸至凹形架3中并固定连接有蜗杆8,凹形架3的内壁通过第一转动件与蜗杆8的一端转动连接,凹形架3横直端的两端内壁通过两个第二转动件转动连接有横向设置的转杆9,且转杆9上固定连接有与蜗杆8啮合连接的蜗轮10,转杆9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锥齿轮11,凹形架3的两个竖直端内壁分别通过两个第三转动件转动连接有两个竖直设置的丝杆12,且丝杆12远离第三转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11啮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13,丝杆12上螺纹连接有螺母块14,且螺母块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杆15,凹形架3相对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滑口16,连杆15贯穿滑口16并与壳体4固定连接,启动步进电机7工作,带动蜗杆8转动,进而带动蜗轮10转动,实现转杆9的转动,进而带动两个第一锥齿轮11转动,由于第一锥齿轮11与第二锥齿轮13啮合,进而带动丝杆12转动,由于丝杆12与螺母块14螺纹连接,且螺母块14的轴向转动跟随连杆15受到滑口16的限制,因此,螺母块14强制位移,进而带动自动夹持机构位移,便于夹持配重块2,且可将配重块2位移不同的高度,产生不同能量的重力加速度撞击力,进行检测,检测数据更精确,更加节省人力;
22.在图3中:自动夹持机构包括竖直固定在壳体4上端中心处的电动伸缩杆17,电动伸缩杆17的下端贯穿延伸至壳体4中并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8,且固定块18的两侧分别通过两个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摆杆19,壳体4中固定连接有横向设置的支杆20,且支杆20上套设并滑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滑套21,两个滑套21的上侧分别通过两个第二转轴与两个摆杆19的一端转动连接,两个滑套21的下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弧形夹杆22,启动电动伸缩杆17伸长,带动固定块18下移,进而拉动两个摆杆19摆动,推动两个滑套21在支杆20上往相反的方向位移,带动两个弧形夹杆22位移,便于对配重块2进行夹持操作,节省人力;
23.在图3中:壳体4的上侧开设有开口,且电动伸缩杆17的一端贯穿开口设置,便于电动伸缩杆17伸缩;
24.在图2中:凹形架3的上端开设有贯穿孔,且驱动轴贯穿该贯穿孔设置,便于驱动轴转动;
25.在图1中:凹形架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23,且升降调节机构、自动夹持机构和压力传感器5的一端分别与控制面板23电性连接,节省人力,便于操控,为现有技术;
26.在图1中:矩形框架1的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弹力安全绳24,且弹力安全绳24远离矩形框架1的一端与配重块2固定连接,防止配重块2滚落,提高安全性;
27.在图1中:配重块2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套环,且自动夹持机构的两端贯穿套环设置,便于夹持配重块2。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使用本装置进行工程材料刚性测试时,将工程材料放置在放置板6上,启动电动伸缩杆17伸长,带动固定块18下移,进而拉动两个摆杆19摆动,推动两个滑套21在支杆20上往相反的方向位移,带动两个弧形夹杆22打开,此时配重块2由于重力作用自动下落,与工程材料产生撞击,压力传感器5将碰撞数据反馈到控制面板23上进行记录,测试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效率高;
29.其次,启动步进电机7工作,带动蜗杆8转动,进而带动蜗轮10转动,实现转杆9的转
动,进而带动两个第一锥齿轮11转动,由于第一锥齿轮11与第二锥齿轮13啮合,进而带动丝杆12转动,由于丝杆12与螺母块14螺纹连接,且螺母块14的轴向转动跟随连杆15受到滑口16的限制,因此,螺母块14强制下移,带动弧形夹杆22下移,直至与配重块2贴近,然后启动电动伸缩杆17收缩,同理,带动两个弧形夹杆22夹持住配重块2,进行固定,然后,启动步进电机7反转,同理,带动配重块2上移,重复此操作,可进行多次测试,其次,通过将配重块2位移不同的高度,产生不同能量的重力加速度撞击力,进行检测,检测数据更精确,更加节省人力。
30.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