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液力变矩器测试工装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9:0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工装 机械制造 测试 液力 变矩器


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液力变矩器测试工装。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自动变速器及无级变数器的广泛应用,主要以工程机械为主,为了满足复杂工况下不熄火,液力变矩器有着巨大的优势,前景广阔。而在液力变矩器研发,生产过程中,试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是保证产品性能的一道屏障。目前的测试装置存在结构复杂,难以加工,难以保障加工精度,不易装配等问题,而且在测试过程由于输入轴、输出轴的强度不高,花键配合过渡处容易出现断裂现象,且输出轴与负载过渡连接处的抗扭强度不高,容易损坏零件。
3.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液力变矩器测试工装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液力变矩器测试工装。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6.一种液力变矩器测试工装,包括与测试设备固定的转接板,所述转接板内可转动地设置有一输入轴,所述输入轴的近端固定有用于接收旋转动力的第一法兰,所述输入轴的远端插接至待测液力变矩器的本体内并驱动所述本体同步旋转;所述本体通过花键与输出轴的近端连接,所述输出轴远端插接有第二法兰,所述输入轴、所述输出轴及所述第一法兰、第二法兰同轴设置;所述输出轴与所述第二法兰通过一插接结构连接。
7.优选的,所述插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法兰上的工字状的安装座和设置在所述输出轴远端的插接块,所述安装座和插接块相匹配。
8.优选的,所述安装座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蘑菇状的凸块,且两个所述凸块之间通过连接块一体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宽度小于所述凸块的宽度,且所述凸块相对于所述连接块对称。
9.优选的,所述凸块的底面与连接块的两侧围成一u形状的卡槽,两个卡槽沿所述连接块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10.优选的,所述插接块为所述输出轴的输出端向外延伸的两个对称设置的卡块,所述插接块包括弧线端,第一抵接壁和第二抵接壁与所述卡槽的两个侧壁抵接的第一抵接壁以及与所述卡槽的底部抵接的第二抵接壁。
11.优选的,所述卡槽的侧壁尺寸与所述第一抵接壁的尺寸一致,所述卡槽的底部的长宽与所述第二抵接壁的长宽一致。
12.优选的,所述本体设置在第二工装中,且所述输出轴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第二工装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工装之间通过第二轴承连接。
13.优选的,所述输入轴贯穿第二工装与所述输出轴相对的一侧,并通过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二工装连接。
14.优选的,所述第二工装与所述转接板之间固定有第一工装,所述输入轴位于所述第一工装内。
15.优选的,所述输入轴外侧套设有凸台状的胀套,所述胀套中的小圆周面嵌入至所述第一法兰内并将所述第一法兰和所述输入轴固定连接。
1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通过采用工字状的所述插接块和所述安装座插接配合,由于两者均采用块状结构增加其自身强度,同时两者的接触面较大,故在扭转时该工字状的插接结构的抗扭强度提高;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均采用20crmnti材质制成,在进行表面渗碳热处理,使得两者外硬内韧,在扭转试验时,不易断裂,强度更加可靠。
附图说明
17.图1: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18.图2: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插接结构立体图;
19.图3: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输出轴第一方向立体图;
20.图4: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输出轴第二方向立体图;
21.图5: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第二法兰的立体图;
22.图6: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局部第一方向剖视图;
23.图7: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局部第二方向剖视图;
24.图8: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局部地三方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26.在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并且,在方案的描述中,以操作人员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方向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方向为远端。
2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液力变矩器测试工装,包括与测试设备固定的转接板10,所述转接板10内可转动地设置有一的输入轴1。所述输入轴1的近端固定有用于接收旋转动力的第一法兰11,且所述输入轴1插接于所述第一法兰11内。所述第一法兰11位于所述输入轴1与所述转接板10之间。所述第一法兰11中大圆周面嵌入在所述转接板10与第一工装101之间;所述第一法兰11中的小圆周面插入在所述第一工装101内。所述第一工装101与所述第一法兰11固定连接,其固定方式可以是现有技术中揭示的任意一种连接方式,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采用螺栓固定连接。由此可见,所述输入轴1位于所述第一工装101内。
28.所述输入轴1外侧套设有凸台状的胀套12,所述胀套12中的小圆周面插接于所述第一法兰11与所述输入轴1之间,并与所述第一法兰11固定连接。动力源经过所述第一法兰11与所述输入轴1连接,并驱动所述输入轴1旋转。
29.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输入轴1的远端插接至待测液力变矩器的本体100内并驱动所述本体100同步旋转。所述本体100通过花键21与输出轴2的近端连接,所述输出轴2的远端插接有第二法兰3,具体而言,所述输出轴2与所述第二法兰3通过一插接结构23连接。所述本体100设置在第二工装102中,且所述输出轴2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第二工装102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工装102之间通过第二轴承1022连接。所述输入轴1,所述输出轴2均贯穿所述本体100的中空部分,以保证所示输入轴1和所述输出轴2之间的同轴度,再将所述输出轴2与所述第二法兰3装配,即所述输入轴1、输出轴2及所述第一法兰11、第二法兰3同轴设置,装配的难度降低且三者的同轴度较高。
30.如图1所示,所述输入轴1贯穿所述第二工装102与所述输出轴2相对的一侧,并通过第一轴承1021与所述第二工装102连接。同时,所述第二工装102与所述转接板10之间固定有第一工装101,
31.结合图2,图6至图8所示,所述插接结构23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法兰3上的工字状的安装座231和设置在所述输出轴2远端的插接块232,所述安装座231和插接块232相匹配,且两者与所述第二法兰3即所述输出轴2处于同一轴线上。
32.如图5所示,所述安装座231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蘑菇状的凸块2311,且两个所述凸块2311之间通过连接块2312一体连接;所述连接块2312的宽度小于所述凸块2311的宽度,且所述凸块2311相对于所述连接块2312对称。所述凸块2311的底面与连接块2312的两侧围成一u形状的卡槽2310,两个卡槽2310沿所述连接块2312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33.如图3至图4所示,所述插接块232为所述输出轴2的输出端向外延伸的两个对称设置的卡块,所述插接块232包括弧线端2321,第一抵接壁2322和第二抵接壁2323与所述卡槽2310的两个侧壁抵接的第一抵接壁2322以及与所述卡槽2310的底部抵接的第二抵接壁2323。所述卡槽2310的侧壁尺寸与所述第一抵接壁2322的尺寸一致,所述卡槽2310的底部的长宽与所述第二抵接壁2323的长宽一致。
34.通过采用工字状的所述插接块232和所述安装座231插接配合,由于两者均采用块状结构增加其自身强度,同时两者的接触面较大,故在扭转时该工字状的插接结构的抗扭强度提高。此外,所述输入轴1和所述输出轴2均采用20crmnti材质制成,在进行表面渗碳热处理,使得两者外硬内韧,在扭转试验时,不易断裂,强度更加可靠。
35.本实用新型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