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温蠕变仪的加荷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7:4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高温 装置 试验 室内 技术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试验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高温蠕变仪的加荷装置。


背景技术:

2.蠕变指岩石在恒温恒压作用下,变形随时间而增加的现象,是流变的一种表现形式,大多数流变力学试验都是采用保证施加荷载恒定,研究变形随时间变化规律的蠕变方式进行研究;
3.但传统是蠕变仪在需要进行加荷时,配重块高度放置较高,人工很难进行添加或减少配种块,且在实验结束时需要对设备进行减压处理时,操作困难,程序多相对繁琐,影响试验品的出炉时间,这就会造成对实验结果数据准确度的影响,综合以上线急需一种高温蠕变仪的加荷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高温蠕变仪的加荷装置。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高温蠕变仪的加荷装置,包括炉体、加热组件、隔热层和导向套,所述炉体的顶部与底部均设有导向套,位于顶部所述导向套的内腔贯穿有下压棒,所述下压棒的顶端设有连接杆,所述下压棒与连接杆相互贴合,所述连接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左侧靠近底部处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腔插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限位槽的内腔,所述支撑座的顶部靠近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套杆,所述套杆的外侧边缘套设有若干个配重块,所述支撑座的左侧开设有盲孔,所述盲孔的内腔插接有插杆,所述支撑座的左端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支撑座相互贴合,所述固定架上开设穿孔,所述插杆的左端贯穿穿孔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杆帽,所述固定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支撑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托盘,所述托盘的底部插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底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炉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腿,所述底座的顶部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活动转轴,所述活动转轴的顶部靠近左侧处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活动转轴的顶部靠近右侧处与上压棒固定连接,所述上压棒的前侧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支撑架的前侧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与固定杆之间设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底部靠近右端处开设有两个弧形开口,所述固定杆的前端贯穿位于右侧的弧形开口的内腔。
7.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导向套以炉体的中心为对称轴,呈上下对称设置。
8.进一步的,若干个所述配重块的内腔均开设有通孔,且若干个所述通孔的尺寸大小一致。
9.进一步的,若干个所述支撑腿以炉体的中心为中心轴呈矩形阵列状分布在炉体的底部四角处,且若干个所述支撑腿的底端均固定连接在底座的顶部。
10.进一步的,所述下压棒的底端贯穿炉体和加热组件的顶部并插接在炉体的内腔处,所述上压棒的顶端贯穿炉体和加热组件的底部并插接在炉体的内腔处。
11.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层的内腔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两个加热组件,两个所述加热组件以隔热层的中心为对称轴呈左右对称设置。
1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的横截面为l形,所述支撑杆的l形结构较长的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
13.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4.1、通过插杆和固定架的设置,使得支撑座对顶部配重块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使得在不需要对设备进行加荷时,通过插杆插接至盲孔内腔,相比较传统设备,在不需要进行加荷时无法将配重块进行位置的固定,这使得人员在更换炉内设备时较为不便,此设置配合底部调节杆的设置,对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提高的作用,使得人员在使用设备时更加安全;
15.2、通过液压杆和调节杆的设置,使得设备在需要进行加荷时,液压杆向下运动配合调节杆使该设备具有一个向中间挤压的力,将配重块的重量全部施加到炉内物料上,此设置相比较传统设备,此设置操作更加简单,且不需要其他辅助设备进行加荷处理,更加方便快捷,且对配重块的添加和减少通过人工更换即可完成。
16.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施例的主视图;
18.图2为本实施例的图1中a处放大图;
19.图3为本实施例的左视剖视图。
20.图中:1、炉体;2、配重块;3、套杆;4、下压棒;5、支撑架;6、连接杆;7、限位块;8、加热组件;9、隔热层;10、导向套;11、上压棒;12、支撑腿;13、调节杆;14、活动转轴;15、支撑杆;16、固定架;17、液压杆;18、底座;19、托盘;20、杆帽;21、插杆;22、固定轴;23、支撑座;24、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22.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
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4.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高温蠕变仪的加荷装置,包括炉体1、加热组件8、隔热层9和导向套10,两个导向套10以炉体1的中心为对称轴,呈上下对称设置, 隔热层9的内腔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两个加热组件8,两个加热组件8以隔热层9的中心为对称轴呈左右对称设置,其主要作用为对内部进行加热,炉体1的顶部与底部均设有导向套10,位于顶部导向套10的内腔贯穿有下压棒4,下压棒4的底端贯穿炉体1和加热组件8的顶部并插接在炉体1的内腔处,上压棒11的顶端贯穿炉体1和加热组件8的底部并插接在炉体1的内腔处,下压棒4的顶端设有连接杆6,下压棒4与连接杆6相互贴合,连接杆6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5,支撑架5的左侧靠近底部处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内腔插接有支撑座23,支撑座2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7,限位块7位于限位槽的内腔,支撑座23的顶部靠近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套杆3,套杆3的外侧边缘套设有若干个配重块2,若干个配重块2的内腔均开设有通孔,且若干个通孔的尺寸大小一致,其主要作用为固定配重块2的位置,防止其滑落,支撑座23的左侧开设有盲孔,盲孔的内腔插接有插杆21,支撑座23的左端设有固定架16,固定架16与支撑座23相互贴合,固定架16上开设穿孔,插杆21的左端贯穿穿孔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杆帽20,固定架1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18,支撑座2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托盘19,托盘19的底部插接有液压杆17,液压杆17的底端与底座18固定连接,炉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腿12,若干个支撑腿12以炉体1的中心为中心轴呈矩形阵列状分布在炉体1的底部四角处,且若干个支撑腿12的底端均固定连接在底座18的顶部,其主要作用为起到支撑的作用,底座18的顶部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5,支撑杆15的横截面为l形,支撑杆15的l形结构较长的一端与底座18固定连接,支撑杆15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活动转轴14,活动转轴14的顶部靠近左侧处与支撑架5固定连接,活动转轴14的顶部靠近右侧处与上压棒11固定连接,上压棒11的前侧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4,支撑架5的前侧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固定轴22,固定轴22与固定杆24之间设有调节杆13,调节杆13的底部靠近右端处开设有两个弧形开口,固定杆24的前端贯穿位于右侧的弧形开口的内腔。
25.工作原理:通过液压杆17推动托盘19和顶部的调节杆13向上运动,使得推动配重块2向上运动,此时将推动杆帽20使得插杆21插接至盲孔的内腔,将支撑座23的位置进行限制,使得支撑座23的右侧无法与限位槽底部相互接触,使其无法对支撑架5进行施加压力,再通过支撑架5上固定连接的固定轴22,通过调节杆13在固定轴22上旋转抬升其右端,再将靠近左端的弧形卡槽卡接在固定杆24上,此时活动转轴14旋转导致支撑架5向左侧偏移,使得限位槽与限位块7之间相远离,此时下压棒4和上压棒11对炉内无法施加压力,当需要对炉内进行施压时,通过将调节杆13向左侧移动,使得固定杆24卡接在靠近右侧的弧形开口内腔,此时支撑架5向左下侧移动,使支撑座23的右端和限位块7与限位槽底部相互贴合,此时液压杆17向下运动使得配重块2对支撑座23施压,支撑座23的右端通过限位槽对支撑架5施加压力,带动连接杆6向下运动从而连接杆6与下压棒4的顶部贴合,继而使下压棒4向炉内施加压力,且由于调节杆13的连接,使得上压棒11对顶部同时施加压力,达到对炉内进行加荷作用,完成整个加荷过程。
26.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
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