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发动机正时配气机构及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6:2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发动机 机构 正时


1.本实用新型涉及配气机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发动机正时配气机构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2.发动机正时配气机构是发动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两个偏心轮旋转进而驱动气门做直线往复移动,但是设备在长时间使用后需要对偏心轮进行上油操作,而现在一般需要将壳体拆卸并进行上油,这种操作方式较为繁琐,降低了上油工作的效率,同时气门与气门座圈之间一般为一体式连接,在长时间使用后气门座圈容易发生损坏而不方便进行更换,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正时配气机构及发动机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壳体不方便进行上油操作,需要将其拆卸,增大了装置的上油工作量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正时配气机构,包括配气壳体,所述配气壳体顶端设置有上油装置,所述上油装置包括连通管、管道、推板、连接杆、封堵塞、存放腔室、进油管和推动装置,所述连通管固定连接于配气壳体顶端外壁且与配气壳体内部相连通,所述管道固定连接于连通管顶端,所述推板设置于管道内部,所述推动装置连接于推板一侧面用于驱动推板做水平往复移动,所述进油管固定连接于管道顶端且与管道内部相连通,所述推板远离推动装置的一侧面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于封堵塞,所述管道、推板和封堵塞围成存放腔室,所述存放腔室内部设置有润滑油。
5.优选的,所述推动装置包括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一端插入管道内部并与所述推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管道外部。
6.优选的,所述管道外壁固定连接有套接于螺纹杆的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内部设置有与螺纹杆外壁相互匹配的内螺纹。
7.优选的,所述封堵塞形状和管道横截面形状相同为圆形,所述封堵塞与所述连通管顶端相匹配。
8.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配气壳体内部的气门主体和设置于气门主体上的气门座圈,所述气门主体和气门座圈通过安装装置连接。
9.优选的,所述安装装置包括卡块、套筒、活动杆、套环、套杆和弹簧,所述卡块固定连接于气门座圈外壁,所述套筒套接于卡块外壁,所述套杆固定连接于气门座圈内壁,所述套环套接于套杆外壁并通过活动杆固定连接于套筒,所述弹簧缠绕于套杆外壁。
10.优选的,所述套杆远离气门座圈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限制套环脱离套杆的限位板。
11.一种发动机,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正时配气机构。
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3.1、该发动机正时配气机构设置有连通管、管道、推板、连接杆、封堵塞、存放腔室、进油管、固定筒和螺纹杆,通过转动螺纹杆在螺纹的挤压作用下使其驱动推板、连接杆和封堵塞做水平移动,此时封堵塞脱离连通管,并使存放腔室与连接管相连通,此时存放腔室内部的润滑油能够沿着连通管进入配气壳体内部,滴落在偏心轮上,实现上油操作,这种操作方式较为方便,避免工作人员将壳体拆卸的繁琐性,提升了装置的上油效率;
14.2、该发动机正时配气机构设置有卡块、套筒、活动杆、套环、套杆和弹簧通过拉动套筒使活动杆带动套环在套杆外壁滑动,进而使弹簧压缩,此时卡块逐渐脱离套筒内部,使气门主体与气门座圈之间不再受到限位,工作人员可以方便将气门座圈进行拆卸更换,提升了装置的维护效率。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油装置正视剖面状态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中标号为:1、配气壳体;2、气门主体;3、气门座圈;411、连通管;412、管道;413、推板;414、连接杆;415、封堵塞;416、存放腔室;417、进油管;418、固定筒;419、螺纹杆;511、卡块;512、套筒;513、活动杆;514、套环;515、套杆;516、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2.参照图1

4,一种发动机正时配气机构,包括配气壳体1,配气壳体1顶端设置有上油装置,上油装置包括连通管411、管道412、推板413、连接杆414、封堵塞415、存放腔室416、进油管417和推动装置,连通管411固定连接于配气壳体1顶端外壁且与配气壳体1内部相连通,管道412固定连接于连通管411顶端,推板413设置于管道412内部,推动装置连接于推板413一侧面用于驱动推板413做水平往复移动,进油管417固定连接于管道412顶端且与管道412内部相连通,推板413远离推动装置的一侧面通过连接杆414固定连接于封堵塞415,封堵塞415形状和管道412横截面形状相同为圆形,封堵塞415与连通管411顶端相匹配,封堵塞415能够预先将连通管411封堵,保证存放腔室416整体的气密性,不会发生润滑油泄漏现象,管道412、推板413和封堵塞415围成存放腔室416,存放腔室416内部设置有润滑油,推动装置控制推板413、连接杆414和封堵塞415做水平往复移动,进而达到调节存放腔室416的
移动位置,当存放腔室416与连通管411相对应时,存放在存放腔室416内部的润滑油能够沿着连通管411进入到配气壳体1内部并滴落在偏心轮上,达到润滑效果,该操作较为方便,提升了装置的上油效率。
23.推动装置包括螺纹杆419,螺纹杆419一端插入管道412内部并与推板413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管道412外部,管道412外壁固定连接有套接于螺纹杆419的固定筒418,固定筒418内部设置有与螺纹杆419外壁相互匹配的内螺纹,通过转动螺纹杆419,在外螺纹和内螺纹的作用下进而驱动推板413、连接杆414和封堵塞415逐渐旋转并做水平往复移动,达到调节存放腔室416是否与连通管411相对应的效果。
24.需要上油时,以如图1和图2中封堵塞415将连通管411顶端封堵时为初始状态,工作人员通过进油管417将润滑油注入存放腔室416内部,随后转动螺纹杆419,在螺纹的作用下进而驱动推板413、连接杆414和封堵塞415做水平向左移动,此时封堵塞415逐渐与连通管411顶端脱离,推板413可以推动存放腔室416内部的润滑油向左移动,此时润滑油能够沿着连通管411进入配气壳体1内部,达到对配气壳体1内部的偏心轮进行润滑的效果。
25.还包括设置于配气壳体1内部的气门主体2和设置于气门主体2上的气门座圈3,气门主体2和气门座圈3通过安装装置连接。
26.安装装置包括卡块511、套筒512、活动杆513、套环514、套杆515和弹簧516,卡块511固定连接于气门座圈3外壁,套筒512套接于卡块511外壁,套杆515固定连接于气门座圈3内壁,套环514套接于套杆515外壁并通过活动杆513固定连接于套筒512,弹簧516缠绕于套杆515外壁,需要将气门主体2和气门座圈3拆卸时,通过拉动套筒512,此时活动杆513带动套环514在套杆515外壁滑动,并使弹簧516压缩,此时套筒512逐渐与卡块511脱离,使气门主体2和气门座圈3之间不再受到限位,工作人员可以向下拉动气门座圈3进而将其取出。套杆515远离气门座圈3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限制套环514脱离套杆515的限位板,通过设置限位板可以避免套环514在套杆515外壁滑动时发生脱落现象,提升了套环514移动的稳定性。
27.一种发动机,包括上述所述的发动机正时配气机构,由此,该发动机所达到的技术优势及效果包括上述发动机正时配气机构所达到的技术优势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28.工作原理:需要上油时,以如图1和图2中封堵塞415将连通管411顶端封堵时为初始状态,工作人员通过进油管417将润滑油注入存放腔室416内部,随后转动螺纹杆419,在螺纹的作用下进而驱动推板413、连接杆414和封堵塞415做水平向左移动,此时封堵塞415逐渐与连通管411顶端脱离,推板413可以推动存放腔室416内部的润滑油向左移动,此时润滑油能够沿着连通管411进入配气壳体1内部,达到对配气壳体1内部的偏心轮进行润滑的效果。
29.需要将气门主体2和气门座圈3拆卸时,通过拉动套筒512,此时活动杆513带动套环514在套杆515外壁滑动,并使弹簧516压缩,此时套筒512逐渐与卡块511脱离,使气门主体2和气门座圈3之间不再受到限位,工作人员可以向下拉动气门座圈3进而将其取出。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