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燃油供给系统进油压力可调节的进油阀部件的制作方法

2021-09-29 04:2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部件 系统 油压 柴油机 燃油


1.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机高压共轨系统共轨泵总成中的进油阀部件,特别涉及一种燃油供给系统进油压力可调节的进油阀部件。


背景技术:

2.目前的传统的高压共轨泵的进油阀部件为锥阀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此进油阀芯1与进油阀座4装配成为一种精密偶件,进油阀芯1的底平面上部锥面1a与进油阀座4的下部空腔内锥面4a进行密封。进油阀弹簧3的内孔穿过进油阀芯1与进油阀座4的上部凸台4b进行装配固定,进油阀弹簧限位座2的内孔与进油阀芯1通过过盈方式配合进行装配,进油阀弹簧限位座2的下部凸台2a与进油阀弹簧3内孔进行装配并对进油阀弹簧3的上部进行限位。此时进油阀弹簧3处于预压缩状态。进油阀部件处在不工作状态时,进油阀芯1的底平面上部锥面1a通过进油阀弹簧3的预压缩所产生的弹簧力作用下与进油阀座4的下部空腔内锥面4a进行贴合密封。进油阀部件处在工作状态时,即当供油泵柱塞下行时,进油阀部件上的进油阀芯1在进油压力作用下克服进油阀弹簧3预压缩力推动进油阀芯1朝下运动,进油阀芯1的底平面上部锥面1a与进油阀座4的下部空腔内锥面4a脱开,燃油通过两者之间的间隙进入下部的柱塞腔内。
3.此高压共轨泵的进油阀部件的进油开启压力大小在进油阀芯1的底平面上部锥面1a上燃油承压面积和进油阀弹簧3刚度设定的情况下由进油阀部件上部安装的进油阀弹簧3的预压缩量大小决定的。如图1、2所示,也就是说进油阀弹簧3在进油阀部件中安装高度h决定的。这种结构型式的进油阀部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点缺陷:
4.1.现有传统的进油阀部件中进油阀芯1与进油阀弹簧限位座2是通过过盈配合压入装配的。如因两零件公差差异配合的过盈量的不同液压机液压力大小不一,过盈量大需调整增加液压机的压力,频繁调整液压机导致效率低。如不调整液压机的压力,就要两个零件按公差大小进行分级进行配合,这样也效率偏低。
5.2.进油阀弹簧3安装空间名义高度h是根据装配尺寸链计算出来,但是由于各零件均存在制造或加工公差,导致h在零件公差处于极限状态下有可能超出进油阀开启压力所规定的范围值。因为现有进油阀部件开启压力测量是在图1所示进油阀芯1与进油阀弹簧限位座2过盈压配合完成后进行的,一旦进油阀部件进油开启压力超差,虽然通过调整相关零件的公差来满足进油阀开启压力在规定范围内,但有些零件比如进油阀弹簧3的自由高度及制造公差很难再进行缩小,如再缩小,会造成设备及制造成本偏高。
6.3.有些进油阀部件因为开启压力超差而不能返工导致报废,成品合格率偏低。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柴油机高压共轨泵进油阀部件在装配时因无法灵活控制进油阀弹簧安装空间的高度从而开启压力超差导致报废的缺点,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可灵活调整进油阀弹簧安装空间高度,从而满足设计中所要求的开启压力设计值的燃
油供给系统进油压力可调节的进油阀部件,其克服了现有高压共轨泵进油阀部件存在的上述缺陷。
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9.一种燃油供给系统进油压力可调节的进油阀部件,包括进油阀芯、进油阀弹簧限位座、进油阀座和进油阀弹簧,所述进油阀芯与进油阀座装配成为一种精密偶件,所述进油阀芯的底平面上部锥面与进油阀座的下部空腔内锥面进行密封;所述进油阀弹簧的内孔穿过进油阀芯与进油阀座的上部凸台进行装配固定,所述进油阀弹簧限位座的内孔与所述进油阀芯通过过盈方式配合进行装配,所述进油阀弹簧限位座的下部凸台与所述进油阀弹簧内孔进行装配并对进油阀弹簧的上部进行限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整垫片、开口挡圈并在所述进油阀芯上部开有一圈槽;所述调整垫片配置在所述进油阀芯上部上,所述开口挡圈配置在所述进油阀芯上部的圈槽内,对所述进油阀弹簧限位座相对所述进油阀芯的轴向位置进行调整,进而调整所述进油阀弹簧安装空间名义高度。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进油阀弹簧限位座的内孔公差可以放大,使得所述进油阀弹簧限位座与所述进油阀芯之间采用间隙配合,使得所述进油阀弹簧限位座在所述进油阀芯的圆柱面上下滑动。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进油阀弹簧限位座的内孔与所述进油阀芯之间的配合间隙为0.05~0.1mm。
12.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进油阀部件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3.(1)减少进油阀弹簧限位座与进油阀芯过盈配合时零件公差的分级选配,或者说避免因过盈量大导致进油阀限位座破裂,或过盈量过小导致进油阀弹簧限位座在进油阀芯的圆柱面上因进油阀频繁开启和关闭而不能限位,开启压力超差,甚至出现脱落,柱塞泵油时进油阀不能密封,柴油不能压入共轨管,导致供油不足,影响供油效率。
14.(2)可以放大影响进油阀弹簧安装空间高度h各相关零件的尺寸公差,便于生产制造,降低生产制造成本。
15.(3)便于拆卸返工,提高成品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16.图1为传统的进油阀部件处于关闭时的状态示意图。
17.图2为传统的进油阀部件处于开启时的状态示意图。
18.图3为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
20.参见图3,图中所示的一种燃油供给系统进油压力可调节的进油阀部件,包括进油阀芯1、进油阀弹簧限位座2、进油阀座4、进油阀弹簧3、调整垫片6、开口挡圈5,进油阀芯1与进油阀座4装配成为精密偶件,进油阀芯1的底平面上部锥面1a与进油阀座4的下部空腔内锥面4a进行密封;进油阀弹簧3的内孔穿过进油阀芯1与进油阀座4的上部凸台4b进行装配固定,进油阀弹簧限位座2的内孔与进油阀芯1通过过盈方式配合进行装配,进油阀弹簧限位座2的下部凸台2a与进油阀弹簧3内孔进行装配并对进油阀弹簧3的上部进行限位。
21.在进油阀芯1上部开有一圈槽1b;调整垫片6配置在进油阀芯1上部上,开口挡圈5配置在进油阀芯1上部的圈槽1b内,对进油阀弹簧限位座2相对进油阀芯1的轴向位置进行调整,进而调整进油阀弹簧3安装空间名义高度h。
22.进油阀弹簧限位座2的内孔公差可以放大,使得进油阀弹簧限位座2与进油阀芯1之间采用间隙配合,使得进油阀弹簧限位座2在进油阀芯1的圆柱面上下滑动。进油阀弹簧限位座2的内孔与进油阀芯1之间的配合间隙为0.05~0.1mm。
23.本实用新型在进油阀芯1上部加工一固定开口挡圈5的圈槽1b,开口挡圈5通过开口与此圈槽1b配合定位,开口挡圈5与进油阀弹簧3相接触中间增加一调整垫片6,进油阀弹簧限位座2与调整垫片6可在进油阀芯外圆柱面自由滑动。其中进油阀芯1上部的圈槽1b的定位尺寸是在传统的进油阀部件进油开启压力处于中值时,进油阀弹簧3的安装空间名义高度h值增加0.3~0.5mm,增加的0.3~0.5mm空间高度尺寸补偿到调整垫片6厚度中去;调整垫片6厚度按0.1mm进行分级,当进油阀开启压力低于设计值时,增加调整垫片6厚度;当进油阀开启压力高于设计值时,减小调整垫片6厚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燃油供给系统进油压力可调节的进油阀部件,包括进油阀芯、进油阀弹簧限位座、进油阀座和进油阀弹簧,所述进油阀芯与进油阀座装配成为一种精密偶件,所述进油阀芯的底平面上部锥面与进油阀座的下部空腔内锥面进行密封;所述进油阀弹簧的内孔穿过进油阀芯与进油阀座的上部凸台进行装配固定,所述进油阀弹簧限位座的内孔与所述进油阀芯通过过盈方式配合进行装配,所述进油阀弹簧限位座的下部凸台与所述进油阀弹簧内孔进行装配并对进油阀弹簧的上部进行限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整垫片、开口挡圈并在所述进油阀芯上部开有一圈槽;所述调整垫片配置在所述进油阀芯上部上,所述开口挡圈配置在所述进油阀芯上部的圈槽内,对所述进油阀弹簧限位座相对所述进油阀芯的轴向位置进行调整,进而调整所述进油阀弹簧安装空间名义高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油供给系统进油压力可调节的进油阀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阀弹簧限位座的内孔公差可以放大,使得所述进油阀弹簧限位座与所述进油阀芯之间采用间隙配合,使得所述进油阀弹簧限位座在所述进油阀芯的圆柱面上下滑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油供给系统进油压力可调节的进油阀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阀弹簧限位座的内孔与所述进油阀芯之间的配合间隙为0.05~0.1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油供给系统进油压力可调节的进油阀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垫片厚度按0.1mm进行分级,当进油阀开启压力低于设计值时,增加调整垫片厚度;当进油阀开启压力高于设计值时,减小调整垫片厚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燃油供给系统进油压力可调节的进油阀部件,包括进油阀芯、进油阀弹簧限位座、进油阀座和进油阀弹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整垫片、开口挡圈并在所述进油阀芯上部开有一圈槽;所述调整垫片配置在所述进油阀芯上部上,所述开口挡圈配置在所述进油阀芯上部的圈槽内,对所述进油阀弹簧限位座相对所述进油阀芯的轴向位置进行调整,进而调整所述进油阀弹簧安装空间名义高度。本实用新型可以放大影响进油阀弹簧安装空间高度H各相关零件的尺寸公差,便于生产制造,降低生产制造成本。同时便于拆卸返工,提高成品的合格率。提高成品的合格率。提高成品的合格率。


技术研发人员:黄民备 张韧 欧阳玲湘 邓飞 龙美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岳电控(衡阳)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2.23
技术公布日:2021/9/2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