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景观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10-16 08:5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污水处理 水处理 景观 系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景观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磁混凝分离技术就是在传统的混凝沉淀工艺中加入磁粉,使之与污水中的污染物絮凝结合成一体,再在外部磁分离系统的磁场作用下将污水中的磁性絮体进行吸附分离,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
3.随着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为了使磁混凝分离系统可以对景观水进行深度处理,以除去景观水体中富营养化的氮磷等,现有技术中将磁混凝分离技术与构建于景观水体浅水区的“水下森林”系统相结合,从而利用磁混凝分离技术除去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藻类、总磷、悬浮物和细菌等,利用“水下森林”系统的沉水植物吸收、转化水体中富营养化的氮、磷等营养盐,并可以通过分泌化感物质来抑制藻类的生长,防止水华和赤潮的发生。
4.但是,由于“水下森林”生态系统的构建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条件比较苛刻,而现有技术在对水体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将经磁混凝分离系统处理后的水直接排入“水下森林”系统中,所以导致排入“水下森林”系统的水流冲击较大,不仅不利于沉水植物根系的固着生长,而且还会产生底泥再悬浮的现象而影响水体的透明度,既降低了水处理的净化效果,又使太阳照射到水底的光照强度减弱而影响沉水植物的生长,这些都会导致“水下森林”体系构建的失败,且腐败后的沉水植物反而会进一步加剧水体的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景观水处理系统,以解决目前景观水处理过程中因将经磁混凝分离技术处理的水直接排入“水下森林”系统而容易导致“水下森林”体系构建失败及降低水处理的净化效果的问题。
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7.一种景观水处理系统,其包括磁混凝分离装置和生态池;所述生态池之中设置有溢流装置,所述磁混凝分离装置的出水端与所述溢流装置的进水端连接。
8.可选地,所述溢流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溢流口;所述混凝分离装置的出水端设置于所述壳体之内。
9.可选地,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微生物着床的环保吸附材料层或多孔介质层。
10.可选地,所述壳体的形状设置呈具有多级阶梯部的阶梯状,且各级所述阶梯部的尺寸由底层到顶层逐渐减小。
11.可选地,顶层的所述阶梯部位于所述生态池的液面之上,所述溢流口设置于顶层的所述阶梯部的顶面。
12.可选地,所述环保吸附材料层为采用聚氨酯、pe、硅胶或活性炭材料制成的结构层;所述多孔介质层为采用海绵或陶瓷材料制成的结构层。
13.可选地,所述生态池之中种植有沉水植物。
14.可选地,所述磁混凝分离装置包括磁混凝反应设备和磁分离设备,所述磁混凝反应设备的出水端与所述磁分离设备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磁分离设备的出水端与所述溢流装置进水端连接;所述磁混凝反应设备为包括磁絮凝快混器、一级磁絮凝慢混器和二级磁絮凝慢混器的整体式结构,且所述磁絮凝快混器的搅拌转速大于一级磁絮凝慢混器和二级磁絮凝慢混器的搅拌转速。
15.可选地,所述磁混凝反应设备包括混凝反应池、所述磁絮凝快混器、所述一级磁絮凝慢混器和所述二级磁絮凝慢混器;所述混凝反应池内部的底面设置有下隔板,顶面设置有上隔板,且所述下隔板和所述上隔板将所述混凝反应池的内部分隔形成依次连通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经所述下隔板的上部开口连通,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经所述上隔板的下部开口连通;所述磁絮凝快混器的搅拌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一级磁絮凝慢混器和所述二级磁絮凝慢混器的搅拌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内,所述第三腔室与所述磁分离设备连接。
16.可选地,所述景观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磁种回收设备;所述磁分离设备的卸渣输送机构的卸料端位于所述磁种回收设备的进料端,所述磁分离设备的磁种回收端经磁种循环泵与所述第一腔室的进料端连接。
17.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景观水处理系统,在生态池之中设置了溢流装置,并将磁混凝分离装置的出水端设置连接于溢流装置的进水端,从而使得磁混凝分离装置排出的水先进入溢流装置之中,再经溢流装置的溢流口自流入生态池;因此,通过溢流装置既可以对排入溢流装置中的水进行气液分离、防止磁混凝分离装置搅拌溶气所造成的出水端溶气气浮产生气泡现象,又可以减缓水流冲击引起的底泥再悬浮现象,进而为生态池中沉水植物的生长提供必要的缓流条件,有利于“水下森林”体系的构件,并保证对景观水处理的净化效果。
附图说明
1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景观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溢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说明:
23.10

过滤设备、20

磁混凝反应设备、21

第一腔室、22

第二腔室、23

第三腔室、201

磁絮凝快混器、202

一级磁絮凝慢混器、203

二级磁絮凝慢混器、30

磁分离设备、31

卸渣输送机构、40

生态池、50

溢流装置、51

阶梯部、52
‑ꢀ
溢流口、60

磁种回收设备、61

磁种循环泵、70

混合加药装置、71

药剂投加计量泵。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
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26.请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景观水处理系统,所公开的景观水处理系统包括磁混凝分离装置和生态池40;生态池40之中设置有溢流装置50,磁混凝分离装置的出水端与溢流装置50的进水端连接。
27.其中,通过溢流装置50既可以对排入溢流装置50中的水进行气液分离、防止磁混凝分离装置搅拌溶气所造成的出水端溶气气浮产生气泡现象,又可以减缓水流冲击引起的底泥再悬浮现象,进而为生态池40中沉水植物的生长提供必要的缓流条件和澄清透明度,便于沉水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固着底泥生长。
28.因此,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将经磁混凝分离装置处理后的分离水直接排入“水下森林”系统的方式,不仅有利于“水下森林”体系的构建,而且还可以保证对景观水处理的净化效果。
29.同时,在对景观水处理过程中,既可利用磁混凝分离装置去除受污染景观水体中的浊度、悬浮物、总磷、藻类和部分cod,又可利用“水下森林”系统去除溶解性污染物——总氮和总磷等,并可利用沉水植物分泌化感物质抑制藻类的生长及爆发,也可利用沉水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加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使处理后的景观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并可长效保持,进而实现“1 1>2”的多重水处理功能。
30.具体地,如图2所示,溢流装置50可以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的壳体,壳体的顶部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溢流口52,从而可以将磁混凝分离装置的出水端设置于空腔内邻近底部的位置,随着磁混凝分离装置的出水端排入空腔中的水量增加,而使得空腔内的液位逐渐升高并从溢流口52溢出而自流入生态池40;通常,溢流装置50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0

30s,以保证进入溢流装置50中的水具有有效的气液分离时间,防止溶气气浮产生的气泡现象;壳体可以为采用 pe、玻璃钢或不锈钢等材料制成的结构件。
3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壳体的外表面可以设置有用于微生物着床的环保吸附材料层或多孔介质层,从而使得环保吸附材料层或多孔介质层可以为微生物的着床固化提供条件,使溢流装置50的外表面还可以作为微生物的载体使用,进而通过富集于溢流装置50外表面的微生物可以降解部分溶解性污染物,达到协同净化处理景观水的目的、更好地提高水处理的净化效果。
32.同时,设置于壳体外表面的环保吸附材料层或多孔介质层还可以对溢流水起到阻挡缓冲作用、更好地防止生态池40的底泥再悬浮现象的发生;并且,使得溢流装置50可以兼具造景功能、作为造景观赏,保证溢流装置50的外观性能;通常,环保吸附材料层可以为采用聚氨酯、pe、硅胶或活性炭等惰性食品级材料制成的结构层;多孔介质层可以为采用海绵或陶瓷等材料制成的结构层。
33.优选地,壳体的形状可以设置成具有多级阶梯部51的阶梯状,且各级阶梯部51的尺寸由底层到顶层逐渐减小;其中,通过阶梯状的壳体,不仅使得壳体的外表面积增加、延长水体与壳体外表面的作用时间,进而有利于提高微生物的降解效果,而且还使得溢流水经过各级阶梯部51逐级自流入生态池40 中、更好地缓解水流对生态池40底泥的冲击,保证
水体的稳定。
34.在将溢流装置50设置于生态池40之中时,使壳体顶层的阶梯部51位于生态池40的液面之上,且溢流口52设置于顶层的阶梯部51的顶面,从而使得从溢流口52溢流处的水流可以与空气接触、增加溢流水流的携氧量,进而使得溢流水流沿溢流装置50的外表面流入生态池40的过程中可以为壳体外表面的好氧微生物提供生长和保持生物活性所需的有氧条件。
35.溢流口52的口径尺寸大于磁混凝分离装置的排水管的管径,从而使得磁混凝分离装置的排水管可以直接插入溢流装置50之中,并使排水管的出水口位于邻近溢流装置50底部的高度处,方便于磁混凝分离装置的排水管与溢流装置50的配合设置,且溢流口52和排水管的外壁之间具有间距,保证溢流装置50中的水可以顺利地从溢流口52处溢出自流入生态池40中。
3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景观水处理系统中,如图1所示,磁混凝分离装置包括磁混凝反应设备20和磁分离设备30,磁混凝反应设备20的出水端与磁分离设备30的进水端连接,磁分离设备30的出水端与溢流装置50的进水端连接;从而使得水体中的污染物在磁混凝反应设备20中与磁种和絮凝药剂反应形成磁性絮体,然后再进入磁分离设备30中通过磁分离机构将磁性絮体吸附分离,分离后的净化水排入溢流装置50、再溢流至生态池40中进行后续处理净化;由于磁分离设备30属于现有设备,所以不再对其具体结构进行赘述。
37.其中,磁混凝反应设备20可以为包括磁絮凝快混器201、一级磁絮凝慢混器202和二级磁絮凝慢混器203的整体式结构,且磁絮凝快混器201的搅拌转速大于一级磁絮凝慢混器202和二级磁絮凝慢混器203的搅拌转速;从而通过磁絮凝快混器201的快速搅拌,使得水体中的污物可以与磁种和絮凝药剂在磁絮凝快混器201的搅拌下充分混合、增加磁种与水中污染物碰撞凝聚的几率,进而有利于促进形成以磁种为核心的微小絮团;然后再流至一级磁絮凝慢混器 202和二级磁絮凝慢混器203处进行慢速搅拌,从而可以避免将形成的絮团打散,进而有利于絮团的长大成型;因此,该磁混凝反应设备20更适合于形成磁性絮团。
38.具体地,磁混凝反应设备20包括混凝反应池、磁絮凝快混器201、一级磁絮凝慢混器202和二级磁絮凝慢混器203;混凝反应池内部的底面设置有下隔板,顶面设置有上隔板,且下隔板和上隔板将混凝反应池的内部分隔形成依次连通的第一腔室21、第二腔室22和第三腔室23,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 经下隔板的上部开口连通,第二腔室22和第三腔室23经上隔板的下部开口连通;磁絮凝快混器201的搅拌机构设置于第一腔室21内,一级磁絮凝慢混器 202和二级磁絮凝慢混器203的搅拌机构分别设置于第二腔室22和第三腔室 23内,第三腔室23与磁分离设备连接。
39.因此,将磁絮凝快混器201、一级磁絮凝慢混器202和二级磁絮凝慢混器 203设置于同一混凝反应池形成整体式结构,有利于减小磁混凝反应设备20 的体积,方便于磁混凝反应设备20的安装使用;同时,通过下隔板和上隔板将混凝反应池的内部分隔形成依次连通的第一腔室21、第二腔室22和第三腔室23,从而使得水体可以依次流经第一腔室21、第二腔室22和第三腔室23 进行搅拌反应,并避免各腔室中搅拌机构搅拌之间的相互影响,更好地保证磁性絮团的形成;混凝反应池可以为储水容器。
40.同时,景观水处理系统还可以包括磁种回收设备60;磁分离设备30的卸渣输送机构31的卸料端位于磁种回收设备60的进料端,磁分离设备30的磁种回收端经磁种循环泵61
与第一腔室21的进料端连接;从而使得经磁分离设备30吸附分离的磁性污泥可以通过卸渣手输送机构输送至磁种回收设备60中进行磁种回收,且回收的磁种通过磁种循环泵61重新输送至磁混凝反应设备 20中进行循环利用;磁种回收设备60为现有设备,该处不再对其具体结构进行赘述,卸渣输送机构31可以为螺旋输送机。
41.容易理解的是,为了使絮凝药剂自动投入磁混凝反应设备20中,景观水处理系统还可以包括混合加药装置70和药剂投加计量泵71,从而使得絮凝剂在混合加药装置70中搅拌配置成药液,然后再通过药剂投加计量泵71输送至磁混凝反应设备20中进行反应,实现了磁混凝反应设备20的自动投加药剂功能;絮凝剂可以为天然高分子壳聚糖类絮凝剂,其作为高效速凝剂可以更好地保证磁性絮团的形成。
42.同时,如图1所示,景观水处理系统还可以在磁混凝反应设备20的前端设置过滤设备10,从而通过过滤设备10可以去除水体中的杂物和大颗粒的悬浮物,避免因这些杂物和大颗粒的悬浮物进入后续设备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其中,过滤设备10设置有粗筛网,粗筛网的孔径可以为2

6mm。
4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景观水处理系统中,生态池40中种植有苦草、金鱼藻、狐尾藻、黑藻、伊乐藻、菹草或眼子菜等沉水植物,从而通过沉水植物可以去除景观水体中的总氮、部分磷和cod,并通过沉水植物生长所分泌的化感物质可以抑制藻类的生长,进而达到预防水华或“赤潮”发生的目的。
44.其中,沉水植物可以采用插栽法种植于生态池40中,也可以采用网床种植法种植于生态池40中,网床优选为采用可环境降解的pe、pp、pvc或ps 等材料的网床,从而防止对环境的污染。
45.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景观水是指自然或人工湖泊、池塘、河道、景观水池或喷泉等的景观水体;生态池40是指种植有水生植物的自然或人工湖泊、池塘、河道、景观水池或喷泉等。
46.本实用新型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4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