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双循环的冷冻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9:3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双循环 水系 冷冻 换热 设备


1.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双循环的冷冻水系统。


背景技术:

2.冷冻水系统广泛用于电子行业、制药行业、化工行业、食品行业等,解决换热设备的温度需求,达到产品冷却、成型、反应、储存等工业目的。现有的冷冻水系统采用“冷冻机

水箱

冷冻水泵
‑‑
换热设备

冷冻机”的单循环运行,也即冷冻机所制得的冷水进入到水箱中,然后通过冷冻水泵泵送到换热设备中进行换热,得到的热水再返回到冷冻机中。在这个循环中,循环的动力主要由冷冻水泵提供,当整个循环线路长,且管路过多时,经常会发生压降损失大,进入换热设备中冷水流量不足的问题,造成换热设备达不到工艺需求的温度,影响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双循环的冷冻水系统,能够确保循环动力,有效保证进入换热设换热设备中的冷水的流量。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双循环的冷冻水系统,用于向换热设备提供冷水,所述冷冻水系统包括冷冻机、水箱、以及输送泵,所述冷冻机与水箱之间、水箱与输送泵入口之间、以及输送泵出口与换热设备之间都利用管路相连,还包括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入口利用管路与水箱相连、出口利用管路与冷冻机相连,所述换热设备利用管路与水箱相连。
5.进一步地,所述冷冻机为多个,且每个冷冻机都连接有一个循环泵。
6.进一步地,所述换热设备为多个,所述输送泵与换热设备之间还设有分配台,所述分配台将输送泵泵送来的冷水分配至多个换热设备中。
7.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冷冻水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8.通过设置循环水泵、以及将换热设备连通至水箱,使用时,输送泵和循环泵同时工作,一方面,循环泵将水箱中水的泵送到冷冻机中,冷冻机制得达到设定温度x℃的冷水后,输送到水箱中,形成一个制冷水循环;另一方面,水箱中水的被输送泵泵送到换热设备中进行热交换,升温变成温度为z℃热水,然后进入到水箱中,形成一个换热水循环;由冷冻机来的x℃冷水和由换热设备来的z℃热水在水箱中混合,使得水箱中的水保持在y℃,y℃的冷水即为换热设备所需要的水。本冷冻水系统,将水的循环分为制冷水循环和换热水循环两个部分,制冷水循环的动力由循环泵提供,确保有足够流量的水进入到制冷机中,换热水循环的动力由输送泵提供,相比于现有设计,减短了水的循环路线,不易出现压降过大的问题,确保了水箱中的水能够按照要求流量稳定地被输送到换热设备中,从而确保换热设备的工作效果,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冻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0.元件标号说明
[0011]1ꢀꢀꢀꢀꢀꢀꢀꢀꢀꢀꢀꢀꢀꢀꢀꢀꢀꢀ
冷冻机
[0012]2ꢀꢀꢀꢀꢀꢀꢀꢀꢀꢀꢀꢀꢀꢀꢀꢀꢀꢀ
水箱
[0013]3ꢀꢀꢀꢀꢀꢀꢀꢀꢀꢀꢀꢀꢀꢀꢀꢀꢀꢀ
输送泵
[0014]4ꢀꢀꢀꢀꢀꢀꢀꢀꢀꢀꢀꢀꢀꢀꢀꢀꢀꢀ
换热设备
[0015]5ꢀꢀꢀꢀꢀꢀꢀꢀꢀꢀꢀꢀꢀꢀꢀꢀꢀꢀ
循环泵
[0016]6ꢀꢀꢀꢀꢀꢀꢀꢀꢀꢀꢀꢀꢀꢀꢀꢀꢀꢀ
分配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18]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0019]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双循环的冷冻水系统,用于向换热设备4提供冷水,冷冻水系统包括冷冻机1、水箱2、以及输送泵3,冷冻机1与水箱2之间、水箱2与输送泵3入口之间、以及输送泵3出口与换热设备4之间都利用管路相连,还包括循环泵5,循环泵5的入口利用管路与水箱2相连、出口利用管路与冷冻机1相连,换热设备4利用管路与水箱2相连。
[0020]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冷冻水系统的工作原理为:参见图1,使用时,输送泵3和循环泵5同时工作,一方面,循环泵5将水箱2中水的泵送到冷冻机1中,冷冻机1制得达到设定温度x℃的冷水后,输送到水箱2中,在水箱2存储,以此形成一个制冷水循环,持续地向水箱2中注入温度x℃的冷水;另一方面,水箱2中水的被输送泵3泵送到换热设备4中进行热交换,升温变成温度为z℃热水,然后进入到水箱2中,形成一个换热水循环,这个循环中的动力由输送泵3提供;由冷冻机1来的x℃冷水和由换热设备4来的z℃热水在水箱2中混合,使得水箱2中的水保持在y℃,x≤y≤z,y℃的冷水即为换热设备4所需要的水。其中,x、y和z的数值具体根据实际需要确定,通过调节相应设备实现,并且,当具有多个不同换热设备4,z的值可为多个。
[0021]
本实用新型中,循环泵5的数量和规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当冷冻机1为多个时,对应地设置多个循环泵5,使每个冷冻机1都连接有一个循环泵5,保证制冷水循环的动力,确保具有稳定流量的x℃冷水注入到水箱2中。
[0022]
本实用新型中,输送泵3的数量和规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换热设备4为多个,输送泵3也设置多个,确保输送到冷水能够满足要求。输送泵3与换
热设备4之间还设有分配台6,分配台6将输送泵3泵送来的冷却水分配至多个换热设备4中。
[0023]
本实用新型的冷冻水系统,将水的循环分为制冷水循环和换热水循环两个部分,制冷水循环的动力由循环泵5提供,确保有足够流量的水进入到制冷机中,使进入到水箱2中的冷水流量满足要求,以此确保水箱2中的水温能够满足要求,换热水循环的动力由输送泵3提供,相比于现有设计,减短了水的循环路线,不易出现压降过大的问题,确保了水箱2中的水能够按照要求流量稳定地被输送到换热设备4中,从而确保换热设备4的工作效果,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0024]
综上所述,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有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0025]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