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制冷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12 18:4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制冷 装置 循环


1.本发明涉及制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2.已知有具备使润滑用的油返回压缩机的回油运转的功能的制冷循环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判定以向压缩机的回油运转所需的低容量运转的情形并对低容量下的运转时间进行累积的功能;对压缩机的启停次数进行累积的功能;在压缩机的低容量下的累积运转时间经过预先设定的设定累积运转时间的场合以及压缩机的启停次数超过预先设定的设定启停次数的场合,进行回油运转控制的功能。
3.在先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9438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6.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7.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制冷循环装置中,预先设定的设定累积运转时间以及预先设定的设定启停次数恒定。因而,根据制冷循环装置的状态或者制冷剂回路的特性等,即便在未发生油枯竭的场合,也执行回油运转。其结果,存在制冷循环装置所提供的舒适性以及制冷循环装置的性能降低的可能性。
8.因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发生油枯竭的可能性高时执行回油运转的制冷循环装置。
9.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10.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制冷剂回路,该制冷剂回路包括由制冷剂配管呈环状连接的压缩机、高压侧热交换器、减压装置和低压侧热交换器,并构成为使制冷剂循环。制冷剂回路构成为基于制冷剂回路的通常运转期间的压缩机的运转履历和制冷剂回路的特性进行油回收运转。制冷剂回路的特性包括制冷剂配管的长度、制冷剂配管的高低差以及外气温度之中的至少一者。
11.发明的效果
12.根据本发明,制冷剂回路构成为基于制冷剂回路的通常运转期间的压缩机的运转履历和制冷剂回路的特性进行油回收运转。由此,能在发生油枯竭的可能性高时执行回油运转。
附图说明
13.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构成的图。
14.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控制次序的流程图。
15.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控制次序的流程图。
16.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控制次序的流程图。
17.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控制次序的流程图。
18.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5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控制次序的流程图。
19.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6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控制次序的流程图。
20.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7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构成的图。
21.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7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控制次序的流程图。
22.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8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控制次序的流程图。
23.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9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控制次序的流程图。
24.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10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控制次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26.实施方式1.
27.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构成的图。
28.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制冷剂回路80和控制装置5。
29.制冷剂回路80具备由制冷剂配管81呈环状连接的压缩机1、高压侧热交换器2、减压装置3和低压侧热交换器4。
30.制冷剂回路80构成为使制冷剂循环。压缩机1构成为能进行容量控制。压缩机1吸入低压制冷剂并进行压缩,排出高压制冷剂。高压侧热交换器2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高压侧热交换器2使由压缩机1压缩的高压制冷剂冷凝。减压装置3对由高压侧热交换器2冷凝的高压制冷剂进行减压。低压侧热交换器4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低压侧热交换器4使由减压装置3减压的制冷剂蒸发。
31.在制冷剂回路80中封入有制冷机油。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制冷机油简记为油。制冷剂回路80以通常运转和油回收运转中的任意一者进行运转。
32.(通常运转)
33.从压缩机1排出的制冷剂与油的混合液按照高压侧热交换器2、减压装置3、低压侧热交换器4的顺序移动,流向压缩机1。在通常运转期间,在压缩机1启动时,从压缩机1流出的混合液的量增加,故而压缩机1的频率会短时间地降低。其结果,在高压侧热交换器2、减压装置3、低压侧热交换器4以及制冷剂配管81内有混合液滞留,向压缩机1的混合液的流入量降低。在压缩机1最终停止之后,制冷剂回路80中的混合液根据制冷剂回路80内的压力差而移动。因此,在通常运转期间,在自压缩机1的启动至停止为止的一个循环中,压缩机1的流出量增加,而流入量(返油量)降低。若反复实施压缩机1的断续运转,则压缩机1内的油量降低。在制冷剂回路80的通常运转期间,压缩机1反复进行启动以及停止。制冷剂回路80的通常运转期间的压缩机1的累积运转时间tt是制冷剂回路80的通常运转期间的压缩机1进行运转动作的时间累计值。在将自压缩机1启动至停止为止的时间设为循环时间时,累积运转时间tt是制冷剂回路80的通常运转期间的一个以上的循环时间之和。制冷剂回路80的通常运转期间的压缩机1的启停次数nt是制冷剂回路80的通常运转期间的压缩机1启动的次数和停止的次数之和。
34.(油回收运转)
35.在通常运转中,在制冷剂回路80的各要素中有油滞留。在油回收运转中,例如使压缩机1的频率比通常运转时的频率增加,或者使减压装置3的开度增加。由此,来自制冷剂回路80的各要素的油流出,向压缩机1的流入量(返油量)增加。
36.控制装置5基于制冷剂回路80的通常运转期间的压缩机1的运转履历和制冷剂回路80的特性,控制制冷剂回路80的油回收运转。
37.制冷剂回路80的特性包括制冷剂配管81的长度、制冷剂配管81的高低差以及外气温度之中的至少一者。制冷剂配管81的长度是制冷剂配管81的全长。制冷剂配管81的高低差是制冷剂配管81的最高位置与制冷剂配管81的最低位置之差。外气温度是制冷剂回路80的外部的温度。
38.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来讲,控制装置5在制冷剂回路80的通常运转期间的压缩机1的累积运转时间tt经过根据制冷剂回路80的特性确定的基准时间tth的场合,使制冷剂回路80进行油回收运转。
39.控制装置5能设定成制冷剂配管81的长度越长则基准时间tth就越小。或者,控制装置5也可以在制冷剂配管81的长度为规定值以上时将基准时间tth设为a1,在制冷剂配管81的长度小于规定值时将基准时间tth设为b1。其中,a1<b1。
40.或者,控制装置5能设定成制冷剂配管81的高低差越大则基准时间tth就越小。或者,控制装置5也可以在制冷剂配管81的高低差为规定值以上时将基准时间tth设为c1,在制冷剂配管81的高低差小于规定值时将基准时间tth设为d1。其中,c1<d1。
41.或者,控制装置5能设定成外气温度越低则基准时间tth就越小。或者,控制装置5也可以在外气温度为规定值以上时将基准时间tth设为e1,在外气温度小于规定值时将基准时间tth设为f1。其中,e1>f1。
42.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控制次序的流程图。
43.在步骤s101中,控制装置5使制冷剂回路80的通常运转开始。
44.在步骤s102中,控制装置5开始进行自制冷剂回路80的通常运转开始起的压缩机1的累积运转时间tt的计数。
45.在步骤s103中,控制装置5基于制冷剂回路80的特性算出基准时间tth。
46.在步骤s104中,在tt<tth时,处理进入步骤s105。在tt≥tth时,处理进入步骤s106。
47.在步骤s105中,控制装置5继续进行累积运转时间tt的计数。
48.在步骤s106中,控制装置5使制冷剂回路80进行油回收运转。在油回收运转中,例如,控制装置5使压缩机1的转速增加。由此,来自制冷剂回路80的各构成元件的油的流出量增加,向压缩机1的流入量(返油量)增加。
49.在步骤s107中,在制冷剂回路80的油回收运转结束的场合,处理结束。
50.如以上所述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油回收运转的必要性低时(例如制冷剂配管81短或者累积运转时间小时)不执行油回收运转,由此能抑制舒适性降低。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在油回收运转的必要性高时(例如制冷剂配管81长且累积运转时间大时)执行油回收运转,由此能使压缩机的可靠性提高。
51.实施方式2.
52.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来讲,控制装置5在制冷剂回路80的通常运转期间的压缩机
1的启停次数nt经过根据制冷剂回路80的特性确定的基准次数nth的场合,使制冷剂回路80进行油回收运转。
53.控制装置5能设定成制冷剂配管81的长度越长则基准次数nth就越小。或者,控制装置5也可以在制冷剂配管81的长度为规定值以上时将基准次数nth设为a2,在制冷剂配管81的长度小于规定值时将基准次数nth设为b2。其中,a2<b2。
54.或者,控制装置5能设定成制冷剂配管81的高低差越大则基准次数nth就越小。或者,控制装置5也可以在制冷剂配管81的高低差为规定值以上时将基准次数nth设为c2,在制冷剂配管81的高低差小于规定值时将基准次数nth设为d2。其中,c2<d2。
55.或者,控制装置5能设定成外气温度越低则基准次数nth就越小。或者,控制装置5也可以在外气温度为规定值以上时将基准次数nth设为e2,在外气温度小于规定值时将基准次数nth设为f2。其中,e2>f2。
56.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控制次序的流程图。
57.在步骤s601中,控制装置5使制冷剂回路80的通常运转开始。
58.在步骤s602中,控制装置5开始进行自制冷剂回路80的通常运转开始起的压缩机1的启停次数nt的计数。
59.在步骤s603中,控制装置5基于制冷剂回路80的特性来算出基准次数nth。
60.在步骤s604中,在nt<nth时,处理进入步骤s105。在nt≥nth时,处理进入步骤s106。
61.在步骤s605中,控制装置5继续进行启停次数nt的计数。
62.在步骤s606中,控制装置5使制冷剂回路80进行油回收运转。在油回收运转中,例如,控制装置5使压缩机1的转速增加。由此,来自制冷剂回路80的各构成元件的油的流出量增加,向压缩机1的流入量(返油量)增加。
63.在步骤s607中,在制冷剂回路80的油回收运转结束的场合,处理结束。
64.如以上所述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油回收运转的必要性低时(例如制冷剂配管81短或者压缩机1的启停次数少时)不执行油回收运转,由此能抑制舒适性降低。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油回收运转的必要性高时(例如制冷剂配管81长且压缩机1的启停次数多时)执行油回收运转,由此能使压缩机的可靠性提高。
65.实施方式3.
66.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5算出从压缩机1排出的油返回到压缩机1为止的返油时间to。
67.例如,控制装置5根据以下的算式算出返油时间to。
[0068][0069]
to=lt/voil

(2)
[0070]
其中,voil是油移动速度,f是压缩机1的频率,vst是压缩机1的行程容积(stroke volume),ρs是制冷剂的吸入密度,是油循环率,lt是制冷剂配管81的全长。
[0071]
控制装置5在自压缩机1启动至停止为止的一个循环时间tc比返油时间to短,且制冷剂回路80的通常运转期间的压缩机1的累积运转时间tt经过根据制冷剂回路80的特性确定的基准时间tth的场合,使制冷剂回路80进行油回收运转。控制装置5在一个循环时间tc为返油时间to以上的场合,将累积运转时间tt重置为0。
[0072]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控制次序的流程图。
[0073]
在步骤s201中,控制装置5使制冷剂回路80的通常运转开始。
[0074]
在步骤s202中,控制装置5开始进行自制冷剂回路80的通常运转开始起的压缩机1的累积运转时间tt的计数。
[0075]
在步骤s203中,控制装置5基于制冷剂回路80的特性来算出基准时间tth。
[0076]
在步骤s204中,在压缩机1启动时,处理进入步骤s205。
[0077]
在步骤s205中,控制装置5开始循环时间tc的计数。
[0078]
在步骤s206中,控制装置5算出返油时间to。
[0079]
在步骤s207中,在压缩机1停止时,处理进入步骤s208。
[0080]
在步骤s208中,在循环时间tc<返油时间to时,处理进入步骤s210。在循环时间tc≥返油时间to时,处理进入步骤s209。
[0081]
在步骤s209中,控制装置5将循环时间tc重置为0。
[0082]
在步骤s210中,在tt<tth时,处理进入步骤s211。在tt≥tth时,处理进入步骤s212。
[0083]
在步骤s211中,控制装置5继续进行累积运转时间tt的计数。
[0084]
在步骤s212中,控制装置5使制冷剂回路80进行油回收运转。在油回收运转中,例如,控制装置5使压缩机1的转速增加。由此,来自制冷剂回路80的各构成元件的油的流出量增加,向压缩机1的流入量(返油量)增加。
[0085]
在步骤s213中,在制冷剂回路80的油回收运转结束的场合,处理结束。
[0086]
如以上所述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油回收运转的必要性低时(例如制冷剂配管81短,压缩机1的累积运转时间小,或者循环时间大于返油时间时)不执行油回收运转,由此能抑制舒适性降低。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油回收运转的必要性高时(例如制冷剂配管81长,压缩机1的累积运转时间大,且循环时间小于返油时间时)执行油回收运转,由此能使压缩机的可靠性提高。
[0087]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03中,控制装置5基于制冷剂回路80的特性设定基准时间tth,但并不限定于此。控制装置5也可以与制冷剂回路80的特性无关地设定预先确定的基准时间tth。
[0088]
实施方式4.
[0089]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5与实施方式3同样地算出从压缩机1排出的油返回到压缩机1为止的返油时间to。
[0090]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5在自压缩机1启动至停止为止的一个循环时间tc比返油时间to短,且制冷剂回路80的通常运转期间的压缩机1的启停次数nt经过根据制冷剂回路80的特性确定的基准次数nth的场合,使制冷剂回路80进行油回收运转。控制装置5在一个循环时间tc为返油时间to以上的场合,将启停次数nt重置为0。
[0091]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控制次序的流程图。
[0092]
在步骤s701中,控制装置5使制冷剂回路80的通常运转开始。
[0093]
在步骤s702中,控制装置5开始进行自制冷剂回路80的通常运转开始起的压缩机1的启停次数nt的计数。
[0094]
在步骤s703中,控制装置5基于制冷剂回路80的特性来算出基准次数nth。
[0095]
在步骤s704中,在压缩机1启动时,处理进入步骤s705。
[0096]
在步骤s705中,控制装置5开始进行循环时间tc的计数。
[0097]
在步骤s706中,控制装置5算出返油时间to。
[0098]
在步骤s707中,在压缩机1停止时,处理进入步骤s708。
[0099]
在步骤s708中,在循环时间tc<返油时间to时,处理进入步骤s710。在循环时间tc≥返油时间to时,处理进入步骤s709。
[0100]
在步骤s709中,控制装置5将启停次数nt重置为0。
[0101]
在步骤s710中,在nt<nth时,处理进入步骤s711。在nt≥nth时,处理进入步骤s712。
[0102]
在步骤s711中,控制装置5继续进行启停次数nt的计数。
[0103]
在步骤s712中,控制装置5使制冷剂回路80进行油回收运转。在油回收运转中,例如,控制装置5使压缩机1的转速增加。由此,来自制冷剂回路80的各构成元件的油的流出量增加,向压缩机1的流入量(返油量)增加。
[0104]
在步骤s713中,在制冷剂回路80的油回收运转结束的场合,处理结束。
[0105]
如以上所述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油回收运转的必要性低时(例如制冷剂配管81短,压缩机1的启停次数少,或者循环时间为返油时间以上时)不执行油回收运转,由此能抑制舒适性降低。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油回收运转的必要性高时(例如制冷剂配管81长,压缩机1的启停次数多,且循环时间小于返油时间时)执行油回收运转,由此能使压缩机的可靠性提高。
[0106]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703中,控制装置5基于制冷剂回路80的特性设定基准次数nth,但并不限定于此。控制装置5也可以与制冷剂回路80的特性无关地设定预先确定的基准次数nth。
[0107]
实施方式5.
[0108]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5与实施方式3同样地算出自压缩机1排出的油返回到压缩机1为止的返油时间to。
[0109]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5基于实施方式1,在制冷剂回路80的油回收运转期间,在油回收运转的时间达到返油时间to以上时,使制冷剂回路80的油回收运转结束。
[0110]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5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控制次序的流程图。
[0111]
在步骤s301中,控制装置5使制冷剂回路80的通常运转开始。
[0112]
在步骤s302中,控制装置5开始进行自制冷剂回路80的通常运转开始起的压缩机1的累积运转时间tt的计数。
[0113]
在步骤s303中,控制装置5基于制冷剂回路80的特性算出基准时间tth。
[0114]
在步骤s304中,在tt<tth时,处理进入步骤s305。在tt≥tth时,处理进入步骤s306。
[0115]
在步骤s305中,控制装置5继续进行累积运转时间tt的计数。
[0116]
在步骤s306中,控制装置5使制冷剂回路80进行油回收运转。在油回收运转中,例如,控制装置5使压缩机1的转速增加。由此,来自制冷剂回路80的各构成元件的油的流出量增加,向压缩机1的流入量(返油量)增加。
[0117]
在步骤s307中,控制装置5开始进行油回收运转的运转时间tot的计数。
[0118]
在步骤s308中,控制装置5算出返油时间to。
[0119]
在步骤s309中,在tot<to时,处理返回步骤s308,在tot≥to时,处理进入步骤s310。
[0120]
在步骤s310中,控制装置5结束制冷剂回路80的油回收运转。
[0121]
如以上所述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基于实施方式1,在制冷剂回路80的油回收运转中,能基于返油时间在适当的时机结束油回收运转,故而能使舒适性以及压缩机的性能提高。
[0122]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步骤s303中,控制装置5基于制冷剂回路80的特性设定基准时间tth,但并不限定于此。控制装置5也可以与制冷剂回路80的特性无关地设定预先确定的基准时间tth。
[0123]
实施方式6.
[0124]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5与实施方式3同样地算出自压缩机1排出的油返回到压缩机1为止的返油时间to。
[0125]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5基于实施方式2,在制冷剂回路80的油回收运转期间,在油回收运转的时间达到返油时间to以上时,使制冷剂回路80的油回收运转结束。
[0126]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6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控制次序的流程图。
[0127]
在步骤s801中,控制装置5使制冷剂回路80的通常运转开始。
[0128]
在步骤s802中,控制装置5开始进行自制冷剂回路80的通常运转开始起的压缩机1的启停次数nt的计数。
[0129]
在步骤s803中,控制装置5基于制冷剂回路80的特性算出基准次数nth。
[0130]
在步骤s804中,在nt<nth时,处理进入步骤s805。在nt≥nth时,处理进入步骤s806。
[0131]
在步骤s805中,控制装置5继续进行启停次数nt的计数。
[0132]
在步骤s806中,控制装置5使制冷剂回路80进行油回收运转。在油回收运转中,例如,控制装置5使压缩机1的转速增加。由此,来自制冷剂回路80的各构成元件的油的流出量增加,向压缩机1的流入量(返油量)增加。
[0133]
在步骤s807中,控制装置5开始进行制冷剂回路80的油回收运转的运转时间tot的计数。
[0134]
在步骤s808中,控制装置5算出返油时间to。
[0135]
在步骤s809中,在tot<to时,处理返回步骤s808,在tot≥to时,处理进入步骤s810。
[0136]
在步骤s810中,控制装置5使制冷剂回路80的油回收运转结束。
[0137]
如以上所述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基于实施方式2,在制冷剂回路80的油回收运转期间,能基于返油时间在适当的时机结束油回收运转,因而使舒适性以及压缩机的性能提高。
[0138]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803中,控制装置5基于制冷剂回路80的特性设定基准次数nth,但并不限定于此。控制装置5也可以与制冷剂回路80的特性无关地设定预先确定的基准次数nth。
[0139]
实施方式7.
[0140]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5在制冷剂回路80的通常运转期间的压缩机1的累积运转时间tt经过根据制冷剂回路80的特性确定的基准时间tth,且压缩机1内的油量om为第1规定值oth以下的场合,使制冷剂回路80进行油回收运转。
[0141]
控制装置5在制冷剂回路80的通常运转期间的压缩机1的累积运转时间tt经过根据制冷剂回路80的特性确定的基准时间tth,且压缩机1内的油量om超过第1规定值oth的场合,将累积运转时间tt重置为0。
[0142]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7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构成的图。
[0143]
制冷循环装置具备油枯竭检测传感器6。油枯竭检测传感器6检测压缩机1内的油量。油枯竭检测传感器6由液面高度传感器或者油浓度传感器构成。
[0144]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7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控制次序的流程图。
[0145]
在步骤s401中,控制装置5使制冷剂回路80的通常运转开始。
[0146]
在步骤s402中,控制装置5根据来自油枯竭检测传感器6的信号开始进行油量om的检测。
[0147]
在步骤s403中,控制装置5开始进行自制冷剂回路80的通常运转开始起的压缩机1的累积运转时间tt的计数。
[0148]
在步骤s404中,控制装置5基于制冷剂回路80的特性算出基准时间tth。
[0149]
在步骤s405中,在tt<tth时,处理进入步骤s406。在tt≥tth时,处理进入步骤s407。
[0150]
在步骤s406中,控制装置5继续进行累积运转时间tt的计数。
[0151]
在步骤s407中,在油量om≤第1规定值oth的场合,处理进入步骤s409。在油量om>第1规定值oth的场合,处理进入步骤s408。
[0152]
在步骤s408中,控制装置5将累积运转时间tt重置为0。
[0153]
在步骤s409中,控制装置5使制冷剂回路80进行油回收运转。在油回收运转中,例如,控制装置5使压缩机1的转速增加。由此,来自制冷剂回路80的各构成元件的油的流出量增加,向压缩机1的流入量(返油量)增加。
[0154]
在步骤s410中,在制冷剂回路80的油回收运转结束的场合,处理结束。
[0155]
如以上所述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油回收运转的必要性低时(例如制冷剂配管81短,压缩机1的累积运转时间小,或者压缩机1内的油量多时)不执行油回收运转,由此能抑制舒适性降低。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油回收运转的必要性高时(例如制冷剂配管81长,压缩机1的累积运转时间大,且压缩机1内的油量少时)执行油回收运转,由此能使压缩机1的可靠性提高。
[0156]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404中,控制装置5基于制冷剂回路80的特性设定基准时间tth,但并不限定于此。控制装置5也可以与制冷剂回路80的特性无关地设定预先确定的基准时间tth。
[0157]
实施方式8.
[0158]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5在制冷剂回路80的通常运转期间的压缩机1的启停次数nt经过根据制冷剂回路80的特性确定的基准次数nth,且压缩机1内的油量om为第1规定值oth以下的场合,使制冷剂回路80进行油回收运转。
[0159]
控制装置5在制冷剂回路80的通常运转期间的压缩机1的启停次数nt经过根据制
冷剂回路80的特性确定的基准次数nth,且压缩机1内的油量om超过第1规定值oth的场合,将启停次数nt重置为0。
[0160]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8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控制次序的流程图。
[0161]
在步骤s901中,控制装置5使制冷剂回路80的通常运转开始。
[0162]
在步骤s902中,控制装置5根据来自油枯竭检测传感器6的信号开始进行油量om的检测。
[0163]
在步骤s903中,控制装置5开始进行自制冷剂回路80的通常运转开始起的压缩机1的启停次数nt的计数。
[0164]
在步骤s904中,控制装置5基于制冷剂回路80的特性算出基准次数nth。
[0165]
在步骤s905中,在nt<nth时,处理进入步骤s906。在nt≥nth时,处理进入步骤s907。
[0166]
在步骤s906中,控制装置5继续进行启停次数nt的计数。
[0167]
在步骤s907中,在油量om≤第1规定值oth的场合,处理进入步骤s909。在油量om>第1规定值oth的场合,处理进入步骤s908。
[0168]
在步骤s908中,控制装置5将启停次数nt重置为0。
[0169]
在步骤s909中,控制装置5使制冷剂回路80进行油回收运转。在油回收运转中,例如,控制装置5使压缩机1的转速增加。由此,来自制冷剂回路80的各构成元件的油的流出量增加,向压缩机1的流入量(返油量)增加。
[0170]
在步骤s910中,在制冷剂回路80的油回收运转结束的场合,处理结束。
[0171]
如以上所述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油回收运转的必要性低时(例如制冷剂配管81短,压缩机1的启停次数少,或者压缩机1内的油量多时)不执行油回收运转,由此能抑制舒适性降低。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油回收运转的必要性高时(例如制冷剂配管81长,压缩机1的启停次数多,且压缩机1内的油量少时)执行油回收运转,由此能使压缩机1的可靠性提高。
[0172]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904中,控制装置5基于制冷剂回路80的特性设定基准次数nth,但并不限定于此。控制装置5也可以与制冷剂回路80的特性无关地设定预先确定的基准次数nth。
[0173]
实施方式9.
[0174]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5基于实施方式1,在制冷剂回路80的油回收运转期间,在压缩机1内的油量om为第1规定值oth以上的场合,使制冷剂回路80的油回收运转结束。
[0175]
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9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控制次序的流程图。
[0176]
在步骤s501中,控制装置5使制冷剂回路80的通常运转开始。
[0177]
在步骤s502中,控制装置5根据来自油枯竭检测传感器6的信号开始油量om的检测。
[0178]
在步骤s503中,控制装置5开始进行自制冷剂回路80的通常运转开始起的压缩机1的累积运转时间tt的计数。
[0179]
在步骤s504中,控制装置5基于制冷剂回路80的特性算出基准时间tth。
[0180]
在步骤s505中,在tt<tth时,处理进入步骤s506。在tt≥tth时,处理进入步骤s507。
[0181]
在步骤s506中,控制装置5继续进行累积运转时间tt的计数。
[0182]
在步骤s507中,控制装置5使制冷剂回路80进行油回收运转。在油回收运转中,例如,控制装置5使压缩机1的转速增加。由此,来自制冷剂回路80的各构成元件的油的流出量增加,向压缩机1的流入量(返油量)增加。
[0183]
在步骤s508中,在油量om≥第1规定值oth的场合,处理进入步骤s509。在油量om<第1规定值oth的场合,处理返回步骤s507。
[0184]
在步骤s509中,控制装置5使制冷剂回路80的油回收运转结束。
[0185]
如以上所述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基于实施方式1,在制冷剂回路80的油回收运转期间,通过检测压缩机内的油量,能在适当的时机结束油回收运转,因而能使舒适性以及压缩机的性能提高。
[0186]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504中,控制装置5基于制冷剂回路80的特性设定基准时间tth,但并不限定于此。控制装置5也可以与制冷剂回路80的特性无关地设定预先确定的基准时间tth。
[0187]
实施方式10.
[0188]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5基于实施方式2在制冷剂回路80的油回收运转期间,在压缩机1内的油量om为第1规定值oth以上的场合,使制冷剂回路80的油回收运转结束。
[0189]
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10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控制次序的流程图。
[0190]
在步骤s1001中,控制装置5使制冷剂回路80的通常运转开始。
[0191]
在步骤s1002中,控制装置5根据来自油枯竭检测传感器6的信号开始油量om的检测。
[0192]
在步骤s1003中,控制装置5开始进行自制冷剂回路80的通常运转开始起的压缩机1的启停次数nt的计数。
[0193]
在步骤s1004中,控制装置5基于制冷剂回路80的特性算出基准次数nth。
[0194]
在步骤s1005中,在nt<nth时,处理进入步骤s1006。在nt≥nth时,处理进入步骤s1007。
[0195]
在步骤s1006中,控制装置5继续进行启停次数nt的计数。
[0196]
在步骤s1007中,控制装置5使制冷剂回路80进行油回收运转。在油回收运转中,例如,控制装置5使压缩机1的转速增加。由此,来自制冷剂回路80的各构成元件的油的流出量增加,向压缩机1的流入量(返油量)增加。
[0197]
在步骤s1008中,在油量om≥第1规定值oth的场合,处理进入步骤s1009。在油量om<第1规定值oth的场合,处理返回步骤s1007。
[0198]
在步骤s1009中,控制装置5使制冷剂回路80的油回收运转结束。
[0199]
如以上所述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基于实施方式2,在制冷剂回路80的油回收运转期间,通过检测压缩机内的油量,能在适当的时机结束油回收运转,因而能使舒适性以及压缩机的性能提高。
[0200]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004中,控制装置5基于制冷剂回路80的特性设定基准次数nth,但并不限定于此。控制装置5也可以与制冷剂回路80的特性无关地设定预先确定的基准次数nth。
[0201]
应认为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均为例示而非限制性内容。本发明的范围
并不由上述说明示出而是由权利要求书示出,意在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以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0202]
附图标记的说明
[0203]
1压缩机,2高压侧热交换器,3减压装置,4低压侧热交换器,5控制装置,6油枯竭检测传感器,80制冷剂回路,81制冷剂配管。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