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热蒸汽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2021-07-27 13:2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发生器 蒸汽 电热
一种电热蒸汽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发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热蒸汽发生器。



背景技术:

蒸汽发生器是利用燃料或其他能源的热能把水加热成为蒸汽的机械设备。蒸汽发生器应用领域广泛,广泛适用于制衣厂,干洗店,饭店,馍店,食堂,餐厅,厂矿,豆制品厂等场所。

目前的蒸汽发生器多采用燃气或者燃油加热,加热效率低,而目前采用的电热蒸汽发生器,大多是采用电热管设置在给储水箱底部,给储水箱内的水直接加热而产生蒸汽。这种电热蒸汽发生器,存在加热慢,热效率低的问题。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电热蒸汽发生器存在加热慢,加热效率低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热蒸汽发生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电热蒸汽发生器存在加热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电热蒸汽发生器,包括壳体和雾化器,所述壳体内水平设置有电加热管,所述壳体一侧开设有水雾入口,上方开设有蒸汽出口,所述雾化器的出雾端与水雾入口连接,所述电加热管包括加热管体、设于所述加热管体内的导热油和加热丝,所述加热丝的一端延伸出所述加热管体并设置有电线;其中,所述加热丝由碳纤维发热丝组成,所述碳纤维发热丝的表面设置有二氧化硅涂层,所述加热管体表面设置有若干换热凸起。

优选地,所述电加热管平行设置有两层,一层所述电加热管的安装高度高于水雾入口,另一层所述电加热管的安装高度低于水雾入口。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底壁为倾斜板,所述水雾入口所在端的壳体底壁到顶壁的距离大于所述蒸汽出口所在端的壳体底壁到顶壁的距离,所述倾斜板靠近水雾出口端处设置有排水口优选地,碳纤维发热丝呈螺旋型设于所述加热管体内。

优选地,加热管体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加热管体内部压力的换油阀。

优选地,换热凸起设置为球形并均匀分布在所述加热管体的外表面。

优选地,导热油为氢化三联苯导热油。

优选地,加热管体包括管身和与所述管身密封设置的管座,所述管身设为导热金属管,所述碳纤维发热丝和电线均设于所述管座上。

优选地,管座上设置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插入所述管身的空腔内,所述碳纤维发热丝缠设在所述固定管外表面,所述固定管上开设有若干网孔,所述碳纤维发热丝与所述管身内壁之间具有间隙。

优选地,管身远离所述管座的一端可拆卸设置有封堵件。

优选地,封堵件与所述管身螺纹密封连接,所述封堵件外端设置有一字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通过先将液态水经过雾化器雾化成水雾,再将水雾送入内设电加热管的壳体中,水雾遇高温快速蒸发,从壳体顶部开设的蒸汽出口排出;通过设置两层电加热管,水雾从两层电加热管之间进入,这样一来,没有来的及被上层电加热管加热的水雾受重力下落,还可以得到被下层电加热管加热蒸发的机会,提高了蒸汽发生的效率;通过将壳体底壁设置为倾斜板,可以将没有被蒸发的水雾聚集,并从排水口排出,以免形成液态水堆积,长时间使用可能造成下层电加热管与液态水直接接触或浸泡,影响蒸发效率;所述加热丝由碳纤维发热丝组成,所述碳纤维发热丝的表面设置有二氧化硅涂层,所述加热管体表面设置有若干换热凸起,实现了提高电热蒸汽发生器的发热效率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电热蒸汽发生器存在加热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热蒸汽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热蒸汽发生器的电加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管座,2-换热凸起,3-管身,4-固定管,5-网孔,6-加热管体,7-加热丝,8-导热油,9-封堵件,10-壳体,11-雾化器,12-电加热管,13-水雾入口,14-蒸汽出口,15-倾斜板,16-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热蒸汽发生器,如图1至图2所示,该电热蒸汽发生器包括壳体10和雾化器11,所述壳体10内水平设置有电加热管12,所述壳体10一侧开设有水雾入口13,上方开设有蒸汽出口14,所述雾化器11的出雾端与水雾入口13连接,所述电加热管12包括加热管体6、设于加热管体6内的导热油8和加热丝7,加热丝7的一端延伸出加热管体6并设置有电线;其中,加热丝7由碳纤维发热丝组成,碳纤维发热丝的表面设置有二氧化硅涂层,加热管体6表面设置有若干换热凸起2。所述电加热管12平行设置有两层,一层所述电加热管12的安装高度高于水雾入口13,另一层所述电加热管12的安装高度低于水雾入口13,所述壳体10的底壁为倾斜板15,其倾斜角度优选为15°-30°,所述水雾入口13所在端的壳体10底壁到顶壁的距离大于所述蒸汽出口14所在端的壳体10底壁到顶壁的距离,所述倾斜板15靠近水雾出口13端处设置有排水口16。

本实施例中,通过先将液态水经过雾化器雾11化成水雾,再将水雾送入内设电加热管12的壳体10中,水雾遇高温快速蒸发,从壳体10顶部开设的蒸汽出口14排出;通过设置两层电加热管12,水雾从两层电加热管12之间进入,这样一来,没有来的及被上层电加热管12加热的水雾受重力下落,还可以得到被下层电加热管12加热蒸发的机会,提高了蒸汽发生的效率;通过将壳体10底壁设置为倾斜板15,可以将没有被蒸发的水雾聚集,并从排水口16排出,以免形成液态水堆积,长时间使用可能造成下层电加热管12与液态水直接接触或浸泡,影响蒸发效率;加热管体6可设置为圆柱形,加热管体6内部呈中空设置,加热丝7的发热部分安装在加热管体6的中空部分,导热油8注入加热管体6的空腔内并浸没加热丝7的发热部分,加热管体6采用导热性能较好的金属制成,如不锈钢金属,加热丝7的一端通过电线与电源连接,从而发热并加热导热油8,从而将热量通过加热管体6输送给外部,加热丝7采用碳纤维发热丝组成,并在碳纤维发热丝的表面涂设有二氧化硅的涂层,从而提高加热丝7的发热性能,加热管体6表面的换热凸起2可有效增加加热管体6与外部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换热效率,换热凸起2的结构此处不做限定,可设置为球形、扇形或片状等等。

如图2所示,碳纤维发热丝呈螺旋型设于加热管体6内,从而增加碳纤维发热丝的长度,继而提高对导热油8的加热效率,加热管体6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加热管体6内部压力的换油阀,通过换油阀便于更换导热油8以及对加热管体6内部的压力进行调节,换油阀可设置为压力阀,当加热管体6内部的压力达到阈值时,换油阀打开进行泄压,防止加热管体6内部爆炸。

如图2所示,换热凸起2设置为球形并均匀分布在加热管体6的外表面,导热油8为氢化三联苯导热油8。

如图2所示,加热管体6包括管身3和与管身3密封设置的管座1,管身3设为导热金属管,碳纤维发热丝和电线均设于管座1上。管座1上设置有固定管4,固定管4插入管身3的空腔内,碳纤维发热丝缠设在固定管4外表面,固定管4上开设有若干网孔5,碳纤维发热丝与管身3内壁之间具有间隙。

由于管身3为导热金属管,因此为避免碳纤维发热丝和管身3接触而产生漏电,因此需要将碳纤维发热丝在管身3内部的位置固定,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管座1上设置一个固定管4,固定管4插入管身3内,碳纤维发热丝套设固定管4上,通过固定管4实现对碳纤维发热丝的固定,为便于对导热油8的加热,因此在固定管4上开设若干网孔5。

如图2所示,管身3远离管座1的一端可拆卸设置有封堵件9,堵件与管身3螺纹密封连接,封堵件9外端设置有一字槽。通过可拆卸的封堵件9可实现便捷的对管身3进行清理和维护。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