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吸收式技术的蒸汽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07-09 13:0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蒸汽 吸收 回收 特别 生产


1.本实用新型涉及合成橡胶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吸收式技术的蒸汽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2.我国是橡胶消耗大国,每年约消耗世界橡胶总量的38%。橡胶生产属于化工领域,在合成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整个行业能耗较大。合成橡胶的生产工艺通常采用湿法凝聚脱挥法,此过程需消耗大量的蒸汽进行脱出溶剂,而约有2/3的蒸汽会随着混合气提气直接排出,造成蒸汽的大量浪费,因此直接或间接提高蒸汽的利用率可提高合成橡胶的生产效率并节约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吸收式技术的蒸汽回收系统,通过该系统不仅可以大量回收未利用蒸汽的热能和冷却循环水余热,同时还可以将回收的热能转变为蒸汽再次利用,显著的提高了蒸汽的利用率,降低合成橡胶工艺过程中生产成本。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吸收式技术的蒸汽回收系统,包括凝聚釜、第一吸收式热泵、第二吸收式热泵、热水罐、闪发罐和油水分层罐;蒸汽依次经过所述凝聚釜、所述第一吸收式热泵、所述第二吸收式热泵进入所述油水分层罐;循环冷却介质在所述第一吸收式热泵和所述第二吸收式热泵之间循环流动;循环热介质流经所述第二吸收式热泵进入所述热水罐;所述热水罐中的水吸收所述第一吸收式热泵和所述第二吸收式热泵中的热量对所述凝聚釜补充蒸汽,或所述热水罐中的水吸收所述第一吸收式热泵和所述第二吸收式热泵中的热量经所述闪发罐补充蒸汽。
6.可选的,所述第一吸收式热泵包括第一蒸发器、第一吸收器、第一发生器和第一冷凝器;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入口与所述凝聚釜相连通,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发生器的入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冷凝器与所述第二吸收式热泵相连通,且所述第一冷凝器内通有循环冷却介质;所述第一吸收器的入口与所述热水罐相连通,所述第一吸收器的出口与所述凝聚釜和所述闪发罐相连通。
7.可选的,所述第一吸收器的出口与所述凝聚釜之间设置有第一调节阀;所述第一吸收器的出口与所述闪发罐之间设置有第二调节阀。
8.可选的,所述闪发罐与蒸汽主管路之间设置有第三调节阀。
9.可选的,所述第二吸收式热泵包括第二蒸发器、第二吸收器、第二发生器和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二发生器的入口所述热水罐下部相连通;所述第二发生器的出口所述热水罐上部相连通;所述第二吸收器的入口与循环热介质主管路相连通,所述第二吸收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入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出口与所述热水罐相连通;所述第二蒸发器与所述所述第一吸收式热泵相连通,且所述第二蒸发器内通有循环冷却介质,所述
第二蒸发器的入口与所述第一吸收式热泵相连通,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出口与所述油水分层罐相连通。
10.可选的,所述凝聚釜和所述闪发罐内部均设置有多个喷嘴,所述多个喷嘴用于雾化热水。
11.可选的,所述循环冷介质为循环冷却水。
12.可选的,所述循环热介质为循环中温水。
13.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4.本实用新型中的基于吸收式技术的蒸汽回收系统,凝聚釜排出的混合气提气依次被第一蒸发器、第一发生器和第二蒸发器吸收热量温度降低到设定值后流入油水分层罐,热水在第一吸收器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后分别流入凝聚釜和闪发罐产生蒸汽后作为主蒸汽的补充蒸汽,同时热水在第二发生器放热温度降低后流回热水罐作为热水罐的补充中温水,循环中温水依次通过第二吸收器和第二冷凝器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后也作为热水罐的补充水,而循环冷却水经过第一冷凝器吸收热量升温后流入第二蒸发器放出热量降温。本系统通过第二吸收式热泵吸收混合气提气的热量并利用热水制取蒸汽,同时联合第一吸收式热泵吸收循环冷却介质的热量对循环加热介质进行加热,同时回收了混合气提气和循环冷却水的热量,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减少了主蒸汽的耗量,节能效益明显。不仅可以制取橡胶工艺用蒸汽,而且还充分的利用了低品味的余热,大幅减少了橡胶生产过程中蒸汽的耗量,降低了合成橡胶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基于吸收式技术的蒸汽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说明:1

油水分层罐,2

闪发罐,3

凝聚釜,4

热水罐,5

第一调节阀,6

第二调节阀,7

第三调节阀,10

第一吸收式热泵,11

第一蒸发器,12

第一吸收器,13

第一发生器,14

第一冷凝器,20

第二吸收式热泵,21

第二发生器,22

第二冷凝器,23

第二吸收器,24

第二蒸发器。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吸收式技术的蒸汽回收系统,包括凝聚釜3、第一吸收式热泵10、第二吸收式热泵20、热水罐4、闪发罐2和油水分层罐1;蒸汽依次经过所述凝聚釜3、所述第一吸收式热泵10、所述第二吸收式热泵20进入所述油水分层罐1;循环冷却水在所述第一吸收式热泵10和所述第二吸收式热泵20之间循环流动;循环中温水流经所述
第二吸收式热泵20进入所述热水罐4;所述热水罐4中的水吸收所述第一吸收式热泵10和所述第二吸收式热泵20中的热量对所述凝聚釜3补充蒸汽,或所述热水罐4中的水吸收所述第一吸收式热泵10和所述第二吸收式热泵20中的热量经所述闪发罐2补充蒸汽。
20.于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收式热泵10包括第一蒸发器11、第一吸收器12、第一发生器13和第一冷凝器14;所述第一蒸发器11的入口与所述凝聚釜3相连通,所述第一蒸发器11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发生器13的入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冷凝器14与所述第二吸收式热泵20中的第二蒸发器24相连通,且所述第一冷凝器14内通有循环冷却水;所述第一吸收器12的入口与所述热水罐4相连通,所述第一吸收器12的出口与所述凝聚釜3和所述闪发罐2相连通。
21.所述第二吸收式热泵20包括第二蒸发器24、第二吸收器23、第二发生器21和第二冷凝器22;所述第二发生器21的入口所述热水罐4下部相连通;所述第二发生器21的出口所述热水罐4上部相连通;所述第二吸收器23的入口与循环中温水主管路相连通,所述第二吸收器23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冷凝器22的入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冷凝器22的出口与所述热水罐4相连通;所述第二蒸发器24与所述所述第一吸收式热泵10中的第一冷凝器14相连通,且所述第二蒸发器24内通有循环冷却水,所述第二蒸发器24的入口与所述第一吸收式热泵10相连通,所述第二蒸发器24的出口与所述油水分层罐1相连通。
22.热水罐4中的热水作为第二吸收式热泵20的驱动热源,热水流经第二发生器21后流回热水罐4。
23.所述第一吸收器12的出口与所述凝聚釜3之间设置有第一调节阀5;所述第一吸收器12的出口与所述闪发罐2之间设置有第二调节阀6;所述闪发罐2与蒸汽主管路之间设置有第三调节阀7。
24.所述凝聚釜3和所述闪发罐2内部均设置有多个喷嘴,所述多个喷嘴用于雾化热水。热水罐4中的水流经第一吸收器12吸收热量后,流入凝聚釜3和闪发罐2内部经多个喷嘴喷出,在凝聚釜3和闪发罐2内形成蒸汽,对蒸汽进行补充,减少蒸汽的消耗量。
25.蒸汽经凝聚釜3排出形成油水混合气提气,油水混合气提气依次通过第一蒸发器11、第一发生器13和第二蒸发器24放出热量温度降低,而后进入油水分层罐1;第一冷凝器14中通有循环冷却水,第一冷凝器14中循环冷却水出口与第二蒸发器24中循环冷却水进口连通,循环冷却水在第一冷凝器14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而后在第二蒸发器24中释放热量温度降低,完成循环冷却水的能量循环;热水罐4的热水通入第一吸收器12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凝聚釜3中热水进口和闪发罐2中热水进口并联连通与第一吸收器12中热水的出口连通,第一调节阀5位于凝聚釜3热水支路上用于调节其开度,第二调节阀6位于闪发罐2热水支路上用于调节其开度,热水流入凝聚釜3中从喷嘴喷出被雾化,同时流入闪发罐2中的热水经喷嘴产生蒸汽,闪发罐2中蒸汽出口通过第三调节阀7与蒸汽主管道连通作为补充蒸汽;热水罐4中热水出口与第二发生器21中热水进口连通,热水作为第二吸收式热泵20驱动热源,第二发生器21中热水出口与热水罐4中热水进口连通,做功后的热水温度降低回流到热水罐4中作为补充给水,第二吸收器23中通入循环中温水,第二吸收器23中循环中温水出口与第二冷凝器22中循环中温水进口连通,第二冷凝器22中循环中温水出口与热水罐4中循环中温水进口连通,循环中温水吸收第二蒸发器24的热量温度升高后通入热水罐4作为其补充给水,即热水将吸收的第一吸收式热泵10吸收的混合气提气热量带入凝聚釜3中从
而减少了蒸汽的耗量,同时通过闪发罐2产生的闪发蒸汽作为补充蒸汽也减少了蒸汽的耗量,并且还充分的利用了循环冷却介质的余热,达到了节能降耗的效果。
26.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27.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