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两级式废热锅炉的制作方法

2021-06-08 19:4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锅炉 两级 设备 式废热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热锅炉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两级式废热锅炉。


背景技术:

2.废热锅炉是指利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余热来加热水或者蒸汽的锅炉,现有的废热锅炉通常包括壳程筒体、换热管、汽包筒体、进口管箱和出口管箱,换热管设置在壳程筒体内,进口管箱和出口管箱设置在换热管的两端,汽包筒体连接于壳体筒体,废热气体从进口管箱进入换热管,然后通过出口管箱排出,需要加热的水或者蒸汽通过壳程筒体进行加热然后进入汽包筒体中,但是,由于进口管箱与壳程筒体之间的温差较大,使得壳程筒体容易产生形变,从而造成漏气等情况,增加了壳程筒体的使用负荷,降低了设备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两级式废热锅炉,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进口管箱与壳程筒体之间的温度差的两级式废热锅炉。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两级式废热锅炉,包括:
6.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两端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7.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包括进气壳体、换热壳体和排气壳体,所述换热壳体的两端分别封堵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所述进气壳体和所述排气壳体分别设置在所述换热壳体的两端,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换热壳体之间具有第一空腔,所述换热壳体内具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换热壳体相互连通;
8.管程部件,所述管程部件贯穿所述换热壳体,并连通所述进气壳体和所述排气壳体;
9.降温部件,所述降温部件包括第一降温壳体、第二降温壳体,第一循环管和第二循环管,所述第一循环管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壳体相互连通,所述第一降温壳体包裹在所述进气壳体的外部,所述第一循环管设置在所述第一降温壳体和所述进气壳体之间,所述第二循环管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壳体相互连通,所述第二降温壳体包裹在所述排气壳体的外部,所述第二循环管设置在所述第二降温壳体和所述排气壳体之间。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另一端侧面具有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之间具有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设置在所述换热壳体的一端侧面。
11.进一步的,耐火壳体,所述耐火壳体包括第一耐火壳体和第二耐火壳体,所述第一耐火壳体包裹在所述第一降温壳体的外部,并且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耐火壳体包裹在所述第二降温壳体的外部,并且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
12.进一步的,耐火层,所述耐火层包括第一耐火层和第二耐火层,所述第一耐火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耐火壳体与所述进气壳体之间,所述第二耐火层设置在所述第二耐火壳体与所述排气壳体之间。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壳体为两个,分别为高温壳体和低温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分别包裹在所述高温壳体的所述换热壳体外部和所述低温壳体的所述换热壳体外部。
14.进一步的,所述高温壳体的所述排气壳体与所述低温壳体的所述的进气壳体相互连通。
15.进一步的,三叉连接件,所述三叉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叉、第二连接叉和第三连接叉,所述第一连接叉连接于所述管程部件,所述第二连接叉连接于所述换热壳体,所述第三连接叉连接于所述进气壳体或者所述排气壳体。
1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叉和所述第三连接叉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连接叉为圆弧形结构。
1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叉的一端具有第二连接凸起,所述第二连接凸起具有第一连接边和第二连接边,所述第一连接边与所述第二连接边之间具有第一角度,所述第一角度的范围为115度至125度,所述第二连接凸起具有第三连接边和第四连接边,所述第三连接边与所述第四连接边之间具有第二角度,所述第二角度的范围为115度至125度。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第一壳体的作用是预热水,第一壳体的两端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二壳体的作用是与废热气体进行热量交换,第二壳体包括进气壳体、换热壳体和排气壳体,换热壳体的两端分别封堵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进气壳体和排气壳体分别设置在换热壳体的两端,第一壳体与换热壳体之间具有第一空腔,换热壳体内具有第二空腔,第一空腔与换热壳体相互连通;管程部件的作用是输送废热气体件,管程部件贯穿换热壳体,并连通进气壳体和排气壳体;降温部件的作用是降低进气壳体和排气壳体内的温度,降温部件包括第一降温壳体、第二降温壳体,第一循环管和第二循环管,第一循环管的两端与第一壳体相互连通,第一降温壳体包裹在进气壳体的外部,第一循环管设置在第一降温壳体和进气壳体之间,第二循环管的两端与第一壳体相互连通,第二降温壳体包裹在排气壳体的外部,第二循环管设置在第二降温壳体和排气壳体之间,相对于现有技术,换热管设置在壳程筒体内,进口管箱和出口管箱设置在换热管的两端,汽包筒体连接于壳体筒体,废热气体从进口管箱进入换热管,然后通过出口管箱排出,需要加热的水或者蒸汽通过壳程筒体进行加热然后进入汽包筒体中,但是,由于进口管箱与壳程筒体之间的温差较大,使得壳程筒体容易产生形变,从而造成漏气等情况,增加了壳程筒体的使用负荷,降低了设备的安全性,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换热壳体的外部设置第一壳体,使得水在进入换热壳体之前先通过第一壳体进行预热,并且,部分水通过第一循环管和第二循环管将进气壳体和排气壳体内的温度降低,缩小换热壳体与进气壳体或者排气壳体之间的温度差,并且,不仅能够加快水或者蒸汽的加热速度,还能够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两级式废热锅炉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3.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两级式废热锅炉,包括:
24.第一壳体1,第一壳体1的两端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25.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包括进气壳体21、换热壳体22和排气壳体23,换热壳体22的两端分别封堵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进气壳体21和排气壳体23分别设置在换热壳体22的两端,第一壳体1与换热壳体22之间具有第一空腔11,换热壳体22内具有第二空腔221,第一空腔11与换热壳体22相互连通;
26.管程部件3,管程部件3贯穿换热壳体22,并连通进气壳体21和排气壳体23;
27.降温部件,降温部件包括第一降温壳体41、第二降温壳体42,第一循环管43和第二循环管44,第一循环管43的两端与第一壳体1相互连通,第一降温壳体41包裹在进气壳体21的外部,第一循环管43设置在第一降温壳体41和进气壳体21之间,第二循环管44的两端与第一壳体1相互连通,第二降温壳体42包裹在排气壳体23的外部,第二循环管44设置在第二降温壳体42和排气壳体23之间。
2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第一壳体1的作用是预热水,第一壳体1的两端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二壳体的作用是与废热气体进行热量交换,第二壳体包括进气壳体21、换热壳体22和排气壳体23,换热壳体22的两端分别封堵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进气壳体21和排气壳体23分别设置在换热壳体22的两端,第一壳体1与换热壳体22之间具有第一空腔11,换热壳体22内具有第二空腔221,第一空腔11与换热壳体22相互连通;管程部件3的作用是输送废热气体件,管程部件3贯穿换热壳体22,并连通进气壳体21和排气壳体23;降温部件的作用是降低进气壳体21和排气壳体23内的温度,降温部件包括第一降温壳体41、第二降温壳体42,第一循环管43和第二循环管44,第一循环管43的两端与第一壳体1相互连通,第一降温壳体41包裹在进气壳体21的外部,第一循环管43设置在第一降温壳体41和进气壳体21之间,第二循环管44的两端与第一壳体1相互连通,第二降温壳体42包裹在排气壳体23的外部,第二循环管44设置在第二降温壳体42和排气壳体23之间,相对于现有技术,换热管设置在壳程筒体内,进口管箱和出口管箱设置在换热管的两端,汽包筒体连接于壳体筒体,废热气体从进口管箱进入换热管,然后通过出口管箱排出,需要加热的水或者蒸汽通过壳程筒体进行加热然后进入汽包筒体中,但是,由于进口管箱与壳程筒体之间的温差较大,使得壳程筒体容易产生形变,从而造成漏气等情况,增加了壳程筒体的使用负荷,降低了设备的安全性,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换热壳体22的外部设置第一壳体1,使得水在进入换热壳体22之前先通过第一壳体1进行预热,并且,部分水通过第一循环管43和第二循环管44将进气壳体21和排气壳体23内的温度降低,缩小换热壳体22与进气壳体21或者排气壳体23之间的温度差,并且,不仅能够加快水或者蒸汽的加热速度,还能够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29.上述第一壳体1的作用是预热水,第一壳体1的两端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壳体1为筒状结构,在第一壳体1的两端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并且,第一壳体1的中部为中空结构,使得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相互连通;第二壳体的作用是与废热气体进行热量交换,第二壳体包括进气壳体21、换热壳体22和排气壳体23,换热壳体22的两端分别封堵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进气壳体21和排气壳体23分别设置在换热壳体22的两端,第一壳体1与换热壳体22之间具有第一空腔11,换热壳体22内具有第二空腔221,第一空腔11与换热壳体22相互连通,换热壳体22设置在第一壳体1的内部,并且,换热壳体22的侧部完全被第一
壳体1包裹,使得换热壳体22的两端将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封堵,使得第一壳体1和换热壳体22之间形成了第一空腔11,而换热壳体22内部为第二空腔221,同时,进气壳体21和排气壳体23分别设置在换热壳体22的两端,管程部件3的作用是输送废热气体件,管程部件3贯穿换热壳体22,并连通进气壳体21和排气壳体23,废热气体从进气壳体21进入管程部件3,然后再进入排气壳体23;降温部件的作用是降低进气壳体21和排气壳体23内的温度,降温部件包括第一降温壳体41、第二降温壳体42,第一循环管43和第二循环管44,第一循环管43的两端与第一壳体1相互连通,第一降温壳体41包裹在进气壳体21的外部,第一循环管43设置在第一降温壳体41和进气壳体21之间,第二循环管44的两端与第一壳体1相互连通,第二降温壳体42包裹在排气壳体23的外部,第二循环管44设置在第二降温壳体42和排气壳体23之间,气体或者水先进入第一空腔11,然后进入第二空腔221并与管程部件3内的废热气体进行热量交换,同时,后续进入第一空腔11的气体或者水会与第二空腔221内的气体或者水进行热量交换,使得第一空腔11内的水或者气体的温度升高,而废热气体继续加热第二空腔221内的气体或者水,并且,部分水或者气体会通过第一循环管43进入到第一降温壳体41和进气壳体21之间,使得进气壳体21内的废热气体的温度降低,而第一循环管43内的水或者气体的温度升高,部分水或者气体会通过第二循环管44进入第二降温壳体42和排气壳体23之间,使得排气壳体23内的废热气体的温度降低,而第二循环管44内的水或者气体的温度升高,然后再回到第一空腔11内,不仅能够加快水或者蒸汽的加热速度,还能够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30.进一步的,第一壳体1的另一端侧面具有第一进水管12,第一空腔11与第二空腔221之间具有第二进水管13,第二进水管13设置在换热壳体22的一端侧面。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第一壳体1,在第一壳体1的另一端侧面设置第一进水管12,水或者气体从第一进水管12进入第一空腔11,在换热壳体22的另一端侧面设置第二进水管13,水或者气体从第二进水管13进入换热壳体22,也就是说,第二进水管13和第一进水管12的位置是换热壳体22的对角线位置,使得水或者气体绕换热壳体22的表面流动,然后再进入换热壳体22中,增加了水或者气体的流动路径,从而达到预热水或者气体的技术效果。
31.进一步的,耐火壳体,耐火壳体包括第一耐火壳体51和第二耐火壳体52,第一耐火壳体51包裹在第一降温壳体41的外部,并且连接于第一壳体1,第二耐火壳体52包裹在第二降温壳体42的外部,并且连接于第一壳体1。本实施例中,增加了耐火壳体,第一耐火壳体51包裹在第一降温壳体41的外部,并且连接于第一壳体1,第二耐火壳体52包裹在第二降温壳体42的外部,并且连接于第一壳体1,可选的,在耐火壳体内设置耐火层,耐火层包括第一耐火层61和第二耐火层62,第一耐火层61设置在第一耐火壳体51与进气壳体21之间,第二耐火层62设置在第二耐火壳体52与排气壳体23之间,使得第一降温壳体41和第二降温壳体42的热量损失降低至最小,从而达到对进气壳体21和排气壳体23保温的技术效果。
32.进一步的,第二壳体为两个,分别为高温壳体和低温壳体,第一壳体1分别包裹在高温壳体的换热壳体22外部和低温壳体的换热壳体22外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第二壳体,第一壳体1分别包裹在高温壳体的换热壳体22外部和低温壳体的换热壳体22外部,也就是说,第一壳体1的数量也为两个,能够分别对高温壳体和低温壳体内的水或者气体进行预热,可选的,高温壳体的排气壳体23与低温壳体的进气壳体21相互连通,使得废热气体能够从高温壳体直接过渡到低温壳体,从而达到提高热能的利用率的技术效果。
33.进一步的,三叉连接件,三叉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叉71、第二连接叉72和第三连接叉,第一连接叉71连接于管程部件3,第二连接叉72连接于换热壳体22,所述第三连接叉连接于所述进气壳体21或者所述排气壳体23。本实施例中,增加了三叉连接件,三叉连接件的作用是保护管程部件3和换热壳体22,管程部件3内通入废热气体后,会使得管程部件3与进气壳体21或者排气壳体23之间的温差增加,使得管程部件3内的管板出现膨胀,从而造成泄漏,第一连接叉71连接于管程部件3,第二连接叉72连接于换热壳体22,所述第三连接叉连接于所述进气壳体21或者所述排气壳体23,当管程部件3内的管板出现膨胀时,管板与三叉连接件之间产生一定的弹性形变,三叉连接件能够起到膨胀节的作用,从而解决了管程部件3与换热壳体22之间产生的轴向温差应力的问题;可选的,第二连接叉72和第三连接叉位于同一平面,第一连接叉71为圆弧形结构,使得管程部件3在膨胀时,第一连接叉71能够有跟大的弹性形变的范围,从而提升了三叉连接件的适用性。
34.进一步的,第二连接叉72的一端具有第二连接凸起,第二连接凸起具有第一连接边721和第二连接边722,第一连接边721与第二连接边722之间具有第一角度,第一角度的范围为115度至125度,第二连接凸起具有第三连接边731和第四连接边732,第三连接边731与第四连接边732之间具有第二角度,第二角度的范围为115度至125度。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三叉连接件,第一连接边721与第二连接边722之间具有第一角度,第一角度的范围为115度至125度,使得第二连接叉72在膨胀后,依然与换热壳体22进行连接,从而达到防止第二连接叉72出现错位的技术效果;第三连接边731与第四连接边732之间具有第二角度,第二角度的范围为115度至125度,使得第三连接叉在膨胀后,依然与气壳体或者所述排气壳体23进行连接,从而达到防止第三连接叉出现错位的技术效果。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