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锅炉节能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0-12-01 13:1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节能 设备 锅炉
一种锅炉节能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节能设备领域,具体的是一种锅炉节能设备。



背景技术:

锅炉节能器主要是用于将蒸气能转化成机械能再通过电力转换装置将机械转化成电能的设备,且加热产生的热水能够提供生活所需的热能,主要是通过内部加热内芯将锅炉节能器内部的水进行加热,再通过蒸气排放管将蒸气排入与其相连接的转换器内部,基于上述描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一种锅炉节能设备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例如:

由于锅炉节能器内部产生水蒸气是充斥整个锅炉节能器的上层无水空间再向外挤出的,以至于锅炉节能器内部加的水分过多,且大量水沸腾时会产生向上冒出的较大气泡,以至于可供水蒸气储存的空间会缩小,从而使向外排出的水蒸气产生的能量则会相对应的减小,导致锅炉节能器的产生能量的效率会出现下降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锅炉节能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锅炉节能设备,其结构包括炉体、控制箱、排气管,所述控制箱安装于炉体的前端位置,所述炉体与排气管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炉体包括外壳、透气板、内芯、排气机构,所述透气板嵌固于内芯与外壳的内壁之间,所述内芯安装于外壳的内部位置,所述排气机构与外壳为一体化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排气机构包括外框、受力块、内接框、复位条、外接块、转动杆,所述受力块与内接框间隙配合,所述内接框与外框活动卡合,所述复位条与转动杆缠绕连接,所述外接块与内接框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转动杆的右端与受力块嵌固连接,且转动杆又与外接块螺纹连接,所述复位条采用耐高温的丁腈橡胶材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外接块包括框体、固定杆、内摆板、回弹条,所述固定杆与框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内摆板与固定杆的前端铰链连接,所述回弹条安装于两个内摆板之间,所述内摆板设有两个,且均匀的在固定杆的前端呈对称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内摆板包括上滑块、板体、前伸板,所述上滑块与前伸板的上端间隙配合,所述前伸板与板体上端活动卡合,所述上滑块设有四个,且均匀的在前伸板的上表面呈平行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受力块包括挤压块、衔接杆、结合块、贴合板、导块,所述挤压块与衔接杆活动卡合,所述衔接杆与挤压块铰链连接,所述结合块与导块的上端活动卡合,所述贴合板与结合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结合块设有两个,且均匀的在导块的上端呈对称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贴合板包括板块、联动杆、抵触板,所述联动杆的一端与板块活动卡合,所述联动杆的另一端与抵触板铰链连接,通过物体内壁对抵触板产生的反推力,能够使联动杆向上摆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抵触板包括助推片、承接板、甩动板,所述助推片嵌固于甩动板与承接板之间,所述甩动板与承接板的左侧铰链连接,通过助推片能够推动失去物体挤压的甩动板向下摆动。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内芯排出至外壳内部的水蒸气能够通过内接框导入排气机构的内部,且通过外壳内部的水蒸气对内接框产生的推力,能够使内接框沿着向前滑动,再通过外壳内部的水蒸气对受力块产生的推力,能够使受力块推动转动杆向前进行转动,从而能够使受力块将水蒸气快速挤出。

2、通过水蒸气对挤压块产生的推力,能够使挤压块向内滑动收缩,从而使挤压块能够挤压内接框带动贴合板沿着导块向外侧滑动,有效的避免了水蒸气对通过受力块与内接框内壁之间的缝隙向外挤出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锅炉节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炉体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排气机构正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外接块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内摆板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受力块正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贴合板正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抵触板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炉体-1、控制箱-2、排气管-3、外壳-11、透气板-12、内芯-13、排气机构-14、外框-a1、受力块-a2、内接框-a3、复位条-a4、外接块-a5、转动杆-a6、框体-a51、固定杆-a52、内摆板-a53、回弹条-a54、上滑块-b1、板体-b2、前伸板-b3、挤压块-c1、衔接杆-c2、结合块-c3、贴合板-c4、导块-c5、板块-c41、联动杆-c42、抵触板-c43、助推片-d1、承接板-d2、甩动板-d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例图1-例图5所展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锅炉节能设备,其结构包括炉体1、控制箱2、排气管3,所述控制箱2安装于炉体1的前端位置,所述炉体1与排气管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炉体1包括外壳11、透气板12、内芯13、排气机构14,所述透气板12嵌固于内芯13与外壳11的内壁之间,所述内芯13安装于外壳11的内部位置,所述排气机构14与外壳11为一体化结构。

其中,所述排气机构14包括外框a1、受力块a2、内接框a3、复位条a4、外接块a5、转动杆a6,所述受力块a2与内接框a3间隙配合,所述内接框a3与外框a1活动卡合,所述复位条a4与转动杆a6缠绕连接,所述外接块a5与内接框a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转动杆a6的右端与受力块a2嵌固连接,且转动杆a6又与外接块a5螺纹连接,所述复位条a4采用耐高温的丁腈橡胶材质,通过复位条a4能够反向拉动转动杆a6进行转动复位。

其中,所述外接块a5包括框体a51、固定杆a52、内摆板a53、回弹条a54,所述固定杆a52与框体a5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内摆板a53与固定杆a52的前端铰链连接,所述回弹条a54安装于两个内摆板a53之间,所述内摆板a53设有两个,且均匀的在固定杆a52的前端呈对称分布,通过机构内部排出的水蒸气对内摆板a53产生的推力,能够使内摆板a53向中部摆动,从而使水蒸气能够通过框体a51的内壁与内摆板a53之间的间隙排出。

其中,所述内摆板a53包括上滑块b1、板体b2、前伸板b3,所述上滑块b1与前伸板b3的上端间隙配合,所述前伸板b3与板体b2上端活动卡合,所述上滑块b1设有四个,且均匀的在前伸板b3的上表面呈平行分布,通过上滑块b1的上摆,能够在前伸板b3前进时带动水蒸气进行快速排出。

本实施例的详细使用方法与作用:

本发明中,由于炉体1内部产生水蒸气是充斥整个炉体1的上层无水空间再向外挤出的,以至于炉体1内部加的水分过多,且大量水沸腾时会产生向上冒出的较大气泡,以至于可供水蒸气储存的空间会缩小,从而使向外排出的水蒸气产生的能量则会相对应的减小,导致炉体1的产生能量的效率会出现下降的情况,通过炉体1上的排气机构14则能够有效的解决此类问题,且内芯13排出至外壳11内部的水蒸气能够通过内接框a3导入排气机构14的内部,再通过外壳11内部的水蒸气对内接框a3产生的推力,能够使内接框a3沿着向前滑动,再通过外壳11内部的水蒸气对受力块a2产生的推力,能够使受力块a2推动转动杆a6向前进行转动,从而使受力块a2能够挤压内接框a3内部的水蒸气,从而使内接框a3内部的水蒸气能够推动内摆板a53向中部进行摆动闭合,故而使水蒸气能够挤压上滑块b1向上滑出,再通过水蒸气推动前伸板b3向外滑出,从而能够通过上滑块b1加速水蒸气的排出速度,且通过复位条a4能够拉动转动杆a6进行转动复位,有效的避免了炉体1内部可供水蒸气停留的空间小,导致水蒸气排放产生的能量相对减小的情况。

实施例2

如例图6-例图8所展示:

其中,所述受力块a2包括挤压块c1、衔接杆c2、结合块c3、贴合板c4、导块c5,所述挤压块c1与衔接杆c2活动卡合,所述衔接杆c2与挤压块c1铰链连接,所述结合块c3与导块c5的上端活动卡合,所述贴合板c4与结合块c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结合块c3设有两个,且均匀的在导块c5的上端呈对称分布,通过水蒸气对挤压块c1产生向下的推力,能够使挤压块c1推动结合块c3沿着导块c5向外侧滑出。

其中,所述贴合板c4包括板块c41、联动杆c42、抵触板c43,所述联动杆c42的一端与板块c41活动卡合,所述联动杆c42的另一端与抵触板c43铰链连接,通过物体内壁对抵触板c43产生的反推力,能够使联动杆c42向上摆动,从而使联动杆c42能够推动抵触板c43与物体内壁紧密贴合。

其中,所述抵触板c43包括助推片d1、承接板d2、甩动板d3,所述助推片d1嵌固于甩动板d3与承接板d2之间,所述甩动板d3与承接板d2的左侧铰链连接,通过助推片d1能够推动失去物体挤压的甩动板d3向下摆动,从而使甩动板d3能够将附着在甩动板d3外侧的水分甩除。

本实施例的详细使用方法与作用:

本发明中,由于受力块a2在长时间在排气机构14内部进行来回滑动,从而会导致受力块a2与内接框a3之间产生的摩擦,导致受力块a2出现磨损的现象,从而使水蒸气会通过受力块a2与内接框a3之间的缝隙进入,故而使a14内部的水蒸气会向后泄露的情况,通过水蒸气对挤压块c1产生的推力,能够使挤压块c1向内滑动收缩,从而使挤压块c1能够挤压内接框a3带动贴合板c4沿着导块c5向外侧滑动,且通过内接框a3的内壁对抵触板c43产生的反推力,能够使联动杆c42向上摆动推动抵触板c43的外侧与内接框a3的内壁相贴合,并且当受力块a2滑动失去水蒸气的推动时,通过助推片d1能够推动甩动板d3向下进行摆动,从而使甩动板d3能够将其外侧经过内接框a3残留的水分甩落,有效的避免了水蒸气会通过受力块a2与内接框a3内壁之间的缝隙向外挤出的情况。

利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