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涡轮发动机舱通风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9-14 23:2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涡轮 冷却 外排 机舱 排气


1.本实用新型属于飞机结构设计领域,涉及一种涡轮发动机舱通风冷却装置,尤其能够改善涡轮发动机舱内冷却气流分布、防止排气返流问题,降低外排气管表面温度。


背景技术:

2.现在水上飞机上使用的涡轮发动机,安装于机身机翼整流罩内,由于涡轮发动机本体结构形式限制,无法设计专用进气道,同时局限于安装空间的限制,排气管无法设计成平直外形,涡轮发动机工作中压气机的抽吸作用,在发动机进气口处形成负压,将涡轮发动机排气倒吸进入发动机舱内,导致发动机舱内温度过高及涡轮发动机工作异常。
3.通过在涡轮发动机舱增加防火隔板和排气挡板,将涡轮发动机进气和排气隔离,解决了排气返流的问题,在外排气管增加引射孔,利用涡轮发动机工作的高速气流,产生引射作用用于冷却外排气管表面温度。
4.目前,现有技术未见有相关技术公开。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涡轮发动机舱通风冷却装置及设计方法,能够防止涡轮发动机工作进气口处产生的负压将工作废气抽吸进入发动机舱,实现涡轮发动机正常工作,并降低排气管表面温度。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涡轮发动机舱通风冷却装置,安装于发动机舱11内,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门1,电动机构2,前百叶窗3,后百叶窗4,外排气管5,内排气管6,排气挡板8,涡轮发动机9,发动机舱11;
7.所述发动机舱11内设置有防火隔板115,将所述发动机舱11分隔为前部后后部;所述发动机舱11上前部开设有风口111、前百叶窗口112;后部开设有后百叶窗口113、外排气口114;
8.所述风门1通过所述电动机构2与所述发动机舱11风口111处转动连接;所述风门 1用于涡轮发动机工作以及冷却装置的通风进气;
9.所述前百叶窗3、后百叶窗4分别与所述前百叶窗口112、后百叶窗口113固定连接;所述前百叶窗3用于改善涡轮发动机通风冷却效果;所述后百叶窗4用于排气管引射进气;
10.所述涡轮发动机9靠近所述风门1一端具有进气口10,另一端与所述内排气管6通过紧固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内排气管6穿过所述发动机舱11的防火隔板115;所述外排气管5与所述内排气管6同心,并套于所述内排气管6上,所述外排气管5中心对称开设有引射孔7,所述排气管5与所述内排气管6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外排气管5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防火隔板115上,另一端与所述发动机舱11上的外排气口114固定连接;引射孔7开在外排气管5上,内排气管6出口排气的引射作用,可将机外的冷却空气通过引射孔进入内外排气管之间的环形腔内,以冷却排气管,随后冷却空气与涡轮发动机排气混合,一起排出机外,冷却排气管表面温度;
1用于涡轮发动机工作以及冷却装置的通风进气;
27.所述前百叶窗3、后百叶窗4分别与所述前百叶窗口112、后百叶窗口113固定连接;所述前百叶窗3用于改善涡轮发动机通风冷却效果;所述后百叶窗4用于排气管引射进气;
28.所述涡轮发动机9靠近所述风门1一端具有进气口10,另一端与所述内排气管6通过紧固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内排气管6穿过所述发动机舱11的防火隔板115;所述外排气管5与所述内排气管6同心,并套于所述内排气管6上,所述外排气管5中心对称开设有引射孔7,所述排气管5与所述内排气管6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外排气管5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防火隔板115上,另一端与所述发动机舱11上的外排气口114固定连接;
29.所述排气挡板8呈具有翻边的环形结构,一端固定于所述内排气管6外圆周上,另一端翻边上装有橡胶圈81,与所述发动机舱11的防火隔板115贴合密封。以防止涡轮发动机工作进气口处产生的负压将工作废气抽吸进入发动机舱;
30.所述排气管5与所述内排气管6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间隙值为通过cfd计算分析,使引射效果最佳的间隙值;
31.所述外排气管5比所述内排气管6长,所述外排气管5比所述内排气管6的长度差,为通过cfd计算分析,使引射效果最佳的长度差;
32.所述橡胶圈81为防火橡胶。以实现长期耐高温工作不失效;
33.所述防火橡胶可以选择硅橡胶;
34.所述电动机构2需要在发动机舱着火后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正常工作。
3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应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涡轮发动机舱通风冷却装置,安装于发动机舱(11)内,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门(1),电动机构(2),前百叶窗(3),后百叶窗(4),外排气管(5),内排气管(6),排气挡板(8),涡轮发动机(9),发动机舱(11);所述发动机舱(11)内设置有防火隔板(115),将所述发动机舱(11)分隔为前部和后部;所述发动机舱(11)上前部开设有风口(111)、前百叶窗口(112);后部开设有后百叶窗口(113)、外排气口(114);所述风门(1)通过所述电动机构(2)与所述发动机舱(11)风口(111)处转动连接;所述风门(1)用于涡轮发动机工作以及冷却装置的通风进气;所述前百叶窗(3)、后百叶窗(4)分别与所述前百叶窗口(112)、后百叶窗口(113)固定连接;所述前百叶窗(3)用于改善涡轮发动机通风冷却效果;所述后百叶窗(4)用于排气管引射进气;所述涡轮发动机(9)靠近所述风门(1)一端具有进气口(10),另一端与所述内排气管(6)通过紧固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内排气管(6)穿过所述发动机舱(11)的防火隔板(115);所述外排气管(5)与所述内排气管(6)同心,并套于所述内排气管(6)上,所述外排气管(5)中心对称开设有引射孔(7),所述外排气管(5)与所述内排气管(6)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外排气管(5)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防火隔板(115)上,另一端与所述发动机舱(11)上的外排气口(114)固定连接;所述排气挡板(8)呈具有翻边的环形结构,一端固定于所述内排气管(6)外圆周上,另一端翻边上装有橡胶圈(81),与所述发动机舱(11)的防火隔板(115)贴合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轮发动机舱通风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5)与所述内排气管(6)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间隙值为通过cfd计算分析,使引射效果最佳的间隙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轮发动机舱通风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排气管(5)比所述内排气管(6)长,所述外排气管(5)比所述内排气管(6)的长度差,通过cfd计算分析,使引射效果最佳的长度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轮发动机舱通风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圈(81)为防火橡胶,以实现长期耐高温工作不失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涡轮发动机舱通风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橡胶可以选择硅橡胶和氟硅橡胶中的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轮发动机舱通风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构(2)需要在发动机舱着火后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正常工作。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涡轮发动机舱通风冷却装置,包括风门(1),电动机构(2),前百叶窗(3),后百叶窗(4),外排气管(5),内排气管(6),排气挡板(8),涡轮发动机(9),发动机舱(11);在涡轮发动机工作过程中,通过涡轮发动机工作产生的引射作用,能降低排气管表面温度。通过排气挡板设计,避免涡轮发动机高温排气返流进入发动机舱内,保证涡轮发动机工作正常;设计结构简单、重量轻。重量轻。重量轻。


技术研发人员:李符建 翁小武 屈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17
技术公布日:2021/9/1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