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机身框架和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2021-08-17 13:4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无人机 机身 框架 设备
机身框架和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机身框架和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机,可以用于农业、快递运输、灭火消防等各种领域。动力组件是无人机在作业区域内飞行的重要部件。无人机飞行时,需要确保其重心的稳定性,能够有利于无人机稳定地飞行。

通常,无人机的飞控模块装配于距离无人机的重心较远的位置,无人机的动力装置驱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会对机身框架造成较大的震动,距离无人机的重心越远的位置受到的震动越大,进而容易使飞控模块在长时间的震动下受到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身框架和无人机,其使得飞控模块能够靠近无人机的重心设置,以改善飞控模块受到震动而损坏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身框架,用于无人机,机身框架包括:

框架本体,框架本体设置有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第一安装腔用于安装无人机的电池,第二安装腔用于安装无人机的作业设备;

安装部,安装部设置于框架本体,用于设置飞控模块,且安装部邻近第二安装腔设置,以使第二安装腔位于第一安装腔和安装部之间。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框架本体包括安装框和设置于安装框的连接梁,安装框设置有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连接梁邻近第二安装腔设置,安装部设置于连接梁背离安装框的一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连接梁背离安装框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槽,至少部分的安装部嵌设于安装槽内,以使安装于安装部的飞控模块能够嵌设于安装槽内。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安装槽向靠近安装框的一侧凹陷。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连接梁具有容纳腔,安装框嵌设于容纳腔内。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机身框架还包括安装架,安装架设置于连接梁,且位于安装部的上方,用于安装雷达。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安装架设置有减重口。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安装架包括间隔分布的两个安装板,两个安装板均与连接梁连接,且两个安装板之间形成减重口。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连接梁还包括用于安装天线的天线安装部。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人机,包括电池、作业设备、飞控模块和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的机身框架,电池设置于第一安装腔内,作业设备设置于第二安装腔内,飞控模块设置于安装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身框架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身框架包括框架本体和安装部,框架本体设置有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第一安装腔用于安装无人机的电池,第二安装腔用于安装无人机的作业设备;安装部设置于框架本体,用于设置飞控模块,且安装部邻近第二安装腔设置,以使第二安装腔位于第一安装腔和安装部之间。如此设置,在将飞控模块、电池和作业设备设置于机身框架时,可以分别将飞控模块设置于安装部,将电池设置于第一安装腔,将作业设备设置于第二安装腔,使得作业设备位于飞控模块和电池之间,也即使得飞控模块靠近作业设备设置,进而使得飞控模块靠近无人机的重心设置,以改善飞控模块受到震动而损坏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人机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人机包括电池、作业设备、飞控模块和前述的机身框架,电池设置于第一安装腔内,作业设备设置于第二安装腔内,飞控模块设置于安装部。如此设置,使得飞控模块靠近作业设备设置,即使得飞控模块靠近无人机的重心设置,以改善飞控模块受到震动而损坏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人机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人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装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梁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梁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人机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ⅶ处的放大图。

图标:010-无人机;100-机身框架;110-机臂;120-动力装置;121-电机;122-螺旋桨;130-电池;140-控制装置;141-飞控模块;150-起落架;160-喷洒组件;170-作业设备;200-框架本体;210-安装框;211-前端板;212-后端板;213-侧板;2131-第一板;2132-第二板;2133-第三板;2134-加强板;217-第一安装腔;218-第二安装腔;219-安装空间;220-隔板;221-连接梁;222-安装槽;223-容纳腔;224-第一壁;225-第二壁;226-第三壁;227-第一槽壁;228-第二槽壁;229-第三槽壁;230-安装架;231-减重口;232-安装板;233-连接板;234-第四板;235-第五板;236-第六板;237-雷达;240-天线安装部;241-天线;242-天线安装座;243-通孔;251-第一导向模块;252-第二导向模块;300-安装部;310-防护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人机010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人机010,其可以是四旋翼无人机或双旋翼无人机等;无人机010可以用于农业、快递运输、灭火消防等各种领域。下文将以双旋翼无人机进行详细描述。

请继续参照图1,无人机010包括机身框架100、机臂110和动力装置120,机臂110具有自由端和固定端,机臂110的固定端与机身框架100连接,机臂110的自由端设置有动力装置120,动力装置120用于给无人机010的飞行提供升力。机臂110的固定端可以与机身框架100焊接或用螺栓等紧固件连接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的无人机010为双旋翼无人机,其包括两个机臂110和两个动力装置120,两个动力装置120与两个机臂110一一对应地设置,两个机臂110对称的设置于机身框架100的两侧。当然,当无人机010为四旋翼无人机时,其包括四个机臂110和四个动力装置120,四个动力装置120与四个机臂110一一对应地设置,四个机臂110均匀的分布于机身框架100的外周。

动力装置120包括电机121和与电机121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的螺旋桨122,电机121固定设置于机臂110的自由端,电机121的输出轴驱动螺旋桨122转动,以给无人机010的飞行提供升力。

请参照图1,无人机010还包括电池130和控制装置140,电池130和控制装置140均设置于机身框架100,电池130和控制装置140均与动力装置120电连接,具体地,电池130和控制装置140均与电机121电连接,电池130用于给电机121提供电能,控制装置140用于控制电机121运行,以使电机121的输出轴驱动螺旋桨122转动,进而给无人机010提供升力且能够控制无人机010的飞行姿势。

无人机010还包括起落架150,起落架150设置于机身框架100的下方,用于支撑机身框架100,以确保无人机010起飞和着陆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起落架150的结构和设置于机身框架100的方式与相关技术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无人机010还包括作业设备170,作业设备170设置于机身框架100,用于进行相关作业活动。作业设备170可以是洒水设备、采摘设备或播种设备等;本实施例的作业设备170为储液容器,储液容器可以用于装载水、液态肥料、液态农药等。

再进一步地,无人机010还包括喷洒组件160,喷洒组件160设置于机臂110,且喷洒组件160能够与储液容器配合,以便于将储液容器内的溶液喷洒出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喷洒组件160还可以设置于机身框架100。需要说明的是,喷洒组件160的结构与储液容器配合的工作原理等均与相关技术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人机01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机身框架100包括框架本体200,机臂110、起落架150、电池130和作业设备170均设置于框架本体200。

进一步地,框架本体200设置有第一安装腔217和第二安装腔218,电池130设置于第一安装腔217,作业设备170设置于第二安装腔218,即储液容器设置于第二安装腔218。如此设置,能够使电池130和作业设备170都可靠地装配于框架本体200,且避免电池130和作业设备170相互干涉。

再进一步地,机身框架100还包括安装部300,安装部300设置于框架本体200,且安装部300邻近第二安装腔218设置,以使第二安装腔218位于第一安装腔217和安装部300之间;控制装置140包括飞控模块141,飞控模块141设置于安装部300。如此设置,使得作业设备170位于飞控模块141和电池130之间,且使得飞控模块141靠近作业设备170设置,无人机010的重心在作业设备170的位置,进而使得飞控模块141靠近无人机010的重心设置,在动力装置120驱动无人机010飞行时,飞控模块141靠近无人机010的重心位置设置,使得飞控模块141受到的震动较小,进而可以改善飞控模块141受到震动而损坏的情况;而且,飞控模块141靠近无人机010的重心设置还不容易导致无人机010的重心不稳定,进而保证无人机010的飞行稳定性。

框架本体200的结构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请继续参照图2,本实施例的框架本体200包括安装框210和设置于安装框210的连接梁221,安装框210设置有第一安装腔217和第二安装腔218,连接梁221邻近第二安装腔218设置,安装部300设置于连接梁221背离安装框210的一侧。如此设置,不仅确保安装于安装部300的飞控模块141邻近设置于第二安装腔218的作业设备170,还能避免飞控模块141和作业设备170的装配相互干涉,进而确保飞控模块141和作业设备170都能可靠地设置于机身框架100。

需要说明的是,起落架150连接于安装框210的下方,以便于对整个无人机010的机身框架100进行支撑,以使无人机010能够稳定地起飞和着陆。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装框21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3,安装框210包括间隔设置的前端板211和后端板212、以及连接于前端板211和后端板212之间的两个侧板213,前端板211、后端板212和两个侧板213之间共同围成安装空间219;安装框210还包括连接于两个侧板213之间的隔板220,隔板220将安装空间219划分为第一安装腔217和第二安装腔218。

进一步地,侧板213包括依次呈角度连接的第一板2131、第二板2132和第三板2133,第一板2131和第二板2132之间的夹角、以及第二板2132和第三板2133之间的夹角均为钝角,第一板2131和第二板2132之间的夹角角度、以及第二板2132和第三板2133之间的夹角角度均可以是120°、135°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第一板2131远离第二板2132的一端与前端板211连接,第三板2133远离第二板2132的一端与后端板212连接,隔板220连接于第一板2131和第二板2132之间的连接处。其中,前端板211、隔板220和两个第一板2131之间共同围成第一安装腔217,后端板212、隔板220、两个第二板2132以及两个第三板2133之间共同围成第二安装腔218。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隔板220连接于第一板2131邻近第二板2132的位置,或者隔板220连接于第二板2132邻近第一板2131的位置。

再进一步地,侧板213还包括加强板2134,加强板2134连接于第一板2131和第二板2132之间,以增强侧板213的结构强度。加强板2134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本实施例的每个侧板213包括两个加强板2134,两个加强板2134间隔分布,以充分提高侧板213的结构强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个侧板213的加强板2134的数量还可以是一个、三个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前端板211、侧板213和后端板212之间的连接方式、以及第一板2131、第二板2132以及加强板2134之间的连接方式均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例如:一体成型、焊接或用螺栓等紧固件连接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请继续参照图3,为了使电池130稳定地设置于第一安装腔217内,两个第一板2131的内侧均连接有第一导向模块251,电池130能够与两个第一板2131设置的第一导向模块251卡接,以使电池130可靠地设置于第一安装腔217内。应当理解,第一导向模块251还可以用于在将电池130安装于第一安装腔217时,对电池130进行导向,且在电池130安装于第一安装腔217时形成阻尼。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导向模块251的结构与相关技术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其他实施例中,在电池130嵌设于第一安装腔217后,还可以通过粘接、用螺栓等紧固件将电池130的外壳与前端板211、隔板220和两个第一板2131四者中的至少一者固定连接,以使电池130可靠地设置于第一安装腔217内。

为了使作业设备170可靠地设置于第二安装腔218内,两个第三板2133的内侧均连接有第二导向模块252,作业设备170能够与两个第三板2133设置的第二导向模块252卡接,以使作业设备170可靠地设置于第二安装腔218内。应当理解,第二导向模块252还可以用于在作业设备170安装于第二安装腔218时,对作业设备170进行导向,且在作业设备170安装于第二安装腔218时形成阻尼。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导向模块252的结构与相关技术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其他实施例中,在作业设备170嵌设于第二安装腔218后,还可以通过粘接、用螺栓等紧固件将作业设备170与后端板212、隔板220和两个第三板2133四者中的至少一者固定连接,以使作业设备170可靠地设置于第二安装腔218内。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梁221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4,本实施例的连接梁221具有容纳腔223,安装框210嵌设于容纳腔223内。如此设置,有利于使得连接梁221与安装框210之间更加紧凑的设置,进而确保设置于安装部300的飞控模块141邻近作业设备170设置,确保飞控模块141不容易受到震动而损坏。

连接梁221包括依次呈角度连接的第一壁224、第二壁225和第三壁226,其中第一壁224和第三壁226间隔分布,第一壁224、第二壁225和第三壁226之间形成容纳腔223;当连接梁221与安装框210连接时,后端板212嵌设于容纳腔223内,第一壁224和第三壁226均可以通过螺栓或螺钉等紧固件与后端板212固定连接,以使连接梁221与安装框210可靠地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第一壁224、第二壁225和第三壁226大致呈u字型连接;如此设置,有利于确保连接梁221自身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请参照图1、图2和图3,沿后端板212的长度延伸方向,连接梁221的两端均从后端板212伸出,连接梁221的两端均用于装配机臂110。如此设置,不仅可以使机臂110可靠地设置于机身框架100,还能够避免机臂110的装配和电池130、控制模块以及作业设备170的装配相互干涉。进一步地,机臂110的固定端可以插接于容纳腔223内,且机臂110可以通过螺栓或螺钉等紧固件同时与第一壁224和第三壁226连接,以确保机臂110设置于机身框架100的可靠性;当然,其他实施例中,机臂110还可以与连接梁221焊接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梁在221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连接梁221背离安装框210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槽222,至少部分的安装部300嵌设于安装槽222内,以使安装于安装部300的飞控模块141能够嵌设于安装槽222内。如此设置,可以确保飞控模块141的安装稳定性。

进一步地,安装槽222向靠近安装框210的一侧凹陷;如此设置,能够使安装槽222的位置更加靠近第二安装腔218,即可确保装配于安装部300的飞控模块141邻近设置于第二安装腔218的作业设备170,也即可以确保装于安装部300的飞控模块141靠近无人机010的重心设置,以确保飞控模块141不容易受到震动而损坏。

本实施例中,安装槽222设置于第二壁225,具体地,安装槽222可以是第二壁225朝向容纳腔223的内部凹陷形成的;如此设置,能够确保安装于安装部300的飞控模块141靠近作业设备170,及确保飞控模块141靠近无人机010的重心设置,以确保飞控模块141不容易受到震动而损坏。

安装槽222的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请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依次呈角度连接的第一槽壁227、第二槽壁228和第三槽壁229之间共同围成安装槽222,第一槽壁227、第二槽壁228和第三槽壁229均与第二壁225连接,安装部300嵌设于安装槽222内,且安装部300同时与第一槽壁227、第二槽壁228和第三槽壁229连接,以使安装部300可靠地与连接梁221连接,且稳定地位于安装槽222内,进而可以确保装配于安装部300的飞控模块141通过连接梁221可靠地设置于邻近作业设备170的位置,即确保飞控模块141靠近无人机010的重心位置设置,以确保飞控模块141不容易受到震动而损坏。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槽壁227和第二槽壁228的夹角角度、以及第二槽壁228和第三槽壁229的夹角角度可以是90°、88°、93°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请参照图5,本实施例的安装部300大致呈板状结构,大致呈板状结构的安装部300的依次连接的三个侧边分别与第一槽壁227、第二槽壁228和第三槽壁229连接。如此设置,确保了连接梁221上连接的安装部300的稳定性,进而确保了装配于安装部300的飞控模块141的稳定性,进一步确保无人机010飞行时,飞控模块141不容易受到震动而损坏。

安装部300与第一槽壁227、第二槽壁228和第三槽壁229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例如:一体成型、焊接或卡接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确保飞控模块141设置于安装部300的可靠性,本实施例的飞控模块141不仅设置于安装部300由安装部300对飞控模块141进行支撑,还可以用螺栓或螺钉等紧固件将飞控模块141和安装部300固定连接,以确保飞控模块141设置于安装部300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即使无人机010飞行时,飞控模块141设置于安装部300的位置也不容易出现移位的问题。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人机010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4、图5和图6,本实施例的连接梁221还包括用于安装天线241的天线安装部240;控制装置140还包括通信模块,通信模块包括天线241,天线241设置于天线安装部240。将天线241设置于连接梁221上,能够避免装配于安装框210的电池130和作业设备170与天线241的装配相互干涉。

进一步地,天线安装部240包括两个天线安装座242,两个天线安装座242均设置于第二壁225,沿后端板212的长度延伸方向,两个天线安装座242间隔分布;通信模块包括两个天线241,两个天线241与两个天线安装座242一一对应地设置。如此设置,可以确保两个天线241的间距满足通信的需求。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天线安装座242还可以设置于第一壁224,或设置于第一壁224和第二壁225的连接处,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再进一步地,请参照图5,本实施例的天线安装座242设置有通孔243,天线241嵌设于通孔243内。为了提高天线241嵌设于通孔243内的可靠性和牢固性,天线241还可以与天线安装座242粘接或卡接或过盈配合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天线安装座242与第二壁225一体成型;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天线安装座242还可以焊接或螺纹连接或卡接于第二壁225,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天线241是指rtk天线。

图7为图6中ⅶ处的放大图;请参照图2和图7,本实施例的机身框架100还包括安装架230,安装架230设置于连接梁221,且位于安装部300的上方;本实施例的无人机010还包括雷达237,雷达237设置于安装架230。如此设置,可以使得雷达237通过安装架230设置于飞控模块141的上方,进而使得雷达237和飞控模块141紧凑的设置于机身框架100,且使得雷达237也邻近无人机010的重心位置设置,使得雷达237不容易在无人机010飞行时受到震动而损坏。

本实施例中,安装架230设置有减重口231;使得安装架230和设置于安装架230的雷达237的整体重量较小,可以使安装架230和雷达237对于无人机010的重心影响较小,进而能够确保无人机010的飞行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安装架230包括间隔分布的两个安装板232,两个安装板232均与连接梁221连接,且两个安装板232之间形成减重口231;雷达237同时与两个安装板232连接。如此设置,能够通过两个安装板232将雷达237可靠地设置于连接梁221。

进一步地,安装板232包括依次呈角度连接的第四板234、第五板235和第六板236,第四板234和第五板235的夹角角度、以及第五板235和第六板236的夹角角度均可以是120°、135°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第四板234远离第五板235的一端以及第六板236远离第五板235的一端均与连接梁221连接,第五板235分布于安装部300的上方且与安装部300平行或大致平行,雷达237与第五板235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雷达237可以通过螺栓或螺钉等紧固件与第五板235连接,或者与第五板235卡接、粘接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如此设置,能够在安装架230的下方预留足够的空间用于装配于飞控模块141于安装部300上,进而避免飞控模块141的装配受到安装架230的干涉。

再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安装架230还包括两个间隔分布的连接板233,两个连接板233的第一端均与连接梁221连接,其中一个连接板233的第二端与两个第四板234连接,另一个连接板233的第二端与两个第六板236连接。如此设置,可以通过两个连接板233使得两个安装板232可靠地连接成一体,进而确保安装架230的结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连接板233通过螺栓或螺钉等紧固件与连接梁221连接,具体地,连接板233可以同时与连接梁221的第一壁224和第二壁225固定连接;如此,即可确保连接板233设置于连接梁221的可靠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板233还可以与连接梁221焊接或一体成型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的安装板232和连接板233为一体成型设置,即第四板234、第五板235、第六板236和连接板233为一体成型设置;如此设置,能够确保安装架230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板232和连接板233之间还可以是焊接或用螺栓等紧固件连接,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请参照图7,无人机010还包括两个防护架310,两个防护架310均与连接梁221固定连接,且两个防护架310分布于雷达237和飞控模块141的两侧,用于对雷达237和飞控模块141进行保护,以改善雷达237和飞控模块141受到外界硬物碰撞的问题。防护架310与连接梁221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卡接或用螺栓等紧固件连接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人机010能够分别将电池130、作业设备170和飞控模块141装配于第一安装腔217、第二安装腔218和安装部300,其中,安装部300邻近第二安装腔218,使得设置于安装部300的飞控模块141邻近作业设备170,即可使得飞控模块141邻近无人机010的重心设置,以改善飞控模块141在无人机010飞行时受到震动而损坏的情况。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