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高干舷船舶的救生艇筏登乘训练集合站的制作方法

2021-09-22 18:3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船舶 救生艇 高干 集合 用于


1.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型船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干舷船舶的救生艇筏登乘训练集合站。


背景技术:

2.对于采用重力倒臂式救生艇的高干舷船舶,目前的训练方式是船员先登艇然后将救生艇放到水面。此类船舶干舷高,艇甲板到轻载水线高度一般在25m以上,比其他常规船舶要高,易使船员在救生艇训练中带有恐惧心理。由于种种原因,在救生艇收放训练过程中出现过伤亡事故,救生艇训练的安全性不高。
3.针对此类船舶,可以在救生艇收降路线上、主甲板以下舷侧设置一个密闭区域,作为船员登乘艇训练的集合站,降低登乘位置到水线的高度。训练时先将空艇放到水面,然后多名船员依次从集合站通过登乘绳梯进入救生艇,且在船员身上连接固定在集合站的安全索;艇训练完成后船员通过登乘绳梯回到集合站,然后回收空艇。这样可以提高救生艇训练的安全性,增强船员对训练的信心,也增加了另外一种登艇的渠道。
4.同时,在某些突发的紧急情况下需使用救生筏,便于船员从遇险船舶紧急撤离,因此对救生筏的登乘训练也很有必要。上文所述船舶配置的是抛投式救生筏,将抛投式救生筏抛到水面后,船员进入或离开救生筏方式可与上文所述救生艇方式一样,这样能有助于船员更好的掌握相应逃生技能。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高干舷船舶的救生艇筏登乘训练集合站,提高船员训练的安全性。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用于高干舷船舶的救生艇筏登乘训练集合站,包括:
8.密闭房间,设置于船体主甲板以下舷侧边舱区域,且在救生艇收降路线上,室内甲板面积大小按照0.35m2/人乘以船舶定员确定;
9.通行装置,设置在甲板与所述密闭房间,用于从甲板进入所述密闭房间;
10.水密门,设置在所述密闭房间在船体外板上的开口处,用于封闭所述密闭房间在船体外板上的开口,并连接一驱动装置;
11.登乘装置,设置在密闭房间与救生艇之间,用于船员从所述密闭房间登乘到救生艇,或从救生艇返回到所述密闭房间里面;
12.控制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动作,以实现所述水密门的开启和关闭;
13.通风装置,用于所述密闭房间通风;
14.照明设备,用于所述密闭房间照明;
15.通讯设备,用于所述密闭房间与外联络。
16.进一步,所述通行装置与密闭房间的甲板之间还设置有直梯,用于到达密闭房间的甲板上。
17.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泵站,布置在水密门附近,所述控制装置布置在驾驶台。
18.进一步,所述登乘装置还包括登乘绳梯;绳梯绞车,用于收放和储存登乘绳梯,悬挂在密闭房间天花板下面,采用电动马达驱动或手动操作;维修平台,位于绳梯绞车马达附近,通过直梯到达维修平台;绳梯固定装置,用于固定登乘绳梯。
19.进一步,所述登乘绳梯采用木质或铝制踏板。
20.进一步,所述绳梯固定装置由固定销和眼板组成。
21.进一步,所述登乘装置还包括导向滚轮,采用可倒型式且可滚动,用于避免登乘绳梯与船体外板刮擦。
22.进一步,所述登乘装置还包括登乘平台,采用可拆型式,为铝合金材料,使用时插入到甲板上的插座上,通过插销固定;登乘扶手,采用可拆型式,为普通钢材料,使用时插入到甲板上的插座上,通过插销固定。
23.进一步,所述通风装置为机械通风。
24.进一步,所述照明设备为普通船用照明灯,通讯设备为自动电话。
25.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26.1、船员可在集合站通过登乘绳梯入艇或通过登乘绳梯离开艇回到集合站,避免在救生艇降落或回收过程中,船员在救生艇上,发生救生艇从空中脱钩掉至水面等可能导致人员伤亡的事故,且设置了安全索,提高了训练的安全性。
27.2、本发明通过合理布局,设置了登乘绳梯绞车、登乘平台等登乘装置,提高了船员操作的便捷性和舒适性。
28.3、船员在集合站也可进行救生筏的登乘训练,使集合站具有双重功能。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高干舷船舶的救生艇筏登乘训练集合站的布置位置示意图;
30.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高干舷船舶的救生艇筏登乘训练集合站的甲板布置俯视图;
31.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高干舷船舶的救生艇筏登乘训练集合站的剖面图;
32.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高干舷船舶的救生艇筏登乘训练集合站的绳梯固定装置详图;
33.图5为图4中的固定眼板结构示意图;
34.附图中:1、密闭房间;2、通行装置;3、水密门;4、登乘绳梯;5、安全索;6、绳梯绞车;7、绳梯固定装置;8、导向滚轮;9、登乘平台;10、登乘扶手;11、维修平台;12、通风装置;13、照明设备;14、通讯设备;15、液压驱动装置;16、控制装置;17、固定销;18、固定眼板;19、插座;20、直梯;21、甲板;22、轻载水线;23、船体外板。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36.请参见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示出了一种用于高干舷船舶的救生艇筏登乘训练集合站,包括密闭房间1、通行装置2、水密门3、登乘绳梯4、安全索5、绳梯绞车6、绳梯固定装置7、导向滚轮8、登乘平台9、登乘扶手10、维修平台11、通风装置12、照明设备13、通讯设备14、液压驱动装置15、控制装置16、固定销17、固定眼板18、插座19、直梯20。
37.密闭房间1主要布置通行装置2、水密门3、登乘绳梯4、绳梯绞车6、通风装置12、照明设备13和通讯设备14。密闭房间1顶为船体主甲板,位于舷侧边舱区域,且在救生艇收降路线上,室内甲板面积大小按照0.35m2/人乘以船舶定员确定,在船体外板上有开口,通过设置水密门封闭。
38.水密门3的主要配件包括液压驱动装置15和控制装置16。水密门3设置在密闭房间1在船体外板上的开口处,用于封闭密闭房间1在船体外板上的开口,水密门3采用铰链式或滑移式,通过液压驱动装置15控制,且有控制装置16,驾驶室配置开闭指示。
39.控制装置16连接液压驱动装置15,用于控制液压驱动装置15动作,以实现水密门3的开启和关闭.
40.通行装置2设置在甲板与密闭房间1之间,用于船员从甲板进入密闭房间1。
41.由登乘绳梯4、安全索5、绳梯绞车6、绳梯固定装置7、导向滚轮8、登乘平台9、登乘扶手10组成的登乘装置,用于船员从密闭房间登乘到救生艇,或从救生艇返回到所述密闭房间里面。
42.登乘绳梯4通过绳梯绞车6收放和存储,使用时通过绳梯固定装置7固定,并且设置导向滚轮8,从而避免登乘绳梯4与船体外板刮擦。
43.登乘平台9靠近舷侧处设置登乘扶手10,位于导向滚轮8上方,使用时登乘平台9和登乘扶手10插入到甲板上的插座19。
44.安全索5两端配置卸扣,一端用于连接登乘时的船员,另一端用于连接甲板上的固定眼板。
45.绳梯绞车6用于收放和储存登乘绳梯,悬挂在房间天花板下面,可采用电动马达驱动或手动操作。
46.绳梯固定装置7主要包括固定销和固定眼板,用于固定登乘绳梯4。
47.导向滚轮8采用可倒型式,主要包括铰链座、滚筒和铰链销。
48.登乘平台9采用可拆型式,为铝合金材料,使用时插入到甲板21上的插座19上。
49.登乘扶手10采用可拆型式,为普通钢材料,使用时插入到甲板上的插座19上。
50.通风装置12,用于密闭房间1通风;照明设备13,用于密闭房间1照明;通讯设备14,用于密闭房间1与外联络。
5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52.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通行装置2下方设置到达密闭房间1甲板的直梯20。
53.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通行装置2可采用水密小舱盖等方式。
54.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安全索5使用时连接到甲板上的固定眼板18。
55.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绳梯固定装置7设置固定销17和固定眼板18。
56.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维修平台11位于绳梯绞车马达附近,由角钢、方钢和栏杆组成的平台,可通过直梯到达。
57.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登乘绳梯4采用木质或铝制踏板。
58.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