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翻转防进水通风筒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9-08 02:3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通风 翻转 进水 防水 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风筒防水结构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翻转防进水通风筒装置。


背景技术:

2.对于具有自扶正要求的特种船舶,在倾覆后可以自行回正,即在船舶翻转等特殊情况下,均需保持船舶的安全和正常运作。船上常用的通风筒,虽然开口仅设有风雨密盖或手动操纵关闭装置,但需手动进行关闭,在正常开启的工作状态下,风筒随船舶翻转时,无法实现自动关闭,不能阻挡外部海水由风筒进入相关通风舱室。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通风质量好并且能满足正常作业时的通风透气,翻转时自动关闭防水,待翻转恢复后再自动保持通风透气的翻转防进水通风筒装置。
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风筒和防护组件,所述风筒的底部与舱室相连通,所述防护组件设于所述风筒的一端上,所述风筒与所述防护组件之间设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靠近所述防护组件的一端上铰接有与所述止回阀相适配的重力阀盘,所述重力阀盘与所述止回阀之间设有密封垫圈,所述防护组件的底部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横截面与水平面相平行。
5.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组件包括管体以及防虫网,所述开口设于所述管体的底部上,所述防虫网设于所述管体的底部,所述防虫网与所述管体之间为可拆装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风筒与所述舱室相连通的一端上设有排气扇,所述排气扇与所述风筒之间为可拆装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风筒靠近所述排气扇的一端上设有若干个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
8.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网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相邻两个所述过滤网之间的所述通孔呈错位结构设置。
9.进一步地,所述风筒靠近所述舱室的底端上设有阀门,所述阀门采用机械阀门或电磁阀中的一种或两种结合。
10.进一步地,所述阀门采用电磁阀或机械阀门与电磁阀相结合,所述防护组件上设有与所述重力阀盘相配合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阀门电信号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风筒通过法兰、密封圈、螺栓和螺母与所述防护组件相连接。
12.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一种翻转防进水通风筒装置包括风筒和防护组件,所述风筒的底部与舱室相连通,所述防护组件设于所述风筒的一端上,所述风筒与所述防护组件之间设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靠近所述防护组件的一端上铰接有与所述止回阀相适配的重力阀盘,所述重力阀盘
与所述止回阀之间设有密封垫圈,所述防护组件的底部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横截面与水平面相平行,所以,当本装置随自扶正的船翻转时,所述重力阀盘自身受重力影响,翻贴至所述止回阀上并与所述止回阀上的所述密封垫圈压紧,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外部海水进入,本实用新型能满足正常作业时的通风透气,翻转时自动关闭防水,待翻转恢复后再自动保持通风透气。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所述止回阀和所述重力阀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包括风筒1和防护组件2,所述风筒1的底部与舱室相连通,所述防护组件2设于所述风筒1的一端上,所述风筒1与所述防护组件2之间设有止回阀3,所述止回阀3靠近所述防护组件2的一端上铰接有与所述止回阀3相适配的重力阀盘4,所述重力阀盘4与所述止回阀3之间设有密封垫圈5,所述防护组件2的底部开设有开口6,所述开口6的横截面与水平面相平行。
17.由上述方案可见,所述风筒1与所述防护组件2组合呈鹅颈式结构,所述风筒1的底部开口6与所述舱室相连通,正常工作状态下,所述重力阀盘4向下打开,经所述防虫网8和所述过滤网10防护过滤后,进行通风透气。所述重力阀盘4自身有一定重量,当本装置随自扶正的船翻转时,所述重力阀盘4自身受重力影响,翻贴至所述止回阀3上并与所述止回阀3上的所述密封垫圈5压紧,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外部海水进入,如翻转时外部海水冲击所述重力阀盘4,则所述重力阀盘4对所述密封垫圈5压力变大,密封性同时变大。
18.一个优选方案是,如图1所示,所述防护组件2包括管体7以及防虫网8,所述开口6设于所述管体7的底部上,所述防虫网8设于所述管体7的底部,所述防虫网8与所述管体7之间为可拆装连接;所述风筒1通过法兰13、密封圈14、螺栓15和螺母与所述防护组件2相连接,所述止回阀3和所述重力阀盘4夹装在所述风筒1和所述防护组件2之间。
19.由上述方案可见,所述防虫网8为可拆装连接,通过拆装所述防虫网8并及时清理灰尘和虫子,有效保证通风管中的空气质量。
20.一个优选方案是,如图1所示,所述风筒1与所述舱室相连通的一端上设有排气扇9,所述排气扇9与所述风筒1之间为可拆装连接;所述风筒1靠近所述排气扇9的一端上设有若干个过滤网10,所述过滤网10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过滤网1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相邻两个所述过滤网10之间的所述通孔呈错位结构设置;所述风筒1靠近所述舱室的底端上设有阀门11,所述阀门11采用机械阀门或电磁阀中的一种或两种结合;所述阀门11采用电磁阀或机械阀门与电磁阀相结合,所述防护组件2上设有与所述重力阀盘4相配合的传感器12,所述传感器12与所述阀门11电信号连接。
21.由上述方案可见,当所述传感器12识别检测到所述重力阀门11贴合在所述止回阀3上时,所述传感器12发送信号给后台,后台控制电磁阀将所述风筒1内的通道关闭,防止海水进入,结合所述止回阀3结构,起到双重防护的效果;所述排气扇9的设置,用于加速舱室内空气的流通,结合若干个所述过滤网10,能有效保证所述风管中空气的质量,同时能有效
防止灰尘造成阀门11的堵塞;所述过滤网10与所述风筒1之间为可拆装连接,便于拆装和清洗所述过滤网10。
22.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翻转防进水通风筒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风筒(1)和防护组件(2),所述风筒(1)的底部与舱室相连通,所述防护组件(2)设于所述风筒(1)的一端上,所述风筒(1)与所述防护组件(2)之间设有止回阀(3),所述止回阀(3)靠近所述防护组件(2)的一端上铰接有与所述止回阀(3)相适配的重力阀盘(4),所述重力阀盘(4)与所述止回阀(3)之间设有密封垫圈(5),所述防护组件(2)的底部开设有开口(6),所述开口(6)的横截面与水平面相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转防进水通风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2)包括管体(7)以及防虫网(8),所述开口(6)设于所述管体(7)的底部上,所述防虫网(8)设于所述管体(7)的底部,所述防虫网(8)与所述管体(7)之间为可拆装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转防进水通风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筒(1)与所述舱室相连通的一端上设有排气扇(9),所述排气扇(9)与所述风筒(1)之间为可拆装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翻转防进水通风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筒(1)靠近所述排气扇(9)的一端上设有若干个过滤网(10),所述过滤网(10)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翻转防进水通风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1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相邻两个所述过滤网(10)之间的所述通孔呈错位结构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转防进水通风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筒(1)靠近所述舱室的底端上设有阀门(11),所述阀门(11)采用机械阀门或电磁阀中的一种或两种结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翻转防进水通风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11)采用电磁阀或机械阀门与电磁阀相结合,所述防护组件(2)上设有与所述重力阀盘(4)相配合的传感器(12),所述传感器(12)与所述阀门(11)电信号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转防进水通风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筒(1)通过法兰(13)、密封圈(14)、螺栓(15)和螺母与所述防护组件(2)相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紧凑、通风质量好并且能满足正常作业时的通风透气,翻转时自动关闭防水,待翻转恢复后再自动保持通风透气的翻转防进水通风筒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风筒和防护组件,所述风筒的底部与舱室相连通,所述防护组件设于所述风筒的一端上,所述风筒与所述防护组件之间设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靠近所述防护组件的一端上铰接有与所述止回阀相适配的重力阀盘,所述重力阀盘与所述止回阀之间设有密封垫圈,所述防护组件的底部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横截面与水平面相平行。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通风筒防水结构的技术领域。用新型应用于通风筒防水结构的技术领域。用新型应用于通风筒防水结构的技术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晏志清 梁耀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龙船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0
技术公布日:2021/9/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