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婴儿游泳用趴式漂浮圈的制作方法

2021-08-24 12:2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漂浮 婴儿 游泳 婴儿用品 用趴式
婴儿游泳用趴式漂浮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用品领域,尤其涉及婴儿游泳用趴式漂浮圈。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专为婴儿设计的游泳圈,用于保护新生婴儿练习游泳。这种婴儿游泳圈与普通游泳圈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其内径尺寸小,适于固定在婴儿的颈部,因此不会影响婴儿四肢的运动和胸部的呼吸,从而能够达到婴儿早期锻炼的目的;

现有婴儿用漂浮圈多为单气垫结构,漂浮圈在平时存放偶然发生损坏时,若婴儿家长没有及时发现,很有可能会使得婴儿在戏水的过程中漂浮圈漏气,导致漂浮圈不起作用,婴儿出现溺水的危险,且在婴儿穿戴漂浮圈玩耍时,婴儿的身体没有一个合适的支撑,从而使得婴儿在玩耍时,由于婴儿的乱晃,容易导致侧翻的危险发生,进而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婴儿游泳用趴式漂浮圈,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尺寸调节机构、第二漂浮机构、u形漂浮圈,所述u形漂浮圈上侧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u形漂浮圈尾端设置有尺寸调节机构,所述u形漂浮圈底部设置有第二漂浮机构;

所述支撑机构由橡胶条、托垫组成,所述u形漂浮圈的上侧热封有托垫,所述托垫顶部热封有橡胶条,所述橡胶条个数为n,n≥2;所述托垫为橡胶材质;

所述第二漂浮机构由漂浮袋、第二连接块、第二卡块带、第二调节扣、第二卡槽块组成,所述u形漂浮圈的底部设置有漂浮袋,所述漂浮袋的左侧尾端上下两侧分别热封有第二连接块,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右侧分别连接有第二卡块带的一端、两个所述第二卡块带的中间部位分别设置有第二调节扣,两个所述第二卡块带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第二卡块,两个所述第二卡块右侧分别拼接有第二卡槽块,两个所述第二卡槽块的底部热封在u形漂浮袋的右侧尾端;

所述尺寸调节机构由第一卡槽块、第一卡块带、第一连接块、第一调节扣组成,所述u形漂浮圈的左侧尾端上下两侧分别热封有第一连接块,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块右侧分别连接有第一卡块带的尾端,两个所述第一卡块带的中间部位分别设置有第一调节扣,两个所述第一卡块带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卡块,两个所述第一卡块右侧分别拼接有第一卡槽块,两个所述第一卡槽块热封于u形漂浮圈的右侧尾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由托垫、橡胶条所组成的支撑机构,使得婴儿在漂浮圈中戏水时,能有一个支撑身体的托垫,在戏水的过程中避免了因婴儿在漂浮圈中乱晃所导致侧翻的危险发生,提高了漂浮圈的安全性能,且橡胶条的设置可以让婴儿趴在托垫上感到更加舒适,增大了漂浮圈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由漂浮袋、第二连接块、第二卡块带、第二调节扣、第二卡槽块所组成的第二漂浮机构,使得漂浮圈在若未及时发现破损或进水的情况时,即使漂浮圈丧失了漂浮性能,其设置在漂浮圈下侧的漂浮袋也能进行漂浮保护的作用,形成第二道漂浮机构,有效避免了因漂浮圈失效导致的婴儿出现危险的现象发生,进一步的提高了u形漂浮圈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由第一卡槽块、第一卡块带、第一连接块、第一调节扣所组成的尺寸调节机构,保证了任何体型的婴儿都可以方便的穿戴漂浮圈,且该漂浮圈可以随着婴儿长大长期使用,不仅增大了漂浮圈使用时的舒适度,而且提高了漂浮圈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正面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橡胶条、2-托垫、3-u形漂浮圈、4-第一卡槽块、5-第一卡块带、6-第一连接块、7-第一卡块、8-第一调节扣、9-第二卡块带、10-第二调节扣、11-第二卡槽块、12-漂浮袋、13-第二连接块、14-充气口盖、15-第二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婴儿游泳用趴式漂浮圈,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尺寸调节机构、第二漂浮机构、漂浮圈,u形漂浮圈3上侧设置有支撑机构,u形漂浮圈3尾端设置有尺寸调节机构,u形漂浮圈3底部设置有第二漂浮机构;

支撑机构由橡胶条1、托垫2组成,u形漂浮圈3的上侧热封有托垫2,托垫2的顶部热封有橡胶条1,所述橡胶条1个数为n,n≥2;所述托垫2为橡胶材质;

第二漂浮机构由漂浮袋13、第二连接块14、第二卡块带9、第二调节扣10、第二卡槽块11组成,u形漂浮圈3的底部设置有漂浮袋13,漂浮袋的左侧尾端上下两侧分别热封有第二连接块14,两个第二连接块14的右侧分别连接有第二卡块带9的尾端,两个第二卡块带9的中间部位分别设置有第二调节扣10,两个第二卡块带9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第二卡块16,两个第二卡块16右侧分别拼接有第二卡槽块11,两个第二卡槽块11的底部热封在u形漂浮袋13的右侧尾端;

尺寸调节机构由第一卡槽块4、第一卡块带5、第一连接块6、第一调节扣8组成,u形漂浮圈3的左侧尾端上下两侧分别热封有第一连接块6、两个第一连接块6右侧分别连接有第一卡块带5的尾端,两个第一卡块带5的中间部位分别设置有第一调节扣8,两个第一卡块带5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卡块7,两个第一卡块7右侧分别拼接有第一卡槽块4,两个第一卡槽块4热封于u形漂浮圈3的右侧尾端。

实施例2

在婴儿戏水前本实用新型准备使用时,首先将u型漂浮圈3充气,充气结束后确保拧紧充气口盖15后,将u形漂浮圈3从婴儿腋下环绕,通过调节两个第一调节扣8将两条第一卡块带5调节至婴儿舒适的长度后,将两个第一卡块7卡入第一卡槽块4中,完成第一漂浮机构的穿戴,再将漂浮袋13从婴儿腰间环绕,通过第二调节扣10将第二卡块带9调节至婴儿舒适的长度后,将第二卡块16卡入第二卡槽块11,便可完成第二漂浮机构的穿戴,即,完成了婴儿对本实用新型的穿戴,婴儿下水后,通过托垫2支撑在漂浮圈上,确保婴儿不会侧翻,且橡胶条1的设置可以让婴儿趴在托垫2上感到更加舒适,增大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提到的各个部件为现有领域常见技术,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婴儿游泳用趴式漂浮圈,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尺寸调节机构、第二漂浮机构、u形漂浮圈,所述u形漂浮圈上侧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u形漂浮圈尾端设置有尺寸调节机构,所述u形漂浮圈底部设置有第二漂浮机构;

所述支撑机构由橡胶条、托垫组成,所述u形漂浮圈的上侧热封有托垫,所述托垫顶部热封有橡胶条;

所述第二漂浮机构由漂浮袋、第二连接块、第二卡块带、第二调节扣、第二卡槽块组成,所述u形漂浮圈的底部设置有漂浮袋,所述漂浮袋的左侧尾端上下两侧分别热封有第二连接块,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右侧分别连接有第二卡块带的尾端,两个所述第二卡块带的中间部位分别设置有第二调节扣,两个所述第二卡块带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第二卡块,两个所述第二卡块右侧分别拼接有第二卡槽块,两个所述第二卡槽块的底部热封在u形漂浮袋的右侧尾端;

所述尺寸调节机构由第一卡槽块、第一卡块带、第一连接块、第一调节扣组成,所述u形漂浮圈的左侧尾端上下两侧分别热封有第一连接块,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块右侧分别连接有第一卡块带的尾端,两个所述第一卡块带的中间部位分别设置有第一调节,两个所述第一卡块带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卡块,两个所述第一卡块右侧分别拼接有第一卡槽块,两个所述第一卡槽块热封于u形漂浮圈的右侧尾端。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游泳用趴式漂浮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条个数为n,n≥2。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游泳用趴式漂浮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垫为橡胶材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婴儿游泳用趴式漂浮圈,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尺寸调节机构、第二漂浮机构、漂浮圈,所述U形漂浮圈上侧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U形漂浮圈尾端设置有尺寸调节机构,所述U形漂浮圈底部设置有第二漂浮机构;通过设置支撑机构使能让婴儿有一个支撑身体的托垫,在戏水的过程中避免了因婴儿在漂浮圈中乱晃所导致侧翻的危险发生,提高了漂浮圈的安全性能,第二漂浮机构得使得漂浮圈在若未及时发现破损或进水的情况时,即使漂浮圈丧失了漂浮性能,其设置在漂浮圈下侧的漂浮袋也能进行漂浮保护的作用,形成第二道漂浮保障,有效避免了因漂浮圈失效导致的婴儿出现危险的现象发生,进一步的提高了安全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苏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宝宝泉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19
技术公布日:2021.08.2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