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坐底船的制作方法

2021-08-20 20:3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海上 风电 坐底船
一种坐底船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海上风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坐底船。



背景技术:

现阶段,我国大力发展海上风电的建设,而部分建设位置水位较深甚至极浅(平均水深3m以下)。对于浅水机位来说,由于传统的风电安装平台吃水较深,所以难以趁潮进入浅水机位处进行施工作业。目前主流的解决方案是使用浅吃水驳船配履带吊进行浅水机位风机吊装作业,浅吃水驳船趁潮进入机位处,通过坐底的方式实现风机安装要求的“静对静”吊装作业。

目前,船体内部通常包括中部压载舱以及设置在中部压载舱两侧的侧部压载舱,并且中部压载舱的体积大于侧部压载舱的体积。船体中通常设置有压排载管路,压排载管路的一端设置在船底,与海水连通,压排载管路的另一端与压载泵连接,压载泵设置在船体的各个压载舱中,压载舱用于盛装压载水。通过控制压载泵可以实现向船体内打压载水实现船体的下潜,以及向船体外排出压载水来实现船体的起浮。

但是,当船体需要起伏时,如果船底和海床发生吸附,就会将船舶吸在海床上无法起浮,从而影响施工效率,严重时还可能会导致船体局部过载受损,甚至船体折断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船底和海床发生吸附时,船舶吸在海床上无法起浮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坐底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坐底船,该坐底船包括:船体,设置有海水箱和泵舱;高压泵,设置在所述泵舱中,所述高压泵的进水端与所述海水箱连通;喷冲管路,设置在所述船体的底部;所述喷冲管路与所述高压泵的出水端连接;所述喷冲管路开设有多个喷水孔。

可选地,所述喷冲管路包括相同布置的第一喷冲管路和第二喷冲管路,沿所述船体的中心线,所述第一喷冲管路和所述第二喷冲管路对称地设置在所述船体的底部两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喷冲管路包括第一喷冲支路和第二喷冲支路,所述第一喷冲支路沿所述船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船体的底部,所述第二喷冲支路沿所述船体的宽度方向设置在所述船体的底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喷冲支路设置在所述船体的底部靠近船舷的一侧,所述第二喷冲支路设置在所述船体的底部靠近所述船体的中心线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喷冲管路由半圆管或d型管构成。

可选地,所述喷水孔对称设置在所述半圆管或所述d型管的两侧。

可选地,所述喷水孔的喷水方向与所述半圆管的水平部相平行,或所述喷水孔的喷水方向与所述d型管的水平部相平行。

可选地,所述船体的底部敷设有垫板,所述半圆管或所述d型管的水平部与所述垫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喷冲管路通过供水管与所述高压泵的出水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半圆管靠近所述供水管的一端覆盖有盲板,所述盲板开设有适于所述供水管插入的开口。

本发明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坐底船,该坐底船包括:船体,设置有海水箱和泵舱;高压泵,设置在所述泵舱中,所述高压泵的进水端与所述海水箱连通;喷冲管路,设置在所述船体的底部;所述喷冲管路与所述高压泵的出水端连接;所述喷冲管路开设有多个喷水孔。

如此设置,可以通过泵舱中的高压泵,从海水箱中抽取海水供至船底的喷冲管路,再控制高压泵通过喷冲管路中的喷水孔向外喷冲高压水,从而可以通过高压水冲散船底吸附的软泥以及黏土,这样船体就不会吸附在海床上,提升船体起浮的安全性。避免船体因局部过载而受损,同时也能够避免船体折断的情况发生。并且,喷冲管路成本较低,安装简单,适用性强。

2.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沿所述船体的中心线,将所述第一喷冲管路和所述第二喷冲管路对称地设置在所述船体的底部两侧,可以保证船体左右两侧的受力均匀,避免船体因局部过载而受损。

3.当喷冲管路设置在船体底部之后,其承受的船体压力较大,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所述喷冲管路由半圆管或d型管构成,相对于其他管路类型,半圆管或d型管可以提高喷冲管路的受压强度,从而保证喷冲管路的正常工作。

4.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所述喷水孔的喷水方向与所述半圆管的水平部相平行,或所述喷水孔的喷水方向与所述d型管的水平部相平行,在控制高压泵通过喷冲管路中的喷水孔向外喷冲高压水时,可以通过高压水冲散喷冲管路两侧的软泥以及黏土,相对于其他喷射方向,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更容易向外喷射高压水,从而提高船体的起浮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工人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坐底船的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半圆管安装在船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半圆管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坐底船的实际布置图。

附图标记:

1、高压泵;2、第一喷冲支路;3、第二喷冲支路;4、喷水孔;5、中心线;6、船体;7、半圆管;8、垫板;9、盲板;10、供水管;11、海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工人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工人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现阶段,我国大力发展海上风电的建设,而部分建设位置水位较深甚至极浅(平均水深3m以下)。对于浅水机位来说,由于传统的风电安装平台吃水较深,所以难以趁潮进入浅水机位处进行施工作业。目前主流的解决方案是使用浅吃水驳船配履带吊进行浅水机位风机吊装作业,浅吃水驳船趁潮进入机位处,通过坐底的方式实现风机安装要求的“静对静”吊装作业。

目前,船体内部通常包括中部压载舱以及设置在中部压载舱两侧的侧部压载舱,并且中部压载舱的体积大于侧部压载舱的体积。船体中通常设置有压排载管路,压排载管路的一端设置在船底,与海水连通,压排载管路的另一端与压载泵连接,压载泵设置在船体的各个压载舱中,压载舱用于盛装压载水。通过控制压载泵可以实现向船体内打压载水实现船体的下潜,以及向船体外排出压载水来实现船体的起浮。

但是,当船体需要起伏时,如果船底和海床发生吸附,就会将船舶吸在海床上无法起浮,从而影响施工效率,严重时还可能会导致船体局部过载受损,甚至船体折断的情况发生。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船底和海床发生吸附时,船舶吸在海床上无法起浮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坐底船。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坐底船,该坐底船包括船体6以及设置在船体6底部的喷冲管路。

船体6设置有海水箱11和泵舱,所述泵舱中设置有高压泵1,所述高压泵1的进水端与所述海水箱11连通,海水箱11中存储有海水。喷冲管路设置在所述船体6的底部,所述喷冲管路与所述高压泵1的出水端连接,所述喷冲管路开设有多个喷水孔4。

如此设置,可以通过泵舱中的高压泵1,从海水箱11中抽取海水供至船底的喷冲管路,再控制高压泵1通过喷冲管路中的喷水孔4向外喷冲高压水,从而可以通过高压水冲散船底吸附的软泥以及黏土,这样船体6就不会吸附在海床上,提升船体6起浮的安全性。避免船体6因局部过载而受损,同时也能够避免船体6折断的情况发生。并且,喷冲管路成本较低,安装简单,适用性强。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喷冲管路包括相同布置方式的第一喷冲管路和第二喷冲管路,沿所述船体6的中心线5,所述第一喷冲管路和所述第二喷冲管路对称地设置在所述船体6的底部两侧。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船体6的中心线5为船首中心点和船尾中心点的连线。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喷冲管路和第二喷冲管路可以从船头到船尾均匀布置,从而能够全面提高船体6起浮的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沿所述船体6的中心线5,将所述第一喷冲管路和所述第二喷冲管路对称地设置在所述船体6的底部两侧,可以在控制高压泵1通过喷冲管路中的喷水孔4向外喷冲高压水时,保证船体6左右两侧的受力均匀,避免船体6因局部过载而受损。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喷冲管路包括第一喷冲支路2和第二喷冲支路3,所述第一喷冲支路2沿所述船体6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船体6的底部,所述第二喷冲支路3沿所述船体6的宽度方向设置在所述船体6的底部。所述喷冲管路可以包括多个第一喷冲支路2和多个第二喷冲支路3。每个喷冲支路可以设置大量的喷水孔4,例如可以设置20个、40个、80个等喷水孔4。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所述船体6的长度方向是指从船头到船尾的方向,所述船体6的宽度方向是指船体6从左舷到右舷的方向。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喷冲支路2设置在所述船体6的底部靠近船舷的一侧,所述第二喷冲支路3设置在所述船体6的底部靠近所述船体6的中心线5的一侧。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对第一喷冲支路2和第二喷冲支路3的设置位置、敷设方向进行改变,本实施例仅仅是举例说明并不加以限制,能够起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即可。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喷冲管路由半圆管7或d型管构成。当喷冲管路设置在船体6底部之后,其承受的船体6压力较大,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所述喷冲管路由半圆管7或d型管构成,相对于其他管路类型,半圆管7或d型管可以提高喷冲管路的受压强度,从而保证喷冲管路的正常工作。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喷冲管路的管路类型进行改变,本实施例仅仅是举例说明并不加以限制,能够起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即可。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喷水孔4对称设置在所述半圆管7或所述d型管的两侧。所述喷水孔4的喷水方向与所述半圆管7的水平部相平行,或所述喷水孔4的喷水方向与所述d型管的水平部相平行。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所述喷水孔4的喷水方向与所述半圆管7的水平部相平行,或所述喷水孔4的喷水方向与所述d型管的水平部相平行,在控制高压泵1通过喷冲管路中的喷水孔4向外喷冲高压水时,可以通过高压水冲散喷冲管路两侧的软泥以及黏土,相对于其他喷射方向,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更容易向外喷射高压水,从而提高船体6的起浮效率。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喷水孔4的喷射方向进行改变,例如还可以在竖直方向设置喷射孔,还可以在倾斜45°角的方向上设置喷射孔,本实施例仅仅是举例说明并不加以限制,能够起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即可。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船体6的底部敷设有垫板8,所述半圆管7或所述d型管的水平部与所述垫板8连接。所述喷冲管路通过供水管10与所述高压泵1的出水端连接。所述半圆管7靠近所述供水管10的一端覆盖有盲板9,所述盲板9开设有适于所述供水管10插入的开口。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工人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