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防撞浮标及其防撞方法与流程

2021-06-25 15:1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防撞 浮标 水域 监测 方法


1.本发明属于水域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撞浮标及其防撞方法。


背景技术:

2.在水域环境中,浮标是常见的检测工具之一,对水环境监测,在常见水域中,以近海、内河、湖泊等为常规检测地点,在浮标执行监测任务时,容易受到水域内随水流而来的异物或者鱼类撞击,或者因船体等运输工具观察不到位造成对浮标的撞击,这会对浮标的使用寿命造成一定影响,严重时可能直接造成浮标损坏或绳索断裂浮标丢失,而现有防撞装置在较小撞击时能够保护浮标,但在撞击或排挤力度过大时则无法形成有效防护。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撞浮标及其防撞方法,通过设置外层防护罩应对轻微碰撞,设置气囊及绳索自动伸长结构应对重大撞击,并且设置太阳能板对浮标进行供电,最终达到全方位有效保护浮标与延长浮标使用寿命的的效果。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5.一种防撞浮标,包括沉块、绳索、浮标主体,所述浮标主体上下各设置支架,所述支架于中心发散出四条支杆,支杆末端固定连接于浮标主体四周,支架各个支杆上都滑动连接滑动座,所述滑动座铰接牵引杆朝内的一端,所述牵引杆朝外一端铰接内层防护板内侧固定连接的连接座,所述内层防护板外侧固定设置缓冲弹簧朝内的一端,所述缓冲弹簧朝外一端连接外层防护板内侧,四道双层防护板结构共同闭合成圆将浮标主体包围其中,外层防护板与内层防护板之间均匀设置三个缓冲弹簧,能够对来自各个方位的冲击进行缓冲。
6.优选的,所述浮标主体周围设置气囊,所述外层防护布内侧固定设置触发块,所述内层防护板外侧对应位置固定设置触发传感器,当冲击力达到1kn时,触发块与触发传感器接触,浮标主体收到信号令气囊迅速充气进行缓冲冲击力。
7.优选的,所述滑动座沿其滑动方向向外连接锁紧弹簧朝内一端,所述锁紧弹簧朝外一端顶于弹簧限位块,所述弹簧限位块固定连接于支架支杆,位于上方支架上的滑动座在其向内滑动方向上设置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于上方支架支杆,位于下方支架上的滑动座沿其滑动方向向内固定连接锁紧杆朝外一端,所述锁紧杆朝内一端连接锁紧块,所述锁紧块与导向块滑动连接,所述导向块固定连接于支架底端位置,四块锁紧块于支架底端互相抵紧将绳索上端锁紧,向外滑动任意一块即可解除锁紧状态。
8.优选的,所述沉块设置球槽,所述绳索底端连接万向球,所述万向球卡于沉块球槽内,避免绳索直接与沉块连接,防止二者连接处摩擦加快损耗。
9.优选的,所述绳索上端收纳于绳索卷盒,所述绳索卷盒固定设置于浮标主体下方,绳索卷盒内部安装有平面涡卷弹簧,弹簧上缠绕富余的绳索,自由状态下富余绳索可从中拉出或卷回。
10.优选的,所述外层防护板和内层防护板为网状设计,减小水阻力,减小整体质量。
11.优选的,所述支架上方设置太阳能板,通过太阳能对浮标主体内电池进行充电,增强浮标续航能力。
12.一种浮标防撞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s1.当物体撞击或挤压浮标的力度小于1kn时,外层防护板直接受击而向内移动,外层防护板挤压缓冲弹簧,通过弹簧弹力缓冲掉外部冲击力,保护浮标安全,且四道外层防护板13围成一圈,部分冲击可被错位滑开而化解;
14.s2.撞击或挤压结束后,外层防护板在缓冲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回复原位;
15.s3.物体撞击或挤压浮标的力度达到1kn时,外层防护板受力向内移动,外层防护板带动触发块向内移动并与触发传感器接触,触发传感器产生信号并将信号传到浮标主体内部控制系统;
16.s4.控制系统收到触发传感器传来的信号后,命令释放气体发生材料对气囊进行充气,气囊迅速填充满内层防护板与浮标主体之间空袭,通过气囊弹力缓冲掉部分冲击力;
17.s5.气囊充气继续膨胀,将内层防护板向外推;
18.s6.内层防护板带动牵引杆向外移动,牵引杆带动滑动座沿支架向外移动,限位弹簧被压缩,滑动座带动锁紧杆,锁紧杆带动锁紧块在导向块的导向下沿支架向外移动,锁紧块向外移动导致支架最下端不再锁紧绳索,绳索变为自由状态;
19.s7.撞击或挤压令浮标位置发生大幅移动时,绳索原本卷在绳索卷盒内的部分在所受拉力作用下被拉出,缓冲部分冲击力的同时,增大浮标可移动范围,以便于浮标的位置移动从而将冲击化解;
20.s9.浮标位置大幅移动时,绳索底端带动万向球在沉块球槽内转动,减小绳索底端与沉块连接处的磨损;
21.s9.撞击或挤压时,浮标主体发出警报,工作人员排查问题后将浮标归位,绳索余长在绳索卷盒内部平面涡卷弹簧的弹力下收回盒内,工作人员再将气囊折叠并更换气体发生材料;
22.s10.回收气囊后,内层防护板失去内部支撑力,滑动座在限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带动锁紧杆,锁紧杆带动锁紧块在导向块的导向下沿支架向内移动,滑动座同时带动牵引杆,牵引杆通过连接座拉动内层防护板回复原位。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4.1.本发明通过在浮标主体周围设置一圈由内外两层弧形护板组成的保护结构,且两层弧形护板之间设置多道弹簧,能全方位、有效地缓冲或错位规避掉较小的外部冲击以保护浮标不受损;
25.2.本发明通过在浮标主体周围设置气垫,气垫在浮标受到较大冲击力时自动充气,进一步缓冲外部冲击,同时使底部锁紧状态解除,绳索盒内富余的绳索可应拉力而出,增大浮标可移动范围,浮标移动位置从而化解冲击。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发明整体纵截图;
27.图2是本发明整体俯视图;
28.图3是图1中a处局部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
30.1沉块;2万向球;3绳索;4导向块;5锁紧块;6锁紧杆;7滑动座;8锁紧弹簧;9弹簧限位块;10牵引杆;11连接座;12缓冲弹簧;13外层防护板;14触发块;15触发传感器;16内层防护板;17气囊;18浮标主体;19限位块;20支架;21太阳能板;22绳索盒固定块;23绳索卷盒;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2.一种防撞浮标,包括沉块1、绳索3、浮标主体18,所述浮标主体18上下各设置支架20,所述支架20于中心发散出支杆固定连接于浮标主体18四周,支架20各支杆上滑动连接滑动座7,所述滑动座7铰接牵引杆10朝内的一端,所述牵引杆10朝外一端铰接内层防护板16,所述内层防护板16外侧固定设置缓冲弹簧12朝内的一端,所述缓冲弹簧12朝外一端连接外层防护板13。
33.所述浮标主体18周围设置气囊17,所述外层防护布13内侧固定设置触发块14,所述内层防护板16外侧对应位置固定设置触发传感器15。
34.所述滑动座7沿其滑动方向向外连接锁紧弹簧8朝内一端,所述锁紧弹簧8朝外一端顶于弹簧限位块9,所述弹簧限位块9固定连接于支架20支杆,位于上方支架20上的滑动座7在其向内滑动方向上设置限位块19,所述限位块19固定连接于上方支架20支杆,位于下方支架20上的滑动座7沿其滑动方向向内固定连接锁紧杆6朝外一端,所述锁紧杆6朝内一端连接锁紧块5,所述锁紧块5与导向块4滑动连接,所述导向块4固定连接于支架20底端位置。
35.所述沉块1设置球槽,所述绳索3底端连接万向球2,所述万向球2卡于沉块1球槽内。
36.所述绳索3上端收纳于绳索卷盒23,所述绳索卷盒23固定设置于浮标主体18下方。
37.所述外层防护板13和内层防护板16为网状设计。
38.所述支架20上方设置太阳能板21。
39.一种浮标防撞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0.s1.当物体撞击或挤压浮标的力度小于1kn时,外层防护板13直接受击而向内移动,外层防护板13挤压缓冲弹簧12,通过弹簧弹力缓冲掉外部冲击力,保护浮标安全,且四道外层防护板13围成一圈,部分冲击可被错位滑开而化解;
41.s2.撞击或挤压结束后,外层防护板13在缓冲弹簧12的弹力作用下回复原位;
42.s3.物体撞击或挤压浮标的力度达到1kn时,外层防护板13受力向内移动,外层防护板13带动触发块14向内移动并与触发传感器15接触,触发传感器15产生信号并将信号传到浮标主体18内部控制系统;
43.s4.控制系统收到触发传感器15传来的信号后,命令释放气体发生材料对气囊17进行充气,气囊17迅速填充满内层防护板16与浮标主体18之间空袭,通过气囊17弹力缓冲掉部分冲击力;
44.s5.气囊17充气继续膨胀,将内层防护板16向外推;
45.s6.内层防护板16带动牵引杆10向外移动,牵引杆10带动滑动座7沿支架20向外移动,限位弹簧8被压缩,滑动座7带动锁紧杆6,锁紧杆6带动锁紧块5在导向块4的导向下沿支架20向外移动,锁紧块5向外移动导致支架20最下端不再锁紧绳索3,绳索3变为自由状态;
46.s7.撞击或挤压令浮标位置发生大幅移动时,绳索3原本卷在绳索卷盒23内的部分在所受拉力作用下被拉出,缓冲部分冲击力的同时,增大浮标可移动范围,以便于浮标的位置移动从而化解冲击;
47.s8.浮标位置大幅移动时,绳索3底端带动万向球2在沉块1球槽内转动,减小绳索底端与沉块1连接处的磨损;
48.s9.撞击或挤压时,浮标主体18发出警报,工作人员排查问题后将浮标归位,绳索3余长在绳索卷盒23内部平面涡卷弹簧的弹力下收回盒内,工作人员再将气囊17折叠并更换气体发生材料;
49.s10.回收气囊17后,内层防护板16失去内部支撑力,滑动座7在限位弹簧8的弹力作用下,带动锁紧杆6,锁紧杆6带动锁紧块5在导向块4的导向下沿支架20向内移动,滑动座7同时带动牵引杆10,牵引杆10通过连接座11拉动内层防护板16回复原位。
5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以上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