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跨越变形缝的埋地式风井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16:5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建筑结构 跨越 用于 变形缝 式风井


1.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跨越变形缝的埋地式风井。


背景技术:

2.风井是建筑中预留的通道,主要用于通风或者防水。随着城市建筑地下室设计规模愈来愈大,如地下车库都必须做好送排风的设计。
3.相关技术参考申请公开号为cn20408139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其公开了一种新型地下室通风井,包括设于地下室内的通风竖井,设于地面上方的通风竖井及设于地面覆土层的土建风道,土建风道连接地下室内的通风竖井及地面上方的通风竖井,地下室内的通风竖井与风管连通。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通风竖井位于地面上方,影响场区景观的观赏性。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地面上方的通风竖井影响场区景观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跨越变形缝的埋地式风井。
6.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跨越变形缝的埋地式风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用于跨越变形缝的埋地式风井,包括贴合于地下空间建筑外墙面的变形缝设置的风井主体和风井腔,所述风井主体包括竖向设置的通风竖井和水平设置的通风横井,通风竖井远离地面一端侧壁与地下空间建筑连通,通风横井与风井腔连通;风井腔位于地面以下且顶部敞口连通地表空间。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井主体跨越地下空间建筑的变形缝,当地下空间建筑的变形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适应性变形时,风井主体对变形缝的影响较小,保持变形缝的功能。风井主体通过风井腔与地面以上空间连通起到通风作用,风井整体位于地面以下,减小对场区景观影的影响。风井位于地面以下,不易损坏,维护次数少。
9.可选的,所述风井主体贴合地下空间建筑外墙面的一侧与地下空间建筑外墙面共用。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井主体与地下空间建筑共用外墙面,减少风井主体的用材。
11.可选的,所述风井腔的底壁安装有排水地漏,所述通风竖井的底部安装有排水管。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天时,雨水进入到风井腔内并从排水地漏排出到排水系统。即使雨水较大进入到风井主体内,多余的雨水也会从排水管排出,具有双重排水的功能。
13.可选的,所述风井腔的敞口周围高出于地面3

10cm。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能够防止地面上的水直接流进风井腔3中,起到一定的防水作用;另一方面是由于在景观的地平面上还会种植花草,花草的高度能够将风井
腔3顶端遮挡,风井对景观的影响大大减小。
15.可选的,所述通风横井与风井腔的连接处安装有防护组件,防护组件包括覆盖通风横井截面区域的百页窗。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百页窗起到通风作用的同时,在一定情况下可以阻挡昆虫和老鼠。
17.可选的,所述防护组件还包括固定于百页窗靠近风井主体一面的纱网。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纱网在起到通风作用的同时能够防止蚊虫进入地下空间建筑。
19.可选的,所述风井腔的敞口处水平固定有隔物组件,隔物组件包括固定于风井腔侧壁的支架和安装于支架上的过滤网。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能够透风,下雨天时能够让雨水透过并阻挡地面上的杂物进入风井腔。
21.可选的,所述风井腔的内壁固设有防水层。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不易通过风井腔渗漏到地下空间建筑。
23.可选的,所述风井主体内壁和外壁固设有防水层。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不易通过风井主体渗漏到地下空间建筑。
25.可选的,所述风井主体和风井腔的外壁固设有保温层。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层对风井部位起到保温,减小风井对整体建筑保温性的影响,提高节能效果。
2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8.1、风井主体跨越变形缝且位于地面以下,起到通风作用的同时不会影响变形缝的作用,且对场区景观影响小;
29.2、风井在起到通风作用的同时,还能防止雨水从风井中进入地下空间建筑。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跨越变形缝的埋地式风井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32.附图标记说明:1、地下空间建筑;11、风机预留孔;2、风井主体;21、通风竖井;22、通风横井;23、防水涂层;3、风井腔;31、端墙;32、隔墙;321、通风口;33、排水地漏;4、隔物组件;41、支架;42、过滤网;43、盖板;5、防护组件;51、百页窗;52、纱网;6、保温层;7、防水层;8、覆土层;9、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跨越变形缝的埋地式风井。参考图1,用于跨越变形缝的埋地式风井包括风井主体2和靠近地面设置并与外部环境连通的风井腔3,风井腔3位于地下空间建筑1顶板上方,地下空间建筑1的竖向侧墙和水平顶板上设有变形缝,地下空间建筑1竖向侧墙开设有风机预留孔11,风井主体的一端与风井腔3连通且另一端与风机预留孔11连通。整个风井位于地面以下,减小了风井对景观的影响。
35.参考图1,风井主体2包括连通的通风竖井21和通风横井22,通风竖井21和通风横井22的横截面可以呈矩形,风井主体2为三块侧墙板与地下空间建筑的侧墙和顶板围合形成,三块侧墙板分成两种类型,一种垂直于地下空间建筑的侧墙和顶板,另一种平行于地下空间建筑的侧墙和顶板,三块侧墙板可以一体浇筑成型或者用空心砖堆砌而成。通风竖井21和通风横井22相邻两侧面垂直设置形成l形,以便风井主体2固定于地下空间建筑1的竖向侧壁和水平顶板处的变形缝处。风井主体2位于通风竖井21底端远离风机预留孔11的一侧埋设固定有排水管9,通风竖井21底壁自风机预留孔11一侧向排水管9一侧逐渐向下倾斜,排水管9用于连接场区雨水排水系统。通风竖井21靠近风机预留孔11一侧敞口并与地下空间建筑1的竖向侧壁共用。
36.参考图1,通风横井22的顶板与设计地面标高基本一致,此处通风横井22顶板低于地表3

10cm。通风横井22的底面敞口并与地下空间建筑1的顶板共用。通风竖井21和通风横井22与地下空间建筑1之间的接缝处用砂浆灌缝固定。为了提高防水效果,在风井主体2的内侧壁固设有防水涂层23。
37.在本技术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风井主体2的结构也可以是一体浇筑预制成型。
38.参考图1和图2,风井腔3由固定于地下空间建筑1顶板上的侧墙围成顶部敞口结构,风井腔3与通风横井22相连的一侧壁为隔墙32,隔墙32上开设有通风口321,通风口321的底部距离风井腔3的底壁一段距离,防止雨水直接进入到通风横井22。通风口321的截面大小与风井腔3的截面相适应,剩余三个侧壁为端墙31。在本技术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端墙31和隔墙32与风井主体2还可以一体浇筑成型。
39.风井腔3的底面安装有排水地漏33,排水地漏33贯穿地下空间建筑1的顶板并连接外部的排水系统。风井腔3的四周侧壁顶端高出于通风横井22的顶板,高出距离可以为0

15cm,具体尺寸根据预设计的地平面高度确定,一般风井腔3的四周侧壁顶端高出地平面3

10cm,一方面能够防止地面上的水直接流进风井腔3中,起到一定的防水作用;另一方面是由于在景观的地平面上还会种植花草,花草的高度能够将风井腔3顶端遮挡,风井对景观的影响大大减小。
40.参考图1和图2,为了防止景观地面上的树叶或者其他杂物进入到风井腔3中,在风井腔3的敞口端安装有隔物组件4。隔物组件4包括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的支架41、过滤网42和盖板43。支架41可以采用多根镀锌钢管,具有较高强度和耐腐蚀性,延长使用寿命,镀锌钢管的两端插入到风井腔3的侧壁。过滤网42可以采用镀锌钢方格网,一方面能够阻挡较小的颗粒杂物,另一方面能够透风和透水。盖板43可以为格栅板,此处盖板由多根纵向并排设置的纵向方管和多根横向并排设置的横向方管垂直焊接而成,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横向方管也可以搭接支撑于纵向方管上。景观上的杂物被隔物组件4阻挡,同时在雨天雨水能够透过隔物组件4落到风井腔3中并从排水地漏33排出。
41.参考图1和图2,在通风口321处安装有防护组件5,能够防止外部的蚊虫或者小动物如老鼠通过通风口321进入到室内。防护组件5包括固定于通风口321处的百页窗51和位于百页窗51靠近通风横井22一面的纱网52。百页窗51的外框通过预埋于通风口321侧壁中的u型螺栓固定,纱网52可以为不锈钢窗纱、铝合金丝窗纱或者塑料窗纱的任意一种。百页窗51在通风的同时能够阻挡较大的昆虫或小动物通过,纱网52在通风的同时能够防止蚊虫
通过,从而使得风井起到良好的通风性能且免于位于地下车库的人受到昆虫的影响。
42.为了防止地面的水浸入风井造成漏水情况,在风井主体2和风井腔3的外侧壁以及地下空间建筑1的竖墙壁外侧均铺设固定有防水层7,防水层7可以为油毡防水卷材。在风井腔3的内壁和底壁也可以固定铺设防水层7,风井腔3内的防水层7可以为防水油漆刷涂形成。为了方便雨水及时排出,风井腔3的底壁自靠近通风口321一侧向另一侧逐渐降低,排水地漏33位于最低端。
43.为了提高地下空间建筑1的节能性,在外部的防水层7表面铺设固定有保温层6,保温层6可以为泡沫塑料板。在地下空间建筑1的顶板上位于保温层6上部铺填土壤至预设计的地面标高形成覆土层8。
44.为了使得通风竖井21底端结构强度高,延长使用寿命,通风竖井21的底壁由下至上依次铺设有100mm厚c15混凝土、100mm厚c20砂石混凝土以及20mm厚的水泥砂浆。
45.该用于跨越变形缝的埋地式风井的使用原理如下:
46.风井主体2跨越地下空间建筑1的变形缝,当地下空间建筑1的变形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适应性变形时,风井主体2对变形缝的影响较小,保持变形缝的功能。通过风井腔3与地面上的环境连通,风井腔3的四周侧壁略高出于地面,使得风井腔3能够被景观区域的花草遮挡,减小了风井对景观的影响。隔物组件4能够阻挡景观区域的杂物进入到风井腔3内,当雨天时,雨水穿过隔物组件4进入到风井腔3内并从排水地漏33排出到排水系统。即使雨水较大通过通风口321进入到风井主体2内,多余的雨水也会从排水管9排出,具有双重排水的功能。防护组件5能够在通风的同时阻挡外部景观区的蚊虫进入到地下空间,具有良好的防虫防鼠效果。
4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