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茶叶专用水溶性叶面肥、制备及其应用方法与流程

2021-10-12 17:1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叶面肥 水溶性 制备 及其应用 茶叶


1.本公开涉及叶面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叶专用水溶性叶面肥、制备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2.茶叶这些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人们对茶叶需求量的快速增长以及对茶叶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茶叶对肥料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茶叶田间管理上所使用的肥料,以氮磷钾等肥料为主,这些肥料以茶树增产或催芽早产为主要功效,长期使用时,存在影响茶叶品质,茶园土壤板结等问题。现在也有少量的有机肥、菌肥以及绿肥等肥料使用的案例,但是国内目前供茶叶使用的硅肥极其缺乏。硅是茶树生长的必须元素之一,是一种中量元素肥料,硅肥既可为茶树提供养分,又可提高茶树对磷肥等肥料的吸收和利用效率,具有促进茶树早芽、耐寒、提高产量、提升品质等功效,还兼有降低茶叶重金属和稀土的作用。硅元素广泛分布在土壤中,但是由于跟土壤中其他元素结合而失去活性,茶树无法吸收。现有的硅肥存在纯度低、活性不足等问题,茶树无法使用或者效果不好。
3.茶树生长需要大量的钾元素,钾能够促进茶树光合作用、增强茶树抗逆性,对茶树品质影响较大。茶树缺钾时,生长变慢、对夹叶增多、光合作用减弱,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因此,适当补充钾元素对茶树生长极为重要。
4.锌元素能够促进茶树根系生长、增强茶树对氮和磷的吸收能力,从而促进茶树萌芽及生长,同时锌还是茶树中部分酶的组成部分,对茶树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由于钾元素和锌元素目前研究和应用非常广泛,这里不再赘述。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公开提出了一种茶叶专用水溶性叶面肥、制备及其应用方法。本公开能够提供一种简单高效、低成本、使用方便的茶叶肥料。该叶面肥以工业二氧化硅溶液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工艺流程处理,制造出活性二氧化硅,该方法制得的二氧化硅纯度高、活性强、稳定性强,与硫酸钾和硫酸锌复配后,能够进一步提高二氧化硅的活性。由于硅跟钾、锌等元素都有调节茶树对氮磷等元素的利用效率等功效,在三种元素共同作用下,能够调节和平衡茶树对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利用,促进茶树光合作用、提高茶树内含物。从而达到提升茶叶品质和提高茶叶产量的目的。而由于该方法制得二氧化硅活性强,茶树能够高效吸收,通过茶树叶面喷施,茶树的吸收率可达到70%-82%,吸收率极高。
6.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茶叶专用水溶性叶面肥,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二氧化硅:18%~25%;硫酸钾:3%~7%;硫酸锌:0.9%~3%;乙醇:0.7%~1.2%;水:63.8%~77.4%,其中最佳配比比例为:二氧化硅22%;硫酸钾5%;硫酸锌2%;乙醇1%;水70%。
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叶面肥的组分按重量百分数为:二氧化硅22%;硫酸钾5%;硫酸锌2%;乙醇1%;水70%。
8.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茶叶专用水溶性叶面肥的方法,步骤包括:1)纯水制备、2)稀释搅拌、3)渗析纯化、4)制备溶液、5)混合复配、6)浓度调配;
9.采用该方法制备的叶面肥按重量百分数为:活性二氧化硅:18%~25%;硫酸钾:3%~7%;硫酸锌:0.9%~3%;乙醇:0.7%~1.2%;水:63.8%~77.4%;
10.所述活性二氧化硅是以含量为29%-31%的碱性二氧化硅溶液为主要原料,经过稀释搅拌、渗析纯化制造出的高纯度活性二氧化硅,通过对茶树叶面喷施茶叶专用水溶性叶面肥,茶树的吸收率可达到70%-82%。
11.所述稀释搅拌包括:
12.将所述含量为29%-31%的碱性二氧化硅溶液与纯水按比例混合,在25-50摄氏度的条件下,以70转/分的速率,顺时针搅拌1-3小时,得到二氧化硅含量为25%~28%的二氧化硅溶液。
1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叶面肥的组分按重量百分数为:二氧化硅22%;硫酸钾5%;硫酸锌2%;乙醇1%;水70%。
1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渗析纯化包括:在20-40摄氏度条件下,使用超滤反渗透渗析膜对经过稀释搅拌后的二氧化硅溶液进行多次水浴渗析,去除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酸根离子等杂质,得到高纯度二氧化硅溶液。
1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操作进行配比:分别向反应釜中按上述比例加入所述高纯度活性二氧化硅溶液和硫酸钾溶液及硫酸锌溶液,并按1%~2%的比例加入乙醇作为稳定剂,在60摄氏度的条件下,按70转/分的速率,顺时针搅拌2-3小时,按2:1的比例加入纯水,对叶面肥浓度进行调配,保持60摄氏度的温度下按70转/分的速率,顺时针再搅拌二至四小时,得到所述茶叶专用水溶性叶面肥。
1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纯水是使用专业纯水机制备纯水,纯水纯度越高,效果越好,所述纯水要求电导率低于5μs/cm,ph值在6至8之间。
17.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茶叶水溶性叶面肥在茶叶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采叶制作的茶树,在茶树发芽前10天至发芽期将所述茶叶水溶性叶面肥加水稀释50至100倍,喷施到茶树叶面上,喷施至茶树叶面全部湿润;间隔7至15天再次将所述茶叶水溶性叶面肥加水稀释50至100倍,喷施到茶树叶面上,喷施至茶树叶面全部湿润。
18.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茶叶水溶性叶面肥在茶叶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采芽制作的茶树,在茶树发芽前7-10天将所述茶叶水溶性叶面肥加水稀释50至100倍,喷施到茶树叶面上,喷施至茶树叶面全部湿润。
19.通过本公开的技术和应用,通过合理配置活性二氧化硅与磷酸钾、硫酸锌在茶叶叶面肥中的比例,能够最大提高活性二氧化硅的活性,增加茶叶对肥料的吸收率,三种元素共同作用下,能够调节和平衡茶树对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利用,促进茶树光合作用、提高茶树内含物。采用本公开实施例的茶叶专用叶面肥用够有效提高茶叶的百芽重指标,提升茶叶口感,从而提升茶叶产量和品质。
20.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21.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22.图1示出使用本公开技术方案的处理组与未使用本公开的对照组茶叶长势对比图。
23.图2示出使用本公开技术方案的处理组与未使用本公开的对照组茶叶发芽率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
25.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26.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公开,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公开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公开的主旨。
27.本公开实施例的叶面肥,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活性二氧化硅:18%~25%;硫酸钾:3%~7%;硫酸锌:0.9%~3%;乙醇:0.7%~1.2%;水:63.8%~77.4%。
28.优选地,叶面肥按重量百分数可以为:二氧化硅22%;硫酸钾5%;硫酸锌2%;乙醇1%;水70%。
29.控制活性二氧化硅的量在18%~25%,使得二氧化硅的活性最高,与硫酸钾、硫酸锌共同产生作用,能够提高茶叶的长势,提高茶叶中茶多酚、氨基酸、水浸出物等内含物的含量,使茶叶叶面肥厚,长势匀齐,且茶叶品质明显提升。
30.优选地,活性二氧化硅的含量可以为18%、21%、22%、24%、25%。
31.优选地,控制活性二氧化硅的量在22%,茶叶的百芽重最高。
32.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茶叶水溶性叶面硅肥的制备工艺,所述茶叶水溶性叶面硅肥的制备工艺步骤包括:1)纯水制备、2)稀释搅拌、3)渗析纯化、4)制备溶液、5)混合复配、6)浓度调配等。各步骤具体内容如下:
33.1)纯水制备:使用专业纯水机制备纯水,纯水电导率应低于5,ph值在5.5至7.5之间。
34.2)稀释搅拌:将含量为29%-31%的碱性二氧化硅溶液与步骤1)所得纯水按比例混合,在25-50摄氏度的条件下,以70转/分的速率,顺时针搅拌1-3小时,得到二氧化硅含量为25%~28%的二氧化硅溶液;
35.3)渗析纯化:在20-40摄氏度条件下,使用超滤反渗透渗析膜对经过稀释搅拌后的二氧化硅溶液进行多次水浴渗析,去除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酸根离子等杂质,得到高纯度活性二氧化硅溶液;
36.4)制备溶液:分别制备硫酸钾和硫酸锌水溶液,其中硫酸钾溶液的浓度为4%~9%,硫酸锌溶液的浓度为3%~4%;
37.5)混合配比:分别向反应釜中按权利要求1所述比例加入步骤3)得到的高纯度活性二氧化硅溶液和步骤4)得到的硫酸钾溶液及硫酸锌溶液,并按1%~2%的比例加入乙醇
作为稳定剂,在60摄氏度的条件下,按70转/分的速率,顺时针搅拌2-3小时,按2:1的比例加入纯水,对叶面肥浓度进行调配,保持60摄氏度的温度下,按70转/分的速率,顺时针再搅拌二至四小时,使各成分充分混合,得到高浓度叶面肥;
38.6)浓度调配:按2:1的比例向步骤5)得到的高浓度叶面肥加入步骤1)得到的纯净水,对叶面肥浓度进行调配,保持60摄氏度的温度下,按70转/分的速率,顺时针搅拌2-3小时,得到本公开实施例的茶叶专用水溶性叶面肥。
39.优选地,所述纯水是使用专业纯水机制备纯水,纯水纯度越高,效果越好,所述纯水要求电导率低于5μs/cm,ph值在6至8之间。
40.实施例1
41.在武夷山莲花峰的武夷岩茶茶叶基地进行茶叶叶面肥喷施实验。茶树品种为黄观音,树龄7年,实验田面积600平方米,设置200平方米含硅处理组、200平方米不含硅处理组和200平方米对照组。本公开是在茶树常规田间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叶面喷施实验,茶树常规田间管理施用的其他肥料在处理组和对照组都是等量施用。本公开肥料在茶树发芽前进行第一次喷施,稀释倍数是100倍,喷施至茶树叶面完全湿润;间隔20天进行第二次喷施,稀释倍数是100倍,喷施至茶树叶面完全湿润。
42.采用本公开实施例的茶叶水溶性叶面硅肥的制备工艺方法制备的叶面肥进行百芽重测试对比,如表1。
43.表1本公开对武夷岩茶百芽重增加效果
[0044][0045]
表1中,实施例1-7为含硅处理组,分别设置活性二氧化硅的含量为18%、21%、22%、24%、25%、16%、27%。实施例8为不含硅处理组,活性二氧化硅的含量为0。除二氧化硅之外的其他组分含量在实施例1-8中相同。实施例9为对照组,对照组为不进行喷施本公开实施例的茶叶面肥料的实施例。
[0046]
分别对实施例1-9中的不同实施例中的每一个实施例进行9次试验,得出百芽重参数的平均值,根据表格1中的结果测定,可以看出实施例1-8的百芽重高于实施例9,含有二
氧化硅的处理组茶芽的百芽重高于不含二氧化硅的处理组茶芽的百芽重。由此可得出硫酸钾和硫酸锌对茶树增产都有效果。
[0047]
实施例1-7的百芽重高于实施例8,可以得出添加了二氧化硅后,增产效果更加显著,二氧化硅也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0048]
实施例1-7中,实施例1-5的百芽重高于实施例6-7,其中实施例3的百芽重最高,可以得出,二氧化硅含量在22%时,本公开实施例的茶叶叶面肥的增产效果最好。
[0049]
实施例2
[0050]
选取二氧化硅含量为22%;硫酸钾含量为5%;硫酸锌含量2%;乙醇含量1%;水含量70%作为含硅处理组。选取硫酸钾含量为5%;硫酸锌含量2%;乙醇含量1%;水含量70%作为不含硅处理组。选取未使用本公开实施例的茶叶面肥作为对照组。图1示出使用本公开技术方案的处理组与未使用本公开的对照组茶叶长势对比图。图1-a为使用本公开技术方案的含有二氧化硅处理组茶叶的长势,图1-b为使用本公开技术方案不含有二氧化硅处理组茶叶的长势,图1-c为对照组茶叶的长势。从图中可看出图1-a茶叶叶片肥厚、长势匀齐;图1-b长势良好,但发芽率比图1-a差一些;图1-c茶叶茶梗瘦长,长势不齐,总体生长情况比两个处理组都差。
[0051]
含有二氧化硅处理组的茶树,茶树发芽时间较不含二氧化硅处理组的茶树以及对照组茶树提前2天,百芽重较对照组增加,发芽率更高,如表1所示;发芽一周后,含有二氧化硅处理组的茶树叶片肥厚、长势匀齐,如图1-a所示;不含二氧化硅处理组的茶树叶片尚肥厚、长势尚匀齐;对照组茶树茶梗瘦长,长势不齐,如图1-c所示。
[0052]
含有二氧化硅处理组的茶树采摘时间较不含二氧化硅处理组的茶树以及对照组茶树提前7天,青叶重量增加21.28%,如表2所示。
[0053]
表2本公开对武夷岩茶茶青产量的增产效果
[0054][0055]
茶叶通过武夷岩茶传统制作工艺进行加工,成品茶进行内质检测和专家感官审评,内质检测结果如表3所示。
[0056]
表3武夷岩茶茶叶内质检测报告
[0057][0058]
茶叶中茶多酚、维生素c的增加会增加茶叶的甜度和鲜爽度、水浸出物增加会增加茶叶滋味的浓厚感,而咖啡碱降低会降低茶叶苦涩感,以上综合起来就表现为茶叶品质显著提升。
[0059]
专家感官审评即通过专业茶叶审评人员对茶叶的外形、内质、汤色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定,审评结果如表4所示。
[0060]
表4本公开对武夷岩茶感官审评提升效果
[0061][0062][0063]
通过上表可看出含有二氧化硅的处理组的茶叶相较对照组茶叶香气、滋味都有明显提升,茶叶品质更好。
[0064]
实施例3
[0065]
在建阳漳墩小白茶基地进行茶叶叶面肥喷施实验,茶树品种为武夷奇种,树龄40年,茶田面积42亩。本公开是在茶树常规田间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叶面喷施实验。由于小白茶采摘芽叶制作,所以本次实验只喷施一次,本公开肥料在茶树发芽前进行喷施,稀释倍数是100倍,喷施至茶树叶面完全湿润。
[0066]
选取二氧化硅含量为22%;硫酸钾含量为5%;硫酸锌含量2%;乙醇含量1%;水含量70%作为处理组,未使用本公开实施例的茶叶面肥作为对照组。
[0067]
图2示出使用本公开技术方案的处理组与未使用本公开的对照组茶叶发芽率对比
图。其中图2-a为使用本公开技术方案的处理组茶树发芽率、图2-b为对照组茶树发芽率。从图中可看出图2-a茶叶发芽率更高、茶叶更加肥壮,较图2-b长势更好。
[0068]
通过本公开处理的茶树,茶树发芽率更高,新芽更密、也更肥壮,如图2-a所示;茶树长势更好,茶青产量较对照组提升了21%,如表5所示。
[0069]
茶叶通过白茶制作工艺进行加工,成品茶经专家感官审评,品质较对照组有明显提升,如表6所示。
[0070]
表5本公开对小白茶茶青产量的增产效果
[0071][0072]
表6本公开对小白茶感官审评提升效果
[0073][0074]
通过上表可看出处理组茶叶较对照组茶叶汤色、香气、滋味都有明显提升,茶叶品质明显提升。
[0075]
通过本公开的技术和应用,通过合理配置活性二氧化硅与磷酸钾、硫酸锌在茶叶叶面肥中的比例,能够最大提高活性二氧化硅的活性,增加茶叶对肥料的吸收率,三种元素共同作用下,能够调节和平衡茶树对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利用,促进茶树光合作用、提高茶树内含物。采用本公开实施例的茶叶专用叶面肥用够有效提高茶叶的百芽重指标,提升茶叶口感,从而提升茶叶产量和品质。
[0076]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