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石墨烯高温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4:2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石墨 加热 装置 地说 高温


1.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烯加热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石墨烯高温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2.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和力学特性,在材料学、微纳加工、能源、生物医学和药物传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石墨烯常见的粉体生产的方法为机械剥离法、氧化还原法和sic外延生长法。
3.现如今在对物品进行加热和烘干操作时通常采用电阻丝等进行加热,但是加热丝一般都是位于加热腔内部并占据部分空间,因而会导致加热空间较小,且其内部清洁较为麻烦,因此难以满足社会需求,故而提出一种石墨烯高温加热结构来解决上述中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石墨烯高温加热装置。
5.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石墨烯高温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箱体,所述加热箱体的底板上设有石墨烯加热板,所述石墨烯加热板上均连接有若干个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一端连接在石墨烯加热板上且紧贴加热箱体侧壁设置,所述换热管的高度包括加热箱体高度的1/4、加热箱体高度的1/2、加热箱体高度的3/4和与加热箱体等高。
6.作为优选的,每根所述换热管上均套设有绝热固定套,所述换热管通过绝热固定套固定连接在加热箱体的侧壁上。
7.作为优选的,与加热箱体等高的所述换热管至少有四根,且四根与加热箱体等高的换热管的换热端之间连接有紧贴加热箱体顶板的辅热铜板。
8.作为优选的,所述辅热铜板朝向石墨烯加热板的一面设有若干道同心的环形凹槽。
9.作为优选的,分别为加热箱体高度的1/4、加热箱体高度的1/2、加热箱体高度的3/4和与加热箱体等高的所述换热管数量相等且沿加热箱体的侧壁均距设置。
10.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石墨烯加热板取代了传统的电阻丝加热装置,减少了电热装置的整体占用空间,同时采用若干根高度不一的换热管作为加热箱体内的换热装置,可以将石墨烯加热板发生的热量均匀发散到加热箱体的内部空间中,使得加热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石墨烯高温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2.图中:1、加热箱体;2、换热管;3、辅热铜板;4、石墨烯加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15.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通讯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的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16.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17.一种石墨烯高温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箱体1,加热箱体1的底板上设有石墨烯加热板4,石墨烯加热板4上均连接有若干个换热管2,换热管2一端连接在石墨烯加热板4上且紧贴加热箱体1侧壁设置,换热管2的高度包括加热箱体1高度的1/4、加热箱体1高度的1/2、加热箱体1高度的3/4和与加热箱体1等高。这一技术方案中采用石墨烯加热板4取代了传统的电阻丝加热装置,减少了电热装置的整体占用空间,同时采用若干根高度不一的换热管2作为加热箱体1内的换热装置,可以将石墨烯加热板4发生的热量均匀发散到加热箱体1的内部空间中,使得加热更加均匀。
18.每根换热管2上均套设有绝热固定套,换热管2通过绝热固定套固定连接在加热箱体1的侧壁上,通过绝热固定套作为固定部件实现了换热管2装配时的稳定配置。
19.与加热箱体1等高的换热管2至少有四根,且四根与加热箱体1等高的换热管2的换热端之间连接有紧贴加热箱体1顶板的辅热铜板3。与加热箱体1等高的换热管2可以将石墨烯加热板4产生的热量以85%以上的效率送至加热箱体1的顶板处,对待加热物体的上表面进行加热,但由于换热管2的换热端为点加热而非面加热,因此无法实现均匀加热的效果,因此要配置紧贴加热箱体1顶板的辅热铜板3来辅助实现均匀放热,与加热箱体1等高的换热管2至少有四根是为了保证辅热铜板3受热均匀,在辅热铜板3朝向石墨烯加热板4的一面设置若干道同心的环形凹槽是为了实现放热均匀。
20.分别为加热箱体1高度的1/4、加热箱体1高度的1/2、加热箱体1高度的3/4和与加热箱体1等高的换热管2数量相等且沿加热箱体1的侧壁均距设置可以使待加热物体在加热箱体1内受热更加均匀。
21.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
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22.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2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石墨烯高温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箱体的底板上设有石墨烯加热板,所述石墨烯加热板上均连接有若干个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一端连接在石墨烯加热板上且紧贴加热箱体侧壁设置,所述换热管的高度包括加热箱体高度的1/4、加热箱体高度的1/2、加热箱体高度的3/4和与加热箱体等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高温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换热管上均套设有绝热固定套,所述换热管通过绝热固定套固定连接在加热箱体的侧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高温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与加热箱体等高的所述换热管至少有四根,且四根与加热箱体等高的换热管的换热端之间连接有紧贴加热箱体顶板的辅热铜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石墨烯高温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热铜板朝向石墨烯加热板的一面设有若干道同心的环形凹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高温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分别为加热箱体高度的1/4、加热箱体高度的1/2、加热箱体高度的3/4和与加热箱体等高的所述换热管数量相等且沿加热箱体的侧壁均距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石墨烯高温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箱体,所述加热箱体的底板上设有石墨烯加热板,所述石墨烯加热板上均连接有若干个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一端连接在石墨烯加热板上且紧贴加热箱体侧壁设置,所述换热管的高度包括加热箱体高度的1/4、加热箱体高度的1/2、加热箱体高度的3/4和与加热箱体等高,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石墨烯加热板取代了传统的电阻丝加热装置,减少了电热装置的整体占用空间,同时采用若干根高度不一的换热管作为加热箱体内的换热装置,可以将石墨烯加热板发生的热量均匀发散到加热箱体的内部空间中,使得加热更加均匀。热更加均匀。热更加均匀。


技术研发人员:张智萍 袁海峰 郭丹 张俊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碳导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02
技术公布日:2021/10/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