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碳纤维辐条的接头结构、自行车轮及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2022-12-14 10:27:3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辐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碳纤维辐条的接头结构、自行车轮及自行车。


背景技术:

2.自行车、摩托车和轮椅的部件主要是花鼓、轮圈和辐条组成的轮组,其中辐条的一端连接轮圈,另一端连接花鼓,辐条具有增加强度、支持轮胎的作用,通过调节辐条的松紧还能够保证自行车、摩托车或轮椅的稳定性,传统的辐条主要是碳钢或不锈钢材质制成,重量重、成本高和生产效率低。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些碳纤维辐条,碳纤维辐条通常是将金属材质的牙帽和帽头分别嵌套到碳纤维辐条本体的两端,然后通过胶合方式进行固定,使得牙帽和帽头与碳纤维辐条本体固定在一起,但是对于胶合技术及胶合剂的粘结强度要求都较高,并且还存在脱胶风险,进而影响碳纤维辐条的使用稳定性和安全性。
3.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一种碳纤维辐条的接头结构,通过机械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碳纤维辐条更牢固地安装在轮圈/花鼓上。
5.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上述接头结构的自行车轮。
6.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上述自行车轮的自行车。
7.为实现上述第一目的,一种碳纤维辐条的接头结构,该接头结构用于将碳纤维辐条安装在轮圈/花鼓上,包括:
8.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用于连接轮圈/花鼓;
9.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与第一接头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接头具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至少部分形成第一锥形孔,所述第一锥形孔的直径自前而后逐渐减小;
10.防脱构件,所述防脱构件至少由两个弧形防滑片沿周向拼接而成,以形成内腔中空的防脱构件,所述防脱构件的内腔至少部分形成第二锥形孔,所述第二锥形孔的直径自前而后逐渐减小;所述碳纤维辐条的前端形成第一锥形部,第一锥形部的最大直径d2≤所述第一锥形孔的最小直径d1,并且所述第一锥形部与第二锥形孔形状大小一致;所述防脱构件的外周壁形成第二锥形部,所述第二锥形部与第一锥形孔形状大小一致;
11.所述第一锥形部夹持于防脱构件的第二锥形孔中,所述第二接头的贯穿孔与第一接头配合连接的同时,将防脱构件扣合于第一锥形孔内,所述碳纤维辐条依赖防脱构件和第二接头与第一接头连接。
12.采用上述设计,通过碳纤维辐条的前端与防脱构件紧密配合,同时防脱构件与第二接头紧密配合,从而实现第二接头与第一接头配合连接时,碳纤维辐条依赖防脱构件和第二接头与第一接头连接。该接头结构采用双重固定结构,进一步提高其连接处的连接强度,有效地避免使用胶合剂时因脱胶导致各接头与碳纤维辐条存在脱落的风险,大大提升
了碳纤维辐条产品的使用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所述第一锥形孔和第二锥形孔的直径均自前而后逐渐减小,提高了防脱构件与碳纤维辐条的结合强度、以及第二接头与防脱构件的结合强度,使在拉力的作用下越拉越紧,大大提升了拉伸强度。
13.安装时:第一、所述第一接头连接至轮圈/花鼓上;第二、所述碳纤维辐条自后向前插入第二接头的贯穿孔内并向外伸出;第三、各弧形防滑片绕着碳纤维辐条沿周向拼接,以将碳纤维辐条的第一锥形部与第二锥形孔紧密配合;第四、所述第二接头向前推进,直至第二接头的第一锥形孔与防脱构件的第二锥形部紧密配合;第五、所述第二接头与第一接头相固接,完成将碳纤维辐条安装至轮圈/花鼓上。
14.为实现上述第二目的,一种自行车轮,包括上述接头结构,该接头结构用于实现碳纤维辐条与轮圈/花鼓的连接。
15.为实现上述第三目的,一种自行车,包括上述自行车轮。
附图说明
16.作为非限制性例子给出的具体说明更好地解释本发明包括什么以及其可被实施,此外,该说明参考附图,在附图中: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接头结构的分解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接头结构的组合剖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接头的剖视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脱构件由两个弧形防滑片构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方向对应于第二接头、防脱构件、碳纤维辐条与第一接头之间的距离远近,“前”为抵近第一接头的一侧,“后”为远离第一接头的一侧,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前”、“后”的方位方向与说明书附图标记的方向一致。
23.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24.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碳纤维辐条100的接头结构,该接头结构用于将碳纤维辐条100安装在轮圈/花鼓上,包括:
25.内埋接头4,所述内埋接头4内嵌至轮圈或花鼓内,所述内埋接头4具有贯穿的安装孔41,所述安装孔41的内周壁形成第四螺纹部411。
26.第一接头1,在本实例中,所述第一接头1为双头螺栓,即第一接头1外周壁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形成第一螺纹部11和第二螺纹部12,所述第一螺纹部11和第四螺纹部411相互螺接,使第一接头1固接在内埋接头4上,从而实现第一接头1通过内埋接头4连接在轮圈或花鼓上。
27.第二接头2,所述第二接头2具有贯穿孔21,所述贯穿孔21自前而后依次形成第三螺纹部23和第一锥形孔22,所述第一锥形孔22的直径自前而后逐渐减小。通过所述第二接
头2的第三螺纹部23和第一接头1的第二螺纹部12相螺接,使第二接头2与第一接头1相互固接。
28.请参阅图4,防脱构件3,所述防脱构件3是由两个弧形防滑片31沿周向拼接而成,以形成呈筒状且内腔32中空的防脱构件3,所述内腔32至少部分形成第二锥形孔33,所述第二锥形孔33的直径自前而后逐渐减小。所述碳纤维辐条100的前端形成第一锥形部101,第一锥形部101的最大直径d2≤第一锥形孔22的最小直径d1,并且第一锥形部101与第二锥形孔33形状大小一致。所述防脱构件3的外周壁形成第二锥形部34,所述第二锥形部34与第一锥形孔22形状大小一致。所述第一锥形部101夹持于防脱构件3的第二锥形孔33中,所述第二接头2的第三螺纹部23和第一接头1的第二螺纹部12相螺接的同时,将防脱构件3扣合于第一锥形孔22内,所述碳纤维辐条100依赖防脱构件3和第二接头2与第一接头1连接。
29.采用上述设计,通过碳纤维辐条100的前端与防脱构件3紧密配合,同时防脱构件3与第二接头2紧密配合,从而实现第二接头2与第一接头1配合连接时,碳纤维辐条100依赖防脱构件3和第二接头2与第一接头1连接。该接头结构采用双重固定结构,进一步提高其连接处的连接强度,有效地避免使用胶合剂时因脱胶导致各接头与碳纤维辐条100存在脱落的风险,大大提升了碳纤维辐条100产品的使用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所述第一锥形孔22和第二锥形孔33的直径均自前而后逐渐减小,提高了防脱构件3与碳纤维辐条100的结合强度、以及第二接头2与防脱构件3的结合强度,使在拉力的作用下越拉越紧,大大提升了拉伸强度。
30.安装时:第一、所述第一接头1的第一螺纹部11与内埋接头4的第四螺纹部411相螺接;第二、所述碳纤维辐条100自后向前插入第二接头2的贯穿孔21内并向外伸出;第三、各弧形防滑片31绕着碳纤维辐条100沿周向拼接,以将碳纤维辐条100的第一锥形部101与第二锥形孔33紧密配合;第四、所述第二接头2向前推进,直至第二接头2的第一锥形孔22与防脱构件3的第二锥形部34紧密配合;第五、所述第二接头2的第三螺纹部23与第一接头1的第二螺纹部12相螺接,完成将碳纤维辐条100安装至轮圈/花鼓上。
31.优选地,所述第一锥形孔(22)的锥角α∈【1
°
,2.5
°
】,所述第二锥形孔(33)的锥角β∈【1
°
,2.5
°
】。如此设计,便于加工制造并且其连接位置处更稳定。
32.本实用新型还揭示了一种自行车轮,包括上述的接头结构,该接头结构用于实现碳纤维辐条与轮圈/花鼓的连接。
33.本实用新型再揭示了一种自行车,它包括上述的自行车轮。
34.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