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从Raffaelealauricola中提取藿烷型三萜类化合物的方法

2022-11-28 13:10: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从raffaelea lauricola中提取藿烷型三萜类化合物的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一种从raffaelea lauricola中提取藿烷型三萜类化合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2.raffaelea lauricola是食菌小蠹(ambrosia beetle)所携带的高致病性伴生真菌,该病原真菌可致使树木枯萎,各国学者长期致力于其致病机理的研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在该属其他物种中已分离获得一些抑制植物生长、抗菌等活性物质,这彰显出该菌在生物农药或医药上有极大应用前景。
3.a'-neogammacerane-15α,22-diol是藿烷型三萜类物质,而藿烷型三萜类物质大多有抗肿瘤、抗炎和抗菌等活性。可借助修饰a'-neogammacerane-15α,22-diol的结构进而获得多种新的活性物质。目前,尚未见在raffaelea lauricola中分离出a'-neogammacerane-15α,22-diol的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公开一种从raffaelea lauricola中提取藿烷型三萜类化合物的方法,以促进其进一步在医药领域的研究和开发,为人类造福。
5.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从raffaelea lauricola中提取藿烷型三萜类化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raffaelea lauricola活化后,取菌块接种到pdb 培养基中,在160~180r/min、20~28℃条件下连续培养5~10天,按15wt%~20wt%接种量转接到改良的大米培养基中,继续在20~28℃条件下静置培养28~40天,得到菌丝体;2)将步骤1)得到的菌丝体在35~40℃下干燥后研磨成粉状,用1~2倍体积的乙酸乙酯浸泡12~24小时,超声40~60分钟,收集萃取液,残渣中再加入菌丝体1~2倍体积的乙酸乙酯,超声40~60分钟,收集萃取液,重复以上步骤,共得到三份萃取液合并浓缩得到粗提物浸膏;3)将浸膏用氯仿或二氯甲烷溶解,然后用反相硅胶c
18
进行拌样,干法装柱,以甲醇:水自体积比1:9

9:1梯度洗脱,收集甲醇:水体积比为9:1部分洗脱液,旋蒸浓缩得组分a;4)用1倍体积的氯仿溶解组分a,过200-300目硅胶柱,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为30:1开始梯度洗脱,收集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为10:1部分洗脱液,旋蒸浓缩得浸膏,再过200-300目硅胶柱,以石油醚:氯仿体积比为8:1开始梯度洗脱,收集石油醚:氯仿体积比为4:1部分洗脱液,再过200-300目硅胶柱层析,以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为20:1开始梯度洗脱,收集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为6:1部分洗脱液,旋蒸得到白色粉末状藿烷型三萜类化合物a'-neogammacerane-15α,22-diol,结构如下所示:

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改良的大米培养基:大米100g,木屑10g,加入纯水120 ml,121℃高压灭菌20min备用。
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接种菌块的大小为0.5
×
0.5cm,接种量为4 块。
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超声的功率为400 w,频率为35 khz。
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使用的反相硅胶c
18
粒径40-60μm,孔径120
å

1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梯度洗脱比例为甲醇:水体积比1:9, 2:8,3:7, 4:6, 6:4, 7:3, 8:2,9:1。
1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梯度洗脱比例为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30:1,20:1,10:1,8:1,6:1,石油醚:氯仿体积比8:1,6:1,4:1。
12.本发明的显著优点:(1)分离纯化简单,成本低;(2)过程简便,易操作;(3)制得的化合物纯度高,且重复性好。
附图说明
13.图1为a'-neogammacerane-15α,22-diol化合物的1h nmr谱(cdcl3);图2为a'-neogammacerane-15α,22-diol化合物的
13
c nmr谱(cdcl3);图3为a'-neogammacerane-15α,22-diol化合物的dept135谱(cdcl3);图4为a'-neogammacerane-15α,22-diol化合物的cosy谱(cdcl3);图5为a'-neogammacerane-15α,22-diol化合物的hmbc谱(cdcl3);图6为a'-neogammacerane-15α,22-diol化合物的hsqc谱(cdcl3)。
具体实施方式
14.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本领域常规方法。
15.本发明所使用的raffaelea lauricola菌株编号为hulcr7161。
16.实施例11)取raffaelea lauricola为材料,无菌条件下挑取大小为0.5
×
0.5cm的菌块4块接种到pdb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粉3.9g,纯水100 ml,装入250ml锥形瓶,在121℃高压下灭菌20min)中,在160r/min、25℃条件下连续培养7天即初级培养,按10wt%接种量转接到改良的大米培养基(大米100g,木屑10g,加入纯水120 ml,121℃高压灭菌20min)中,继续在25℃条件下静置培养35天即次级培养。
17.2)收集培养35天后得到的菌丝体在室温下干燥之后研磨粉碎,加1倍体积的乙酸
乙酯浸泡12小时,超声40分钟,过滤得萃取液,残渣中再加入菌丝体1倍体积的乙酸乙酯,超声40分钟,收集萃取液,再次重复上述步骤,共得到三份萃取液合并浓缩得到粗提物浸膏。
18.3)将浸膏溶解于氯仿,使用40-60μm粒径反相c
18
硅胶拌样,干法装柱,以甲醇:水自1:9体积比开始梯度洗脱(甲醇:水体积比为1:9, 2:8,3:7, 4:6, 6:4, 7:3, 8:2,9:1),收集甲醇:水体积比为9:1部分旋蒸得粗品。
19.4)用1倍体积的氯仿溶解粗品,上200-300目硅胶柱,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30:1开始梯度洗脱(梯度洗脱比例为30:1,20:1,10:1),收集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10:1部分洗脱液,旋蒸浓缩得浸膏,再过200-300目硅胶柱,以石油醚:氯仿体积比为8:1开始梯度洗脱(梯度洗脱比例为8:1,6:1,4:1),收集石油醚:氯仿体积比4:1部分洗脱液,再过200-300目硅胶柱层析,以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为20:1开始梯度洗脱(梯度洗脱比例为20:1,10:1,8:1,6:1),收集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为6:1部分洗脱液,旋蒸得到白色粉末状藿烷型三萜类化合物。
20.经计算其提取率为1.320%(提取率%=重量/菌丝体浸膏总量
×
100%)。
21.本实施例中,步骤2)中超声的功率为400 w,频率为35 khz。
22.实施例21)取raffaelea lauricola(本实验室保存菌株)为材料,无菌条件下挑取大小为0.5
×
0.5cm的菌块4块接种到pdb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粉3.9g,纯水100 ml,装入250 ml锥形瓶,在121℃高压下灭菌20min)中,在140r/min、20℃条件下连续培养5天即初级培养,按20wt%接种量转接到改良的大米培养基(大米100g,木屑10g,加入纯水120 ml,121℃高压灭菌,20min)中,继续在20℃条件下静置培养25天即次级培养。
23.2) 收集培养25天菌丝体在室温下干燥之后研磨粉碎,加1倍体积的乙酸乙酯浸泡12小时,超声40分钟,过滤得萃取液,残渣中再加入菌丝体1倍体积的乙酸乙酯,超声40分钟,收集萃取液,再次重复上述步骤,共得到三份萃取液合并浓缩得到粗提物浸膏。
24.3) 将浸膏溶解于氯仿,使用40-60μm粒径反相c
18
硅胶拌样,干法装柱,以甲醇:水自1:9体积比开始梯度洗脱(甲醇:水比例为1:9, 2:8,3:7, 4:6, 6:4, 7:3, 8:2,9:1),收集甲醇:水体积比为9:1部分旋蒸得粗品。
25.4) 用1倍体积的氯仿溶解粗品,上200-300目硅胶柱,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为30:1开始梯度洗脱(梯度洗脱比例为30:1,20:1,10:1),收集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10:1部分洗脱液,旋蒸浓缩得浸膏,再过200-300目硅胶柱,以石油醚:氯仿体积比为8:1开始梯度洗脱(梯度洗脱比例为8:1,6:1,4:1),收集石油醚:氯仿体积比4:1部分洗脱液,再过200-300目硅胶柱层析,以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为20:1开始梯度洗脱(梯度洗脱比例为20:1,10:1,8:1,6:1),收集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为6:1部分洗脱液,旋蒸得到白色粉末状藿烷型三萜类化合物。
26.经计算其提取率为1.246%(提取率%=重量/菌丝体浸膏总量
×
100%)。
27.本实施例中,步骤2)中超声的功率为400 w,频率为35 khz。
28.实施例31)取raffaelea lauricola(本实验室保存菌株)为材料,无菌条件下挑取大小为0.5
×
0.5cm的菌块4块接种到pdb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粉3.9g,纯水100 ml,装入250 ml锥形瓶,在121℃高压下灭菌20min)中,在180r/min、28℃条件下连续培养10天即初级培养,按
25wt%接种量转接到改良的大米培养基(大米100g,木屑10g,加入纯水120 ml,121℃高压灭菌,20min)中,继续在28℃条件下静置培养40天即次级培养。
29.2) 收集培养40天菌丝体在室温下干燥之后研磨粉碎,加1倍体积的乙酸乙酯浸泡12小时,超声90分钟,过滤得萃取液,残渣中再加入菌丝体1倍体积的乙酸乙酯,超声90分钟,收集萃取液,再次重复上述步骤,共得到三份萃取液合并浓缩得到粗提物浸膏。
30.3) 将浸膏溶解于氯仿,使用40-60μm粒径反相c
18
硅胶拌样,干法装柱,以甲醇:水自1:9体积比开始梯度洗脱(甲醇:水比例为1:9, 2:8,3:7, 4:6, 6:4, 7:3, 8:2,9:1),收集甲醇:水体积比为9:1部分旋蒸得粗品。
31.4) 用1倍体积的氯仿溶解粗品,上200-300目硅胶柱,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为30:1开始梯度洗脱(梯度洗脱比例为30:1,20:1,10:1),收集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10:1部分洗脱液,旋蒸浓缩得浸膏,再过200-300目硅胶柱,以石油醚:氯仿体积比为8:1开始梯度洗脱(梯度洗脱比例为8:1,6:1,4:1),收集石油醚:氯仿体积比4:1部分洗脱液,再过200-300目硅胶柱层析,以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为20:1开始梯度洗脱(梯度洗脱比例为20:1,10:1,8:1,6:1),收集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为6:1部分洗脱液,旋蒸得到白色粉末状藿烷型三萜类化合物。
32.经计算其提取率为1.298%(提取率%=重量/菌丝体浸膏总量
×
100%)。
33.本实施例中,步骤2)中超声的功率为400 w,频率为35 khz。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