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酵母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5-18 13:22: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酵母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酵母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2.酵母是一些单细胞真菌,是子囊菌、担子菌等几科单细胞真菌的通称,一般泛指能发酵糖类的各种单细胞真菌,可用于酿造生产,有的为致病菌,是遗传工程和细胞周期研究的模式生物。酵母菌是人类文明史中被应用得最早的微生物。可在缺氧环境中生存。目前已知有1000多种酵母,根据酵母菌产生孢子(子囊孢子和担孢子)的能力,可将酵母分成三类:形成孢子的株系属于子囊菌和担子菌。不形成孢子但主要通过出芽生殖来繁殖的称为不完全真菌,或者叫“假酵母”(类酵母)。目前已知极少部分酵母被分类到子囊菌门。酵母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主要生长在偏酸性的潮湿的含糖环境中,而在酿酒中,它也十分重要。
3.固态发酵是指一类使用不溶性固体基质来培养微生物的工艺过程,既包括将固态悬浮在液体中的深层发酵,也包括在没有(或几乎没有)游离水的湿固体材料上培养微生物的工艺过程。多数情况下是指在没有或几乎没有自由水存在下,在有一定湿度的水不溶性固态基质中,用一种或多种微生物发酵的一个生物反应过程,现有的发酵过程通常是在发酵罐中进行的,在进行酵母发酵时,为了使反应更快通常需要对发酵桶进行加温处理,然而在酵母发酵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发酵桶在高温高压的情况下有爆炸的风险。中国公开发明专利,申请号201910535795.9,申请日2019.06.20,公开了一种酵母发酵桶,该发明通过防爆筒、防爆膜和引起口之间的相互配合,当罐体内压力迅速增大超过预定的阀值时,防爆膜会破裂,从而会倾泻罐体内的压力,降低爆炸的可能,但该装置成本较高,压力过大时通过防爆膜破裂来释放,无法通过无损的方式来释放罐内压力,且发酵过程对水温、湿度、氧气浓度的控制要求较高,该装置无法控制和观察内部发酵程度和相关空气数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控制和检测发酵过程中温湿度参数,对酵母施加热空气和排出气体的一种酵母发酵装置。
5.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酵母发酵装置,包括:基体,基体上方铰接连接盖体,盖体下方连接有盖体底板,盖体底板上端面设置有排气组件,盖体上端面向下穿插设置有传感组件,盖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向下固定有第一电机以及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下方可拆卸地连接有搅动板,基体内部固定有支撑基体,支撑基体内可拆卸地设有内胆基体,支撑基体侧壁设有第二定位孔;内胆基体侧壁设有第一定位孔,支撑基体与基体之间设有排出组件,基体底部侧方固定有气泵,基体侧壁可拆卸地设有第一泵体,第一泵体通过管道连接有可拆接头,可拆接头连接有喷头水管,喷头水管分支穿过盖体,喷头水管分支末端位于盖体底板螺纹孔内,盖体底板螺纹孔内连接有喷头,基体底部侧方阵列布设有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内设有辅助件,盖体上设有观察罩。盖体通过在铰接处开闭可形成装置相对密闭空间,便于加入酵母发酵和
取出发酵物,盖体与盖体底板用于固定排气组件和传感组件,排气组件对发酵过程产生的气体进行释放,避免盖体闭合后内部发酵气压增大引起装置炸裂,通过盖体上的观察罩能观察到排气组件的位置变化,传感组件对发酵过程进行空气温度和湿度等数据的检测,盖体上设置第一壳体用于对第一电机固定,第一电机内穿插有第一转轴,第一电机通过第一转轴带动下方搅动板旋转来对酵母进行搅动,促进发酵的效率,支撑基体固定在基体内用于架设内胆基体,且内胆基体可拆卸便于清洗发酵残留物,保证下次发酵环境的无污染,辅助组件对支撑基体与基体之间的空气扰动,在空间内形成均衡的温度气流来扰动上方的支撑基体以及内胆基体底部,第二定位孔与第一定位孔对准且和排出组件连通,发酵产生的流体介质将通过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从排出组件流出,气泵的出气端穿插在基体侧壁并位于基体与支撑基体之间空隙,气泵通过向空隙释放适合发酵的温度的气流,并支撑基体传递至内胆集体,形成良好发酵环境提高发酵效率,喷头水管穿过盖体和盖体底板并连接喷头,第一泵体通过可拆接头和喷头水管向喷头输送液体,喷头将第一泵体输送的液体加温并形成细化水雾喷洒至基体内的内胆基体,从而对内胆基体内的发酵物施加适宜温度的水帮助发酵,第二壳体用于提供辅助组件的安装空间。
6.优选地,搅动板包括可与第一转轴拆接的连轴,连轴下方垂直布设有搅拌基体,连轴一侧与搅拌基体在竖直方向上连接搅拌辅助条,连轴另一侧与搅拌基体连接有搅拌辅助板,搅拌基体位于搅拌辅助条同侧固定有搅拌主板,搅拌主板上从上至下一次设有第一孔体、第二孔体以及第三孔体,第一孔体、第二孔体以及第三孔体均为通孔。连轴通过拆卸能够便于取出和清洗搅动板,避免上次发酵残留物粘连在搅动板上,造成下次发酵环境污染,搅拌基体用于固定搅拌辅助条和搅拌辅助板,联轴带动搅拌基体旋转从而对发酵物搅拌,促进发酵,搅拌辅助条一方面加固搅拌基体与连轴的连接稳固性,另一方面通过条状的搅拌辅助条与发酵物的小面积接触并搅拌,减少了发酵物与搅拌板的粘连;搅拌辅助条靠近连轴,能够对位于连轴中心处的发酵物进行搅拌,避免外侧的搅拌基体对发酵物搅拌不匀而导致发酵物发酵失败,位于连轴另一侧的搅拌辅助板对发酵物的搅拌过程进行辅助,形成与搅拌基体旋转半径不同的圆周运动来搅拌发酵物,帮助发酵物充分搅拌均匀,第一孔体、第二孔体与第三孔体可使部分发酵物通过,避免发酵物完全粘连在搅拌基体与内胆基体之间,使连轴带动搅动板旋转运动受阻,且第一孔体与第二孔体与第三孔体之间形成条状隔板能够对发酵物形成不同水平高度的搅拌,提升搅拌效率,同时第一孔体、第二孔体以及第三孔体也大大减少了搅拌板与发酵物的接触面积,避免发酵物与搅拌基体过度粘连。
7.优选地,辅助组件包括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固定于第一壳体内底面,第二电机上设有转动轴,转动轴穿过基体内壁的轴承并位于基体下底面与支撑基体下底面之间,转动轴上间隔布设有第一摆动板和第二摆动板,第一摆动板末端与第二摆动板末端之间设有叶板。第一壳体为第二电机提供布设空间,第一摆动板与第二摆动板互成角度且之间连接的叶板相对转轴倾斜环绕,第二电机通过转动轴带动叶板的转动,将气泵送入的加热气体均匀充斥在支撑基体与基体之间的间隔空间内,使上方的内胆基体受热控制均匀,同时叶板由于倾斜环绕在转轴一侧,叶板在扰动热气流的过程中,能够使部分的气流向上对支撑基体的外壁冲击,引起支撑基体表面的轻微震动可传递至内胆基体内,实现内胆基体的轻微震动,一方面通过震动使发酵物与内胆基体内壁脱落,避免发酵产物完全粘附于内胆基体内壁表面,另一方面震动能够产生能量保持内胆基体的温度,有利于发酵环境的保持;发酵
过程中发酵物产生的液体介质在内胆基体的震动下能够更顺利地通过排出组件排出,避免介质长时间堆积影响影响和污染发酵环境。
8.优选地,排出组件包括第一电磁阀,第一电磁阀固定于支撑基体外壁,且第一电磁阀的内部通孔与第二定位孔以及第一定位孔同轴对准,第一电磁阀远离支撑基体一侧可拆卸地设有吸附法兰,吸附法兰上固定有排出气管且排出气管末端穿过基体侧壁,排出气管位于基体与支撑基体之间段联通有分管,任一分管末端设有第二电磁阀。发酵物发酵过程产生的液体介质通过第二定位孔与第一定位孔流入第一电磁阀,通过控制第一电磁阀使介质流经过排出气管流出,两个分管与排出气管联通并垂直向下,通过控制分管末端的第二电磁阀来排出冷却后的气体,避免气体在完全冷却后滞留在内胆基体底部无法通过上方的排气组件排出,造成气压增大和影响发酵温度。
9.优选地,排气组件包括上基板和下基板,上基板与下基板阵列布设有支撑杆,下基板固定于盖体底板下端面,上基板位于盖体上端面,上基板向上设有出风导流件,出风导流件中空且与上基板联通,下基板向上设有出气套筒,出气套筒中空且与下基板联通,支撑杆上可滑动的设有至少两个滑移调节组件。支撑杆对上基板和下基板连接固定,下基板可拆卸地与盖体底板下端面接触并固定,出风导流件为向水平方向弯曲的壳体,一方面能通过壳体内壁对排出气流导向,另一方面开口朝水平方向可避免上方的灰尘直接掉落,造成发酵环境污染,发酵产生的气体通过出气套筒向上作用滑移组合件,通过滑移组合件的移动对气体排出效果均衡控制。
10.优选地,滑移调节组件包括调节底板,调节底板四周垂直布设有调节侧板,调节底板的四个角处设有滑移套,位于下方的滑移调节件上的调节底板上均匀开设气孔,调节底板中心处向上固定有气阀基体,气阀基体制高点高于调节侧板,位于上方的滑移调节件的气阀基体开有通孔,调节底板下端面设有橡胶圈,橡胶圈与气阀基体对应设置。支撑杆穿插在滑移套内实现调节底板在支撑杆上滑移,从出气套筒排出的气体通过下方的调节底板上的气孔,作向上用于上方的调节底板,气阀基体为滑移调节件提供重量和中心处的重心,使滑移调节件在竖直方向上滑移,气阀基体高于调节侧板,避免上方滑移调节组件的调节底板与下方滑移调节组件的调节侧板贴合形成密闭空间,造成排出气体无法通过,上方滑移调节组件的气阀基体的通孔能将向上气流部分缓存在两个滑移调节组件之间,直至气压再次升高将缓存的气流通过通孔排出,没有气体排出时,橡胶圈会对出气套筒接触并形成相对密封,避免外部空气进入基体干扰发酵环境 。
11.优选地,喷头包括外壳体,外壳体上方设有螺纹,外壳体内穿插有内管道,内管道与喷头水管接触且内径相同,内管道下端可拆卸的设有收束头,外壳体上端面环绕布设多个u型管,u型管弯曲段位于外壳体上端面上方,任一u型管内螺旋环绕有加热电阻丝,外壳体侧壁上环绕布设有喷头管,竖直方向上的喷头管具有不同倾角。外壳体通过螺纹与盖体底板螺纹拧紧连接,第一泵体释放的液体经过喷头水管到达内管道,并通过收束头增大液体流速,从而与外壳地底部冲击形成更大反向作用力,便于液体到达外壳体内部上方,u型管保护加热电阻并对液体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液体从不同倾角喷头管向外排出,喷洒至内胆基体内的发酵物上,给予发酵适宜温度的水分,帮助实现发酵。
12.优选地,所述传感组件包括温度湿度传感器和氧气检测仪,所述温度湿度传感器的传感杆件与所述氧气检测仪的检测管均穿过所述盖体以及所述盖体底板并位所述内胆
基体上方。温度湿度传感器对内胆基体内发酵过程的温度和湿度检测并显示,氧气检测仪对发酵工程氧气含量检测并显示,便于人员获得数据并通过装置的组件进行调控。
13.本发明由于采用了排气组件和排出组件对发酵产物排出,通过第一电机控制搅拌板对发酵物搅拌,气泵和第一泵体对装置释放温水和热气来提供发酵环境,因而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搅拌板对发酵物充分搅拌且能有效防止发酵物过分粘连;(2)气泵对装置内释放热气流并通过辅助组件扰动气流来均衡内胆基体的受热,加速发酵效率;(3)排气组件根据发酵释放气压大小能自动调控位置来释放气体同时防止外界空气进入,排出组件及时排出发酵产生介质;(4)第一泵体释放液体后经过喷头加热后喷洒至发酵物上,形成发酵。因此,本发明是一种能够控制和检测发酵过程中温湿度参数,对酵母施加热空气和排出气体的一种酵母发酵装置。
附图说明
14.图1为一种酵母发酵装置示意图;图2为盖体示意图;图3为盖体底板示意图;图4为排气组件示意图;图5为滑移调节件示意图;图6为橡胶圈示意图;图7为喷头示意图;图8为第一电机示意图;图9为搅拌板示意图;图10为支撑基体示意图;图11为内胆基体示意图;图12为基体示意图;图13为排出组件示意图;图14为辅助组件示意图。
15.附图标号:1、基体;10、第一泵体;100、泵体水管;101、可拆接头;102、喷头水管;14、第二壳体;15、第一电机;16、第一转轴;17、搅动板;170、连轴;171、搅拌基体;172、搅拌辅助条;173、搅拌辅助板;174、搅拌主板;175、第一孔体;176、第二孔体;177、第三孔体;2、盖体;20、盖体底板;21、第一壳体;22、喷头;23、排气组件;220、外壳体;221、内管道;222、收束头;223、u型管;224、加热电阻丝;225、喷头管;230、上基板;231、下基板;232、支撑杆;233、出风导流件;234、出气套筒;235、滑移调节组件;236、调节底板;237、调节侧板;238、滑移套;239、气孔;240、气阀基体;241、橡胶圈;3、支撑基体;30、第二定位孔;4、内胆基体;40、第一定位孔;5、排出组件;50、第一电磁阀;51、吸附法兰;52、排出气管;53、分管;54、第二电磁阀;6、辅助组件;60、第二电机;61、转动轴;62、第一摆动板;63、第二摆动板;64、叶板;7、气泵;8、传感组件;80、温度湿度传感器;81、氧气检测仪;9、观察罩。
具体实施方式
16.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7.一种酵母发酵装置,包括基体1,基体1上方设有盖体2,盖体2与基体1铰接连接,盖体2端面固定有盖体底板20,盖体2上端面中心向上设置有第一壳体21,第一壳体21与盖体2连通,基体1内固定有支撑基体3,支撑基体3上沿与基体内壁固定连接,支撑基体3底面以及侧面均与基体1内壁存在空隙距离,支撑基体3内设置有内胆基体4,内胆基体4外轮廓与支撑基体3内壁轮廓贴合,且内胆基体4的上沿与支撑基体3上沿通过螺纹拧紧连接,支撑基体3在侧壁下方开设有第二定位孔30,内胆基体4在侧壁底部开设有第一定位孔40,第一定位孔40与第二定位孔30同轴对准,支撑基体3外壁一端设置有排出组件5,排出组件5包括第一电磁阀50,第一电磁阀50一端固定于第二定位孔位于支撑基体3外壁端口,第一电磁阀50另一端通过吸附法兰51固定有排出气管52,吸附法兰51与第一电磁阀50通过螺纹螺栓连接,排出气管52一端固定于吸附法兰51,另一端伸出基体1侧壁直至装置外部,排出气管52下方连接有两个分管53,分管53相对排出气管52在竖直方向垂直布设且连通,任一分管53在下方末端设置有第二电磁阀54,基体1侧壁设有第一泵体10,第一泵体10上方连接有泵体水管100,泵体水管100通过可拆接头101连接有喷头水管102,喷头水管102设有分支,任一喷头水管102分支向下穿过盖体2,且末端分别位于盖体底板20的两个螺纹孔内,任一螺纹孔内向下连接有喷头22,喷头22包括外壳体220,外壳体220上方设有圆柱螺纹,外壳体220通过圆柱螺纹与盖体底板20的螺纹孔拧紧直至与喷头水管102接触,外壳体220内固定设有内管道221,内管道221内径与喷头水管102分支管道内径等大,内管道211末端设有收束头222,收束头222为圆锥开口的可拆卸件,外壳体220上端面环绕布设有u型管223,u型管穿插在外壳体220上方,任一u型管223内设有螺旋状的加热电阻丝224,外壳体220侧壁环绕布设有喷头管225,在同一轴线上的喷头管225在竖直平面内夹角不同,通过第一泵体10将液体经过泵体水管100输送至喷头水管102,液体到达喷头水管102分支末端后流进内管道221,收束头222的开口通过减小内管道221内的水流横截面来增加水流流速,从而使流出收束头222的水流以更大速度与外壳体220底面冲击,帮助水流沿着外壳体220内壁向上流动,到达外壳体220与内管道221之间的液体通过u型管内的加热电阻加热到适宜温度,在第一泵体10输出液体一段时间后,外壳体220与内管道221之间会充满液体,液体从各个倾角不同的喷头管225向外喷洒至下方内胆基体内的发酵物,帮助发酵物发酵和提供水分。喷洒到内胆基体4内的液体会有部分残余,发酵物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酒精等介质,通过打开第一电磁阀来排出上述的残余液体以及酒精介质,避免残余液体和酒精积累过多污染发酵环境。
18.盖体2中心向上设置有第一壳体21,第一壳体21为圆柱壳且与盖体2连通,第一壳体21内底面向下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15,第一电机15内穿插有第一转轴16,第一转轴16与第一电机15同步转动,第一转轴16下方可拆卸地设有搅动板17,搅动板17包括连轴170,连轴170上端与第一转轴16连接,连轴170下端固定设有搅拌基体171,连轴170一侧与搅拌基体171在竖直方向上设有搅拌辅助条172,搅拌辅助条172为弯曲杆件,连轴170另一侧与搅拌基体170连接有搅拌辅助板173,搅拌基体170位于搅拌辅助条173同侧固定有搅拌主板174,搅拌主板174上从上至下一次设有第一孔体175、第二孔体176以及第三孔体177,第一孔体175、第二孔体176以及第三孔体177均为通孔。连轴170通过拆卸能够便于取出和清洗
搅动板17,避免上次发酵残留物粘连在搅动板17上,造成下次发酵环境污染,搅拌基体171用于固定搅拌辅助条172和搅拌辅助板173,联轴170带动搅拌基体171旋转从而对发酵物搅拌,促进发酵,搅拌辅助条172一方面加固搅拌基体171与连轴170的连接稳固性,另一方面通过弯杆状的搅拌辅助条172与发酵物的小面积接触并搅拌,减少了发酵物与搅拌板17的粘连;搅拌辅助条173靠近连轴170,能够对位于连轴170中心处的发酵物进行搅拌,避免外侧的搅拌主板174对发酵物搅拌不匀而导致发酵物发酵不充分,位于连轴170另一侧的搅拌辅助板173对发酵物的搅拌过程进行辅助,形成与搅拌基体171旋转半径不同的圆周运动来搅拌发酵物,帮助发酵物充分搅拌均匀,第一孔体175、第二孔体176与第三孔体177可使部分发酵物通过,避免发酵物完全粘连在搅拌基体171与内胆基体4之间,使连轴170带动搅动板17旋转运动受阻,且第一孔体175与第二孔体176与第三孔体177之间形成条状隔板能够对发酵物形成不同水平高度的搅拌,提升搅拌效率,同时第一孔体175、第二孔体176以及第三孔体177也大大减少了搅拌板与发酵物的接触面积,避免发酵物与搅拌基体过度粘连,搅拌主板174与连轴170之间存在的u型凹槽能卡接部分发酵物,保证搅动板17与发酵物的有效接触,并且搅动板17的旋转会使u型凹槽外的发酵物挤压原本位于u型凹槽内的发酵物形成替换,实现发酵物在搅拌过程之间的挤压推移从而能帮助排出发酵产生的气体。
19.盖体底板20与盖体2之间设有排气组件23,排气组件23包括上基板230和下基板231,上基板230和下基板231之间通过间隔布设的支撑杆232连接固定,下基板231可拆卸地固定于盖体底板20下端面,便于取下排气组件23清洗,上基板位于盖体2上端面,上基板230向上设有出风导流件233,出风导流件233为弯曲壳体且开口朝水平方向,出风导流件233中空且与上基板230的出风口联通,下基板231向上设有出气套筒234,出气套筒234中空且与下基板231连通,支撑杆232上可滑动的设有至少两个滑移调节组件235。出风导流件233一方面能通过壳体内壁对排出气流导向,另一方面水平方向的开口可避免灰尘从上方直接落入内胆基体4内,造成发酵环境污染,发酵产生的气体通过出气套筒234向上作用滑移组合件235,通过滑移组合件235在支撑杆232上下滑移对气体排出效果均衡控制,滑移调节组件235包括调节底板236,调节底板236四周向上垂直布设有调节侧板237,调节底板236的四个角处设有滑移套238,位于下方的滑移调节件235上的调节底板236上均匀开设气孔239,调节底板236中心处向上固定有气阀基体240,气阀基体240为实心方体且气阀基体240制高点高于调节侧板237,位于上方的滑移调节件235的气阀基体240开有通孔,调节底板236下端面设有橡胶圈241,橡胶圈241与气阀基体240对应设置,支撑杆232穿插在滑移套238内实现调节底板236在支撑杆232上滑移,从出气套筒234排出的气体通过下方的调节底板236上的气孔239,向上作用位于上方的滑移调节件235的调节底板236,气阀基体240为滑移调节件235提供重量和中心处的重心,使滑移调节件235在竖直方向上滑移,气阀基体240高于调节侧板237,避免上方滑移调节组件235的调节底板236与下方滑移调节组件235的调节侧板237贴合形成密闭空间,造成排出气体无法通过排气组件23,上方滑移调节组件235的气阀基体240的通孔能将向上的气流部分缓存在两个滑移调节组件235之间,直至气压再次升高将缓存的气流通过通孔排出,没有气体排出时,橡胶圈241会与出气套筒234接触并形成相对密封,一方面避免外部空气进入基体干扰发酵环境;另一方面,防止位调节底板236下落撞击出气套筒234造成装置损坏,盖体2上端面与侧面在排气组件23一侧设有观察罩9,观察罩9为透明玻璃罩,可透过观察罩9观察滑移调节件235的上下运动变化,从而便于对内部气
压调控。
20.基体1侧方设有气泵7,气泵7的输出管道穿过基体1侧壁直至支撑基体3与基体1之间,基体1侧方底部等间距设有第二壳体14,第二壳体14开口朝向基体1内,任一第二壳体14底面设有辅助组件6,辅助组件6包括第二电机60,第二电机60内穿插有传动轴61,第二电机60带动转动轴61同步转动,转动轴61上间隔布设有第一摆动板62和第二摆动板63,第一摆动板62末端与第二摆动板63末端之间设有叶板64。第二壳体14为第二电机提供布设空间,第一摆动板62与第二摆动板63互成角度且之间连接的叶板64相对转动轴61倾斜环绕,第二电机60通过转动轴61带动叶板64的转动,将气泵7送入的加热气体均匀充斥在支撑基体3与基体1之间的间隔空间内,使上方的内胆基体4受热均匀,同时叶板64由于倾斜环绕在转轴一侧,叶板64在扰动热气流的过程中,能够使部分的气流向上对支撑基体3的外底面冲击,引起支撑基体3表面的轻微震动并将震动传递至内胆基体4内,一方面通过震动使发酵物与内胆基体4内壁脱落,避免发酵产物完全粘附于内胆基体4内壁表面,使搅动板17难以对发酵物搅拌,另一方面震动能够产生能量辅助保持内胆基体4的温度,有利于维持发酵环境,发酵过程中发酵物产生的液体介质在内胆基体4的震动下能够更顺利地通过排出组件5排出,避免介质长时间在内胆基体4底部堆积影响影响和污染发酵环境。
21.盖体2上还设有传感组件8,传感组件8包括温度湿度传感器80和氧气检测仪81,温度湿度传感器80的传感杆件以及氧气检测仪81的检测杆均穿过盖体2和盖体底板20直至内胆基体4上方,用于对发酵过程中温度、湿度、氧气含量数据的检测,便于人员观察数值并调控发酵参数。
22.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