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扶梯桁架中线装配工装的制作方法

2022-05-26 01:18: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扶梯装配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扶梯桁架中线装配工装。


背景技术:

2.自动扶梯已经广泛应用于商场、地铁、高铁、机场等公共场所,根据适用场地的不同,自动扶梯的型号也有差别,自动扶梯的桁架尺寸存在较大差异,会对生产装配造成影响。在车间生产装配自动扶梯时,需要保证自动扶梯桁架两端的回转部件安装位置准确以达到对中要求,误差在
±
0.5mm以内,如果偏差过大,自动扶梯的梯级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零部件磨损的情况,进而产生震动和噪音,缩短自动扶梯的使用寿命。
3.由于自动扶梯的桁架不是平直的结构,采用传统的吊线、两端拉线的方式均会因桁架部分结构或零部件的阻碍而影响中线精度,且同样因为桁架部分结构或零部件的阻挡造成校准操作极为繁琐困难,因此,亟需一种扶梯桁架中线装配工装,使校准中线的过程不受桁架结构或零部件的影响,并且便于校准位置,提高桁架的中线校准精度和校准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扶梯桁架中线装配工装,使校准中线的过程不受桁架结构或零部件的影响,并且便于校准位置,提高桁架的中线校准精度和校准效率。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扶梯桁架中线装配工装,包括第一回转机构、第二回转机构和调中机构;所述第一回转机构和所述第二回转机构分别安装于桁架两端的中点处,且所述第一回转机构与所述第二回转机构通过钢丝连接,使所述钢丝通过所述第一回转机构和所述第二回转机构的支撑悬于桁架上方,以所述钢丝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回转机构中点处为基准,通过所述调中机构调节所述钢丝另一端在所述第二回转机构上的位置使所述钢丝对应桁架的中线。
7.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得到以下技术效果:
8.本实用新型的扶梯桁架中线装配工装,先将桁架平放,再通过第一回转机构和第二回转机构分别在桁架的两端将钢丝支撑起来,从而避免桁架弯折的结构与钢丝相抵造成钢丝代表的中线出现偏差。再根据钢丝两端在第二回转机构上的位置判断钢丝是否处于中线位置,若钢丝位置有偏差则通过调中机构调整钢丝在第二回转机构上的位置来实现校准,校准过程中钢丝同样不受障碍物阻挡,位置调节更精确且操作更便利,有效提高了校准中线的效率和精度。
9.优选的,所述第一回转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一转轴和第一线轮,所述第一支架固定于所述桁架端部的中点处,所述第一转轴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的顶端,所述第一线轮轴接于所述第一转轴。
10.优选的,所述第二回转机构包括第二支架、第二转轴、第二线轮和绞盘,所述第二支架固定安装于所述桁架端部的中点处,所述第二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顶端,所述第
二线轮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绞盘轴接于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钢丝依次绕设于所述第一线轮、所述第二线轮和所述绞盘,所述绞盘用于收紧所述钢丝。
11.优选的,所述调中机构包括螺杆、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和传动带;所述螺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架,所述第二带轮套设于所述螺杆,所述第一带轮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所述传动带绕设于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二带轮,通过调节所述第二带轮在所述螺杆上的位置使所述第一带轮沿所述第二转轴滑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线轮沿所述第二转轴滑动。
12.优选的,所述第二转轴上还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第二线轮连接。
13.优选的,所述螺杆上设置有限位螺母,用以限制所述第二带轮的位置。
14.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架底部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为等腰三角形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中轴线与所述安装座的中线重合。
15.优选的,所述安装座底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为槽钢制成,所述安装板通过螺钉与桁架连接。
16.优选的,所述绞盘上设置有把手,用以转动绞盘。
17.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架上还设置有限位栓,所述限位栓与所述绞盘配合用以锁定所述绞盘。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9.本实用新型的扶梯桁架中线装配工装,将钢丝通过第一回转机构和第二回转机构支撑于桁架上方,使钢丝与桁架脱离接触,便于将钢丝拉直提高其对应中线的精度,并且通过调中机构调节钢丝在第二回转机构上的位置来实现对中校准操作,既提升了钢丝对应中线的精度,又提高了校准的效率。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扶梯桁架中线装配工装整体结构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一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二回转机构主视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一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二回转机构侧视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一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回转机构主视图。
24.图例:
25.1第一回转机构;2第二回转机构;3调中机构;
26.11第一支架;12第一转轴;13第一线轮;
27.21第二支架;22第二转轴;23第二线轮;24绞盘;25套筒;26安装座;27安装板;28把手;29限位栓;
28.31螺杆;32第一带轮;33第二带轮;34传动带;35限位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30.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扶梯桁架中线装配工装,包括第一回转机构1、第二回转机构2和调中机构3。将自动扶梯的桁架通过支撑结构平放以减小桁架两端之间的高度差,将第一回转机构1安装在桁架较高的一端中点处,第二回转机构2安装在桁架较
低的一端中点处,以钢丝绕过两回转机构并拉直。钢丝的一端位于第一回转机构1的中点处固定,以此为基准,观察钢丝另一端在第二回转机构2上的位置。若钢丝的另一端在第二回转机构2的中点处,则钢丝对应桁架的中线无需调节。若钢丝的另一端偏离第二回转机构2的中点处,则通过调中机构3对钢丝与第二回转机构2接触的位置进行调节,将钢丝校准对中。通过两点确定直线的原理,实现以钢丝对应桁架中线的目的。钢丝由两回转机构悬空支撑于桁架的上方,钢丝不与桁架弯折的结构相接触可避免因钢丝弯折或障碍物阻挡造成的对中误差。且在没有障碍物阻挡或摩擦的情况下,更便于调节钢丝的位置,且调整精度更高,可有效降低钢丝对中误差,达到要求的
±
0.5mm以内。
31.第一回转机构1包括第一支架11、第一转轴12和第一线轮13。第一支架11的底端固定安装在桁架较高一端的中点处,第一转轴12垂直于第一支架11并安装在第一支架11的顶端,第一转轴12的中线和第一支架11的中线重合并同时经过桁架较高一端的中点,使第一转轴12的中点对应桁架较高一端的中点。第一线轮13轴接在第一转轴12的中点处可进行转动。
32.第二回转机构2包括第二支架21、第二转轴22、第二线轮23和绞盘24。第二支架21的底端安装在桁架较低一端的中点处,第二转轴22垂直于第二支架21并安装在第二支架21的顶端,第二转轴22的中线与第二支架21的中线重合并同时经过桁架较低一端的中点,使第二转轴22的中点对应桁架较低一端的中点。第二线轮23可滑动地套设在第二转轴22上,使第二线轮23既可自转,又可沿第二转轴22的轴向滑动。绞盘24轴接于第二支架21上并靠近第二支架21的底端,钢丝盘绕在绞盘24上,引出钢丝的一端绕过第二线轮23后固定在第一线轮13,使绞盘24收绞钢丝时能够将钢丝绷紧,将第一线轮13与第二线轮23之间的钢丝拉直。
33.调中机构3包括螺杆31、第一带轮32、第二带轮33和传动带34。螺杆31垂直固定在第二支架21上,第二带轮33套设在螺杆31上,第一带轮32套设在第二转轴22上,传动带34呈环状绕设于两带轮上并处于绷紧状态。第二带轮33转动的过程中沿螺杆31的轴向滑移时,能够带动第一带轮32同步转动并沿着第二转轴22的轴向滑移,第一带轮32则顶推第二线轮23沿第二转轴22的轴向滑移,以调节钢丝在第二回转机构2上的位置,使钢丝一端位于第一转轴12的中点,另一端位于第二转轴22的中点,实现对中校准的目的。
34.由于钢丝发生偏斜时,可能会带动第二线轮23朝向第二转轴22中线的两侧偏移,若第一带轮32只能单向顶推第二线轮23则无法将第二线轮23拉回。因此,在一实施例中,在第二转轴22上套设有套筒25,套筒2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带轮32和第二线轮23连接,将第一带轮32与第二线轮23连接为整体,如此可确保无论第二线轮23向哪个方向偏移,通过第二带轮33带动第一带轮32移动均可调节第二线轮23的位置。
35.在一实施例中,螺杆31上套设有限位螺母35,限位螺母35用于限制第二带轮33沿螺杆31的轴向滑动。在第二线轮23处于第二转轴22的中点时,钢丝对应桁架的中线无需再进行调节,便通过限位螺母35锁定第二带轮33在螺杆31上的位置,以固定第一带轮32和第二线轮23的位置。
36.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支架21底部设置有安装座26,安装座26为等腰三角形的支架,并且第二支架21的中线与安装座26的中线重合,在安装时,将安装座26的底边中点与桁架较低一端的中点对应,便可使第二支架21的中线、第二转轴22的中线经过桁架较低一端的
中点,第二转轴22的中点处即代表桁架脚底一端的中点。
37.在一实施例中,安装座26底部设置有槽钢制成的安装板27,槽钢弯折的形状能够包裹住桁架的梁结构,提供更稳定的支撑效果,避免第二支架21因架体过长产生晃动或偏斜的情况,提升第二支架21的稳定性,进而提升中线校准精度。
38.在一实施例中,为便于操作绞盘24收绞钢丝,在绞盘24上安装有把手28,作为手动操作绞盘24的着力点,能够极大地提升绞盘24收绞钢丝的效率,并且便于操作人员施力将钢丝拉拽的更加紧绷平直。进而提升中线精度。
39.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支架21上还设置有限位栓29,限位栓29与绞盘24配合,在绞盘24将钢丝绷紧拉直后,通过限位栓29锁死绞盘24,使钢丝保持绷紧状态。
40.以上实施方式中的各种技术特征可以任意进行组合,只要特征之间的组合不存在冲突或矛盾即可,但是限于篇幅,未进行一一描述。
41.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动。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