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挤压模具自动开模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2-03-26 19:58:1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挤压型材生产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挤压模具自动开模机构。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自动化程度的不断增加,进而为了能够将工件加工成既定的规格,因此挤压装置得到的广泛的应用。
3.现有的挤压模具大都是将工件放置在模具内,然后通过加压装置的工作,对工件本体施加既定的压力,进而能够使工件形成既定的形状,为了避免加压过程中,工件的位移,进而模具四周都会设有两组限位架,进而使工件位于四个限位架形成的腔体中,但是这样的话会导致挤压后的成品或残次品不能够从模具中分离,进而影响下一次的工件挤压工作,从而降低工件的挤压效率。
4.因此,如何使挤压后的成品与模具相分离,是目前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挤压模具自动开模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6.技术方案:一种挤压模具自动开模机构,包括:
7.工作台,位于所述工作台上的顶升组件和模具,以及位于所述工作台上的挤压组件;
8.所述顶升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工作台上的支撑板,位于所述支撑板上的驱动装置和连接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的传动丝杆,以及安装在所述传动丝杆一端的顶升板;
9.所述驱动装置与传动丝杆连接;
10.至少在工作状态时,所述顶升板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顶升板带动工件开始运动,使工件从模具中脱离,所述模具中还设有与所述顶升板适配的通槽。
11.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的转动电机,位于所述转动电机输出端的驱动轮,套接在所述传动丝杆上的从动轮,以及用于连接所述驱动轮和从动轮的传动皮带,通过设置的驱动装置,进而能够完成对工件的提升工作。
12.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上还设有一组直线轴承座,位于所述直线轴承座上的升降管,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升降管一端的调节板;
13.所述升降管另一端与顶升板连接,通过设置的调节板,进而保证提升工作的顺利进行。
14.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传动丝杆另一端贯穿调节板,以及安装在所述传动丝杆另一端的限位块,通过设置的限位块,进而能够限制顶升板的升降高度,进而避免工件与其他装置之间发生损坏。
15.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挤压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驱动电机,设置
在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的升降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升降板上的加压装置,通过设置的加压装置,进而能够完成对工件的挤压成型工作。
16.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两组导向管,所述导向管贯穿升降板,能够调节加压装置的高度,进而便于工件的上下料工作。
17.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挤压模具自动开模机构,为了使挤压后的成品与模具相分离,进而本装置中设有顶升组件,进而当需要使工件从模具上脱落时,此时转动电机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转动电机带动驱动轮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驱动轮能够带动传动皮带开始运动,运动的传动皮带能够带动从动轮开始转动,进而运动的从动轮能够带动传动丝杆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传动丝杆能够带动顶升板开始运动,进而顶升板能够与工件抵接,进而能够使工件从模具上脱落。本装置通过设置的顶升组件,进而当加压组件完成对工件的挤压成型工作后,此时顶升板能够通过模具上的通孔,进而能够将工件顶出模具,进而能够使挤压后的成品与模具相分离;同时本装置中还设有限位块,进而能够限制顶升板的升降高度,进而避免工件与加压装置之间发生碰撞。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顶升组件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挤压组件示意图。
21.图中各附图标记为:工作台1、顶升组件2、转动电机21、驱动轮22、传动皮带23、从动轮24、支撑板25、直线轴承座26、升降管27、顶升板28、传动丝杆29、限位块210、连接部211、调节板212、模具3、挤压组件4、驱动电机41、升降板42、导向管43、导向管44。
具体实施方式
22.经过申请人的研究分析,出现这一问题(挤压后的成品不能够从模具中分离)的原因在于,现有的挤压模具大都是将工件放置在模具内,然后通过加压装置的工作,对工件本体施加既定的压力,进而能够使工件形成既定的形状,为了避免加压过程中,工件的位移,进而模具四周都会设有两组限位架,进而使工件位于四个限位架形成的腔体中,但是这样的话会导致挤压后的成品不能够从模具中分离,进而影响下一次的工件挤压工作,从而降低工件的挤压效率。本装置为了使挤压后的成品与模具相分离,进而本装置中设有顶升组件,进而当需要使工件从模具上脱落时,此时转动电机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转动电机带动驱动轮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驱动轮能够带动传动皮带开始运动,运动的传动皮带能够带动从动轮开始转动,进而运动的从动轮能够带动传动丝杆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传动丝杆能够带动顶升板开始运动,进而顶升板能够与工件抵接,进而能够使工件从模具上脱落。本装置通过设置的顶升组件,进而当加压组件完成对工件的挤压成型工作后,此时顶升板能够通过模具上的通孔,进而能够将工件顶出模具,进而能够使挤压后的成品与模具相分离;同时本装置中还设有限位块,进而能够限制顶升板的升降高度,进而避免工件与加压装置之间发生碰撞。
23.一种挤压模具自动开模机构,包括:工作台1、顶升组件2、转动电机21、驱动轮22、传动皮带23、从动轮24、支撑板25、直线轴承座26、升降管27、顶升板28、传动丝杆29、限位块
210、连接部211、调节板212、模具3、挤压组件4、驱动电机41、升降板42、加压装置43、导向管44。
24.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在对工件加压成型过程中,工件位置发生偏移,进而导致挤压成型工作的失败,进而在模具3四周会设有限位架,进而使工件位于四个限位架形成的腔体中,然后加压装置43完成对工件的加压工作,但是这样的话会导致挤压后的成品不能够从模具3中分离,进而影响下一次的工件挤压工作,而如果采用人工下料的话,会增加企业的负担,同时下料速度慢。
2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装置中设有工作台1,位于所述工作台1上的顶升组件2和模具3,以及位于所述工作台1上的挤压组件4;所述顶升组件2包括位于所述工作台1上的支撑板25,位于所述支撑板25上的驱动装置和连接部211,设置在所述连接部211上的传动丝杆29,以及安装在所述传动丝杆29一端的顶升板28;所述驱动装置与传动丝杆29连接;至少在工作状态时,所述顶升板28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顶升板28带动工件开始运动,使工件从模具3中脱离;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板25上的转动电机21,位于所述转动电机21输出端的驱动轮22,套接在所述传动丝杆29上的从动轮24,以及用于连接所述驱动轮22和从动轮24的传动皮带23;所述支撑板25上还设有一组直线轴承座26,位于所述直线轴承座26上的升降管27,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升降管27一端的调节板212;所述升降管27另一端与顶升板28连接;当需要使工件从模具3上脱落时,此时转动电机21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转动电机21带动驱动轮22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驱动轮22能够带动传动皮带23开始运动,运动的传动皮带23能够带动从动轮24开始转动,进而运动的从动轮24能够带动传动丝杆29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传动丝杆29能够带动顶升板28开始运动,进而顶升板28能够与工件抵接,进而能够使工件从模具3上脱落。本装置通过设置的顶升组件2,进而当加压组件完成对工件的挤压成型工作后,此时顶升板28能够通过模具3上的通孔,进而能够将工件顶出模具3,进而能够使挤压后的成品与模具3相分离。
26.所述传动丝杆29另一端贯穿调节板212,以及安装在所述传动丝杆29另一端的限位块210,本装置中还设有限位块210,进而在传动丝杆29运动过程中,能够限制顶升板28的升降高度,进而避免工件与加压装置43之间发生碰撞。
27.所述挤压组件4包括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上的驱动电机41,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41输出端的升降板42,以及设置在所述升降板42上的加压装置43;所述工作台1上还设有两组导向管44,所述导向管44贯穿升降板42,当需要对模具3上的工件进行加压成型工作时,驱动电机41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驱动电机41带动升降板42开始工作,进而升降板42能够调节加压装置43的高度,进而使其与工件抵接,进而完成对工件的挤压成型工作。
28.工作原理说明:操作人员先将工件放置在模具3中,当需要对模具3上的工件进行加压成型工作时,驱动电机41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驱动电机41带动升降板42开始工作,进而升降板42能够调节加压装置43的高度,进而使其与工件抵接,进而完成对工件的挤压成型工作;当需要使工件从模具3上脱落时,此时转动电机21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转动电机21带动驱动轮22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驱动轮22能够带动传动皮带23开始运动,运动的传动皮带23能够带动从动轮24开始转动,进而运动的从动轮24能够带动传动丝杆29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传动丝杆29能够带动顶升板28开始运动,进而顶升板28能够与工件抵接,进而能够使工件从模具3上脱落。本装置通过设置的顶升组件2,进而当加压组件完成对工件
的挤压成型工作后,此时顶升板28能够通过模具3上的通孔,进而能够将工件顶出模具3,进而能够使挤压后的成品与模具3相分离;同时本装置中还设有限位块210,进而能够限制顶升板28的升降高度,进而避免工件与加压装置43之间发生碰撞。
29.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做出各种变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