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旋切模具的制作方法

2021-11-09 22:2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旋切模具。


背景技术:

2.目前,旋切模具通常采用刚性定位结构对产品进行侧向定位,由于旋切模具的旋切组件的旋切作用力非常大,在旋切连接在产品上的料带时,旋切组件的旋切作用力会通过料带传递给产品并驱使产品产生侧向移动,从而导致旋切组件无法顺利完成料带的旋切,实现产品与料带的分离,大大影响了旋切模具的运行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运行稳定性高的旋切模具。
4.一种旋切模具,包括:
5.上模;
6.下模,用于承载连接有料带的产品,所述下模与所述上模相对设置,所述上模能够沿第一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下模,所述上模用于配合所述下模夹持所述料带以实现对连接有所述料带的产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定位;
7.旋切组件,设置于所述上模朝向所述下模的一侧,所述旋切组件用于沿预设旋切轨迹旋切所述料带以使所述产品与所述料带相分离;以及
8.定位组件,与所述旋切组件连接,所述定位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旋切组件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移动,并能够与所述产品的定位槽相配合,以实现对所述产品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定位。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型芯和连接件,所述型芯用于与所述产品的定位槽相配合,所述型芯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旋切组件连接,所述连接件受压时能够产生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形变,以使所述型芯相对于所述旋切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可移动。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型芯位于所述旋切组件朝向所述下模的一侧,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嵌设于所述旋切组件内,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嵌设于所述型芯内。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型芯朝向所述旋切组件的一侧设置有避位槽,所述连接件部分收容于所述避位槽内。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弹性支撑件,所述弹性支撑件设置于所述旋切组件上,并与所述连接件弹性抵持,所述弹性支撑件用于向所述连接件提供弹力以阻碍所述连接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过度变形。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切组件包括导轨、凸轮及上模刀口,所述导轨设置于上模朝向所述下模的一侧,所述凸轮与所述导轨运动配合,所述上模刀口嵌设于所述凸轮内,所述定位组件设置于所述上模刀口朝向所述下模的一侧,且所述定位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上模刀口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所述凸轮用于带动所述上模刀口配合所述导轨沿所述
预设旋切轨迹旋切所述料带。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轨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子导轨,多个所述子导轨围合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凸轮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凸轮用于带动所述上模刀口在所述容纳空间内分别配合各个所述子导轨沿所述预设旋切轨迹旋切所述料带。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模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上模座和第二上模座,所述第二上模座位于所述第一上模座和所述下模之间,所述第一上模座和所述第二上模座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上模座用于配合所述下模夹持所述料带以实现对连接有所述料带的产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定位,所述旋切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上模座朝向所述下模的一侧。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和下模刀口,所述下模刀口嵌设于所述下模座内。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模还包括下顶块和弹力模组,所述下顶块设置于所述下模刀口内,并能够相对于所述下模刀口沿所述第一方向升降,所述下顶块用于支撑所述产品,所述弹力模组与所述下顶块相抵持,所述弹力模组用于向所述下顶块提供复位的弹性作用力。
18.本技术提供的旋切模具,使用时,首先将连接有料带的产品放置在下模上,接着在驱动上模沿第一方向靠近下模,以使上模配合下模夹持连接在产品上的料带,实现对连接有料带的产品在第一方向上的定位,在上模沿第一方向靠近下模的过程中,旋切组件和定位组件能够跟随上模沿第一方向并朝靠近下模的方向移动,使得定位组件能够与产品的定位槽相配合,以实现对产品在第二方向上的定位,当完成产品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的定位以后,通过旋切组件沿预设旋切轨迹旋切料带以分离产品与料带时,旋切组件的旋切作用力会通过料带传递给产品并驱使产品产生第二方向上的位移,由于定位组件能够相对于旋切组件沿第二方向移动,因此,定位组件能够始终与产品的定位槽相配合,保持产品在第二方向上的定位,确保旋切组件能够顺利完成料带的旋切,实现产品与料带的分离,大大提高了旋切模具的运行稳定性。
附图说明
19.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旋切模具在其上模和下模合模时的状态示意图;
20.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1.图3为一实施例中的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图3所示的产品的剖视图;
23.图5为一实施例中的旋切模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一实施例中的旋切模具在其上模和下模开模时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2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2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28.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旋切模具10,该旋切模具10包括上模100、下模200、旋切组件300及定位组件400,下模200用于承载连接有料带21的产品20,下模200与上模100相对设置,上模100能够沿第一方向靠近或远离下模200,上模100用于配合下模200夹持料带21以实现对连接有料带21的产品20在第一方向上的定位;旋切组件300设置于上模100朝向下模200的一侧,旋切组件300用于沿预设旋切轨迹旋切料带21以使产品20与料带21相分离;定位组件400与旋切组件300连接,定位组件400能够相对于旋切组件300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移动,并能够与产品20的定位槽相配合,以实现对产品20在第二方向上的定位。
29.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理解,定义第一方向为z轴所在的直线方向,第二方向为x轴所在的直线方向,上模100能够沿z轴所在的直线方向靠近或远离下模200,上模100用于配合下模200夹持料带21以实现对连接有料带21的产品20在z轴所在的直线方向上的定位;定位组件400能够相对于旋切组件300沿x轴所在的直线方向移动,并能够与产品20的定位槽22相配合,以实现对产品20在x轴所在的直线方向上的定位。
30.如图3及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料带21连接于产品20的两侧,产品20的两端设置有圆弧结构23,产品20的尺寸为:18mmx2.1mmx2.9mm(长x宽x高),产品20的厚度为0.25mm,产品20的内宽(产品20的定位槽22的宽度)为1.61mm。
31.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定位组件400包括型芯410和连接件420,型芯410用于与产品20的定位槽22相配合,型芯410通过连接件420与旋切组件300连接,连接件420受压时能够产生第二方向上的形变,以使型芯410相对于旋切组件300沿第二方向可移动。具体地,由于连接件420受到挤压时能够产生在第二方向上的一定的形变,使得型芯410相对于旋切组件300沿第二方向可移动,从而确保型芯410能够始终与产品20的定位槽22相配合,保持产品20在第二方向上的定位。
32.在一实施例中,型芯410位于旋切组件300朝向下模200的一侧,连接件420可以为金属丝(例如:钢丝),进一步地,连接件420可以为闭环结构,连接件420的一端嵌设于旋切组件300内,连接件420的另一端嵌设于型芯410内,具体地,连接件420的两端分别嵌设于旋切组件300的中部和型芯410的中部。
33.在一实施例中,型芯410朝向所述旋切组件300的一侧设置有避位槽412,连接件420部分收容于避位槽412内,具体地,该避位槽412给连接件420提供了一定的活动空间,使得连接件420受压时能够产生第二方向上的一定的形变,进而保证了型芯410相对于旋切组件300沿第二方向移动的实现。
34.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连接件42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部421和第二连接部422,避位槽4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避位槽412间隔设置于型芯410朝向旋切组件300的一侧,第一连接部421部分收容于其中一个避位槽412内,第二连接部422部分收容于另一个避
位槽412内。
35.进一步地,连接件420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连接部423和第四连接部424,且第三连接部423和第四连接部424均连接于第一连接部421和第二连接部422之间,第一连接部421、第二连接部422、第三连接部423及第四连接部424围合形成闭环结构。
36.在一实施例中,定位组件400还包括弹性支撑件430,弹性支撑件430设置于旋切组件300上,并与连接件420弹性抵持,在一实施例中,弹性支撑件430可以为橡胶棒,弹性支撑件430嵌设于旋切组件300内,弹性支撑件430用于向连接件420提供弹力以阻碍连接件420在第二方向上的过度变形,从而避免型芯410相对于旋切组件300沿第二方向的移动量过大,确保型芯410能够始终与产品20的定位槽22相配合,保持产品20在第二方向上的定位。具体地,弹性支撑垫与第三连接部423弹性抵持。
37.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旋切组件300包括导轨310、凸轮320及上模刀口330,导轨310设置于上模100朝向下模200的一侧,凸轮320与导轨310运动配合,上模刀口330嵌设于凸轮320内,定位组件400设置于上模刀口330朝向下模200的一侧,且定位组件400能够相对于上模刀口330沿第二方向移动,凸轮320用于带动上模刀口330配合导轨310沿预设旋切轨迹旋切料带21,以实现产品20与料带21的分离。
38.如图2所示,具体地,型芯410设置于上模刀口330朝向下模200的一侧,且型芯410能够相对于上模刀口330沿第二方向移动,连接件420远离型芯410的一端嵌设于上模刀口330内,更具体地,连接件420远离型芯410的一端嵌设于上模刀口330的中部,弹性支撑件430穿设于上模刀口330,且弹性支撑件430的两端分别伸出至上模刀口330的两侧外。
39.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导轨310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子导轨311,多个子导轨311围合形成容纳空间312,凸轮320设置于容纳空间312内,凸轮320用于带动上模刀口330在容纳空间312内分别配合各个子导轨311沿预设旋切轨迹旋切料带21,以实现产品20与料带21的分离。
40.如图5所示,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导轨310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子导轨313、第二子导轨314、第三子导轨315、第四子导轨316、第五子导轨317及第六子导轨318,第一子导轨313与第二子导轨314相对设置,第三子导轨315与第四子导轨316相对设置,第五子导轨317与第六子导轨318相对设置,第一子导轨313、第二子导轨314、第三子导轨315、第四子导轨316、第五子导轨317及第六子导轨318围合形成容纳空间312,凸轮320用于带动上模刀口330在容纳空间312内分别配合第一子导轨313、第二子导轨314、第三子导轨315、第四子导轨316、第五子导轨317及第六子导轨318沿预设旋切轨迹旋切料带21,以实现产品20与料带21的分离。
41.进一步地,第一子导轨313与第二子导轨314在第二方向上平行间隔设置,第三子导轨315与第四子导轨316在第二方向上平行间隔设置,第三子导轨315与第四子导轨316在第三方向上平行间隔设置,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两两垂直,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方向为y轴所在的直线方向,第一子导轨313与第三子导轨315在第三方向上平行间隔设置,第二子导轨314与第四子导轨316在第三方向上平行间隔设置。
42.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上模1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上模座110和第二上模座120,第二上模座120位于第一上模座110和下模200之间,第一上模座110和第二上模座120能够沿第一方向相互靠近或远离,第二上模座120用于配合下模200夹持料带21以实现对连
接有料带21的产品20在第一方向上的定位,旋切组件300设置于第二上模座120朝向下模200的一侧。通过第一上模座110和第二上模座120的相互配合,从而可以给上模100沿第一方向的移动行程提供一定的活动余量,确保旋切组件300在旋切连接在产品20上的料带21的过程中,产品20能够依靠第二上模座120、下模200以及定位组件400的配合作用实现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的定位,进而保证旋切模具10的稳定运行。
43.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导轨310穿设于第二上模座120并与第一上模座110连接,且导轨310能够相对第二上模座120沿第一方向移动。
44.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上模100还包括弹力组件130,弹力组件130设置于第一上模座110内,并能够与第二上模座120相抵持,弹力组件130用于向第二上模座120提供弹力以驱动第二上模座120沿第一方向远离第一上模座110并朝靠近下模200的方向移动。弹力组件130能够将第二上模座120和下模200稳固压紧,并不需要预紧,在旋切组件300旋切料带21的过程中,弹力组件130能够保证旋切模具10稳定运行。
45.具体地,弹力组件130包括上顶杆131和弹力元件132,上顶杆131设置于第一上模座110内,并能够相对第一上模座110沿第一方向移动,上顶杆131用于抵持第二上模座120,弹力元件132可以为压缩弹簧,弹力元件132弹性收容在第一上模座110内,并与上顶杆131相抵持,弹力元件132能够向上顶杆131提供弹力以驱动上顶杆131沿第一方向靠近第二上模座120,以使得上顶杆131与第二上模座120相抵持并带动第二上模座120沿第一方向远离第一上模座110并朝靠近下模200的方向移动,进而实现上模100座和下模200的稳固压紧。
46.如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上模座110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盖板111、上模座体112、上垫板113以及上夹板114,第二上模座120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止挡板121和上脱板122,上夹板114朝向止挡板121背离上脱板122的一侧设置,导轨310穿设于第二上模座120的止挡板121和上脱板122并与第一上模座110的上夹板114连接,上顶杆131设置于上模座体112内,并能够依次经上垫板113及上夹板114伸出至第一上模座110外,上顶杆131用于抵持第二上模座120的止挡板121,弹力元件132弹性收容在上模座体112和上盖板111内,并与上顶杆131的一端相抵持。
47.在一实施例中,下模200包括下模座210和下模刀口220,下模刀口220嵌设于下模座210内,下模座210和下模刀口220均能够承载连接有料带21的产品20。
48.进一步地,下模200还包括下顶块230和弹力模组240,下顶块230设置于下模刀口220内,并能够相对于下模刀口220沿第一方向升降,下顶块230用于支撑产品20,弹力模组240与下顶块230相抵持,弹力模组240用于向下顶块230提供复位的弹性作用力。
49.具体地,在上模100和下模200合模时且通过旋切组件300对料带21进行旋切的过程中,下顶块230会在产品20的抵顶作用下相对于下模刀口220沿第一方向下降,当旋切组件300完成连接在产品20上的料带21的旋切之后,上模100和下模200开模,下顶块230会在弹力模组240的弹性作用力下相对于下模刀口220沿第一方向上升实现复位,进而便于料带21旋切后的产品20与下模200的脱离。
50.如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弹力模组240包括下顶杆241和弹性元件242,下顶杆241设置于下模座210内,且下顶杆241的一端伸入下模刀口220并与下顶块230相抵持,下顶杆241能够相对于下模座210和下模刀口220沿第一方向升降,弹性元件242设置于下模座210内,并与下顶杆241远离下顶块230的一端相抵持,弹性元件242可以为压缩弹簧,弹性元
件242用于通过下顶杆241向下顶块230提供复位的弹性作用力。
51.具体地,在上模100和下模200合模时且通过旋切组件300对料带21进行旋切的过程中,下顶块230会在产品20的抵顶作用下相对于下模刀口220沿第一方向下降,此时下顶杆241会跟随下顶块230沿第一方向下降,使得与下顶杆241的一端相抵持的弹性元件242发生弹性形变,当旋切组件300完成连接在产品20上的料带21的旋切之后,上模100和下模200开模,弹性元件242恢复自由状态并通过下顶杆241带动下顶块230相对于下模刀口220沿第一方向上升实现复位。
52.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下模座210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下模板211、下垫板212及下模座体213,下模刀口220嵌设于下模板211内,下顶杆241设置于下模座体213内,且下顶杆241的一端依次经下垫板212及下模板211伸入下模刀口220并与下顶块230相抵持,弹性元件242弹性收容在下模座体213内,并与下顶杆241远离下顶块230的一端相抵持。
53.本技术提供的旋切模具10,使用时,首先将连接有料带21的产品20放置在下模200上,接着在驱动上模100沿第一方向靠近下模200,以使上模100配合下模200夹持连接在产品20上的料带21,实现对连接有料带21的产品20在第一方向上的定位,在上模100沿第一方向靠近下模200的过程中,旋切组件300和定位组件400能够跟随上模100沿第一方向并朝靠近下模200的方向移动,使得定位组件400能够与产品20的定位槽相配合,以实现对产品20在第二方向上的定位,当完成产品20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的定位以后,通过旋切组件300沿预设旋切轨迹旋切料带21以分离产品20与料带21时,旋切组件300的旋切作用力会通过料带21传递给产品20并驱使产品20产生第二方向上的位移,由于定位组件400能够相对于旋切组件300沿第二方向移动,因此,定位组件400能够始终与产品20的定位槽相配合,保持产品20在第二方向上的定位,确保旋切组件300能够顺利完成料带21的旋切,实现产品20与料带21的分离,大大提高了旋切模具10的运行稳定性。
54.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55.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