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亚克力刀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2-01 13:3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亚克力刀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亚克力刀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亚克力,又叫pmma或有机玻璃,源自英文acrylic(丙烯酸塑料),化学名称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一种开发较早的重要可塑性高分子材料,具有较好的透明性、化学稳定性和耐候性、易染色、易加工、外观优美,在建筑业中有着广泛应用。有机玻璃产品通常可以分为浇注板、挤出板和模塑料。人们所常见到的亚克力产品系由亚克力粒料、板材或树脂等原材料经由各种不同的加工方法,并配合各种不同材质及功能之零配件加以组装而成之亚克力制品。至于一般常听到的亚克力纤维、亚克力棉、亚克力纱、亚克力尼龙等,系指由丙烯酸聚合而成之人造纤维,与亚克力制品并无关联,现有的亚克力刀柄在进行组装的时候,刀柄与刀身之间会有间隙,导致刀身在进行切割的时候产生晃动,影响对物品的切割效果,且长期晃动会导致刀身脱落,降低亚克力刀柄的实用效果,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亚克力刀柄连接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4.本实用新型一种亚克力刀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刀柄和第二刀柄,所述第一刀柄与第二刀柄两侧均开设有若干卡槽,所述卡槽一侧均开设有若干卡块,所述卡槽与卡块之间相互卡合,所述第一刀柄一侧开设有刀槽,所述刀槽内部设有刀身,所述刀身一侧设有半圆形卡口,所述第一刀柄与第二刀柄上均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均贯穿刀身,并在通孔内部均设置有铆钉,所述第一刀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块,且所述限位块与卡口卡合连接。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刀柄与第二刀柄一侧套装有卡箍,所述第一刀柄与第二刀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块外侧均设置有螺纹,一对所述固定块外侧螺纹连接有安装帽。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刀柄与第二刀柄一侧均设有半圆形握把,所述握把四角均贯穿刀身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之间均设有螺栓。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刀柄与第二刀柄和握把均为亚克力材质,且所述握把表面均设有若干凸起防滑纹理。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刀身为炭钢材质,且所述刀身厚度为2~3mm。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帽一侧固定安装有挂环,所述挂环与安装帽均为金属材质。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该种亚克力刀柄连接结构,通过在第一刀柄一侧开设刀槽,便于使用者对刀身
进行安装,提高刀身的稳定性,通过在设置若干卡槽和卡块,使得第一刀柄与第二刀柄在进行安装的时候更加方便快捷,通过安装限位块,限位块与刀身一侧的卡口相互卡合,使得刀身在使用的时候不会在刀槽内部晃动,通过开设若干通孔,便于使用者通过铆钉将刀身与第一刀柄和第二刀柄进行连接,通过将第一刀柄与第二刀柄进行安装之后,利用卡箍可以更好的将第一刀柄与第二刀柄进行固定,提高对刀身的夹紧效果,通过安装固定块,便于使用者通过安装帽将第一刀柄与第二刀柄的尾部进行再次的固定,提高刀柄的整体牢固性;
13.2、该种亚克力刀柄连接结构,通过在固定块外侧设置螺纹,使得安装帽与固定块螺纹连接,便于使用者对刀柄进行拆卸,便于更换刀身,通过设置半圆形握把,使得使用者在握住刀柄的时候更加的贴合使用者的手掌,通过在握把四角开设安装孔,便于使用者通过螺栓将刀身固定在第一刀柄与第二刀柄之间,通过在握把表面设置若干防滑纹理,提高了握把与使用者手掌的摩擦力;
14.3、该种亚克力刀柄连接结构,通过将刀身设置为碳钢材质,大大提高了刀身的强度,通过将刀身厚度设置为2~3mm,便于使用者使用,通过在安装帽一侧安装挂环,便于使用者对刀身进行放置,提高刀柄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设计新颖,操作简单便捷,能有效的提高亚克力刀柄对刀身的的连接强度,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亚克力刀柄连接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亚克力刀柄连接结构的侧剖面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亚克力刀柄连接结构的a结构放大示意图。
19.图中:1、第一刀柄;2、第二刀柄;3、握把;4、安装帽;5、卡箍;6、刀身;7、安装孔;8、铆钉;9、通孔;10、卡口;11、卡块;12、卡槽;13、限位块;14、挂环;15、固定块;16、刀槽。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1.实施例:如图1

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亚克力刀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刀柄1和第二刀柄2,所述第一刀柄1与第二刀柄2两侧均开设有若干卡槽12,所述卡槽12一侧均开设有若干卡块11,所述卡槽12与卡块11之间相互卡合,所述第一刀柄1一侧开设有刀槽16,所述刀槽16内部设有刀身6,所述刀身6一侧设有半圆形卡口10,所述第一刀柄1与第二刀柄2上均开设有若干通孔9,所述通孔9均贯穿刀身6,并在通孔9内部均设置有铆钉8,所述第一刀柄1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3,且所述限位块13与卡口10卡合连接。
22.其中,第一刀柄1与第二刀柄2一侧套装有卡箍5,所述第一刀柄1与第二刀柄2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5,通过将第一刀柄1与第二刀柄2进行安装之后,利用卡箍5可以更好的将第一刀柄1与第二刀柄2进行固定,提高对刀身6的夹紧效果,通过安装固定块15,便于使用者通过安装帽4将第一刀柄1与第二刀柄2的尾部进行再次的固定,提高刀柄的整体牢固性。
23.其中,固定块15外侧均设置有螺纹,一对所述固定块15外侧螺纹连接有安装帽4,通过在固定块15外侧设置螺纹,使得安装帽4与固定块15螺纹连接,便于使用者对刀柄进行拆卸,便于更换刀身6。
24.其中,第一刀柄1与第二刀柄2一侧均设有半圆形握把3,所述握把3四角均贯穿刀身6开设有安装孔7,所述安装孔7之间均设有螺栓,通过设置半圆形握把3,使得使用者在握住刀柄的时候更加的贴合使用者的手掌,通过在握把3四角开设安装孔7,便于使用者通过螺栓将刀身6固定在第一刀柄1与第二刀柄2之间。
25.其中,第一刀柄1与第二刀柄2和握把3均为亚克力材质,且所述握把3表面均设有若干凸起防滑纹理,通过在握把3表面设置若干防滑纹理,提高了握把3与使用者手掌的摩擦力。
26.其中,刀身6为炭钢材质,且所述刀身6厚度为2~3mm,通过将刀身6设置为碳钢材质,大大提高了刀身6的强度,通过将刀身6厚度设置为2~3mm,便于使用者使用。
27.其中,安装帽4一侧固定安装有挂环14,所述挂环14与安装帽4均为金属材质,通过在安装帽4一侧安装挂环14,便于使用者对刀身6进行放置,提高刀柄的实用性。
28.工作原理:该种亚克力刀柄连接结构在使用时,先将刀身6尾端放入第一刀柄1一侧刀槽16内部进行卡合,提高刀身6的稳定性,通过在设置若干卡槽12和卡块11,使得第一刀柄1与第二刀柄2在进行安装的时候更加方便快捷,通过安装限位块13,限位块13与刀身6一侧的卡口10相互卡合,使得刀身6在使用的时候不会在刀槽16内部晃动,通过开设若干通孔9,便于使用者通过铆钉8将刀身6与第一刀柄1和第二刀柄2进行连接,通过将第一刀柄1与第二刀柄2进行安装之后,利用卡箍5可以更好的将第一刀柄1与第二刀柄2进行固定,提高对刀身6的夹紧效果,通过安装固定块15,便于使用者通过安装帽4将第一刀柄1与第二刀柄2的尾部进行再次的固定,提高刀柄的整体牢固性,通过在固定块15外侧设置螺纹,使得安装帽4与固定块15螺纹连接,便于使用者对刀柄进行拆卸,便于更换刀身6,通过设置半圆形握把3,使得使用者在握住刀柄的时候更加的贴合使用者的手掌,通过在握把3四角开设安装孔7,便于使用者通过螺栓将刀身6固定在第一刀柄1与第二刀柄2之间,通过在握把3表面设置若干防滑纹理,提高了握把3与使用者手掌的摩擦力,通过将刀身6设置为碳钢材质,大大提高了刀身6的强度,通过将刀身6厚度设置为2~3mm,便于使用者使用,通过在安装帽4一侧安装挂环14,便于使用者对刀身6进行放置,提高刀柄的实用性。
29.最后应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
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