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趸船撑杆提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18 12:4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趸船支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趸船撑杆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2.趸船是一种无动力装置的船体,通常固定在岸边作为浮码头使用,用于工船舶停靠、行人上下、装卸货物等。
3.趸船依靠船锚和撑杆进行固定,当趸船受到涡流、台风等外界因素影响时,撑杆和趸船之间具有较大的作用力,撑杆和趸船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趸船撑杆提升装置,该趸船撑杆提升装置包括撑墩;撑杆,撑杆的一端与撑墩可转动地连接,撑杆的另一端用于与趸船可分离地连接,撑杆设置有撑杆吊耳;定位基础,沿撑杆的长度方向,定位基础设置于撑墩与趸船之间,定位基础包括基础本体和吊架,基础本体沿竖向设置,基础本体被配置为设置于地基,吊架与基础本体的背离地基的一端连接;起吊机构,起吊机构的一端连接于吊架,起吊机构的另一端连接于撑杆吊耳,起吊机构用于提升或降低撑杆,以使撑杆与趸船分离或配合。
5.本技术的趸船撑杆提升装置,将定位基础设置于撑墩和趸船之间,无需调度,起吊过程需要的时间短,省时省力,降低了人工成本和设备使用成本,操作人员可以直接操控起吊机构,保障了操作人员的安全。在恶劣天气环境时,将撑杆与趸船分离,避免了撑杆和趸船损坏。
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趸船撑杆提升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与起吊机构电连接,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起吊机构,以带动撑杆提升或降低。
7.在上述方案中,操控人员操作控制单元对起吊机构进行控制,以使撑杆与趸船分离或配合,无需人工提升起吊机构或调度浮吊提升起吊机构,提高了该趸船撑杆提升装置的效率。同时,当需要撑杆与趸船分离时,多为恶劣天气,操作人员的安全无法得到保障,而通过设置控制单元对起吊机构进行控制,确保了操作人员的安全。
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撑杆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当撑杆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撑杆与趸船配合,当撑杆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撑杆与趸船分离。
9.在上述方案中,撑杆具有与趸船配合的第一工作状态和与趸船分离的第二工作状态,一般情况下撑杆支撑趸船,对趸船进行限位,特殊情况下撑杆与趸船分离,避免撑杆与趸船相互破坏。
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起吊机构包括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的一端与吊架连接,液压油缸的另一端与撑杆吊耳连接。
11.在上述方案中,液压油缸具有伸缩功能,能够带动撑杆提升或降低,以使撑杆与趸船分离或配合。
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吊架的延伸方向与基础本体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夹
角,吊架的一端与基础本体连接,吊架的另一端用于连接起吊机构。
13.在上述方案中,吊架与起吊机构连接,用于承载起吊机构和撑杆,进一步的吊架和基础本体连接,将载荷传递至基础本体,保证起吊机构能够稳定地提升或降低撑杆。
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吊架为箱梁结构。
15.在上述方案中,箱梁结构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且箱梁结构的自重较轻。同时,箱梁结构的顶部能够搭设并承载其他结构或部件。
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趸船撑杆提升装置还包括支撑件,支撑件的一端连接于吊架,支撑件的另一端连接于基础本体,支撑件用于支撑吊架。
17.在上述方案中,设置支撑架对吊架进行支撑,提高吊架的承载能力,避免吊架发生变形或损坏而导致整个趸船撑杆提升装置发生倾覆的风险。
1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定位基础还包括防风卡座,防风卡座的一端连接于基础本体,防风卡座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撑杆对应的限位槽,防风卡座的设置高度高于水面,当撑杆与趸船分离后,撑杆能够卡设于限位槽内。
19.在上述方案中,起吊机构将撑杆提升后,能够将撑杆卡设于防风卡座,避免由于风力过大,导致撑杆损坏或折断。
2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定位基础本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第二部分被配置为设置于地基,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连接,第一部分用于连接吊架。
21.在上述方案中,将定位基础分为两部分,便于定位基础的施工。
2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定位基础本体还包括桩帽,桩帽设置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至少部分桩帽被配置为露出水面。
23.在上述方案中,设置桩帽便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连接,桩帽露出水面以便于操作人员和检修人员操作或检修起吊机构。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5.图1为本技术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撑杆与趸船配合的趸船撑杆提升装置的示意图;
26.图2为本技术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撑杆与趸船分离的趸船撑杆提升装置的示意图;
27.图3为本技术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定位基础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技术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吊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标:1

趸船撑杆提升装置;11

撑墩;12

趸船;20

撑杆;21

撑杆吊耳;30

定位基础;31

基础本体;311

第一部分;312

第二部分;313

桩帽;32

吊架;321

加强板;322

加强筋;33

支撑件;40

起吊机构;50

控制单元;61

检修爬架;62

检修平台;70

防风卡座;71

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3.由于部分围垦岸线为“凹”型,沿岸涨潮落潮往复,导致在凹处的围垦岸线极易形成涡流,同时,围垦岸线没有掩护,容易形成风浪。恶劣天气(例如台风天气)和涡流对趸船的稳定性影响较大,趸船受到恶劣天气和涡流的影响将会发生偏移,趸船与撑杆之间的连接位置将会产生较大的作用力,趸船和撑杆都容易出现损坏。
34.为避免趸船和撑杆损坏,需要将撑杆和趸船分离,传统的撑杆依靠人工手拉葫芦或人工操作小型浮吊进行起吊,以使撑杆和趸船分离。采用人工手拉葫芦或操作小型浮吊,需要大量的人工和设备成本,且浮吊的调度周期长,起吊过程也需要大量的时间,不适用于应急环境。同时,在恶劣天气和涡流的影响下,人工手拉葫芦或人工操作浮吊对撑杆进行起吊,无法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35.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趸船撑杆提升装置将定位基础设置于撑墩和趸船之间,起吊机构与撑杆连接,无需进行调度,只需要操控起吊机构即可起吊撑杆,实现撑杆与趸船的分离,起吊过程需要的时间短,省时省力,降低了人工成本和设备使用成本,操作人员可以直接操控起吊机构,保障了操作人员的安全。
36.下面根据附图对本技术的趸船撑杆提升装置进行描述。
37.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趸船撑杆提升装置1包括撑墩11、撑杆20、定位基础30和起吊机构40。其中,撑杆20的一端与撑墩11可转动地连接,撑杆20的另一端用于与趸船12可分离的连接,撑杆20设置有撑杆吊耳21;沿撑杆20的长度方向,定位基础30被配置为设置于撑墩11与趸船12之间,定位基础30包括基础本体31和吊架32,基础本体31沿竖向设置,基础本体31被配置为设置于地基,吊架32与基础本体31的背离地基的一端连接;起吊机构40的一端连接于吊架32,起吊机构40的另一端连接于撑杆吊耳21,起吊机构40用于提升或降低撑杆20,以使撑杆20与趸船12分离或配合。
38.本技术的趸船撑杆提升装置1,将定位基础30设置于撑墩11和趸船12之间,无需调度,起吊过程需要的时间短,省时省力,降低了人工成本和设备使用成本,操作人员可以直接操控起吊机构40,保障了操作人员的安全。同时,在恶劣天气环境下,将撑杆20与趸船12分离,避免了撑杆20和趸船12损坏。
39.需要指出的是,撑杆20与趸船12可分离地连接即是撑杆20与趸船12之间具有配合与分离两种连接关系。可以理解为,撑杆20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如图1所示,当撑杆20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撑杆20与趸船12配合,即撑杆20与趸船12处于约束关系,撑杆20对趸船12起到支撑和限位的作用。如图2所示,当撑杆20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撑杆20与趸船12分离,即撑杆20与趸船12处于自由关系,撑杆20的运动与趸船12的运动相互独立,不互相影响。
4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当撑杆20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即当撑杆20与趸船12配合时,撑杆20与趸船12可转动地连接。由于趸船12设置于水中,趸船12的高度受到涨潮和落潮的影响,为了使撑杆20和趸船12之间连接稳定,撑杆20和趸船12之间采用可转动地连接,例如铰接,万向节连接。
4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撑墩11为灌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撑墩11需要设置于河流、湖泊或海洋沿岸的码头,地基多为含水量较大的软土地基,且撑墩11的大部分结构长时间浸泡在水中,撑墩11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不易被腐蚀,使用寿命较长的特点。
4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撑杆20沿自身长度方向的垂直方向的截面为方形,以便于操作人员和检修人员在撑杆20上站立和行走,操作人员和检修人员能够从趸船12通过撑杆20前往定位基础30。同时,该种设置方式的撑杆20便于加工,承载能力强。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撑杆20沿自身长度方向的垂直方向的截面还可以为圆形。
43.如图1和图2所示,基础本体31包括第一部分311和第二部分312,第二部分312被配置为设置于地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部分312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灌注桩。由于本技术的趸船撑杆提升装置1需要设置在河流、湖泊或海洋沿岸的码头,例如,第二部分312设置在含水量较大的软土地基中且第二部分312的大部分结构长期浸泡在水中,灌注的钢混结构在施工过程中无振动,无需挤压地基的土层,适合在高水位的软土地基进行施工。同时,灌注的钢混结构稳定性较高,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使用寿命较长,适用于在河流、湖泊等水域进行施工建设。
4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部分311沿竖向延伸,第一部分311被配置为露出于水面,第一部分311用于连接所述吊架32。由于第一部分311露出于水面,第一部分311受到的腐蚀性影响较小,第一部分311可以为钢结构。钢结构的第一部分311具有较大的强度且自身重量轻。同时,钢结构的连接方式多样,便于与其他部件和结构进行连接,例如,吊架32能够与钢结构的第一部分311焊接。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部分311还可以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并与第二部分312一同浇筑成型。
45.进一步的,第一部分311沿其延伸方向的垂直方向的截面为圆形。由于该趸船撑杆提升装置1设置于河流、湖泊或海洋沿岸的码头,风力较大,柱体的外周面在各个方向都较为圆滑,能将恶劣天气对第一部分311的影响降低,提高第一部分311的使用寿命。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部分311沿其延伸方向的垂直方向的截面还可以为多边形,例如方形。
46.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部分311和第二部分312之间设置有桩帽313,桩帽313用于连接第一部分311和第二部分3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部分311为钢结构,第二部分312为钢混结构,设置桩帽313以便于连接第一部分311和第二部分312。例如,在本技术
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部分312的顶端可以设置预埋件,桩帽313与第二部分312对应的一端与预埋件焊接,以使桩帽313与第二部分312连接;第一部分311可以设置安装法兰,桩帽313与第一部分311对应的一端与安装法兰通过螺纹紧固件实现螺纹连接。
47.进一步的,至少部分桩帽313露出水面,以使桩帽313有足够的空间能够让操作人员和检修人员通过。可以理解为,桩帽313与第一部分311连接的一端具有足够操作人员和检修人员站立的平面,操作人员和检修人员能够通过桩帽313前往检修平台62。
48.如图3所示,吊架32的延伸方向与基础本体31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夹角,吊架32的一端与基础本体31的第一部分311连接,吊架32的另一端用于连接起吊机构4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吊架32与基础本体31之间的夹角为直角,吊架32设置较短的长度,即可保证起吊机构40与基础本体31之间的距离,以避免起吊机构40受风力影响与基础本体31发生干涉,且直角便于吊架32与基础本体31之间进行安装连接。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吊架32与基础本体31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4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吊架32与第一部分311焊接,该种连接方式具有较强的连接强度,吊架32的承载能力较高,稳定性较强。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吊架32与第一部分311还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在本技术的又一些实施例中,吊架32与第一部分311可以同时通过焊接和螺纹连接,以进一步增强吊架32与第一部分311的连接稳定性。
50.如图4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吊架32为箱梁,箱梁结构的自重轻,承载能力强,适用于作为悬挑结构,且箱梁的外周面平整,能够在箱梁结构的吊架32的顶部设置其他部件和结构。例如,如图1所示,将控制单元50设置于吊架32的顶部。
51.进一步的,箱梁结构的吊架32内部可以设置有加强结构。如图4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吊架32的内部设置有垂直于吊架32延伸方向的加强板321和平行于吊架32延伸方向的加强筋322,进一步的增强了吊架32的强度和抗弯曲能力,提高了该趸船撑杆提升装置1的稳定性和起吊能力。
52.如图3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该趸船撑杆提升装置1还包括支撑件33,支撑件33的两端分别与吊架32和基础本体31连接,以起到支撑吊架32的作用,提高吊架32的稳定性,进而确保了起吊机构40能够稳定的提升或降低撑杆20,提高了趸船撑杆提升装置1的稳定性和起吊能力。
53.如图3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该趸船撑杆提升装置1还包括防风卡座70,防风卡座70的一端连接于基础本体31的第一部分311,即防风卡座70位于桩帽313上方,也即防风卡座70位于水面上方,以避免撑杆20被水侵蚀。进一步的,防风卡座70背离基础本体31的一端设置有与撑杆20对应的限位槽71,当撑杆20与趸船12分离后,撑杆20能够卡设于限位槽71内。防风卡座70用于对撑杆20进行限位,在恶劣天气的情况下,防止撑杆20因为风力过大而损坏或断裂。
54.进一步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该趸船撑杆提升装置1还包括防风缆,防风缆的两端分别与基础本体31和起吊机构40连接,防风缆用于对起吊机构40进行限位。
55.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的趸船撑杆提升装置1还包括控制单元50,控制单元50与起吊机构40电连接,控制单元50用于控制起吊机构40带动撑杆20提升或降低。进一步的,控制单元50能够与外部控制设备通讯连接,以实现远程控制功能,操作人员不需要前往趸船撑杆提升装置1的现场即可操控起吊机构40提升或降低撑杆
20,以使撑杆20与趸船12分离或配合。当需要撑杆20与趸船12分离时,多为恶劣天气,操作人员的安全无法得到保障,而通过远程控制控制单元50,控制起吊机构40完成撑杆20的提升工作,确保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提高了该趸船撑杆提升装置1的效率。
5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起吊机构40包括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的一端与吊架32连接,液压油缸的另一端与撑杆吊耳21连接。液压油缸包括油缸本体和活塞杆,活塞杆与油缸本体可滑动地连接,油缸本体可以与吊架32连接,活塞杆可以与撑杆吊耳21连接,或者,油缸本体可以与撑杆吊耳21连接,活塞杆可以与吊架32连接。
57.可选地,油缸本体与吊架32的远离第一部分311的一端连接,活塞杆与撑杆吊耳21连接。当控制单元50控制活塞杆朝向油缸移动时,活塞杆能够带动撑杆20提升,使撑杆20与趸船12分离;当控制单元50控制活塞杆背离油缸移动时,活塞杆能够带动撑杆20降低,使撑杆20与趸船12配合。
58.进一步的,起吊机构40带动撑杆20提升或降低时,撑杆20绕撑墩11转动,即撑杆吊耳21的运动轨迹为弧线,为减少起吊机构40与撑杆吊耳21之间的应力,起吊机构40与撑杆吊耳21被配置为可转动地连接,同理,起吊机构40与吊架32也为可转动地连接。该种设置方式,减少了起吊机构40两端的应力,避免了起吊机构40两端与吊架32和撑杆吊耳21的连接部位因为应力过大而损坏。
59.需要指出的是,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及水位情况,在不同的地区设置该趸船撑杆提升装置1,起吊机构40的行程长度将会有所差别。
60.如图3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该趸船撑杆提升装置1还设置有检修平台62和检修爬架61,检修平台62与检修爬架61均设置于基础本体31,检修爬架61沿竖向设置。检修平台62和检修爬架61主要用于对起吊机构40、吊架32、控制单元50等设置于第一部分311的部件和机构进行检修,以保证各部件和机构能够正常运行。
6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6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