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多级泵高抗汽蚀自平衡转子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1-17 17:1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泵领域,是一种新型多级泵高抗汽蚀自平衡转子结构。


背景技术:

2.泵是用于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通用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传送给液体,使液体压力增加。其主要用来输送的流体包括水、油、酸碱液等流体,为了使输送的流体压力达到规定的值,通常采用多级泵的设计方式,现有多级泵通常均包括多级叶轮,这些叶轮串联套装在主轴上,这样设计的缺点在于,泵在工作时叶轮产生的轴向力将传递并集中在首级叶轮与主轴的连接处,产生很大的累积应力及轴向力,一方面容易造成泵的早期失效,降低泵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设计需要加大主轴的直径才能达到所需的强度,原材料用量多,制造运维成本高。
3.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或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的目的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多级泵高抗汽蚀自平衡转子结构。
5.本实用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多级泵高抗汽蚀自平衡转子结构,包括:泵轴以及叶轮;所述的泵轴上设置有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轮包括首级叶轮、叶轮组a以及叶轮组b,所述的首级叶轮、叶轮组a以及叶轮组b沿泵轴从右往左依次设置;所述的首级叶轮、叶轮组a以及叶轮组b通过键连接固定在泵轴上,所述的叶轮组a与叶轮组b背靠背对称设置。
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首级叶轮为双吸叶轮。
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叶轮组a与叶轮组b的数量一致。
8.本实用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多级泵高抗汽蚀自平衡转子结构,装配时使每一个叶轮(首级叶轮、叶轮组a、叶轮组b)均分别与主轴用键紧配,这样多级泵在工作时首级双吸叶轮具有较好的高抗汽蚀性,叶轮组a、叶轮组b背靠背对称布置,从而使多级泵工作时叶轮产生的轴向力自平衡,从而减小主轴对支撑轴承的轴向载荷,延长了轴承的实用寿命,有效的降低了运行成本,进一步提高了多级泵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结构示意图;
10.附图说明:1、泵轴;2、叶轮;3、首级叶轮;4、叶轮组a;5、叶轮组b。
具体实施方式
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的限制:一种新型多级泵高抗汽蚀自平衡转子结构,包括:泵轴1以及叶轮2;所述的泵轴1上设置有叶轮2;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叶轮2包括首级叶轮3、叶轮组a4以及叶轮组b5,所述的首级叶轮3、叶轮组a4以及叶轮组b5沿泵轴1从右往左依次设置;所述的首级叶轮3、叶轮组a4以及叶轮组b5通过键连接固定在泵轴1上,所述的叶轮组a4与叶轮组b5背靠背对称设置。
12.所述的首级叶轮3为双吸叶轮。所述叶轮组a4与叶轮组b5的数量一致。
13.本实用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多级泵高抗汽蚀自平衡转子结构,装配时使每一个叶轮(首级叶轮、叶轮组a、叶轮组b)均分别与主轴用键紧配,这样多级泵在工作时首级双吸叶轮具有较好的高抗汽蚀性,叶轮组a、叶轮组b背靠背对称布置,从而使多级泵工作时叶轮产生的轴向力自平衡,从而减小主轴对支撑轴承的轴向载荷,延长了轴承的实用寿命,有效的降低了运行成本,进一步提高了多级泵的稳定性。
14.本实用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所做的举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的保护范围,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的范畴,本实用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各项权利要求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多级泵高抗汽蚀自平衡转子结构,包括:泵轴(1)以及叶轮(2);所述的泵轴(1)上设置有叶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轮(2)包括首级叶轮(3)、叶轮组a(4)以及叶轮组b(5),所述的首级叶轮(3)、叶轮组a(4)以及叶轮组b(5)沿泵轴(1)从右往左依次设置;所述的首级叶轮(3)、叶轮组a(4)以及叶轮组b(5)通过键连接固定在泵轴(1)上,所述的叶轮组a(4)与叶轮组b(5)背靠背对称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级泵高抗汽蚀自平衡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首级叶轮为双吸叶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级泵高抗汽蚀自平衡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组a与叶轮组b的数量一致。

技术总结
一种新型多级泵高抗汽蚀自平衡转子结构,包括:泵轴以及叶轮;所述的泵轴上设置有叶轮;所述的叶轮包括首级叶轮、叶轮组A以及叶轮组B,所述的首级叶轮、叶轮组A以及叶轮组B沿泵轴从右往左依次设置;所述的首级叶轮、叶轮组A以及叶轮组B通过键连接固定在泵轴上,所述的叶轮组A与叶轮组B背靠背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多级泵高抗汽蚀自平衡转子结构,装配时使每一个叶轮(首级叶轮、叶轮组A、叶轮组B)均分别与主轴用键紧配,这样多级泵在工作时首级双吸叶轮具有较好的高抗汽蚀性,叶轮组A、叶轮组B背靠背对称布置,从而使多级泵工作时叶轮产生的轴向力自平衡,从而减小主轴对支撑轴承的轴向载荷。撑轴承的轴向载荷。撑轴承的轴向载荷。


技术研发人员:卫少康 杨林 张庆龙 宋晓辉 陈洪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海狮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30
技术公布日:2021/11/1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