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矿用防爆人车乘车人员下车保护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1-11-16 01:1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用防爆人车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矿用防爆人车乘车人员下车保护机构。


背景技术:

2.防爆车称为民用爆破器材运输车,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安全环境保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防爆车已经脱离原来的平板运输,而改为厢式运输。防爆车具有厢体强度高、防火阻燃、防雨、防止静电火花、烟火报警和防盗报警等主要功能;防爆车的厢体为双层金属骨架结构,外部为冷扎钢板,内壁采用铝合金板蒙面,夹层为隔热阻燃材料填充,增强厢体的安全性,厢体内部前面和侧面装有固定拉环,与捆绑带使用捆绑货物以避免移动。
3.防爆车中的防爆人车是煤矿开采时必须使用的设备之一,由于开采煤矿的地区多为陡峭的区域,而且开采时产生的碎石也会导致路面不平整,因为防爆人车需要在这种带有碎石且不平整的路面运行输送采用人员,所以防爆人车的底盘相对于正常车辆较高,乘车人员在下车时,多采用直接从车厢上跳到地面的方式进行下车,但由于路面不平整,乘车人员跳车落地后与脚掌与地面接触不稳定,容易导致乘车人员摔倒,从而危害乘车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矿用防爆人车乘车人员下车保护机构,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矿用防爆人车乘车人员下车保护机构,包括两组固定座,两组所述固定座上分别设置有固定螺栓,两组所述固定座之间设置有固定轴,安装框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套设在所述固定轴上,所述安装框上均匀开设有多组固定孔,所述安装框内均匀设置有多组踏板,所述踏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穿设在所述固定孔内,多组所述固定柱通过连接组件连,所述安装框上设置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内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通过连接杆与连接组件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踏板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均匀开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安装槽内分别设置有橡胶条,所述橡胶条与所述安装槽为粘接。
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多组连接套,多组所述连接套分别套设在固定柱上由连接螺栓固定,多组所述连接套的周侧均设置有连接柱,多组连接柱通过定位杆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柱的一端开设有定位槽,所述连接套内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卡设在所述定位槽内。
10.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上端设置有扇形棘轮,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上套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和所述定位杆上均设置有连接头,两组所述连接头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安装架内设置有安装轴,所述安装
轴上套设有棘爪,所述棘爪卡设在所述扇形棘轮上,所述棘爪上设置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安装架上分别设置有钩环,两组所述钩环通过拉簧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二把手和所述第一把手上分别套设有防滑套。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1、通过设固定座和固定轴,安装框的一端套设在固定轴上,即可使安装框围绕固定轴转动,在不使用时,可将装置放置在车厢内,使用时在通过转动安装框使安装框与地面接触,便于装置的收纳。
14.2、通过拿持第二把手使安装架围绕扇形棘轮转动,安装架转动通过连接杆使定位杆移动,定位杆移动通过多组连接柱使连接套转动,连接套转动从而改变踏板的角度,踏板的角度调整好后通过棘爪卡设在扇形棘轮上对踏板的角度进行定位,便于乘车人员通过踏板下车,提高乘车人员下车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矿用防爆人车乘车人员下车保护机构中踏板收纳时的立体结构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矿用防爆人车乘车人员下车保护机构中踏板展开时的立体结构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矿用防爆人车乘车人员下车保护机构的爆炸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矿用防爆人车乘车人员下车保护机构中部分结构的爆炸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矿用防爆人车乘车人员下车保护机构中调节组件的爆炸图;
21.图6是图3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22.图7是图5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23.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24.11、安装框;12、踏板;13、固定螺栓;14、固定轴;15、固定座;16、固定套;17、安装槽;18、橡胶条;19、连接杆;20、连接柱;21、连接套;22、连接螺栓;23、定位块;24、定位杆;25、防滑套;26、安装轴;27、连接头;28、安装架;29、扇形棘轮;30、固定杆;31、安装柱;32、连接框;101、棘爪;102、第二把手;103、钩环;104、拉簧;105、固定孔;106、定位槽;107、固定柱;108、第一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7.实施例:
28.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矿用防爆人车乘车人员下车保护机构,装置包括两组固定座15,两组固定座15上分别设置有固定螺栓13,两组固定座15之间设置有固定轴14,安装框11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套16,固定套16套设在固定轴14上,安装框11可围绕固定轴14转动,便于将安装框11放置在车厢内,收纳方便。
29.安装框11上均匀开设有多组固定孔105,安装框11内均匀设置有多组踏板12,踏板1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柱107,固定柱107穿设在固定孔105内,多组固定柱107通过连接组件连,连接组件包括多组连接套21,多组连接套21分别套设在固定柱107上由连接螺栓22固定,多组连接套21的周侧均设置有连接柱20,多组连接柱20通过定位杆24连接。
30.安装框11上设置有连接框32,连接框32内设置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固定杆30,固定杆30的上端设置有扇形棘轮29,固定杆3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柱31,安装柱31上套设有安装架28,安装架28和定位杆24上均设置有连接头27,两组连接头27通过连接杆19连接,安装架28内设置有安装轴26,安装轴26上套设有棘爪101,棘爪101卡设在扇形棘轮29上,棘爪101上设置有第一把手108,第一把手108和安装架28上分别设置有钩环103,两组钩环103通过拉簧104连接。
31.安装架28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把手102,第二把手102和第一把手108上分别套设有防滑套25,防滑套25避免使用时产生打滑的现象,使用方便。
32.通过拿持第二把手102使安装架28围绕扇形棘轮29转动,安装架28转动通过连接杆19使定位杆24移动,定位杆24移动通过多组连接柱20使连接套21转动,连接套21转动改变踏板12的角度,调节方便,便于乘车人员通过踏板12下车,提高乘车人员下车的安全性。
33.请参阅图3,踏板12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17,安装槽17均匀开设有两组,两组安装槽17内分别设置有橡胶条18,增大踏板12的接触摩擦力,避免产生打滑的现象,橡胶条18与安装槽17为粘接,方便更换橡胶条18。
34.请参阅图4、图6,固定柱107的一端开设有定位槽106,连接套21内设置有定位块23,定位块23卡设在定位槽106内,连接套21带动踏板12转动,角度调节方便。
35.使用时,通过转动安装框11,使安装框11的一端与地面接触,然后在通过第二把手102使安装架28围绕扇形棘轮29转动,安装架28转动通过连接杆19使定位杆24移动,定位杆24移动通过多组连接柱20使连接套21转动,连接套21转动改变踏板12的角度,使踏板12与地面平行即可,安装架28上设置的棘爪101卡设在扇形棘轮29上可对调整好踏板12角度进行定位,调节方便,便于乘车人员通过踏板12下车,提高乘车人员下车的安全性,收纳时,通过按压第一把手108使棘爪101脱离扇形棘轮29即可移动安装架28,使安装架28复位,最后在转动安装框11使安装框11放置在车厢内,收纳方便。
36.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
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