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测试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1-11-06 03:4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2.目前,针对轨道车辆的运行安全性要求,需要通过轨道工程车作业装置对轨道进行一系列的检修和维护作业。
3.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测试设备对轨道工程车作业装置进行测试,一般而言,测试设备包括两辆车体,即往往需要将两辆车体通过车钩联挂在一起以实现对作业装置的测试。然而,上述通过两辆车体联挂完成测试会导致测试设备的整体开发周期较长,生产成本较高。
4.因此,如何避免传统测试设备的开发周期长、生产成本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试设备,可以对轨道工程机械的作业装置进行原理验证、数据采集和效果评估,同时可以缩短开发周期、降低成产成本。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测试设备,包括:
7.可拆卸地设有若干测试模块的测试平台,所述测试模块用以对轨道工程车作业装置执行预设测试作业;
8.与所述测试平台通过铰接装置连接的牵引车;
9.设于所述牵引车上、用以分别向所述牵引车和所述测试模块提供牵引动力和测试动力的动力输出模块。
10.可选地,所述铰接装置包括前耳板、固定套、后耳板和压板紧固组件,所述前耳板和所述后耳板分别与所述牵引车和所述测试平台固接,所述固定套与所述前耳板固接,在所述后耳板套设于所述固定套上后,通过所述压板紧固组件与所述固定套固接,以实现所述后耳板的轴向限位。
11.可选地,所述压板紧固组件包括螺栓组件和设于所述固定套的顶部的压板,所述压板和所述固定套均设有用以供所述螺栓组件的螺栓穿过的中心孔,通过所述螺栓组件的螺母与所述螺栓旋合以将所述压板与所述固定套紧固。
12.可选地,所述后耳板与所述前耳板之间设有第一耐磨套,所述固定套与所述后耳板之间设有第二耐磨套。
13.可选地,还包括与所述动力输出模块连接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用以控制所述牵引车启停的第一控制箱和用以控制所述测试模块运行的第二控制箱,所述第一控制箱和所述第二控制箱分别设于所述牵引车和所述测试平台上。
14.可选地,所述动力输出模块包括内燃机、发电机、燃料箱和供电单元,所述燃料箱与所述内燃机连接、以向所述内燃机提供燃料,所述发电机与所述内燃机的输出端和所述
供电单元连接、以产生电能并传输至所述供电单元,所述供电单元与所述第一控制箱和所述第二控制箱连接。
15.可选地,所述动力输出模块还包括连接于所述输出端的液压泵,及与所述液压泵通过管路连接的液压油箱组件,所述液压泵通过管路与所述测试模块连接,以向所述测试模块输送液压动力。
16.可选地,所述牵引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下方设有两组轮对,所述两组轮对包括至少一组主动轮对。
17.可选地,所述车体任一侧的所述主动轮对包括马达、行星减速器和钢轨轮,所述马达的输出端与所述行星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以带动所述行星减速器的外壳旋转,所述钢轨轮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外壳的法兰盘固接;
18.还包括支撑法兰,及与所述车体固接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一端耳板与所述马达的固定端和所述行星减速器的一固定端固接,所述行星减速器的另一固定端与所述支撑法兰的一端固接,所述支撑法兰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架的另一端耳板固接。
19.可选地,所述测试平台包括车架和设于所述车架的下方的从动轮对。
20.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测试设备,包括测试平台、牵引车和动力输出模块,其中,测试平台上可拆卸地设有若干测试模块,测试模块用于对轨道工程车作业装置执行预设测试作业;牵引车通过铰接装置与测试平台连接;牵引车上设有动力输出模块,动力输出模块用于分别向牵引车和测试模块提供牵引动力和测试动力。这样一来,通过动力输出模块向牵引车提供牵引动力,牵引车通过铰接装置与测试平台连接,铰接装置用于传递牵引力至测试平台,且测试平台与牵引车能够相对转动,这样即可通过牵引车牵引测试平台和测试模块沿轨道运行至测试点,再通过动力输出模块向测试模块提供测试动力以完成相应的测试工作。上述测试设备可以快速采集作业装置的试验数据,验证作业装置的性能,并对作业装置的作业效果进行评估,以为大型轨道工程机械投产提供可靠依据;同时,相较于传统通过两辆车体通过车钩联挂的设置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测试设备,可以根据需要在测试平台上配置相应的测试模块,以对应完成相应的测试任务,可以大大缩短设备的开发周期、降低设备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测试设备的结构简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测试设备的结构详图;
24.图3为图1中铰接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图2中主动轮对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26.其中:
[0027]1‑
牵引车、11

车体、12

主动轮对、121

马达、122

行星减速器、123

钢轨轮、124

支撑法兰、125

固定支架、126

螺栓副、13

内燃机、14

发电机、15

液压泵、16

燃料箱、17

液压油箱组件、18

供电单元、19

第一控制箱;
[0028]2‑
测试平台、21

车架、22

测试模块、23

从动轮对、24

第二控制箱;
[0029]3‑
铰接装置、31

前耳板、32

第一耐磨套、33

螺母、34

螺栓、35

压板、36

第二耐磨套、37

后耳板、38

固定套;
[0030]4‑
液压出油管;
[0031]5‑
液压回油管;
[0032]6‑
动力电路;
[0033]7‑
控制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5]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测试设备,可以对轨道工程机械的作业装置进行原理验证、数据采集和效果评估,同时可以缩短开发周期、降低成产成本。
[0036]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7]
需要说明的是,下文所述的“上端、下端、左侧、右侧”等方位词都是基于说明书附图所定义的。
[0038]
请参考图1至图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测试设备的结构简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测试设备的结构详图;
[0039]
图3为图1中铰接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主动轮对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4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测试设备,包括牵引车1、测试平台2和动力输出模块,其中,测试平台2上可拆卸地设有若干测试模块22,测试模块22用于对轨道工程车作业装置执行预设测试作业;牵引车1通过铰接装置3与测试平台2连接;牵引车1上设有动力输出模块,动力输出模块用于分别向牵引车1和测试模块22提供牵引动力和测试动力。
[0041]
当然,根据实际需要,上述预设测试作业包括但不限于对作业装置进行原理验证、数据采集、效果评估等测试环节。
[0042]
这样一来,通过动力输出模块向牵引车1提供牵引动力,这样即可通过牵引车1牵引测试平台2和测试模块22沿轨道运行至测试点,再通过动力输出模块向测试模块22提供测试动力以完成相应的测试工作。上述测试设备可以快速采集作业装置的试验数据,验证作业装置的性能,并对作业装置的作业效果进行评估,以为大型轨道工程机械投产提供可靠依据。
[0043]
此外,相较于传统通过两辆车体通过车钩联挂的设置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测试设备,可以大大缩短设备的开发周期、降低设备的生产成本。
[0044]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测试平台2上可拆卸地设有若干不同的测试模块22,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的作业装置在测试平台2上配置不同的测试模块22,以对应完成相应作业装置
的测试任务,这样可以便于不同作业装置的测试,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测试工作的效率。
[0045]
具体地说,牵引车1通过铰接装置3与测试平台2连接,铰接装置3用于传递牵引力至测试平台2,且在铰接装置3的连接作用下,测试平台2与牵引车1能够相对转动。
[0046]
该铰接装置3具体包括前耳板31、固定套38、后耳板37和压板紧固组件,前耳板31和后耳板37分别与牵引车1和测试平台2固接,前耳板31固接于牵引车1的末端,后耳板37固接于测试平台2的前端;同时,固定套38与前耳板31固接,相应的,前耳板31上设有固定孔,固定套38与前耳板31上的固定孔同轴焊接。在后耳板37套设于固定套38上后,通过压板紧固组件与固定套38固接,以实现后耳板37的轴向限位。
[0047]
更加具体地说,上述压板紧固组件包括螺栓组件和压板35,其中,压板35设于固定套38的顶部,压板35和固定套38均设有用于供螺栓组件的螺栓34穿过的中心孔,在螺栓34相继由下至上穿过固定套38的中心孔并伸出压板35的中心孔后,通过螺栓组件的螺母33与伸出压板35的中心孔的螺杆旋合,以将压板35与固定套38紧固相连。
[0048]
压板35与固定套38同轴设置,压板35的底部具有内凹的定位槽,固定套38与压板35的定位槽间隙配合实现定位,定位槽具有与固定套38的上端面接触相抵的内壁,压板35的底面略高于后耳板37的上端面,即压板35与后耳板37具有一定的轴向间隙,这样可以保持后耳板37轴向具有一定的活动量。
[0049]
此外,为了提升铰接装置3的使用寿命,上述后耳板37与前耳板31之间设有第一耐磨套32,固定套38与后耳板37之间设有第二耐磨套36。
[0050]
第一耐磨套32和第二耐磨套36均具有摩擦系数小且耐磨的特点,第一耐磨套32与固定套38同轴活动连接,第一耐磨套32的底面抵压于前耳板31的上端面,第一耐磨套32的顶面与后耳板37的下端面接触相抵,即后耳板37的下端面压在第一耐磨套32的顶面,同时,后耳板37的上端面略低于固定套38的上端面;第二耐磨套36与固定套38同轴活动连接,第二耐磨套36的底面抵压于前耳板31的上端面,第二耐磨套36顶面略低于固定套38的上端面。需要注意的是,第一耐磨套32和后耳板37两者与固定套38同轴,且第一耐磨套32和固定套38、后耳板37和固定套38均具有一定的径向间隙,以便于安装第二耐磨套36,这样一来,测试平台2可绕着的固定套38的轴向旋转一定的角度。
[0051]
为了优化上述实施例,还包括与动力输出模块连接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控制牵引车1启停的第一控制箱19和用于控制测试模块22运行的第二控制箱24,且第一控制箱19和第二控制箱24分别设于牵引车1和测试平台2上。
[0052]
具体来说,动力输出模块包括内燃机13、发电机14、燃料箱16和供电单元18,其中,内燃机13安装于牵引车1上,燃料箱16安装于牵引车1上并与内燃机13连接、以向内燃机13提供燃料,发电机14与内燃机13的输出端和供电单元18连接、以产生电能并传输至供电单元18,且供电单元18与第一控制箱19和第二控制箱24连接,该供电单元18可将发电机14产生的电能转化成所需要的频率、电压、电流输出给控制系统、牵引车1和测试平台2。
[0053]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控制箱19集成控制电路与程序,可控制供电单元18供电以及内燃机13的启停、调速等。第一控制箱19具体可以设置为内置plc的控制箱,第一控制箱19的控制功能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技术内容,并不是本技术的保护重点,本技术的重点是通过第一控制箱19与供电单元18和牵引车1的连接关系实现控制牵引车1的启停的功能。
[0054]
为了便于测试模块22通过液压动力完成测试作业,动力输出模块还包括液压泵15和液压油箱组件17,其中,液压泵15连接于内燃机13的输出端,液压油箱组件17安装到牵引车1上,用于盛放液压油并进行散热,液压油箱组件17与液压泵15通过管路连接,液压泵15通过管路与测试模块22连接,以向测试模块22输送液压动力,换言之,当测试模块22需要通过液压动力来完成相应的测试作业时,可以通过启动液压泵15来实现。
[0055]
此处,需要注意的是,发电机14与液压泵15可串联也可并联连接于内燃机13的输出端,以分别产生电能与液压能。
[0056]
根据输送需要,还可以在牵引车1和测试平台2之间设置液压出油管4和液压回油管5,液压出油管4和液压回油管5两端分别接在牵引车1的末端与测试平台2的前端,液压出油管4用于将液压油输送到测试平台2,液压回油管5用于供液压油回流到牵引车1。当然,牵引车1和测试平台2上也设有若干相应与液压出油管4和液压回油管5连通的输油管道,前提是能够保证液压油的输送与回流,本文对此并不作具体限制。
[0057]
为了完成测试工作,除了包括第二控制箱24和若干测试模块22之外,测试平台2还包括车架21和设于车架21的下方的从动轮对23,车架21为测试模块22、从动轮对23、第二控制箱24提供安装载体,测试模块22安装在车架21的中部,根据需要接入液压动力、动力电和控制电,并能够将反馈信号传入第二控制箱24。
[0058]
第二控制箱24集成控制电路与程序,以控制测试模块22进行测试作业,关于测试模块22的测试功能具体可以参照现有技术的内容,此处将不再一一展开。当然,第二控制箱24具体也可以设置为内置plc的控制箱,第二控制箱24的控制功能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技术内容,并不是本技术的保护重点,本技术的重点是通过第二控制箱24与供电单元18和测试模块22的连接关系实现控制测试模块22进行测试作业的功能。
[0059]
为了实现动力电的输送,前文所述的供电单元18主要通过动力电路6将动力电传输至测试模块22,同时,为了实现控制电的输送,供电单元18主要通过控制电路7将控制电传输至第二控制箱24。
[0060]
在上述基础上,牵引车1包括车体11,车体11的下方设有两组轮对,两组轮对包括一组主动轮对12和一组从动轮对,或者包括两组主动轮对12。
[0061]
也就是说,在牵引车1的车体11下方可以安装四个主动轮对12,以将来自供电单元18的电能转化为牵引力实现车体11的行走,当然,也可采用两个主动轮对12和两个从动轮对的方式实现牵引功能。
[0062]
具体地,车体11任一侧的主动轮对12包括马达121、行星减速器122和钢轨轮123,马达121的输出端与行星减速器122的输入端连接,以带动行星减速器122的外壳旋转,钢轨轮123通过紧固件与外壳的法兰盘固接,这样即可实现马达121的动力传递;同时,还包括支撑法兰124、及与车体11固接的固定支架125,固定支架125的一端耳板与马达121的固定端和行星减速器122的一固定端固接,行星减速器122的另一固定端与支撑法兰124的一端固接,支撑法兰124的另一端与固定支架125的另一端耳板固接。
[0063]
更加具体地说,马达121的固定端止口插入固定支架125一端耳板的内孔定位,并通过安装螺栓连接到固定支架125该端的耳板上,马达121的输出端接入行星减速器122的输入端,传递动力到行星减速器122,以带动行星减速器122的外壳旋转;行星减速器122的固定端法兰与固定支架125的马达121固定端内孔过渡配合,且行星减速器122的固定端法
兰与固定支架125的该端耳板通过螺栓连接锁定,行星减速器122的另一固定端法兰与支撑法兰124的内孔过渡配合,以实现对于行星减速器122的支撑定位;钢轨轮123的内孔与行星减速器122的外壳同轴且过渡配合,钢轨轮123的端面通过螺栓、剪力销与行星减速器122的外壳法兰盘连接,以传递扭矩与转速;支撑法兰124的一端内孔与行星减速器122的固定端法兰过渡配合,支撑法兰124的另一端外圆与固定支架125的另一端耳板内孔过渡配合,且支撑法兰124与固定支架125的另一端耳板通过螺栓锁定;同时,固定支架125的上端底板与车体11通过螺栓副126连接固定。
[0064]
组装时,首先,将牵引车1组装好停放在轨道上;然后准备铰接装置3的配件,将第一耐磨套32安装到前耳板31上,测试平台2组装后吊装(或铰接后组装),落位使后耳板37与固定套38同轴安装,将第二耐磨套36与固定套38同轴安装,再安装压板35与螺栓组件锁定铰接装置3;最后,按作业需要安装液压出油管4、液压回油管5、动力电路6、控制电路7和相应的测试模块22。连接完成,进行试验调试。
[0065]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0066]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测试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