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轨道车辆的防爬覆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05 23:3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防爬覆装置。


背景技术:

2.在轨道车辆正面相撞时出现的碰撞力应当导入到构造用于吸收碰撞能和将碰撞能转化成变形能的组件中。这些组件典型地设计成所谓的能量消耗元件,其能通过一定的变形路径变形并且在此具有专门为此设计的力

路径特征。若这些元件的吸能容量耗尽,那么进一步的碰撞能就会被导入到车辆结构中。在此要注意的是,轨道车辆的底架构建得明显比所有其它组件、特别是侧壁、端壁和顶部更为牢固。在两个轨道车辆相撞的过程中,其中一辆轨道车辆这样运动,使得其底架移动到另一个车辆的底架上方(这就是说爬覆)并且因此由于碰撞能给底架上方的明显不那么牢固的区域带来了负荷。这在碰撞的车辆垂直偏移时可能很容易发生并且有可能导致灾难性的事故后果,因为其中一个车辆的乘客室此时可能大面积地损毁。为了防止这种结果,使用所谓的防爬覆装置(anticlimber),其在相撞时将车辆彼此固定在它们的垂直的位置中。这些防爬覆装置典型地设置在车辆的先与另一个车辆碰撞的那些点处并且包括带有水平取向的肋状结构的板。相互碰撞的防爬覆装置的这些肋状结构在相撞时彼此嵌接并且形成了形状配合的连接,该形状配合的连接防止了防爬覆装置彼此间的垂直的滑动。但若相互碰撞的防爬覆装置具有彼此间水平的移动,这就是说,防爬覆装置仅部分沿横向交叠,那么所产生的力矩会使防爬覆装置的固定结构这样转动,使得防爬覆装置在侧向靠近彼此地滑动并且因此进一步导致失去它们的作用。当防爬覆装置的设计带有肋状结构的表面具有较小的尺寸并且水平的偏移与此对应地产生了更为强烈的影响时,尤其可能发生这一点。然而,相互滑动也可能由沿横向出现的力(例如:转弯中的碰撞)引起。为了消除这个缺陷,创造出了冲击板,冲击板允许了全面的咬合(verzahnung)、例如借助于金字塔形的突起。但这仅能与相同类型的冲击板一起使用并且仅能昂贵地制造。


技术实现要素:

3.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创造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防爬覆装置,该防爬覆装置即使在经水平偏移地碰撞另外的防爬覆装置时或者在出现横向力时,也防止了侧向滑动。
4.该任务通过一种带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防爬覆装置解决。有利的设计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5.按照本发明的基本思想,说明了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防爬覆装置,其包括冲击板,其中,在冲击板上布置多个彼此平行凸起的具有直线走向的第一成形结构,并且此外在冲击板上布置多个彼此平行凸起的具有直线走向的第二成形结构,第二成形结构垂直于第一成形结构取向,并且其中,在冲击板的表面上的第二成形结构的延伸部小于在冲击板的表面上的第一成形结构的延伸部,并且其中,在成形结构的交叉点处第一成形结构分别具有一个凹部,在凹部中第一成形结构的延伸部减小。
6.由此能实现的优点是,创造一种防爬覆装置,其除了防止所谓的攀爬外即使在相互碰撞时也防止同种类型的防爬覆装置相互的水平滑动。这样即使在防爬覆装置横向偏移地相互爬覆时也能优化布置在防爬覆装置后面的能量消耗元件中的力导入并且在这种情况下也可能完全利用其耗能容量。
7.根据本发明,一种防爬覆装置包括通常以矩形或方形方式构造的冲击板,以及在冲击板上布置在冲击板的冲击侧的成形结构。在此,设置多个第一成形结构,其肋状地从冲击板伸出并且其在防攀爬装置的安装位置上水平取向。该配置类似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防攀爬装置。本发明还规定,设置多个第二成形结构,它们同样肋状地从冲击板伸出,其中第一和第二成形结构彼此直角地取向。在防爬覆装置的安装位置上,第二成形结构因此竖直地布置。在冲击板的表面上的第二成形结构的高度(延伸部)在此小于在冲击板的表面上的第一成形结构的高度(延伸部)。在第一成形结构与第二成形结构的交叉点处,在第一成形结构中设置凹部,在凹部中第一成形结构的高度(延伸部)局部地、在一定长度上减小。
8.因此,当相同类型的根据本发明的防攀爬装置相互碰撞时,可以进行第二(竖直的)成形结构在第一(水平)成形结构的凹部中的卡勾,并且由此防止防攀爬装置在各个方向上相互滑动。
9.第一成形结构中的凹部的宽度至少以第二成形结构的宽度来实施,从而第二、竖直的成形结构在凹部中能够被啮合。特别有利的是,第一成形结构中的凹部设计得宽于第二成形结构的宽度,从而在相互碰撞的防攀爬装置的水平的相对运动期间保证可靠的啮合。凹部的宽度在此确定路程长度(锁定区域),在该路程长度内能够进行啮合。
10.第一成形结构中的凹部的形状,即其竖直视图中的横截面例如可以以矩形或梯形的方式设计。
11.有利的是将第一形成结构的延伸部在凹部的区域中减小到第二形成结构的延伸部上。这样能够实现的优点是,在相同类型的防攀爬装置相互啮合时,实现完全的咬合,其中两个防攀爬装置中的每一个的防攀爬装置的第一成形构造与相应的冲击板的表面接触并且其中第二成形结构与相应的冲击板的第一成形结构在凹部的区域中接触。通过优化的咬合,能够完全利用防攀爬装置的强度。因为这种几何结构的优化在现实安装条件下在相互碰撞时可能不能实现、例如由于夹紧在防攀爬装置之间的物体、例如车辆挡板的组件,所以有利的是将第二成形结构的延伸部设计得大于可能夹紧在防攀爬装置之间的物体(特别是挡板部件)的整个厚度。
12.根据本发明的防攀爬装置的制造可以来自针对防攀爬装置常用的材料、特别是来自钢或轻金属合金。
13.在防攀爬装置中,侧长约300mm的冲击板的尺寸是常用的、根据本发明的防攀爬装置的第一成形结构的大小以及间距典型地为60mm同样是能够实现的,从而产生与传统的防攀爬装置的兼容性。当根据本发明的防爬覆装置与传统的防爬覆装置碰撞时,但仅结合另外的根据本发明的防爬覆装置也实现防攀爬的保护、防水平滑动的保护。
14.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规定,将冲击板上的第二形成结构的延伸部减少为零,延伸部因此允许被省去。然而同时,在第一个凹部中设置凹部。这样产生以咬合设计的水平的肋状结构。这种咬合可以在防攀爬装置中与由第二成形结构形成的结构嵌接并且由此防止防攀爬装置彼此的水平滑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特别对于重新处理现有的传统防攀
爬装置是有利的,因为在此只必须制造在水平的成形结构中的凹部。这种重新处理也可以在使用的现有的防攀爬装置中进行,其中只需要去除材料,而不需要施加由第二成形结构构成的结构。在此,仅在与具有完全根据本发明的成形结构的防攀爬装置碰撞时发生防水平滑动的保护。
15.例如可以借助铸造方法、像也可以借助锻造方法制造根据本发明的抗攀爬装置,或者肋状结构可以由实施为相应较厚的冲击板铣削。特别有利地焊接根据本发明的防攀爬装置,其由单独预制部件(冲击板、第一和第二成形结构)构成。这些单独部件的简单几何结构使简单的预制成为可能。
附图说明
16.图1示例性示出了防爬覆装置。
17.图2示例性示出了处于嵌接中的两个防爬覆装置的细节。
18.图3示例性示出了处于嵌接中的两个防爬覆装置。
19.图4示例性示出了具有齿结构的防爬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20.图1示例性地并且示意性地示出了防爬覆装置。防爬覆装置1包括冲击板2、多个第一成形结构3和多个第二成形结构4。冲击板2矩形地实施并且具有由彼此平行的第一成形结构3构成的肋状结构。示例性地示出了六个第一成形结构3,每个第一成形结构从冲击板2伸出一个延伸部6。防爬覆装置1在其使用位置中示出,在该使用位置中,第一成形结构3水平地定向。其他部件、例如位于防爬覆装置1后面的车辆结构或能量消耗元件在图1中未示出。此外,防爬覆装置1包括多个第二成形结构4,其垂直于第一成形结构3取向,并且其从冲击板2伸出一个延伸部5。示例性地示出了三个第二成形结构4。在第一成形结构3和第二成形结构4之间的交叉点7处,在第一成形结构3中各设置一个凹部8。这些凹部8具有确定的宽度,其中在图1中,该宽度大于第二成形结构4的宽度地实施,由此,可以实现更大的锁定区域。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成形结构3的延伸部在凹部8处在第二成形结构4的延伸部4上减小。图2示例性地和示意性地示出了处于嵌接中的两个防爬覆装置的细节图。示出了两个处于嵌接中的防爬覆装置1的水平的截面,其中,防爬覆装置1的第二成形结构4嵌接到第二防爬覆装置1的第一成形结构3的凹部8中。防爬覆装置1以啮合的方式在最终位置中示出,在该最终位置中第二成形结构碰撞到成形结构8的边缘并且防止防爬覆装置1彼此的进一步的水平移动。
21.图3示例性地并且示意性地示出两个处于嵌接中的防爬覆装置。示出了两个相互处于嵌接中的防爬覆装置1的总视图。图4示例性地示出具有齿结构的防爬覆装置。示出了防爬覆接置10,该防爬覆装置包括多个在安装位置中水平定向的具有齿结构11的成形结构。竖直定向的第二成形结构在其延伸部上减小到零。在具有齿结构11的成形结构中设置有凹部8(凹部彼此间隔开),使得具有齿结构11的防爬覆装置可以啮合到防爬覆装置1中,如图1中所示,并且因此水平力可以在防爬覆装置1和10之间传递。
22.附图标记列表1防爬覆装置
2冲击板3第一成形结构4第二成形结构5第二成形结构的延伸部6第一成形结构的延伸部7交叉点8凹部10具有齿结构的防爬覆装置11具有齿结构的第一成形结构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