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具有切换透光形态功能的玻璃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3-26 22:0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装置 玻璃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通过在玻璃的表面刻制纹路,可使玻璃获得模糊形态以满足特定的使用要求(如,压花玻璃),所公知地,玻璃获得模糊形态是基于光线照射于纹路上而发生漫反射现象来实现的。
3.然而,玻璃的表面一旦被刻制上纹路后,该玻璃便始终处于模糊形态,玻璃的形态不能发生改变,而仅具有单一形态。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切换透光形态功能的玻璃装置。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具有切换透光形态功能的玻璃装置,包括玻璃本体、形成于所述玻璃本体内部由通道构成的纹路以及用于选择性地通入通道中的致变流体,其中:
7.所述致变流体至少包括与所述玻璃本体折射率及颜色一致的第一致变流体,以使得当所述通道内未通入所述致变流体时,所述纹路使得所述玻璃本体呈模糊形态,而当所述通道内通入所述第一致变流体时,所述玻璃本体呈透明形态。
8.优选地,所述致变流体还包括与所述玻璃本体颜色不同的第二致变流体;其中:
9.当所述纹路内通入第二致变流体时,所述玻璃本体变换为带色形态。
10.优选地,所述纹路至少包括第一纹路层,所述第一纹路层限定出所述玻璃本体需形态变换的区域。
11.优选地,所述第一纹路层至少包括在厚度方向上布置的两层,每层所述第一纹路层由处于同一平面的一层通道构成,至少两层所述第一纹路层中的通道彼此之间补偿所在层未铺设通道的区域以使所述通道覆盖所述玻璃本体需形态变换的区域内的任意区域。
12.优选地,所述纹路还包括相对于所述第一纹路层在厚度方向上布置的第二纹路层;
13.所述第二纹路层中的通道的行走轨迹限定出图形结构;
14.所述第二纹路层位于所述玻璃本体需形态变换的区域内。
15.优选地,
16.所述第一纹路层由单条通道往复弯折排布形成
17.或者
18.所述第一纹路层由单条通道螺旋环绕形成
19.或者
20.所述第一纹路层由多条直线通道平行排列而形成。
21.优选地,
22.所述第一纹路层由在远端连通的两条通道轨迹一致的往复弯折排布形成
23.或者
24.所述第一纹路层由在远端连通的两条通道轨迹一致螺旋环绕形成;
25.以使得两条通道的近端位于所述玻璃本体的相邻区域而作为所述通道的进口和出口。
26.优选地,
27.所述玻璃本体为一体结构
28.或者
29.所述玻璃本体为分体结构。
30.优选地,所述玻璃本体包括至少两个相叠置的玻璃基板;相邻的两个所述玻璃基板之间限定出通道构成的纹路。
31.优选地,
32.所述玻璃基板由硬质材料制成
33.或者
34.所述玻璃基板由柔性材料制成。
35.优选地,所述玻璃基板由硅酸盐无机玻璃、聚碳酸酯玻璃、pet薄膜、pvc薄膜、聚氨酯薄膜、pvb胶片、eva胶片、sgp胶片中的至少一种制成。
36.优选地,所述通道的截面的形状为矩形、半圆形、三角形、半椭圆形、梯形中的至少一种形状。
37.优选地,所述通道包括平行排布的多个直线通道;所述第一致变流体与所述第二致变流体不相溶;其中:
38.通过使所述第一致变流体和所述第二致变流体占据每个通道的不同位置和长度而使得所述玻璃本体呈现出不同的图形结构。
3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具有切换透光形态功能的玻璃装置的有益效果是:
40.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玻璃本体的内部设置通道构成的纹路,并选择性向通道内通入致变流体使得玻璃本体至少能够在模糊形态与透明形态之间切换。
41.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仅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42.本实用新型中描述的技术的各种实现或示例的概述,并不是所公开技术的全部范围或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
附图说明
43.在不一定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具有字母后缀或不同字母后缀的相同附图标记可以表示相似部件的不同实例。附图大体上通过举例而不是限制的方式示出各种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一起用于对所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适当的时候,在所有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同一或相似的部分。这样的实施例是例证性的,而并非旨在作为本装置或方法的穷尽或
排他实施例。
4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玻璃装置中的玻璃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4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玻璃装置中的玻璃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4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玻璃装置中的玻璃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4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玻璃装置中的玻璃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4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个实施例所提供的玻璃装置中的玻璃本体的结构示意图(通道为直线通道)。
49.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玻璃装置中的玻璃本体的截面视图。
50.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玻璃装置中的玻璃本体的截面视图(两个通道)。
51.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玻璃装置中的玻璃本体的截面视图。
52.图9为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玻璃装置中的玻璃本体的截面视图。
53.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玻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54.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玻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形结构为圆)。
55.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玻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形结构为“永”字)。
具体实施方式
56.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57.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58.为了保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59.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玻璃装置,该玻璃装置至少被构造成如下结构特点:该玻璃装置包括一个玻璃本体10,在该玻璃本体10内设置纹路20,并且,该纹
路20由形成于玻璃本体10的内部的通道211构成。
60.在本实用新型中,构成纹路20的通道211具有长/宽比很大的特点,且纹路所涉及区域内的通道211的密度足够大,如此,当玻璃本体10的通道211内未通入任何流体时,即,通道211内由空气填充时,玻璃本体10会呈模糊形态。
61.应该说明,设置有上述通道211的玻璃本体10,其呈模糊形态的原因在于:通道211的内壁使得玻璃本体10的内部形成了凹凸不平的结构,且因填充于通道211内的空气的折射率与玻璃本体10的折射率不同,当光线在玻璃本体10的厚度方向上照射于玻璃本体10上时,光线经过通道211后会发生折射和漫反射的叠加,这种叠加会使得光线在穿过玻璃本体10后其角度发生不规则的改变,进而呈现出模糊形态。
62.在本实用新型中,除在玻璃本体10内设置由通道211构成的纹路外,还为玻璃本体10配备了用于通入通道211内的致变流体,向通道211内通入致变流体的目的至少在于:使得玻璃本体10还可呈现出透明形态。并且,在一些优选方案中,向通道211内通入致变流体的目的还在于:使得玻璃本体10还可呈现带色形态。
63.在一个致力于使玻璃本体10仅具有在模糊形态与透明形态之间进行切换的功能的实施例中,致变流体仅包括第一致变流体即可,该第一致变流体的特点为:该第一致变流体的折射率与玻璃本体10的折射率大致相同,且第一致变流体与玻璃本体10的颜色相同,即,第一致变流体为无色流体。
64.基于第一致变流体的上述特点,当需要使玻璃本体10从模糊形态切换至透明形态时,利用如液压泵等动力装置向玻璃本体10的通道211内通入第一致变流体,在第一致变流体通入通道211后,因第一致变流体与玻璃本体10的折射率相同,光线经过通道211时便不会在通道211的内壁结构上发生漫反射和折射,进而使得玻璃本体10从模糊形态切换至透明形态。而当需要使玻璃本体10从透明形态切换至模糊形态时,可通过向通道211内通入空气而代替第一致变流体即可。
65.在本实用新型中,向通道211内选择性通入不同于第一致变流体的流体还可使得玻璃本体10具有在模糊形态、透明形态以及带色形态三者之间形态切换的功能。
66.在一个致力于使玻璃本体10具有在模糊形态、透明形态以及带色形态三者之间形态切换的功能的实施例中,致变流体不仅包括第一致变流体,还包括第二致变流体,该第二致变流体的特点为:该第二致变流体带有颜色。
67.通过选择性地向玻璃本体10的通道211内通入第一致变流体、第二致变流体,可使玻璃本体10在模糊形态、透明形态以及带色形态之间切换。具体地,当需要使玻璃本体10切换至透明形态,利用如液压泵之类的动力装置将第一致变流体通入玻璃本体10的通道211内,光线经过通道211时便不会在通道211的内壁结构上发生漫反射和折射,进而使得玻璃本体10切换至透明形态。当需要使玻璃本体10切换至带色形态时,将第二致变流体通入玻璃本体10的通道211内,此时,光线穿过通道211内的第二致变流体后会带有颜色,这使得玻璃本体10在被光线照射后会呈现带色形态,即,使玻璃本体10切换至带色形态。
68.在一个更为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致变流体包括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的第二致变流体的特点是:其折射率与玻璃本体10的折射率大致相同,第二种类型的第二致变流体的特点是:其折射率与玻璃本体10的折射率不同。
69.当利用如液压泵之类的动力装置向玻璃本体10的通道211内通入第一种类型的第
二致变流体时,光线穿设通道211后不但带有颜色,而且还不会发生漫反射以及折射,这使得玻璃本体10呈带色的非模糊形态;而当向玻璃本体10的通道211内通入第二种类型的第二致变流体时,光线穿设通道211后带色且发生上述的漫反射即折射,这使得玻璃本体10呈带色的模糊形态。
70.基于上述描述,上述玻璃本体10内的纹路仅用于使玻璃本体10具有呈现模糊形态、透明形态以及带色形态且在三者之间相互切换的特点。
71.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向第一致变流体中添加光致变色材料,可使得通入有第一致变流体的玻璃本体可随光的变化而带有颜色,且颜色可变。
72.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使通道的内壁形成凸起(或称毛面)会提高通入空气后的玻璃本体的模糊形态的效果。
73.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向第二致变流体中添加具有反射光线特性的悬浮微粉等胶体颗粒,可使得通入有第二致变流体的玻璃本体具有反光的特性,进而能够减少玻璃本体透光吸热,增强隔热效果。
7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除具有上述特点外还具有图形显示功能的玻璃本体10,在这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使玻璃本体10内形成两种类型的纹路,即,第一纹路21(或称第一纹路层)和第二纹路22(或称第二纹路层),第一纹路21用于实现玻璃本体10的上述功能,即,第一纹路21用于使玻璃本体10实现呈现模糊形态、透明形态以及带色形态且在三者之间相互切换的功能。第二纹路22用于使玻璃本体10实现显示图形的功能,具体地,使第二纹路22在玻璃本体10的厚度方向上与第一纹路21分层,使第一纹路21覆盖到玻璃本体10需要形态变化的区域,使第二纹路22位于第一纹路21以内的区域,且使第二纹路22中的通道221的行走轨迹限定出所要显示的图形结构。
75.下面介绍一下使上述结构的玻璃本体10显示图形的方法:
76.首先,利用如液压泵之类的动力装置向第一纹路21的通道211内通入致变流体,例如,可通入第一致变流体,以使得玻璃本体10呈现的透明形态的背景;再例如,可通入第一种类型的第二致变流体,以使得玻璃本体10呈现带色的非模糊形态的背景;再例如,可通入第二种类型的第二致变流体,以使得玻璃本体10呈现带色的模糊形态的背景。
77.然后,向第二纹路22的通道221内通入致变流体,使通入第二纹路22中的致变流体与通入第一纹路21的致变流体的颜色不同,例如,当向第一纹路21中通入第一致变流体时,可向第二纹路22中通入第一种类型的第二致变流体或者通入第二种类型的第二致变流体;再例如,当向第一纹路21中通入第二致变流体时,可向第二纹路22中通入颜色异于第一纹路21中的致变流体的第二致变流体。如此,通过向第二纹路22通入颜色异于第一纹路21中的致变流体,可使得玻璃本体10呈现出由第二纹路22的通道221的轨迹限定出的图形,例如,该图形可以为汽车品牌的车标,如,奔驰车标。
78.应该说明:第二纹路22的通道221所限定出的图形可以是文字、图案、花纹等,本实用新型并不对图形的具体的形状结构进行限定。
79.应该理解地,通过增加用于使玻璃本体10呈现不同形态的第一纹路21中的通道211的密度,使得形态变换区域内的更小的区域均可呈现或切换至模糊形态、透明形态以及带色形态。然而,若将第一纹路21中的通道211布置在同一平面上,这会使得通道211之间的区域很难呈现或切换至模糊形态、透明形态以及带色形态。为能够使形态变换区域内的任
意的区域均可呈现或切换至模糊形态、透明形态以及带色形态,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方案中,如图7所示,使第一纹路21至少包括两层,每层第一纹路21中均由位于同一平面上的通道211构成,如此,第一纹路21便由至少两层通道211在厚度方向上叠加而构成,并且:至少两层第一纹路21中的通道211彼此之间补偿所在层未铺设通道211的区域以使通道211覆盖玻璃本体10需形态变换的区域内的任意区域。如此,玻璃本体10在厚度方向上的投影的任意区域均被通道211覆盖,因而,当将致变流体通入第一纹路21的所有通道211后,在第一纹路21所覆盖的形态变换区域内均能够呈现或切换至模糊形态、透明形态以及带色形态。
80.用于使玻璃本体10实现呈现模糊形态、透明形态以及带色形态且在三者之间相互切换的第一纹路21中的通道211具有多种布置方式。
81.例如,如图1所示,每层第一纹路21由单条通道211通过往复弯折而延伸的轨迹形成,当向这种结构的通道211内通入空气或致变流体时,玻璃本体10会呈现出从一侧向另一侧的形态变换的效果,且仅通过一次从一侧到另一侧便完全实现任意区域的形态变换。
82.再例如,如图3所示,每层第一纹路21由单条通道211通过螺旋环绕而延伸的轨迹形成,当向这种结构的通道211内通入空气或致变流体时,玻璃本体10会呈现从外侧向内侧的形态变换的效果,且仅通过一次从外侧到内侧便完全实现任意区域的形态变换。
83.再例如,如图2所示,每层第一纹路21由在远端连通的两条通道211轨迹一致的往复弯折而延伸的轨迹形成,当向这种结构的通道211内通入空气或致变流体时,玻璃本体10会呈现出首先从一侧到另一侧,然后再从另一侧再回到起始侧的形态变换的效果。
84.再例如,如图4所示,每层第一纹路21层在远端连通的两条通道211轨迹一致螺旋环绕而延伸的轨迹形成,当向这种结构的通道211内通入空气或致变流体时,玻璃本体10会呈现出首先从外侧向内侧,然后再从内侧到外侧的形态变换的效果。
85.应该说明,采用两道在远端连通的通道211排布构成每层第一纹路21的好处在于:可使得通道211的近端的两个端口作为致变流体或空气的进口2111以及出口2112,如此,可方便实现通道211的进口2111和出口2112的相邻设置,以使得相关部件的安装更加紧凑。
86.再例如,如图5所示,第一纹路21由平行排布的众多直线通道211形成,该直线通道211在玻璃本体10的下侧边具有彼此隔离的进口,而在玻璃本体10的上侧边具有相互连通的出口(所有出口借由一个水平延伸的共用通道连通,该共用通道的出口贯通玻璃本体10的左侧的侧边)。
87.应该说明:上面仅示例性的提供了几种不同通道211布置方式的第一纹路21,然而,这不能构成对第一纹路21所要求保护的通道211布置方式的限制。
88.在本实用新型中,通道211的截面结构类型可以由多种,例如,通道211的截面可以为矩形,通道211的截面可以为圆形、半圆形、扁圆形,通道211的截面可以为三角形、梯形,当然,其他形状的截面也可作为通道211的截面。
89.然而,应该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指的通道211完全由玻璃本体10的内部实体围成,或者说,通道211外均为实体。
90.下面介绍一种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指的通道211的情况:玻璃本体10内所埋设的管体所构成的通道211,例如,玻璃本体10内具有大面积腔室,腔室内布置有连通弯折的管体,该管体内所形成的通道211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指的通道211。
91.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玻璃本体10可以是整体结构,也可知是分体结构,例如,玻璃本体10由玻璃材质经过热熔注塑获得,这种工艺成型的玻璃本体10为整体结构;再例如,玻璃本体10由现有的玻璃基板11采用热熔或粘接的方式通过叠置形成,这种工艺成型的玻璃本体10为分体结构,这种结构的玻璃本体10中的通道211由玻璃基板11在叠置时形成。
92.用于制成本实用新型的玻璃本体10的材质可以有多种,例如,石英玻璃、硼酸盐类玻璃、钠钙玻璃等无机盐类可作为制成玻璃本体10的材质;再例如,有机高分子材质的有机玻璃,例如:pc材质、pet材质、pp材质等有机玻璃液可作为制成玻璃本体10的材质;再例如,通过无机玻璃和有机高分子材质进行复合而获得本实用新型的玻璃本体10,如,以pvb、eva、sgp为胶片的夹胶玻璃材质。
93.本实用新型的玻璃本体10内的通道211可通过多种加工方法获得,例如,可通过熔铸工艺、激光雕刻工艺获得,也可通过高分子材料与玻璃的复合工艺而获得,还可以通过塑料玻璃热熔粘接而形成的塑料薄膜结构获得。
94.下面具体介绍几种能够获得本实用新型的玻璃本体10的制作方法。
95.1、硅酸盐玻璃材质的玻璃本体10的制作方法。
96.首先,利用3d打印机将耐高温水溶性的无机胶打印成所设计的通道211结构;然后,将固化后的通道211结构置于方形的玻璃模具的模腔中;然后,向模具的模腔内灌注熔融后的液态玻璃,灌注完成后冷却至室温,以使得玻璃冷却而形成内部镶嵌有通道211结构的玻璃本体10的坯板;将玻璃本体10的坯板置于强酸性的溶液中以使得该溶液溶解构成通道211结构的无机打印胶,如图6所示,以获得具有通道211的玻璃本体10成品。
97.2、有机玻璃材质的玻璃本体10的制备方法。
98.选用两个pc材质的有机玻璃板作为两个玻璃基板11,利用激光雕刻机或机械精雕机在其中一个玻璃基板11的表面雕刻出与通道211的延伸轨迹相同的凹槽,将另一个未加工的玻璃基板11与加工了上述凹槽的玻璃基板11粘接在一起,并使凹槽位于玻璃基板11的内侧,如此,如图8所示,两个玻璃基板11便围成了通道211在内部的玻璃本体10。
99.应该说明:当需要设置两层通道211时,可选用三个玻璃基板11,将其中一个玻璃基板11的两个表面均雕刻出凹槽,将另两个玻璃基板11粘接在雕刻有凹槽的玻璃基板11的两侧。
100.3、塑料材质(作为柔性体)的玻璃本体10的制备方法。
101.使选用三个pet塑料薄膜作为三个玻璃基板11,利用雕刻机在其中一个pet塑料薄膜上切割出与通道211延伸轨迹相同的通槽,使该切割出通槽的pet塑料薄膜设置于另两个pet塑料薄膜之间,然后,利用塑封机将三个pet塑料薄膜热熔粘接在一起,如此,三个pet塑料薄膜围成了通道211在内部的玻璃本体10(附图未示出)。
102.4、胶片12与硅酸盐玻璃(或有机玻璃)材质的玻璃本体10的制备方法。
103.选用硅酸盐玻璃或有机玻璃作为两个玻璃基板11,选用pvb胶片12作为中间层,利用激光雕刻机在pvb胶片12上切割出与通道211延伸轨迹相同的通槽,将切割出通槽的pvb胶片12设置于两个玻璃基板11之间,通过加热挤压的工艺使两个玻璃基板11与pvb胶片12粘接在一起,如此,如图9所示,三者围成了通道211在内部的玻璃本体10。
104.下面介绍一下本实用新型中的用于通入通道211内的致变流体。
105.1、应用于具有仅在模糊形态与透明形态之间进行切换的功能的玻璃本体10的致
变流体。
106.基于上述可知,该致变流体仅包括与玻璃本体10的折射率相同且也为无色的第一致变流体即可,通过向玻璃本体10的通道211内通入第一致变流体,该玻璃本体10便从模糊形态切换至透明形态。
107.该第一致变流体可以为单组分的透明液态物质:溶剂a。
108.该第一致变流体也可以为多组分混合的透明液态物质:溶剂a1 溶剂a2 溶剂a3……
溶剂a
n
;n=2-10,优选2-3。
109.例如,当玻璃本体10由折射率区间为n
d20
=1.46-1.76的硅酸盐类无机材质制成时,则选用折射率在1.46-1.76之间的单组分的透明液态物质或者折射率在1.46-1.76之间的多组分混合的透明液态物质作为第一致变流体。
110.再例如,当玻璃本体10由折射率区间为n
d20
=1.46-1.76的硼酸盐无机材质制成时,则选用折射率在n
d20
=1.46-1.76之间的单组分的透明液态物质或者折射率在n
d20
=1.46-1.76之间的多组分混合的透明液态物质作为第一致变流体。
111.具体地:
112.单组分的透明液态物质可以为:
113.甘油(n
d20
:1.47)、四氯化碳(n
d20
:1.46)、松节油(n
d20
:1.47)、橄榄油(n
d20
:1.47)、二甲基亚砜(n
d20
:1.47)、三氯乙烯(n
d20
:1.47)、柠檬烯(n
d20
:1.47)、蓖麻油(n
d20
:1.47)、乙缩醛(n
d20
:1.48)、环己酮(n
d20
:1.45)、液体石蜡(n
d20
:1.46)、聚乙二醇300(n
d20
:1.46)、三乙醇胺(n
d20
:1.48)等。
114.多组分混合的透明液态物质可以为:
115.水 硫酸镁(n
d20
:1.48)、水 硫酸铅(n
d20
:1.47);乙二醇 苯甲醚 n,n-二甲基乙酰胺(n
d20
:1.47);水 n,n-二甲基乙酰胺 乙二醇
116.(n
d20
:1.47);松节油 橄榄油 二甲基亚砜 三氯乙烯 柠檬烯(n
d20
:1.47)等。
117.应该说明:通过合理配置多组分混合的透明液态物质中各组分的配比可使得第一致变流体的折射率达到与玻璃本体10的折射率完全相同的程度。
118.再例如,当玻璃本体10由折射率为n
d20
=1.51的钠钙玻璃材质制成时,则选用折射率在n
d20
=n
d20
=1.51附近的单组分的透明液态物质或者折射率在n
d20
=1.51附近的多组分混合的透明液态物质作为第一致变流体。
119.具体地,
120.单组分的透明液态物质可以为:
121.苯(n
d20
:1.50)、氯苯(n
d20
:1.52)、苯甲酸乙酯(n
d20
:1.50)、吡啶(n
d20
:1.51)、甲苯(n
d20
:1.49)、邻二甲苯(n
d20
:1.50)等。
122.多组分混合的透明液态物质可以为:苯 氯苯 苯甲酸乙酯 吡啶(n
d20
:1.51)、n,n-二甲基乙酰胺 乙二醇 苯甲醚(n
d20
:1.51)、真空机油 石油醚 石蜡油(n
d20
:1.51)等。
123.再例如,当玻璃本体10由折射率为n
d20
=1.49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类有机材质制成时,则选用折射率在n
d20
=1.49附近的单组分的透明液态物质或者折射率在n
d20
=1.49附近的多组分混合的透明液态物质作为第一致变流体。
124.具体地,
125.单组分的透明液态物质可以为:甲苯(n
d20
:1.49)、乙缩醛(n
d20
:1.48)、三乙醇胺
(n
d20
:1.48)等
126.多组分混合的透明液态物质可以为:水 硫酸镁(n
d20
:1.49)等真空机油 石蜡油(n
d20
:1.49)等。
127.当玻璃本体10由折射率为n
d20
=1.65的pet透明薄膜类有机材质制成时,则选用折射率在n
d20
=1.65附近的单组分的透明液态物质或者折射率在n
d20
=1.65附近的多组分混合的透明液态物质作为第一致变流体。
128.2、应用于具有在模糊形态、透明形态、带色形态之间进行切换的功能的玻璃本体10的致变流体。
129.基于上述可知,该致变流体包括第一致变流体和第二致变流体,该第一致变流体是与玻璃本体10折射率相同且为透明颜色的流体,而第二致变流体中的第一种类型是与玻璃本体10折射率相同但带有颜色的流体,第二致变流体中的第二种类型是与玻璃本体10折射率不同但带有颜色的流体。
13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种类型的第二致变流体由第一致变流体添加不溶性带色物获得,例如,当第一致变流体为与硼酸盐无机材质的玻璃本体10的折射率一致的甘油、松节油、四氯化碳、橄榄油、二甲基亚砜、蓖麻油、乙缩醛、液体石蜡等时,第二致变流体可以在上述液体中添加带色的稳定悬浮胶体颗粒,如的活性炭颗粒、银粉颗粒、铝粉颗粒、有机高分子聚合物颗粒等。
13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种类型以及第二种类型的第二致变流体为与第一致变流体不相溶的流体,如此设置的目的在于:当玻璃本体10需要在透明形态与带色形态之间切换时,若残留于通道211内的流体(第一致变流体)与后续通入的流体(第二致变流体)相溶后便不可分离,这使得第一致变流体逐渐带有颜色,而第二致变流体的颜色逐渐消退。
132.下面介绍一种用于使玻璃本体10在模糊形态、透明形态以及带色形态三者之间相互切换的玻璃装置。
133.如图10所示,该玻璃装置包括:玻璃本体10、致变流体、盛放致变流体的容器以及用于为致变流体提供动力的包括泵和液管的动力系统。
134.具体地,该玻璃本体10为硼酸盐无机材质的玻璃本体10,其折射率为1.47,该玻璃本体10仅具有一层第一纹路21,且该第一纹路21由在远端连通的两条通道211轨迹一致螺旋环绕形成,通道211的进口2111和出口2112相邻。
135.用于盛放致变流体的容器包括第一容器31和第二容器32,第一容器31与第二容器32之间在其下部通过补液管343连通,在第二容器32中靠近补液管343的位置设置有过滤器。
136.通道211的进口2111与第一容器31之间借由第一进液管341连通,第一进液管341伸入至第一容器31的液面以下,通道211的进口2111与第二容器32之间借由第二进液管342连通,且第二进液管342伸入至第二容器32的液面以下。
137.在补液管343与第一容器31之间还具有充液管344,该充液管344的一端与补液管343连通,充液管344的另一端伸入至第一容器31的液面以下。
138.在第二容器32与通道211的出口2112之间设置有出液管345,该出液管345伸入至第二容器32但位于第二容器32的液面以上。
139.在第一进液管341上设置有第一齿轮泵331,在第二进液管342上设置有第二齿轮
泵332,在补液管343上设置有第三齿轮泵333,在充液管344上设置有第四齿轮泵334。
140.选用松节油作为致变流体,该致变流体被盛放于第一容器31和第二容器32中,且在第二容器32中添加稳定的活性炭悬浮颗粒,由于第二容器32中设置有过滤器,这使得第二容器32中的石墨颗粒不会通过补液管343进入到第一容器31中。
141.因松节油是与玻璃本体10折射率大致相同的致变流体,因而,位于第一容器31中的松节油便作用第一致变流体;而因第二容器32中具有黑色的活性炭颗粒,这使得第二容器32中的松节油与活性炭颗粒混合后作能够呈现黑色,进而使得第二容器32中的流体作为第二致变流体。
142.当需要使玻璃本体10切换至透明形态时,启动第一齿轮泵331,第一齿轮泵331将第一容器31中的第一致变流体(松节油)通过进口2111通入通道211内,当通道211内充满第一致变流体后,玻璃本体10呈透明形态。
143.当需要使玻璃本体10切换至带色形态时,启动第二齿轮泵332,第二齿轮泵332将第二容器32中的第二致变流体(松节油与活性炭颗粒的混合物)通过进口2111通入通道211内,当通道211内充满第二致变流体后,玻璃本体10呈黑色形态。
144.当需要使玻璃本体10切换至模糊形态时,启动第二齿轮泵332,且使第二齿轮泵332反向转动,如此,第二齿轮泵332作为负压泵,进而使得空气从出液管345的下端进入出液管345中,并通过出口2112进入通道211内,当空气充满通道211后,玻璃本体10呈模糊形态。
145.上述装置中:
146.第三齿轮用于使第二容器32中的甘油经由补液管343进入第一容器31中以用于为第一容器31补充第一致变流体。该第三齿轮泵333的作用还在于:通过使第二容器32中的松节油流入第一容器31,进而使得第二容器32中的活性炭颗粒的密度增大,进而能够调节第二致变流体的颜色深度。
147.第四齿轮泵334用于使第一容器31内的松节油流入第二容器32,其一方面用于使附着于过滤器中的活性炭颗粒重新混入松节油中,另一方面促使第二容器32内的流体流动以提高活性炭颗粒混合的均匀度。
148.出液管345一方面使流体均回到第二容器32中以避免第一容器31中混入活性炭颗粒,另一方面,用于使空气能够进入通道211内,以为玻璃本体10内切换至模糊形态提供条件。
149.下面介绍一种以特殊方式呈现图形结构的本实用新型的玻璃装置。
150.如图11和图12所示,该玻璃装置中的玻璃本体100内的纹路由平行排布的众多直线通道211形成,该直线通道211在玻璃本体10的下侧边具有彼此隔离的进口,而在玻璃本体10的上侧边具有相互连通的出口,具体地,所有出口借由一个水平延伸的共用通道43连通,该共用通道43的出口贯通玻璃本体10的左侧的侧边);每个直线通道的进口连接有两个齿轮计量微泵41(即第一齿轮计量微泵411和第二齿轮计量微泵412)。
151.该玻璃装置还包括用于存储第一致变流体的第一储液容器421以及用于存储第二致变流体的第二储液容器422。
152.所选用的第一致变流体与所选用的第二致变流体为互不相容的流体,且第一致变流体的密度大于第二致变流体。
153.每个直线通道的进口处的第一齿轮计量微泵411和第二齿轮计量微泵412分别用于对应抽取第一存储容器421中的第一致变流体和第二存储容器412中的第二致变流体,以用于选择性地并采取计量控制的方式向每个通道211内供入第一致变流体和第二致变流体。
154.共用通道43用于同时与所有通道211的出口连通,以用于回收从通道211中流出的致变流体,可以理解地,该致变流体通常是第一致变流体和第二致变流体的混合。
155.该共用通道43连接至分离装置44(容器),共用通道43中的致变流体(包括第一致变流体和第二致变流体)回流于分离装置44中,该分离装置44借由第一致变流体与第二致变流体之间的不溶以及密度不同的特性而使得第二致变流体与第一致变流体处于上下分层的状态。
156.第一储液容器421与分离装置44的下部连通,在第一储液容器421与分离装置44之间设置第一补液泵451,该第一补液泵451用于将分离装置44中的处于下层的第一致变流体泵入第一储液容器421中以用于使第一储液容器421能够为第一齿轮计量微泵451持续的提供足够的第一致变流体。
157.第二储液容器422与分离装置44的上部连通,在第二储液容器422与分离装置44之间设置第二补液泵452,该第二补液泵452用于将分离装置44中处于上层的第二致变流体泵入第二储液容器422中以用于使第二储液容器422能够为第二齿轮计量微泵412持续的提供足够的第二致变流体。
158.利用第一齿轮计量微泵411和第二齿轮计量微泵412选择性并采用计量控制的方式使得玻璃本体10呈现图形结构的方式是:利用第二致变流体作为背景,利用第一致变流体用于显示图形(如图11所示,用于显示圆形,如图12所示,用于显示“永”字)。具体地:
159.首先,基于所要显示的图形来计算每个通道211中第一致变流体所需占据的位置以及所需占据的长度,自然,每个通道211的其他位置需由第二致变流体占据。
160.基于计算结果而控制第一齿轮计量微泵411和第二齿轮计量微泵412向通道211内选择性的先后通入两种致变流体,以将第一致变流体和第二致变流体输入到通道211内预先计算出的位置。
161.暂存容器43用于回缩多余的致变流体,可以理解地,所回收的致变流体中具有第一致变流体,也具有第二致变流体,将暂存容器43中的两种致变流体输入泵入分离装置44中以用于使第一致变流体和第二致变流体进行分离,以用于供第一储液容器421和第二储液容器422重新利用。
162.应该说明:实际上,每个通道211内的两个致变流体的交界处不会呈现出图形结构轮廓的结构,例如,图11所示的交界处不会呈现弧形,而大多数呈直线,因而,本申请中的附图10至12所呈现的图形结构的显示效果要优于相同通道宽度所对应的实际的显示效果。然而,可通过尽量减小通道宽度且增加通道的密封的方式使实际显示效果几乎与附图中显示的效果相同。
163.此外,尽管已经在本实用新型中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其范围包括任何和所有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等同元件、修改、省略、组合(例如,各种实施例交叉的方案)、改编或改变的实施例。权利要求书中的元件将被基于权利要求中采用的语言宽泛地解释,并不限于在本说明书中或本申请的实施期间所描述的示例,其示例将被解释为非排他性的。因此,本
说明书和示例旨在仅被认为是示例,真正的范围和精神由以下权利要求以及其等同物的全部范围所指示。
164.以上描述旨在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例如,上述示例(或其一个或更多方案)可以彼此组合使用。例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上述描述时可以使用其它实施例。另外,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各种特征可以被分组在一起以简单化本实用新型。这不应解释为一种不要求保护的公开的特征对于任一权利要求是必要的意图。相反,本实用新型的主题可以少于特定的公开的实施例的全部特征。从而,以下权利要求书作为示例或实施例在此并入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中每个权利要求独立地作为单独的实施例,并且考虑这些实施例可以以各种组合或排列彼此组合。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参照所附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赋权的等同形式的全部范围来确定。
165.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