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柔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22 23:0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柔性 装置 引用 申请 显示

柔性显示装置
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2.本技术要求于2020年4月21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20-0048182的优先权,该申请特此通过引用并入以用于所有目的,如同在本文中充分地阐述一样。
技术领域
3.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4.通常,液晶显示(lcd)装置、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场发射显示装置和发光显示装置作为平面显示装置在积极的研究中。在这些装置当中,鉴于lcd装置和发光显示装置的大规模生产、驱动手段的容易和高图像质量的好处,lcd装置和发光显示装置已经吸引了关注。
5.随着对这些平面面板显示装置的技术缺点的研究,已经强调了诸如对用户更有吸引力的曲面和卷起类型的柔性显示产品的结构方面的研究和开发的必要性。
6.然而,这样的柔性显示装置具有曲率改变机构,该曲率改变机构与显示面板的后表面接合,然后与后盖接合。由于背盖和与显示面板的后部接合的后盖的刚性,难以实现从显示面板的中心到显示面板的两端的恒定曲率,并且难以维持后盖的支撑力和耐久性。
7.此外,由于柔性显示装置具有难以将显示面板的曲率迅速地改变为各种用户期望的曲率并且持续地维持改变后的从显示面板到后盖的曲率的结构。
8.因此,需要进行研究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装置,该柔性显示装置允许用户将显示面板的曲率自由地改变为平面显示器的曲率或曲面显示器的曲率。
10.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其中包括显示面板、背盖和后盖的所有部件均被配置为不管柔性显示装置的大小如何都促进实现从显示面板的中心到两端的用户预期的曲率,从而满足各种用户需求。
11.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限于已经在上面描述的目的,并且根据以下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清楚地理解其它未提及的目的。
12.根据一个方面,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装置,该柔性显示装置包括:背盖,该背盖支撑显示面板的后表面并且与显示面板的后表面接合;曲率改变构件,该曲率改变构件设置在所述背盖的后表面上并且改变曲率;以及后盖,该后盖连同所述背盖一起弯曲并且支撑所述背盖的后表面。
13.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其允许用户将显示面板的曲率自由地改变为平面显示器的曲率或曲面显示器的曲率。
14.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还可以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其中包括显示面板、背盖和后盖的所有部件均被配置为不管柔性显示装置的大小如何都促进实现从显示面板的中
心到两端的用户预期的曲率,从而满足各种用户需求。
附图说明
15.图1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柔性显示装置的透视图;
16.图2、图3、图4和图5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柔性显示装置的各部分的透视图;
17.图6是例示了图2所例示的部分s1的截面图;
18.图7是例示了图2所例示的部分s2的截面图;
19.图8是例示了图2所例示的部分s3的截面图;
20.图9和图10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柔性显示装置的各部分的透视图;
21.图11是例示了图10所例示的部分s4的截面图;
22.图12是例示了图10所例示的部分s5的截面图;
23.图13是例示了图10所例示的内板的截面图;
24.图14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柔性显示装置的透视图;
25.图15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处于弯曲状态的柔性显示装置的平面图;
26.图16和图17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柔性显示装置的各部分的透视图;
27.图18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柔性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正视图;
28.图19是例示了图18所例示的部分s6的截面图;以及
29.图20是例示了图18所例示的部分s7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在本发明的示例或实施方式的以下描述中,将参考附图,其中通过例示示出了能够实现的特定示例或实施方式,并且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和符号能够用于标明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即使当在彼此不同的附图中示出它们时也是如此。此外,在本发明的示例或实施方式的以下描述中,当确定了描述可能使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的主题变得相当不清楚时,将省略本文并入的已知功能和部件的详细描述。本文使用的诸如“包括”、“具有”、“包含”、“构成”、“由

组成”和“由

形成”的术语通常旨在允许添加其它部件,除非这些术语与术语“仅”一起使用。如本文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示,否则单数形式旨在包括复数形式。
31.可以在本文中使用诸如“第一”、“第二”、“a”、“b”、“(a)”或“(b)”的术语来描述本发明的元件。这些术语中的每一个均不用于定义元件的本质、次序顺序或数量等,而仅仅用于将所对应的元件与其它元件区分开。
32.当提到了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连接或联接”、“接触或重叠”等时,应该解释的是,第一元件不仅能够“与”第二元件“直接连接或联接”或“直接接触或重叠”,而且还能够在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之间“插置”第三元件,或者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能够经由第四元件彼此“连接或联接”、“接触或重叠”等。在这里,第二元件可以被包括在彼此“连接或联接”、“接触或重叠”等的两个或更多个元件中的至少一个中。
33.当使用时间相对术语(诸如“在

之后”、“继

之后”、“接下来”、“在

之前”等)来描述元件或配置的过程或操作、处理、制造方法中的流程或步骤时,除非一起使用了术语

直接”或“紧接”,否则这些术语可以用于描述非连续或非顺序过程或操作。
34.另外,当提及了任何尺寸、相对大小等时,应该认为的是,即使当未指定相关描述时,用于元件或特征的数值或对应的信息(例如,水平、范围等)也包括可能由各种因素(例如,过程因素、内部或外部冲击、噪声等)引起的公差或误差范围。此外,术语“可以”完全包含术语“能够”的所有含义。
35.图1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柔性显示装置的透视图。图2、图3、图4和图5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柔性显示装置的各部分的透视图。图6是例示了图2所例示的部分s1的截面图。图7是例示了图2所例示的部分s2的截面图。图8是例示了图2所例示的部分s3的截面图。图9和图10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柔性显示装置的各部分的透视图。图11是例示了图10所例示的部分s4的截面图。图12是例示了图10所例示的部分s5的截面图。图13是例示了图10所例示的内板的截面图。图14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柔性显示装置的透视图。图15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处于弯曲状态的柔性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图16和图17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柔性显示装置的各部分的透视图。图18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柔性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正视图。图19是例示了图18所例示的部分s6的截面图。图20是例示了图18所例示的部分s7的截面图。
36.参考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和图13,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柔性显示装置100可以包括:背盖150,该背盖150在其前表面上与显示面板101接合并且包括沿着其后表面的周边彼此分开布置的联接构件155,每个联接构件155具有其中形成有螺钉部的通孔155a;曲率改变构件160,该曲率改变构件160设置在背盖150的后表面上并且改变背盖150的曲率;以及后盖200,该后盖200包括:外框架260,其包括在与联接构件155的通孔155a相对应的位置处的紧固孔231,外框架260沿着背盖150的后表面的周边设置,并且外框架260借助于固定构件120与背盖150的后表面接合;以及开口273a,其垂直地打开并且彼此分开并排布置在外框架260的上端和下端上,并且当曲率改变构件160操作时,所述后盖200连同背盖150一起弯曲从而支撑背盖150的后表面。
37.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具有弯曲的曲率的一个或更多个支撑构件103可以被设置成与背盖150的后表面可旋转地接合。作为示例,在图1中示出了单个支撑构件103。
38.使支撑构件103旋转的驱动器107可以包括电机和减速器。支撑地插入有支撑构件103的导向构件105可以与背盖150或与安装到背盖150的加强托架接合。在图1中,作为示例,导向构件105被示出为与背盖150接合。
39.曲率改变构件160可以通过利用包括电机和减速器的驱动器107的操作力使支撑构件103旋转来使显示面板101和背盖150弯曲。减速器可以包括与电机和支撑构件103接合并旋转的多个齿轮。
40.例如,当减速器包括蜗杆和蜗轮时,通过与电机轴接合的蜗杆进行的蜗轮的旋转导致与蜗轮接合的支撑构件103的旋转,从而根据支撑构件103的曲率使显示面板101和背盖150弯曲。各种齿轮可用作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减速器中的多个齿轮,因此将不在此进行详细的描述。
41.此外,如图1所例示,可以在靠近背盖150的后表面的左端和右端的位置处设置垂直伸长的盖增强构件151。
42.盖增强构件151用于增强背盖150的垂直强度。由于盖增强构件151在背盖150的垂直方向上延伸以防止背盖150的上端和下端向前变形,即,以防止背盖150相对于图1所例示的坐标系中的x轴在旋转方向上弯曲,所以当背盖150弯曲时,盖增强构件151可以利用用户期望的恒定弯曲力在用户期望的恒定弯曲方向上维持曲率。
43.此外,显示面板101与背盖150的前部支撑地接合。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显示面板101可以是lcd面板或发光显示面板。
44.也就是说,当显示面板101是lcd面板时,显示面板101还可以包括将光辐照到lcd面板上的背光单元、附接到下基板的下偏振板和附接到上基板的前表面的上偏振板。下基板和上基板的具体配置可以根据lcd面板的驱动模式而变化,所述驱动模式例如扭曲向列(tn)模式、垂直对准(va)模式、面内开关(ips)模式和边缘场开关(ffs)模式。
45.此外,当显示面板101是发光显示面板时,发光显示面板可以包括:下基板,该下基板具有在由选通线、数据线和电源(vdd)线所限定的区域中的每一个中形成的多个发光单元;以及上基板,该上基板与下基板面对面结合。在本文中未提供发光显示面板的附图和详细描述。
46.如上所述,显示面板101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不限于任何特定类型。例如,显示面板101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可以由可弯曲的柔性基板组成。不管显示面板的类型如何都给出以下描述。
47.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因为通过经由可与支撑构件103的大致中心可旋转地接合的驱动器107的操作使支撑构件103旋转来改变显示面板101的曲率,所以可以将显示面板101设置为显示面板101的前表面是平面的平面模式或显示面板101的前表面是凹面的曲面模式。即使在曲面模式下,也可以根据支撑构件103的旋转量为显示面板101设置各种曲率半径。
48.支撑构件103可以由诸如铝合金或不锈钢的高强度金属材料形成,以使显示面板101和背盖150弯曲。支撑构件103可以被形成为具有具体曲率,用户可以在该具体曲率下方便地观看显示面板101。
49.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例如,支撑构件103被安装到背盖150的后表面,按约5000mm至1000mm的曲率半径r而弯曲。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支撑构件103相对于x轴旋转并且使背盖150的两个侧端相对于图1中的z轴在旋转方向上弯曲。
50.当显示面板101处于平面模式时,支撑构件103相对于x轴旋转,使得由支撑构件103和支撑构件103的曲率中心点所限定的平面(xz平面)与背盖150平行。当显示面板101处于曲面模式时,支撑构件103相对于x轴旋转,使得由支撑构件103和支撑构件103的曲率中心点所限定的平面(xy平面)与背盖150垂直。因此,可以通过背盖150的弹性变形将显示面板101置于曲面模式下。
51.此外,当支撑构件103旋转时,导向构件105可以与背盖150的后表面接合以支持支撑构件103的旋转。导向构件105中的每一个均可以设置有支撑地插入有支撑构件103的导向孔。
52.如图1所例示,一个或更多个导向构件105可以在中心相对于驱动器107设置在背盖150的两侧中的每侧,从而进一步促进支撑构件103的旋转。
53.支撑构件103可以以中空弯曲管或实心弯曲棒的形状形成。
54.由于联接构件155沿着背盖150在其前表面上与显示面板101接合的后表面的周边彼此分开布置,所以可以借助于联接构件155将背盖150固定到后盖200。
55.如图6、图7和图8所例示,中间柜110可以沿着背盖150的周边支撑地与背盖150的前表面和显示面板101的后表面接合。
56.后盖200在与背盖150的联接构件155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紧固孔231,并且因此通过紧固孔231与背盖150的后表面接合。当曲率改变构件160操作时,后盖200连同背盖150一起弯曲,从而支撑背盖150的后表面。
57.通孔155a形成在与背盖150接合的联接构件155的中心处,并且接合孔153沿着背盖150的周边彼此分开形成。因此,联接构件155被固定在背盖150的接合孔153中。
58.此外,插入端部155b形成在每个联接构件155的一端处以被固定地插入到背盖150的接合孔153中。联接构件155的插入端部155b通过强制插入、焊接、熔合等被固定在接合孔153中。
59.此外,可以在联接构件155的通孔155a的内周表面上形成螺纹,使得当联接构件155与后盖200的紧固孔231接合时,联接构件155和紧固孔231可以通过固定构件120彼此螺钉接合。
60.后盖200包括:外框架260,其沿着背盖150的后表面的周边设置并且包括在与联接构件155的通孔155a相对应的位置处的紧固孔231;以及开口273a,其垂直地打开并且彼此分开并排布置在外框架260的上端和下端处。
61.后盖200还可以包括内板290,该内板290与外框架260接合,填充在外框架260的周边内部,并且设置在背盖150的后表面上。外框架260可以由塑性树脂形成,并且内板290可以由高弹性的薄金属形成。
62.外框架260包括:水平框架270,其分别支撑背盖150的上端和下端;以及垂直框架280,其分别连接水平框架270的左端和右端并且分别支撑后盖150的左端和右端。
63.在水平框架270中的每一个上,彼此分开并排布置了紧固支撑件273,该紧固支撑件273各自从由背盖150的后表面支撑的外端部271向后突出并且包括紧固孔231。垂直地打开的每个开口273a设置在紧固支撑件273的侧壁与外端部271之间。
64.因此,当水平框架270连同背盖150的弯曲一起弯曲时,由于开口273a周围的外端部271具有相对较低的刚性,水平框架270比没有开口273a的结构更容易弯曲并且在弯曲之后在没有对外框架260造成变形或损坏的情况下保持在弯曲状态下。
65.如图3、图4和图5所例示,插入构件274可以设置在紧固支撑件273的侧壁与外端部271之间的每个开口273a中。插入构件274可以在其两个侧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间隙补偿构件274a,该间隙补偿构件274a由弹性材料形成并且由紧固支撑件273的侧壁支撑,如图4所例示。如图4和图5所例示,两个或更多个插入构件274可以通过连接构件276彼此联接。
66.当背盖150处于平面模式时,图4所例示的间隙补偿构件274a在弹性压缩状态下与连同背盖150的弯曲一起弯曲的水平框架270接合,使得每个间隙补偿构件274a在两个方向上补偿紧固支撑件273与插入构件274之间的间隙。
67.因此,当水平框架270弯曲时,间隙补偿构件274a弹性地恢复,从而补偿紧固支撑件273与插入构件374之间的间隙。
68.此外,如图6所例示,固定孔271a设置在水平框架270中的每个外端部271上,并且相对孔274b在与外端部271的固定孔271a相对的位置处设置在插入构件274上。外端部271借助于穿透到固定孔271a和相对孔274b中的固定构件120与插入构件274接合。
69.当插入构件274被固定到上下水平框架270时,背盖150可以连同水平框架270一起弯曲并且以恒定弯曲力维持曲率。
70.此外,多个狭缝291可以被形成为在内板290上垂直地伸长。狭缝291可以是切出的孔或凹槽,并且以相同的数量和大小布置于相对于内板290的中心在内板290的左右两侧的对称位置处。
71.因此,当内板290与背盖150一起弯曲时,可以减小内板290的弯曲力,使得可以以较小的力做出弯曲并且可以准确地维持内板290的曲率。
72.如图7所例示,固定凸台285设置在每个连接支撑件283内部,朝向背盖150突出并且由内板290支撑。由于在固定凸台285中形成了固定孔285a,所以固定凸台285通过将固定构件120插入固定孔285a和内板290的板孔297中与内板290接合。
73.也就是说,内板290仅在其左端和右端处而不是在其上端和下端处与垂直框架280的连接支撑件283接合。
74.因此,当内板290的左端和右端被固定到连接支撑件283时,背盖150可以与垂直框架280一起弯曲并且以恒定弯曲力维持曲率。
75.紧固凸台283a设置在连接支撑件283的内边缘处,朝向背盖150突出。当紧固孔231设置在紧固凸台283a上时,紧固凸台283a借助于固定构件120与联接构件155接合。因此,当背盖150弯曲时,连接支撑件283支撑背盖150的左端和右端。
76.如图8所例示,每个紧固支撑件273在其中设置有朝向背盖150突出的紧固凸台275,并且紧固孔231设置在紧固凸台275中。因此,背盖150的联接构件155通过固定构件120与紧固凸台275联接,并且当背盖150弯曲时,紧固支撑件273支撑背盖150的上端和下端。
77.垂直框架280中的每一个均包括:连接支撑件283,其在水平框架270的两侧中的一侧上连接上部最外和下部最外的固定支撑件273;以及外支撑件281,其从连接支撑件283的一侧向前弯曲并且支撑背盖150的左端和右端中的一个。
78.此外,如图9和图10所例示,在左右方向上可以存在多个内板290。在这种情况下,多个内板290a、290b、290c和290-1在其顶部和底部处设置有固定凸缘293,如图9所例示,并且通过固定构件120与设置在紧固支撑件273的内底部处的固定端277接合,如图11所例示。
79.这些内板290仅在其上端和下端处被固定到水平框架270,并且以相同的数量和大小布置于相对于中心290-1在左侧和右侧的对称位置处。因此,当背盖150和内板290弯曲时,在中心290-1的两侧维持了相同的弯曲力而不会集中在左侧和右侧中的任何一侧,使得内板290不畸变并且维持恒定曲率。
80.在图9和图10中,作为示例,在两侧紧邻中心290-1的内板290c具有相同的大小,在中心290-1的两侧挨着内板290c的内板290b具有相同的大小,并且最外的内板290a具有相同的大小。内板290a、290b和290c的宽度从中心290-1朝向两侧减小。
81.此外,内板290a、290b、290c和290-1中的每一个均在其两个侧端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向前突出的阶梯状凸缘295,如图13所例示。当内板290与背盖150一起弯曲时,相邻内板290的侧端由阶梯状凸缘295支撑。
82.也就是说,当内板290连同背盖150一起弯曲时,每个内板290的两端由相邻内板290的阶梯状凸缘295支撑。因此,即使相邻内板290之间的间隙被打开,内部也不会暴露。
83.也就是说,如图13所例示,在平面模式a下,最外的内板290a及其相邻内板290b设置在同一平面上。然而,当平面模式a转变为曲面模式b并且因此内板290弯曲时,相邻内板290b的端部由最外的内板290a的阶梯状凸缘295支撑。因此,即使相邻内板之间的间隙变宽,内部也不会暴露。
84.参考图14、图15、图16、图17、图18、图19和图20,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柔性显示装置100包括:背盖150,该背盖150在其前表面上与显示面板101接合并且包括沿着其后表面的周边彼此分开布置的联接构件155,每个联接构件155具有其中形成有螺纹部的通孔155a;曲率改变构件160,该曲率改变构件160设置在背盖150的后表面上并且改变背盖150的曲率;以及后盖200,该后盖200包括:外框架210,其包括在与联接构件155的通孔155a相对应的位置处的紧固孔231,外框架210沿着背盖150的后表面的周边设置,并且借助于固定构件120与后盖150的后表面接合;以及外盖240,该外盖240在其端部处固定到外框架210,并且当曲率改变构件160操作时,所述后盖200连同背盖150一起弯曲,从而支撑背盖150的后表面。
85.因为通过经由与支撑构件103的大致中心可旋转地接合的驱动器107的操作使支撑构件103旋转来改变显示面板101的曲率,所以可以将显示面板101设置为显示面板101的前表面是平面的平面模式a或显示面板101的前表面是凹面的曲面模式b,如图15所例示。
86.当显示面板101处于曲面模式b时,支撑构件103相对于x轴旋转,使得由支撑构件103和支撑构件103的曲率中心点所限定的平面(xy平面)与背盖150垂直。当显示面板101处于平面模式a时,支撑构件103相对于x轴旋转,使得由支撑构件103和支撑构件103的曲率中心点所限定的平面(xz平面)与背盖150平行。因此,可以通过背盖150的弹性变形来将显示面板101置于曲面模式b下。
87.由于联接构件155沿着在其前表面上与显示面板101接合的背盖150的后表面的周边彼此分开布置,所以可以借助于联接构件155将背盖150固定到后盖200。
88.中间柜110可以沿着背盖150的周边与背盖150的前表面和显示面板101的后表面支撑地接合。
89.后盖200在与背盖150的联接构件155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紧固孔231并且因此通过紧固孔231与背盖150的后表面接合。当曲率改变构件160操作时,后盖200连同背盖150一起弯曲,从而支撑背盖150的后表面。
90.通孔155a形成在与背盖150接合的联接构件155的中心,并且接合孔153沿着背盖150的周边彼此分开形成。因此,联接构件155被固定在背盖150的接合孔153中。
91.此外,插入端部155b形成在每个联接构件155的一端处以被固定地插入到背盖150的接合孔153中。联接构件155的插入端部155b通过强制插入、焊接、熔合等被固定在接合孔153中。
92.此外,可以在联接构件155的通孔155a的内周表面上形成螺纹,使得当联接构件155与后盖200的紧固孔231接合时,联接构件155和紧固孔231可以通过固定构件120彼此螺钉接合。
93.后盖200包括:外框架210,其沿着背盖150的后表面的周边设置并且包括紧固孔
231;以及外盖240,其在其端部处固定到外框架210并且设置在外框架210的周边内部。
94.后盖200还可以包括内框架250,该内框架250通过连接外框架210的上端和下端而与外框架210接合。外框架210和内框架250可以由塑性树脂形成。
95.外框架210在其方形周边内部是空的。因为外框架210与背盖150的后表面的周边接合,所以当背盖150弯曲时,外框架210连同背盖150一起弯曲,从而支撑背盖150,并且内框架250接合在外框架210内部的空白空间中。
96.多个内框架250彼此分开并排布置,从而连接外框架210的上端和下端。可以将内框架250以相同的数量布置于相对于背盖150的中心在左侧和右侧的对称位置处。
97.因此,当后盖200连同背盖150一起弯曲时,在中心的两侧维持了相同的弯曲力,而不会集中于左侧和右侧中的任何一侧,使得后盖200不畸变并且维持恒定曲率。
98.如图16所例示,内框架250可以与外框架210接合,其中每个连接构件255将两个或更多个内框架250彼此连接。由于按照三三两两连接的内框架250与外框架210接合,所以组装变得简单并且可以减少组装过程。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作为示例,内框架250被示出为使用连接构件255按照三三两两彼此连接。
99.在周边端处固定到外框架210并且围绕内框架250的外表面的外盖240可以由织物形成。形成有外盖240的织物包括高弹性的合成织物,诸如聚氨酯织物、聚酯织物或橡胶织物。这种高弹性的合成织物或通过将高弹性的合成纤维与任何其它合成纤维编织在一起而获得的织物形成外盖240。
100.因为此外盖240是高弹性的,所以外盖240弹性地变形,在其周边端处固定到外框架210并且围绕内框架250的外表面。因此,外盖240弹性地变形,紧紧地朝向外部并且维持平面外观,然而其内部从外部不可见。
101.此外,内框架250中的每一个均包括:端联接部251,其设置在其上端和下端处并且联接到外框架210;以及后连接部253,其从上下端联接部251向后弯曲并且将上端联接部251和下端联接部251彼此连接。
102.上端联接部251和下端联接部251与背盖150平行形成并且与外框架210联接。上端联接部251和下端联接部251向后弯曲并且彼此连接,从而形成后连接部253。
103.由于这些内框架250与外盖240接合,从而垂直地支撑外框架210,所以当背盖150和外框架210因其两侧端向前指向而弯曲时,内框架250使得能够以恒定弯曲力维持曲率,并且防止外框210的上端和下端向前指向和畸变。
104.外框架210包括:水平框架220,其分别支撑背盖150的上端和下端;以及垂直框架230,其分别连接水平框架220的左端和右端并且支撑背盖150的左端和右端。
105.具有连接到左右垂直框架230的上下水平框架220的外框架210与背盖150的后表面的周边接合。因为水平框架220被成形为具有比垂直框架230的截面面积小的截面面积的棒,所以当背盖150弯曲时,外框架210容易弯曲。
106.水平框架220包括:紧固支撑件223,其在背盖150后面彼此分开平行地布置并且在其上形成有紧固孔231;以及盖支撑件225,其从紧固支撑件223的端部延伸并且支撑背盖150的上端和下端。
107.紧固支撑件223与背盖150平行地形成,并且内框架250的端联接部251与紧固支撑件223的前表面支撑地接合。盖支撑件225从紧固支撑件223的端部朝向背盖150倾斜地延伸
并且因此具有形成为支撑背盖150的后表面的端部。
108.因此,当水平框架220的两侧端连同背盖150的弯曲一起向前弯曲时,水平框架220与当将水平框架220成形为平板时相比可以更少畸变,并且可以维持恒定曲率。
109.垂直框架230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内部撑件233,其在同一平面上连接上水平框架220和下水平构架220的端部;外支撑件235,其在侧方向上向外与内支撑件233间隔开并且支撑背盖150的左端或右端;以及连接支撑件237,其将内支撑件233的后端部和外支撑件235的后端部彼此连接。
110.内支撑件233和紧固支撑件223在同一平面上形成正方形周边,使得可以将外盖240的周边端固定到内支撑件233和紧固支撑件223。
111.外支撑件235通过连接支撑件237一体地连接到内支撑件233。因此,当背盖150和垂直框架230因背盖150和垂直框架230的两侧端向前指向而弯曲时,背盖150的左端和右端被以恒定弯曲力支撑。因此,背盖150被支撑而未畸变,同时维持了恒定曲率。
112.此外,连接支撑件237中的每一个均设置有朝向背盖150突出的紧固凸台231a,并且紧固凸台231a中的每一个均包括紧固孔231。因此,紧固凸台231a借助于固定构件120联接到背盖150的联接构件155,并且当背盖150弯曲时,支撑背盖150的左端和右端。
113.如图19所例示,上面形成有紧固孔226的突出表面227设置在每个紧固支撑件223的前表面上,朝向背盖150突出。因为内框架250的端联接部251被联接到突出表面227上,所以维持了外框架210和内框架250彼此联接的部分的强度。
114.外盖240通过超声熔合或热熔合而联接到联接支撑件223的突出表面227下方的阶梯状部分,并且由端联接部251压缩地支撑。
115.在超声熔合的情况下,可以将外盖150直接熔合到紧固支撑件223的阶梯状部分,然而在热熔合的情况下,将热塑性树脂附着到紧固支撑件223的阶梯状部分,然后加热,这不应该被解释为限制本公开。替代地,可以使用诸如双面胶带的结合或粘合构件。
116.端联接部251中的每一个均设置有与紧固支撑件223的紧固孔226连通的连通孔252。因此,端联接部251通过穿透紧固孔226和连通孔252的固定构件120与紧固支撑件223接合。
117.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其允许用户将曲率自由地改变为平面显示器或曲面显示器的曲率。
118.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其中显示装置的所有部件(诸如显示面板、背盖和后盖)被构造为使得用户可以从显示面板的中心到两个侧端实现预期的曲率,因此可以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
119.已经呈现了以上描述以使得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制造和使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并且已经在特定应用及其要求的背景下提供了以上描述。对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的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容易显而易见的,并且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本文定义的一般原理应用于其它实施方式和应用。以上描述和附图仅出于例示目的提供了本发明的技术构思的示例。也就是说,所公开的实施方式旨在例示本发明的技术构思的范围。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所示的实施方式,而是将符合与权利要求一致的最宽范围。应该基于以下权利要求来解释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且在本发明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构思都应该被解释为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