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多功能智慧灯杆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0:4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多功能 智慧 通信 灯杆


1.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多功能智慧灯杆。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通讯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对于灯杆有了更高的期待。面对城市土地日益稀缺,如何节约城市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益,给通信工作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信基站协调一直都是比较棘手的问题,更好的利用市政资源,减少基站协调难度,尽可能借助市政资源,实现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需要对原有的市政灯杆与通信杆塔进行资源整合。
3.不论是路灯杆塔,还是通信杆塔,在建设过程中时间最长的就是基础施工部分,现有的基础通常为机械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桩、现浇筏板基础等,一般都是先需要进行基桩钻孔或者开挖、绑扎钢筋笼、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需要做好几处养护并保保养28天后,才能进行上部杆塔的安装。建设周期较长,且建设过程会增添协调成本,不利于杆塔的建设。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智慧杆塔,实现市政杆塔与通信杆塔融合,发挥更大社会效益。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多功能智慧灯杆,包括杆身主体和预制混凝土基础;所述预制混凝土基础埋置于地面以下,通过地脚螺栓与杆身主体连接;
7.所述杆身主体的底部设有充电桩,杆身主体的中部设有电子广告牌、视频监控设备和微站通信天线,杆身主体的顶部安装有空气监测探头和用于悬挂照明设备的横杆。
8.具体地,所述空气监测探头通过预留螺栓孔安装于杆身主体的顶部,具有空气监测功能。
9.具体地,所述微站通信天线通过预留卡槽安装在杆身主体上,且位于横杆的下方,微站通信天线上安装有小型天线,作为通信基站使用,满足信号覆盖功能。
10.具体地,所述照明设备为一组灯笼,其对称的悬挂在横杆的两端,具备照明功能,且古色古香造型,具备美化功能。
11.具体地,所述视频监控设备安装于杆身主体上的支臂上,所述支臂通过支臂预留螺栓孔安装在杆身主体上,且支臂的外端下方预留有安装视频监控设备的孔洞。
12.具体地,所述电子广告牌通过预留安装框固定在杆身主体上,电子广告牌内设有显示屏,用于投放广告和信息发布。
13.具体地,所述充电桩安装于杆身主体的底座上,环抱杆身,不影响杆身主体结构。
14.具体地,所述杆身主体通过地脚螺栓与预制混凝土基础相连,地脚螺栓预埋于预制混凝土基础内部。
15.有益效果:
16.该多功能智慧灯杆将空气检测、道路亮化、通信微站、视频监控、电子广告、充电桩等六大功能融于一杆,保证了基本的通信及市政功能需求,又通过功能优化,发掘出更大市场潜力,大大的提升了杆塔的利用效率,既提升了经济效益,也提升了社会效益,使用预制基础,大大缩短了建设周期。
附图说明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
18.图1是该多功能智慧灯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该多功能智慧灯杆的地脚螺栓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该多功能智慧灯杆的预制混凝土基础结构示意图。
21.其中,各附图标记分别代表:1空气监测探头;2照明设备;3微站通信天线;4电子广告牌;5杆身主体;6充电桩;7地脚螺栓;7a螺母;7b定位板;7c螺杆;8预制混凝土基础;9视频监控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22.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
23.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24.如图1所示,该多功能智慧灯杆包括杆身主体5和预制混凝土基础8;所述预制混凝土基础8埋置于地面以下,通过地脚螺栓7与杆身主体5连接;
25.所述杆身主体5的底部设有充电桩6,杆身主体5的中部设有电子广告牌4、视频监控设备9和微站通信天线3,杆身主体5的顶部安装有空气监测探头1和用于悬挂照明设备2的横杆。
26.其中,杆身主体5通过地脚螺栓7固定于预制混凝土基础8上方,7a为螺母、7b为定位板、7c为螺杆,如图2所示。充电桩6通过环抱的方式,与杆身主体进行有效紧固。视频监控设备9通过横向支臂下方设置的法兰通过螺栓进行连接,电子广告牌4放置于预留在杆身主体5上的钢框架内,通过螺丝锚固。空气监测探头1通过杆身主体5顶部预留的螺栓孔连接,微站通信天线3通过预留的卡槽安装于杆身主体5上,且外部设有美化外罩,照明设备2为通过多个灯泡串联于灯笼内部,灯笼为固定装置,灯泡可以后期更换。
27.安装步骤:
28.先将预制混凝土基础8在工厂内预先浇筑完毕,并达到混凝土保养期28天,在浇筑前需将地脚螺栓7埋置在预制混凝土基础8内,如图3所示。现场施工过程中,需要先进行地
勘报告,确保基础埋置深度范围地基承载达到90kpa,如不满足还需要进行地基处理。待基础挖好后需将底部人工夯实,并铺设碎石垫层整理平整,通过吊装设备将预制混凝土基础8吊装至坑内,调整后填土夯实。将原先加固好的杆身主体5吊装至安装点,将管线预先穿好,先将空气监测探头1安装于杆顶,再将杆身安装完毕,然后安装充电桩6,最后再安装视频监控设备9及电子广告牌4。微站通信天线3需要在所有设备安装完毕后,由运营商专业安装人员现场安装。
29.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智慧灯杆可以实现循环使用,基础可以进行迁移,大大节约了后期搬迁成本,预制基础较传统的现浇基础,缩短了现场的建设周期,可实快速安装的效果。空气检测、道路亮化、通信微站、视频监控、电子广告、充电桩等六大功能大大提升了多功能智慧灯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0.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智慧灯杆打破了传统专杆专用的局面,集合了多种功能,大大节省了城市宝贵的建设用地,减少了协调事务,增进了部门合作。
31.预制混凝土基础,可进行批量化生产,并且可以根据后期不同的塔型进行修改模块,提升建设效率。钢结构杆身,钢结构支撑杆件和底座,预制条形混凝土基础都是模块化构件,能够在工厂进行批量化生产,运输和安装方便,适应多种使用场景。
32.该多功能智慧灯杆不仅能后适应于正常的路灯照明,更适用于在景区、绿化带、公园等人口密集区域,必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预制模块化形式,可以随时拆除搬迁运输到异地重新装配,提升了循环利用率。
3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智慧灯杆的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