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云纹显影化图案的生成方法、云纹显影化图案的生成装置以及云纹显影化图案的生成系统与流程

2021-09-22 00:3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云纹显影化图案的生成方法、云纹显影化图案的生成装置以及云纹显影化图案的生成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云纹显影化图案的生成方法、云纹显影化图案的生成装置以及云纹显影化图案的生成系统。

背景技术

“云纹(或莫尔条纹)”是指在使得多个周期性的花纹、构造重叠时在视觉上产生的干涉条纹。另外,在物理学方面,云纹是指两个空间频率的差拍现象。

云纹以各种方式而产生,因此有时将云纹作为不期望的现象而去除,相反有时也将产生的云纹作为有用的现象而利用。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制作云纹图像而用于防止伪造/复制的方案记载有如下内容,即,

“一种图像形成体,其具有潜像,特征在于,

在基材上设置作为横波的波状条纹、以及在所述波状条纹的背景中大致与该波状条纹正交的条纹图案,

该波状条纹形成浮雕图像,

该条纹图案由以1/2间距偏移的潜像部、以及除了所述潜像部以外的非潜像部构成”。

另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如下图像处理方法,即,作为不使用照相机等而能够制作期望的云纹花纹的干涉条纹的图像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如果由用户从命令参数输入装置输入执行文件名、输出图像文件名、各种参数等,则该参数由控制装置交付给运算装置,利用该运算装置进行制作基于云纹现象的干涉条纹的运算。根据该图像处理方法,制作的云纹花纹的图像数据储存于存储装置,并且根据需要作为输出图像数据而从显示装置、或者简易图像输出单元输出。而且,在由上述输出装置确认了输出图像之后,利用图像输出装置进行硬拷贝。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40369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711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制作使得云纹图像实现显影化的图案,需要根据设计图案而分别通过手工作业制作波形(条纹)图案,或者将各种命令参数输入至图像处理装置,在显示装置一边确认所生成的云纹图像一边反复试验。

本发明就是鉴于这种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将输入图像及其特征值、层信息等数据输入而生成使得云纹图像实现显影化的图案的系统、以及利用由此获得的图案的云纹显示体。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代表性的本发明的云纹显影化图案的生成方法之一包含如下工序:基于输入图像以及指定云纹显影化图案的条件的云纹信息,生成第1图案;基于输入图像以及云纹信息,生成根据输入图像的每个区域的特征值而规定相对于第1图案的、每个区域的相位变动量的第2图案;基于输入图像以及云纹信息,识别输入图像中包含的多层;基于输入图像以及云纹信息,针对识别出的多层的各层而决定用于在规定特定的进深量的范围的进深区分处产生该层的云纹图像的间距;以及基于决定的间距,获得由第1图案以及第2图案构成的云纹显影化图案。

另外,关于其他实施方式之一,决定间距的工序包含针对多层的各层而设定互不相同的恒定的间距的工序。

另外,关于其他实施方式之一,决定间距的工序包含将多层中的大于或等于2层的间距设定为与相同的进深区分对应的间距的工序。

另外,关于其他实施方式之一,进深区分规定使得云纹图像看起来比第1面板以及第2面板更向近前侧上浮的程度。另外,关于其他实施方式之一,进深区分规定使得云纹图像看起来比第1面板以及第2面板更向里侧下沉的程度。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代表性的本发明的云纹显影化图案的生成方法之一包含如下工序:基于输入图像以及指定云纹显影化图案的条件的云纹信息,生成第1图案对应图,该第1图案对应图成为利用与每个像素的浓淡相关的强度表现的第1图案的基础;基于输入图像以及云纹信息,生成第2图案对应图,该第2图案对应图成为根据输入图像的每个区域的特征值而规定相对于第1图案的每个区域的相位变动量的、利用强度表现的第2图案的基础;生成从第1图案对应图导出的第1图案的图像;生成从第2图案对应图导出的第2图案的图像;以及获得由第1图案的图像以及第2图案的图像构成的云纹显影化图案,生成第2图案对应图的工序还包含利用周期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每个像素的特征值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对应的周期函数对相位变动量进行计算的工序。

另外,关于其他实施方式之一,云纹信息包含与输入图像中包含的层的顺序相关的信息、与所述第1以及所述第2图案的基本结构相关的信息、以及与整体的大小相关的信息。

另外,关于其他实施方式之一,规定的特征值是像素的亮度、饱和度、色调、浓度、透明度、明度、色度以及灰度等级中的一个。

另外,关于其他实施方式之一,通过基于输入图像的每个区域的特征值的种类选择的规定的数学式而对每个区域的相位变动量进行计算。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还可以将利用上述的周期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每个像素的特征值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对应的周期函数对相位变动量进行计算的方法、装置、系统,与利用上述进深区分而生成云纹显影化图案的方法、装置、系统组合。

通过对利用上述周期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每个像素的特征值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对应的周期函数对相位变动量进行计算,利用上述进深区分而生成云纹显影化图案的方法进行组合,容易获得华丽印象的印刷物。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代表性的本发明的云纹显影化图案的生成方法之一包含如下工序:基于输入图像以及指定云纹显影化图案的条件的云纹信息,生成第1图案;基于输入图像以及云纹信息,生成根据输入图像的每个区域的特征值而规定相对于第1图案的、每个区域的相位变动量的第2图案;以及根据输入图像的特征值,设定云纹显影化图案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

另外,关于其他实施方式之一,本发明的云纹显影化图案的生成方法还包含如下工序:在生成第1图案之后,生成利用表示第1图案中的特定区域的像素的强度的影响度的系数而对第1图案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进行了校正的校正后的第1图案;在生成第2图案之后,生成利用表示第2图案的特定区域的像素的强度的影响度的系数而对第2图案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进行了校正的校正后的第2图案;以及利用校正后的第1图案及校正后的第2图案而生成云纹显影化图案。

另外,关于其他实施方式之一,制作云纹显影化图案的工序包含如下工序:将校正后的第1图案的图像印刷于第1薄膜,将第1薄膜粘贴于第1面板;将第2图案的图像印刷于第2薄膜,将第2薄膜粘贴于第2面板;以及隔开规定的间隙使第1面板和第2面板重叠。

另外,关于其他实施方式之一,本发明的云纹显影化图案的生成方法还包含如下工序:利用输入图像的特征值的最大值以及最小值对输入图像的特征值实施标准化;将输入图像的特定区域的标准化后的特征值与表示规定浓淡的程度的浓淡区分的浓淡区分表进行比较,由此决定应用于特定区域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以及将决定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在第2图案中应用于特定区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还能够将利用上述周期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每个像素的特征值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对应的周期函数对相位变动量进行计算的方法、装置、系统与利用上述进深区分而生成云纹显影化图案的方法、装置、系统组合。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将输入图像以及层信息等数据输入至生成系统,设定使得云纹图像实现显影化的图案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由此能够有效地制作使得云纹图像实现显影化的图案。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公开所涉及的输入图像的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公开所涉及的层信息的图。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与本公开所涉及的显示体相关的信息的图。

图4是表示本公开所涉及的基本图案的例子的图。

图5是表示采用透射率作为特征值而获得矩形波状的透射率值的情况下的开口部/非开口部的设定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采用透射率作为特征值而获得sin波状的透射率值的情况下的开口部/非开口部的设定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本公开所涉及的显示体的结构例的剖面的图。

图8是表示本公开所涉及的其他显示体的结构例的剖面的图。

图9是表示本公开所涉及的其他显示体的结构例的剖面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公开所涉及的其他显示体的结构例的剖面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公开所涉及的其他显示体的结构例的剖面的图。

图12是表示本公开所涉及的条纹图案的基本图案以及使得开口部/非开口部比变化后的图案的例子的图。

图13是表示本公开所涉及的输入图像的例子的图。

图14是表示本公开所涉及的近前侧的输出图案例的图。

图15是表示本公开所涉及的里侧的输出图案例的图。

图16是表示本公开所涉及的外观评价的结果的例子的图。

图17是表示本公开所涉及的表示第2图案的透射率TB的数学式及系数表的图。

图18是表示本公开所涉及的浓淡区分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9是表示本公开所涉及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的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20是表示本公开所涉及的输入图像、以及设定与该输入图像对应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的云纹显影化图案的图。

图21是相对于本公开所涉及的特征值(灰度值)的相位变动量。

图22是由相位变动量表现本公开所涉及的特征值(灰度值)的概念图。

图23是表示本公开所涉及的条纹倾斜排列的图案的图。

图24是表示本公开所涉及的同心圆的图案的图。

图25是表示决定本公开所涉及的相位变动量的方法的图。

图26是表示本公开所涉及的、表示构成云纹显影化图案的第1图案及第2图案中的该第1图案中描绘的条纹的各像素的强度的第1图案对应图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7是图26所示的第1图案对应图的区域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28是表示本公开所涉及的、表示构成云纹显影化图案的第1图案及第2图案中的该第2图案中描绘的条纹的各像素的强度的第2图案对应图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9是表示由正弦曲线表示本公开所涉及的第1图案的强度的情况的图。

图30是表示根据特征值而使图29的正弦曲线的相位变动的情况的图。

图31是表示本公开所涉及的输入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2是表示根据特征值使图31所示的输入图像的相位变动而生成的云纹显影化图案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3是表示特征值的种类、特征值的各种类的数值范围以及特征值的各种类的相位变动量的计算式的图。

图34是表示本公开所涉及的、用于产生云纹的光学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5是表示本公开所涉及的、用于产生云纹的光学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6是表示本公开所涉及的、用于产生看起来下沉的云纹的光学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7是表示本公开所涉及的、用于使得云纹看起来下沉的进深区分的光学结构的例子的图。

图38是表示本公开所涉及的、用于使得云纹看起来下沉的进深区分的例子的图。

图39是表示本公开所涉及的、用于使得云纹看起来上浮的进深区分的光学结构的例子的图。

图40是表示本公开所涉及的、用于使得云纹看起来上浮的进深区分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1是表示本公开所涉及的输入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2是表示使得输入图像的各层与不同的进深区分对应的情况下的进深的剖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3是表示在同一层内使进深量线性地增加的情况下的进深的剖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4是表示在同一层内使进深量在局部变更的情况下的进深的剖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5是表示在同一层内使进深量从中心朝向两端变更的情况下的进深的剖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6是表示针对每层设定不同的间距而生成的云纹显影化图案的例子的图。

图47是表示本公开所涉及的使用进深区分的云纹显影化图案的生成方法的图。

图48是根据图像获得输出图案的情况下的流程图。

图49是表示用于实施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50是表示本公开所涉及的云纹显影化图案生成系统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下面记载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而施加设计变更等变形,施加了这种变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包含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范围内。

下面,首先,对用于使云纹图像实现显影化的图案的生成方法、手法进行说明。

<1输入信息>

图1~图4是对使云纹图像实现显影化的图案的生成系统的输入信息的概要进行说明的图。作为向生成系统的输入信息,存在输入图像(图1)的特征值、层信息(图2)、与显示体相关的信息(图3)、基本图案信息(图4)。

<1-1输入图像与特征值>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要生成云纹图像的输入图像的例子的图。在本公开中,“输入图像”是指设计图案等要实现云纹化的图像数据。在图1中,为了以容易理解的方式对输入图像进行说明,利用由三角形、圆形、四边形这3个部分构成的图案表示,以具有前后方向感的方式对各部分进行记载。然而,输入图像并不局限于此,可以是任意图像。另外,输入图像可以是彩色图像也可以是单色图像。

在本公开中,“输入图像的特征值”是指与输入图像相关的图像的亮度、饱和度、色调、浓度、透明度、明度、色度、灰度等级(灰度值)等的值。上述特征值可以针对输入图像的图案、各部分、各区域、各像素(pixel)、或者针对多个像素的各像素划分的各区段而表示。并且,可以利用上述区域的各区域的平均值、中央值、最大值、最小值等代表值进行表示。

<1-2层信息>

图2是针对各层(layer)对图1的设计图案进行划分而示意性地表示层信息的图。

在本公开中,“层信息”是指指定输入图像的图案、部分的前后方向感的信息,可以通过由数值规定具体的前后距离感而对层信息进行标记,也可以仅表示前后的顺序。

此外,能够利用该层信息而针对云纹图像实现明确的进深感。另外,由此,观察云纹图像的观察者的沉浸感有所提高。

在图2中,示意性地示出了三角形、圆形、四边形这3个部分分别划分为3层(1、2、3)的情形,层数并不限定于3层,层的前后方向的距离感也可以不是离散的,而是连续的。

另外,层的前后的距离感可以设定为从观察者侧观察看到从云纹显示体朝向观察者侧飞出(上浮),也可以设定为从云纹显示体看到处于里侧(下沉)。

<1-3与显示体相关的信息>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与云纹显示体相关的信息的图。在本公开中,“云纹显示体”是指利用云纹图像的显示体,通常设想为海报、面板、POP等。

关于云纹显示体4,表现区域6的尺寸、面板的厚度(也称为“间隙”。)5、构成面板的材质的折射率、作为从观察者至表现区域的平均距离的“目视确认距离”等信息是与显示体相关的信息。

立体的云纹因观察者的两眼视差而产生,因此为了计算出视差而需要与观察者和面板的位置关系相关的信息。

基本上在表现区域6的中央与观察者的眼睛的高度一致的情况下,观察者与面板之间的距离为目视确认距离。

另外,在表现区域6的中央与观察者的眼睛的高度不一致的情况下、云纹图像的产生位置的高度与观察者的眼睛的高度不一致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云纹产生部位与观察者的眼睛的位置的关系对“目视确认距离”进行校正。

<1-4基本图案信息>

在本公开中,“基本图案”是指为了产生云纹而重叠的周期性的花纹、构造。

图4所示的是基本图案的代表性的例子,作为单向性的图案为直线图案(图4(a)),作为双向性的图案为网格状图案(图4(b))、校验图案(图4(c))等图案。基本图案并不限定于此,作为单向性的图案,可以是波形、锯齿状、文字的重复等。另外,作为双向性的图案,不仅可以是点(圆点)等几何花纹,也可以采用不规则的图案、文字等。

此外,下面,有时还将该基本图案称为“第1图案”,该第1图案并不限定于上述基本图案,根据情况的不同也可以是里侧图案。

在本公开中,“基本图案信息”是指针对上述基本图案而表示图案的形状、线宽、间距、L/S(Line&Space)比、角度、开口部/非开口部比等的基本图案的形状、性状的信息。

另外,在本公开中,“图案的特征值”是指透射率、反射率、光学浓度、墨水浓度、明度、灰度等级(灰度值)等。

并且,在本公开中,“开口部/非开口部比”是指表示图案的性状的新概念,与当前的线宽、间距、L/S(Line&Space)比等信息不同。下面,对“开口部/非开口部比”进行说明。

<1-5开口部/非开口部比>

图案以恒定周期而重复。因此,图案的特征值也周期性地变化。关于这样周期性地变化的图案的特征值,在1个周期中,亮度、透明感的特征值较高的部分设为开口部,其他部分设为非开口部。

具体而言,在1个周期中,可以将特征值大于或等于恒定值的部位设为开口部。在决定恒定值时,可以采用整个图案的特征值的平均值、中央值等,也可以以最大值和最小值实施标准化而利用积分比。

并且,可以利用FFT(高速傅里叶变换)而规定开口部/非开口部。

此外,为了获得图案的特征值,可以利用图案的测定值、像素值本身,也可以利用周围像素的平均值或中央值。

另外,关于图案中的一个或多个特定区域,无论所述条件如何,都可以设为开口部、非开口部、或者既不是开口部又不是非开口部的区域。这里,特定区域例如是指与以设计为目的而特意设置的图案、文字、花纹或者在制造时有可能引起的污垢、缺损相当的区域。

在作为单向性的图案的直线图案(图4(a))的情况下,利用与直线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图案周期而求解特征值,在网格状图案(图4(b))的情况下,根据图案周期性地出现的2个方向而求解特征值。

图5是表示作为特征值采用透射率而获得矩形波状的透射率值的情况下的开口部/非开口部的设定的例子的示意图。

在该例子中,表示透射率的最大值的区域为开口部,除此以外的区域为非开口部。

图6是表示作为特征值采用透射率而获得sin波状的透射率值的情况下的开口部/非开口部的设定的例子的示意图。

在该例子中,表示透射率值大于或等于平均值的区域为开口部,除此以外的区域为非开口部。

<1-6间距>

在本公开中,上述“间距”是指开口部与非开口部的距离。该间距例如可以针对开口部和非开口部的各自的中心彼此进行测定,也可以针对开口部和非开口部的边界彼此进行测定。换言之,间距是以恒定周期重复的图案的1个周期的距离。

如后所述,图案的间距对因观察者移动而看到的云纹的变化造成影响。作为一个例子,在间距较小(即,1个周期的距离较短)的情况下,云纹条纹得到强调,另外,外观的重叠也容易变化,因此容易感受到图案看起来下沉的效果(进深效果)。此外,该变化还与近前侧图案和里侧图案的关系有关。

原则上,在图案的扫描方向(即,开口部和非开口部重复的方向)上对该间距进行测定。例如,在图案为条纹花纹的情况下,图案在与直线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重复,因此在与直线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对间距进行测定。另外,同样地,开口部及非开口部由直线状的区域构成,在重复形成图案的情况下,在图案的重复方向(与曲线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对间距进行测定。并且,在开口部及非开口部重复的方向具有多个的图案的情况下(例如,校验图案等),可以在各方向上对间距进行计算,也可以仅在1个方向上对间距进行计算。

此外,以上以条纹花纹、校验花纹等规则的图案的间距为例进行了说明,在本公开中,并不局限于纵条纹和横条纹、方格等,也可以根据角度不同的图案(倾斜排列的条纹等)、规则性不同的图案(例如因印刷的误差而产生的斑点)、间距不固定的图案(例如间距在图案内变动的情况)、颜色不同的图案等对间距进行计算。在间距、角度、颜色等在同一图像中不同的情况下,可以针对该图像的各结构要素(层、区域等)而计算出间距。

另外,即使间距相同,图案的延伸方向(例如在条纹花纹的情况下为直线方向)有时也对看到的云纹的变化造成影响。例如,有时云纹相对于观察者移动的方向变化的速度根据图案的角度而改变。作为该现象的具体例之一,例如在条纹纵向排列的图案的情况下、条纹以45度倾斜排列的图案的情况下,即使间距相等,如果观察者相对于上述图案而左右移动,则与条纹纵向排列的图案的云纹相比,关于条纹在45度的方向上排列的图案的云纹,也感到看到的云纹的变化相对于观察者的移动而滞后。

这是因为,如果在观察者的目视确认方向上对图案进行扫描,则以45度排列的图案相对于纵向排列的图案而间距虚拟地扩大。因此,通过对图案的延伸方向进行调整,能够控制云纹相对于观察者的移动而变化的速度,能够提高云纹的设计性。

<2输出图案>

本发明的图案生成系统的云纹显影化图案由第1图案(近前侧)以及第2图案(里侧)这2种图案构成。

用于使云纹图像实现显影化的云纹显影化图案以使得第1图案及第2图案重叠为前提,接近观察者的一侧称为近前侧,远离观察者的一侧称为里侧图案。

<3显示体的结构>

图7是表示显示体的结构例(基本形状)的剖面的图。在图7的例子中,印刷有图案层1、2的薄膜1、2隔着面板而贴合。这里,“图案层”是指通过印刷等而描绘有图案的层。图7中的图案层1、2是由生成系统输出的第1图案及第2图案。

在该基本形状的情况下,分别在薄膜1、2的面板侧印刷第1图案、第2图案,第1图案、第2图案与面板接触。因此,在进行图案的生成时,只要考虑单个面板的厚度(间隙)及折射率即可。

图8是表示其他显示体的结构例(面板/薄膜分割形状)的剖面的图。在图8的例子中,面板在厚度方向上分割为面板1和面板2,下侧的薄膜在薄膜的面方向上分割为薄膜2和薄膜3。

面板的分割方向不仅是厚度方向,可以在面板的面方向上分割,也可以自由地设定分割的数量、分割的方法。通过对面板、薄膜进行分割,在显示体的面积较大等情况下,容易维持显示体的设置、贴合的精度。

图9是表示其他显示体的结构例(直接印刷形状)的剖面的图。在图9的例子中,针对面板直接印刷图案层1、2。使UV墨水等的树脂层层叠于面板,能够不利用薄膜等而构成显示体,因此可以省略薄膜层的粘贴工序。

此外,直接进行印刷的可以仅设为图案层1或图案层2中的任一者、图案层1或图案层2的一部分,其他部分可以粘贴印刷有图7或图8所示的图案层的薄膜而形成为显示体。

在使得印刷有图案层的薄膜与面板贴合的情况下,可以在薄膜设置粘着层。该粘着层的材料可以是聚合物。聚合物的例子例如包含丙烯酸、聚酯、聚氨酯等。粘接层可以设为能够与面板剥离的粘接层。在该情况下,容易替换印刷有图案层的薄膜,容易缩短显示的切换期间。

另外,印刷有图案层的薄膜可以与圆柱、圆锥形等的曲面贴合。此时的曲面的曲率优选为大于或等于0小于或等于0.1[/mm]的程度。

图10是表示其他显示体的结构例(间隙形状1)的剖面的图。在图10的例子中,在面板1与面板2之间设置有间隙。间隙部分填充有空气、液体(水、油等)等折射率与面板不同的材料。

而且,图10的情况下的间隙为图案层1至图案层2的距离,其折射率为面板1、面板2、间隙部的填充物的折射率合成后的折射率。

图10的显示体能够在厚度方向上分割,因此可以作为面板1、面板2而用于橱窗、自动门等,具有容易设置于已有设备的优点。另外,通过设置于自动门等可动性的场所,能够进一步提高产生云纹图像时的效果。

图11是表示其他显示体的结构例(间隙形状2)的剖面的图。在图11的例子中,在面板1与面板2的内侧粘贴有薄膜1及薄膜2,在薄膜1与薄膜2之间设置有间隙。

在面板1及面板2是设置于屋外的显示面板的情况下,通过采用这种结构,还能够相对于屋外的环境而保护薄膜1、2。

而且,图11的情况下的间隙为图案层1至图案层2的距离,其折射率为薄膜1、薄膜2、间隙部的填充物的折射率合成后的折射率。

以上对显示体的结构进行了说明,能够适当地规定将图案层设置于薄膜与面板之间、或者设置于相反侧等,根据耐擦性、防尘的观点,图案层优选设置于内侧。

另外,还可以对图7至图11中说明的结构的一部分进行组合、或者进行变更。

并且,面板1与面板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薄膜1和薄膜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4云纹外观的特性>

第1图案(近前侧)以及第2图案(里侧)的间距、开口部/非开口部比不同、第1图案(近前侧)以及第2图案(里侧)之间存在间隙,从而云纹中复合地呈现出下面的效果。

<4-1云纹强度>

关于云纹强度,第1图案(近前侧)以及第2图案(里侧)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越接近1,越呈现出强烈地显示出云纹的趋势。

<4-2外观浓度>

在本公开中,“外观浓度”是指第1图案(近前侧)以及第1图案(里侧)中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不同而引起的外观的浓淡程度。而且,图案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越高,越呈现出外观方面能够明亮地看到图案及云纹的趋势。

<4-3云纹变化量>

第1图案(近前侧)以及第2图案(里侧)隔着间隙而重叠,因此云纹的相位根据观察者的位置(角度)而不同。此时,呈现出如下趋势,即,开口部/非开口部比越高,越容易将云纹保持为明亮的状态,开口部/非开口部比越低,越容易将云纹保持为灰暗的状态(即,变化较少)。另外,呈现出如下趋势,即,开口部/非开口部比越接近1,云纹变化量越大。

<5云纹外观的评价>

在评价云纹的外观时,复合地观察上述效果等。另外,除了上述效果以外,作为云纹外观的特性,即使在目视确认距离比设想的距离更远的情况下,有时也根据能够以何种程度目视确认到云纹图像的观点而评价云纹外观。

在本发明中,关注图案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而评价云纹外观,综合地判断在外观设计方面利用云纹时的适当性。

通过比较法、划分为3个等级等的等级评价而实施具体的判断等级(○△×等)。

另外,除了综合的评价以外,有时另外附带地实施外观的云纹图像明暗度、云纹图像移动度等评价(重视什么根据要表现的设计而不同,因此有时实施有时不实施)。

另外,在本发明中,在由输入图像生成第1图案(近前侧)以及第2图案(里侧)时,参考该外观评价的结果而选择开口部/非开口部比。

通常,云纹等的外观根据使用的图案、图像的结构、目视确认环境等条件而不同,因此优选除了综合的外观评价以外,针对每项特定的属性而实施评价。因此,在本公开中,针对下面的属性也进行评价。

<5-1云纹图像明暗度>

“云纹图像明暗度”是指云纹外观中的与外观的亮度(明暗、浓淡)相关的评价。该云纹图像明暗度主要因复合地存在云纹强度、外观浓度的效果而产生差异。通过比较法、按11个等级(暗:-5、-4、…、4、5:明)等的等级评价而实施评价。

<5-2云纹图像移动度>

“云纹图像移动度”是指云纹外观中的与云纹图像的动作、闪烁相关的评价。主要因复合地存在云纹强度、云纹移动量的效果而产生差异。通过比较法、按6个等级(小:0、1、…、4、5:大)等的等级评价而实施评价。

<6云纹显影化图案的生成的实施例>

下面,以使用条纹图案的情况为例,对实施例的与输入图像相应的云纹显影化图案的生成方法及其系统进行说明。

<6-1基本图案以及变化图案>

图12是表示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条纹图案的基本图案(第1图案)以及使开口部/非开口部比变化的图案(第2图案)的例子的图。

基本图案(a)(第1图案)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为1.0,关于(b)~(g),示出了使得开口部/非开口部比分别从1.5变化至9.0的图案(第2图案)。

<6-2输入图像的例子>

图13是表示本实施例的输入图像的例子的图。关于图13的输入图像,灰度值根据每个图形而不同,各自的灰度值如图中所示。上述各灰度值为输入图像的特征值。

此外,为了以容易看到的方式标注对象图像而在图中标注虚线。

<6-3与输入图像的特征值相应的图案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的选定>

作为云纹显影化图案的生成次序,首先,1)规定图案的变更开口部/非开口部比的区域,接下来,2)根据图案的特征值而设定图案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

1)为了规定图案的变更开口部/非开口部比的区域,最简单的方法是根据输入图像的轮廓而规定区域,无需根据图像的轮廓而确定,可以根据利用云纹显示体的状况等而适当地设定。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简化说明,如图13中记载的那样,作为变更开口部/非开口部比的区域而分别规定圆形、三角形以及四边形的图形。接下来,2)在根据图案的特征值而设定图案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时,基于后述的“云纹的外观评价”而选定各区域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

<6-4变更开口部/非开口部比之后的输出图案例>

图14是表示近前侧的输出图案的例子的图。另外,图15是表示里侧的输出图案的例子的图。

在本实施例中,关于输出的近前侧图案,根据输入图像的特征值而变更开口部/非开口部比,关于里侧图案,开口部/非开口部比设为恒定。

<6-5云纹的外观评价的方法>

根据输入图像的特征值而选择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可以组合选择与利用云纹显示体的状况相同条件的云纹外观评价、以及云纹明暗评价。

例如,可以将云纹明暗评价中的评价为最明亮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和评价为最灰暗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设为选择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的上限/下限,使它们与输入图像的特征值对应。

另外,在将云纹明暗评价中的最明亮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和最灰暗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设为上限/下限时,优选在云纹外观评价良好的(例如采用○△×的三个等级评价的情况下为△)的范围内选择上限/下限。

并且,从上限向下限的应用方法可以是线性的、指数性的、对数性的,另外,可以规定几种等级,也可以任意选择。

此外,反映云纹的外观评价的结果的方法并不限定于上述方法,可以任意地设定上限/下限,也可以设定中间值、或者根据云纹明暗评价而预先规定开口部/非开口部比的等级。并且,可以仅使用外观评价的一部分。

<6-6云纹的外观评价的具体例>

基于上述外观评价的方法,在本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条件下实施外观评价。

图案的种类:应用条纹图案。

间距:图案设为近前侧图案和里侧图案的间距相等的图案。

近前侧图案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设为1(1/1)~9(9/1)。

里侧图案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固定设为1(1/1)。

结构:将图案印刷于2张透明薄膜、并贴合于厚度为5mm的丙烯酸板的两面。基本目视确认距离设为1m。图案和观察者的眼睛的高度一致。

图16是在上述条件下实施的外观评价的结果。

由2名观察者进行评价,将外观评价设为3个等级的评价(不良:×△○:良),将明暗度设为6个等级的评价(暗:0、1、…、4、5:明)。

关于本实施例的图13的输入图像,如果将输入图像的特征值设为灰度等级,则背景的灰度等级为100%,图形中的灰度等级从左侧起按顺序为0、45、75%。

此次,将开口部/非开口部比的下限值设为外观评价为△的1.0(=1/1),与最灰暗的部位的灰度等级0%对应,将上限设为外观评价为△的4.0(=8/2)。

而且,将上限值与下限值之间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设为线性地变化,灰度等级45%部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设为1.8,灰度等级75%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设为3.0,由此,获得图14所示的输出图案。

<6-7基于开口部/非开口部比的变更的云纹浓淡的调整>

原则上,即使条纹图案的间距相同,外观的浓淡也根据开口部/非开口部比而不同。另外,关于使得条纹图案重叠而显现的云纹,5/5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时云纹最强,开口部/非开口部比越变为极值,云纹越减弱,因此由于设计方面的理由、输出方面的状况,通过将开口部/非开口部比变更为除了5/5以外的比而能够对云纹的浓淡进行操作。因此,本公开的1个方式,与通过变更图案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而产生具有期望的浓淡·强弱的云纹图像相关。

下面,参照图17~图19,对通过变更图案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而产生具有期望的浓淡·强弱的云纹图像的补遗右侧进行说明。

接下来,参照图17对本公开所涉及的云纹图像的强弱进行说明。图17是表示构成云纹显影化图案的第1图案及第2图案中的、该第2图案(例如里侧图案)的透射率TB的数学式1及系数表1710的图。

第1图案由间距PA的正弦波构成,在第2图案为PA附近的间距PB的矩形波的情况下,通过下面的数学式1求解第2图案的透射率TB。

[数学式1]

在该式中,各系数a0、a1、a2、a3根据开口部/非开口部比而不同,另外,针对各系数,在系数表中记录有不同的云纹条纹的强度比。此时,间距最接近第1图案的波的云纹是最容易目视确认到的云纹(高谐波的云纹变为更细的条纹,因此难以目视确认)。另外,第2项的强度比为开口部/非开口部比不同的云纹条纹。如系数表的系数a1所示,5/5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时云纹的强度最高,因此产生的云纹图像的强弱在开口部/非开口部比时最强,随着开口部/非开口部比减小或增大而减弱。

<6-7浓淡区分>

此外,图案的面积比的浓淡以及云纹图像的浓淡这两者均对云纹图像的强度造成影响,但分别同时产生,因此基于各现象的效果会混合,无法辨别云纹的强度主要基于图案的面积比的浓淡、还是基于云纹图像的浓淡。因此,在本公开中,为了容易地实现期望的云纹强度而使用浓淡区分。该浓淡区分是指预先规定的(实现了量子化)浓淡的等级。针对每个不同的特征值的范围而规定上述浓淡区分。通过使用浓淡区分,容易以预先规定由图案中包含的各要素(层等)产生的云纹的、不同的浓淡而产生,能够简单地调整云纹的外观。

接下来,参照图18对本公开所涉及的浓淡区分表1805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图18是表示本公开所涉及的浓淡区分表1805的一个例子的图。

如图18所示,浓淡区分表1805包含根据图像的特征值而变动至表示图像的浓度的C0~C100的区分值(如图18所示,C0最淡,C100最浓)、以及相当于各自的浓淡区分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上述区分值相当于利用输入图像的特征值的最大值及最小值而进行了标准化的值。例如,作为一个例子,在从输入图像的特征值的最小值至最大值的范围内,可以加以区别地将0~20%设为C0、将20~40%设为C25、将40~60设为C50、将60~80%设为C75、且将80~100%设为C100。

在后述的处理中,在决定开口部/非开口部比时,可以利用该浓淡区分表1805。具体而言,利用输入图像内的特征值的最大值及最小值进行标准化,在计算出与该输入图像的特征值的范围对应的区分值之后,将与相当于输入图像的特定区域的特征值的浓淡区分对应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设定为第2图案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由此,可以以规定的、容易目视确认的浓淡来表现该特定区域的云纹。

参照图18所示的浓淡区分表1805对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在输入图像的对象的区域的特征值相当于C75的区分的情况下,可以将由该输入图像生成的第2图案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设定为1.0~2.0。这样,通过利用浓淡区分,能够根据输入图像的特征值而决定容易目视确认到云纹图像的浓淡(强度)。

另外,如上所述,通过利用浓淡区分,能够针对每层根据相当于浓淡区分的特征值而设定开口部/非开口部比。例如,在输入图像中包含的层数少于浓淡区分的数量的情况下,可以将不同的层设定为与不同的浓淡区分对应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在层数多于浓淡区分的数量的情况下,可以将多层设定为与相同的浓淡区分对应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

此外,在将多层设定为与相同的浓淡区分对应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的情况下,即使在相同的浓淡区分中,通过提高要进一步加大浓度的层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能够不相对于层偏离地设定进深。

<6-8开口部/非开口部比的调整方法>

接下来,参照图19对本公开所涉及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的调整方法1900进行说明。图19是表示本公开所涉及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的调整方法1900的流程图。

首先,在步骤1910中,基于输入图像、以及指定云纹显影化图案的条件的云纹信息而生成第1图案。这里的第1图案相当于构成云纹显影化图案的第1图案及第2图案中的该第1图案(例如近前侧图案),根据云纹信息中指定的条件(形状、间距、朝向、开口部/非开口部比)而生成。

另外,这里的输入图像表示例如图1等所示的、设计图案等要实现云纹化的图像数据。该输入图像例如可以是由用户选择的图像,也可以是从远程的外部设备发送的图像。

另外,指定云纹显影化图案的条件的云纹信息包含与输入图像中包含的层的顺序相关的信息(例如层数、层的顺序等)、与云纹显影化图案的基本结构相关的信息、以及与整体的(由像素或距离表现的)大小相关的信息。这里所说的与云纹显影化图案的基本结构相关的信息例如包含与云纹显影化图案的形状(条纹、网格等)、线的朝向(纵向、斜向)、间距、期望的进深感(以何种程度的进深量产生各层的云纹)相关的信息、云纹图案的使用方法(粘贴的板的材料、厚度、观察的距离)等。

接下来,在步骤1920中,基于输入图像以及上述云纹信息,生成根据输入图像的每个区域的特征值而规定相对于第1图案的、每个区域的相位偏移量的第2图案。该第2图案对应图是指相当于构成云纹显影化图案的第1图案及第2图案中的该第2图案、且相位相对于第1图案偏移的图案。输入图像的特征值可以在某个区段内分阶段地变化。此时,相位偏移量也在所述区段分阶段地变化。由此,能够使云纹流畅地移动,另外,容易实现动态印象。另外,在该情况下,对印刷的斑点及云纹图案的不良影响不易变得显眼。特别是特征量可以以在某个区段中存在图案对应图的点为中心而分阶段地变化。

为了生成该第2图案,例如,可以是正弦、余弦等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每个像素的亮度值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对应的周期函数。另外,具体而言,输入图像的各区域根据特征值(例如灰度值)而以利用后述的图33所示的数学式计算的偏移量而变动,由此生成该第2图案。

接下来,在步骤1930中,根据输入图像的特征值而设定云纹显影化图案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作为开口部/非开口部比的设定方法,可以利用上述浓淡区分并根据输入图像的特征值而选定适当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例如,参照图18所示的浓淡区分表1805而对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在输入图像的对象的区域的特征值相当于C100的浓淡区分的情况下,可以在0.0~1.0的范围内设定开口部/非开口部比。

此外,以上对设定开口部/非开口部比的处理进行了说明,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分2个阶段设定开口部/非开口部比。这例如在如下情况等下有效,即,在预先(例如与针对云纹信息指定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相应地)设定开口部/非开口部比之后,根据设计方面的理由、输出方面的状况,在后续的阶段要与图案的图像相应地进一步调整。因此,根据分2个阶段调整开口部/非开口部比的结构,能够与图案的图像相应地更灵活地变更开口部/非开口部比。

另外,第1图案以及第2图案的强度还取决于开口部/非开口部比,因此这里可以利用设定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并通过下面的数学式2及数学式3而求解第1图案的云纹强度R。

[数学式2]

Rpow<0的情况下

[数学式3]

Rpow≥0的情况下

另外,同样地,可以利用设定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并通过下面的数学式4及数学式5而求解第2图案的云纹强度B。

[数学式4]

Bpow<0的情况下

[数学式5]

Bpow≥0的情况下

这里,x为像素的横向坐标,Pitch为基本图案的间距。Rpow、Bpow为对原来的条纹图案的每层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规定的系数。该系数可以根据下面的系数表1而决定。

[表1]

接下来,可以利用通过上述数学式求出的第1图案的云纹强度R以及第2图案的云纹强度B,并通过下面的数学式6及数学式7而求解设定浓度的系数对开口部/非开口部比进行了变更的第1图案的云纹强度R2以及第2图案的云纹强度B2。

[数学式6]

[数学式7]

这里,RLTF表示第1图案的、表示浓度对开口部/非开口部比对应的影响度的系数,BLTF表示第2图案的、表示浓度对开口部/非开口部比对应的影响度的系数。

此外,这里,本发明的发明人进行研究及检验的结果,发现通过将RLTF设为5、且将BLTF设为0.0而能够获得期望的结果,上述值并不限定于此,可以适当地调整。

接下来,图20是表示本公开所涉及的、设定开口部/非开口部比的云纹显影化图案的一个例子的图。图20是表示输入图像2000以及与该输入图像2000对应的、设定开口部/非开口部比的云纹显影化图案2050的图。

如图20所示,在对包含多层的输入图像2000执行上述开口部/非开口部比的调整处理的情况下,能够获得针对每层而设定不同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的云纹显影化图案2050。例如,如图20所示,层2005(圆形的区域)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设定为1.0,层2010(三角形的区域)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设定为1.9,层2015(四边形的区域)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设定为3.0,层2020(背景)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设定为5.7。

此外,图20所示的输入图像2000以及与该输入图像2000对应的、设定开口部/非开口部比的云纹显影化图案2050只是一个例子,输入图像2000的结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的值并不限定于此。

<6-9开口部/非开口部比的计算方法>

以上对开口部/非开口部比的调整方法进行了说明,本公开的另一个方式涉及对显示出云纹图案的印刷物进行解析而计算该云纹图案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例如,在照相机或复印机等中获取到图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利用透射率、反射率等测定值而计算获取到的图像中反映出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

具体而言,在获取到图像之后,利用任意的图像处理软件对该图像的图像的透射率以及反射率进行解析,提取图像的特征值的平均值。然后,可以将具有大于或等于提取的平均值的特征值的区域视为开口部,将具有小于或等于提取的平均值的特征值的区域视为非开口部。

此外,上述云纹图案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的计算方法的精度取决于获取的图像的分辨率。获得的图像大于或等于300dpi,优选地,如果为600dpi左右,则能够无问题地测定开口部/非开口部比,在针对图案的识别因扫描、拍摄、测定的分辨率而不充分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对图案信息进行校正或补充,而形成为适合于图像解析的状态。另外,可以针对获取的图像本身执行图案信息的校正,也可以针对提取的特征值而执行。作为一个例子,针对以45dpi拍摄的图像,可以通过图像处理(双三次法)放大至600dpi,然后提取特征值。

通过以上说明的云纹图案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的计算方法而能够对印刷的云纹图案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进行计算。

<7-0相位变动量>

为了通过图案的重叠而显现云纹图像,需要使输入图像的特征值(亮度、灰度值、RGB值、CMYK值等)和一个图案的相位的相位变动量对应。即,关于构成云纹显影化图案的、作为成对的条纹图案的第1图案及第2图案,可以通过使一个图案的相位偏移而表现外观的浓淡。考虑了各种该相位的偏移方法,最简单的方法如下,即,在将输入图像的特征值设为灰度等级的情况下,灰度等级越高(图像越白),越减小相位的相位变动量,灰度等级越低(图像越黑),越增大相位的相位变动量。

在本实施例中,下面利用图21及图22对(1)灰度等级0%(黑)、(2)灰度等级50%(灰)、(3)灰度等级100%(白)的情况进行说明。

此外,下面的说明以近前侧的图案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为1(开口部和非开口部的比例为1:1)为前提。

在灰度等级0%的情况下:使图案的相位偏移半个周期(非开口部和开口部颠倒)。

在灰度等级50%的情况下:使图案的相位偏移1/4周期(相当于开口部的50%,重叠状态的非开口部和开口部的比例为3:1)。

在灰度等级100%的情况下:不使图案的相位变化,保持图案的状态而将非开口部和开口部设为1:1。

另外,通过调整使相位偏移的方向,能够在期望的方向上产生云纹图案的移动。作为使相位偏移的方向,存在对图案的距离、或周期以及间距的扫描方向(即,图案重复的方向)进行调整的方法、以及对观察者的目视确认方向进行调整的方法。参照图23及24对使相位偏移的方向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23是表示条纹倾斜地排列的图案的图。在如图23所示的、条纹倾斜(例如45度)排列的图案的情况下,通过使图案的距离、或周期以及间距偏移、以及在观察者的目视确认方向上使相位偏移,如果偏移量分别为相同的量,则图案的移动方向、移动速度相对于观察者的视线的移动方向、移动速度而不同。

图24是表示同心圆形的图案的图。在本公开中,使图案的相位偏移的方向在1件作品中无需恒定,可以混合存在多个方向。例如,在图24所示的同心圆的图案的情况下,通过以圆的中心为边界而使相位的偏移方向反转,相对于观察者的视线的移动而能够实现复杂的移动。

如图23及图24所示,通过对使相位偏移的方向进行调整,能够提高云纹的设计性。

<7-1相位变动量的决定方法>

接下来,参照图25对本公开所涉及的决定相位变动量的方法进行说明。图25是表示本公开所涉及的决定相位变动量的方法2500的图。

首先,在步骤2510中,基于输入图像、以及指定云纹显影化图案的条件的云纹信息,生成成为利用与每个像素的浓淡相关的强度而表现的第1图案的基础的第1图案对应图。这里的输入图像表示例如图1等所示的、设计图案等要实现云纹化的图像数据。该输入图像例如可以是由用户选择的图像,也可以是从远程的外部设备发送的图像。

另外,指定云纹显影化图案的条件的云纹信息,包含与输入图像中包含的层的顺序相关的信息(例如层数、层的顺序等)、与云纹显影化图案的基本结构相关的信息、以及与整体的(由像素或距离表现)大小相关的信息。这里所说的与云纹显影化图案的基本结构相关的信息,例如包含云纹显影化图案的形状(条纹、网格等)、线的朝向(纵向、倾斜)、间距、期望的进深感(以何种程度的进深量产生各层的云纹)相关的信息、云纹图案的使用方法(粘贴的板的材料、厚度、观察的距离)等。

基于该输入图像及云纹信息,生成利用与每个像素的浓淡相关的强度而表现的第1图案对应图。该第1图案对应图是指表示构成云纹显影化图案的第1图案及第2图案中的该第1图案中描绘的条纹的各像素的强度的值表现的图案。

生成第1图案对应图的具体次序如下。

首先,将输入图像变换为例如位图、灰度8位图像等数据。此外,该位图数据的灰度的浓度相当于后述的式8中的“img”。另外,在该阶段,通过实施图像的对比度调整(使明亮的区域更明亮、或者使灰暗的区域更灰暗)而能够提高云纹的进深感。在输入图像为彩色图像的情况下,优选保持亮度而进行灰度变换。

另外,该位图数据的像素数为最终获得的云纹显影化图案的大小。在最终要获得的云纹显影化图案的大小与输入图像不同的情况下,可以在该阶段调整输入图像的大小。

接下来,基于上述云纹信息而设定第1图案的形状、间距、开口部/非开口部比等。此外,这里,开口部/非开口部比可以设定为任意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为了产生强烈的云纹,优选设定为5/5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

接下来,通过下面的数学式8对以0~255的值表现的位图的各像素的灰度亮度实施标准化。

[数学式8]

这里,img表示位图数据的各像素的灰度亮度值,img2表示标准化后的像素的灰度亮度值。

接下来,通过下面的数学式9对第1图案对应图的强度进行计算。

[数学式9]

在这里,x为像素的横向坐标,R表示对象像素在第1图案对应图中的强度。通过针对所有像素执行该次序,能够生成图26所示的第1图案对应图。图26是由浓淡及数值表示每个像素的强度的图。图26中无法示出数值的详情,因此在图27中示出图26所示的第1图案对应图的区域的一部分2650的放大图。如图27所示,关于第1图案对应图的各单元格,表现相当于该单元格的输入图像的像素的灰度亮度值,相当于最浓的像素的单元格的亮度值为“0”,相当于最淡的像素的单元格的亮度值为“1”。

接下来,在步骤2520中,基于输入图像及上述云纹信息,生成第2图案对应图,该第2图案对应图成为根据输入图像的每个区域的特征值而规定相对于第1图案的每个区域的相位偏移量的、利用强度表现的第2图案的基础。该第2图案对应图是指表示构成云纹显影化图案的第1图案及第2图案中的、该第2图案中描绘的条纹的各像素的强度、且相位相对于第1图案而偏移的值对应图。

生成第2图案对应图的具体次序如下。

首先,与第1图案对应图相同地,将输入图像变换为例如位图、灰度8位等数据,通过数学式1实施标准化,在实施了大小、对比度的调整之后,基于为了第1图案而设定的间距、输入图像中包含的层的顺序、以及指定的期望的进深量而决定第2图案的间距。此外,这里,可以利用后述的进深区分。

接下来,通过下面的数学式10对第2图案对应图的强度进行计算。

[数学式10]

这里,x为像素的横向坐标,B表示对象像素在第2图案对应图中的强度。通过对所有像素执行该次序而能够生成图28所示的第2图案对应图。图28与图26相同,是由浓淡及数值表示每个像素的强度的图。其中,图28也与图26相同地,并未在附图上明确地显示数值。

此外,作为用于使相位偏移的数学式,利用上述数学式10作为一个例子而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数学式10,只要是周期函数,则可以利用任意函数。

接下来,在步骤2530中,基于第1图案对应图而生成第1图案的图像。具体而言,为了生成第1图案的图像,可以对第1图案对应图中表现的各像素的强度在下面的数学式11中分配0~255的值,使其结果形成为位图形式的图像。

[数学式11]

R'=R×255

接下来,在步骤2540中,基于第2图案对应图而生成第2图案的图像。具体而言,为了生成第2图案的图像,可以对第2图案对应图中表现的各像素的强度在下面的数学式12中分配0~255的值,使其结果形成为位图形式的图像。

[数学式12]

B′=B×255

此外,在输入图像包含多层、且针对各层而设定不同的进深区分的情况下,针对各间距而需要反复执行上述的步骤2510、2520、2530、2540。然后,从与各间距对应的多个图案的图像中,截取对象区域并合成为1幅图像。

在该阶段,为了使合成图像更自然且提高云纹的效果,可以使合成图像中重叠的区域变得模糊。例如,在重叠的区域中,通过降低近前侧的区域的图案的透射率而能够增强云纹的重叠感、立体感。另外,同样地,在重叠的区域附近、且在区域扩张后的范围内,通过降低任一者的图案或者这两者的图案的透射率而进行合成,能够增强图案的重叠感、立体感。

在生成第1图案的图像以及第2图案的图像之后,印刷了各自的图案对应图。此外,为了保证在印刷物中正确地显示上述图案的强度,优选将通过上式获得的值变换为实际印刷时使用的明度值(L*值)。作为该次序,能举出函数、行列的利用。该函数的例子例如包含单调递减函数、单调递增函数等。另外,行列可以设为实数行列、整数行列等。

另外,在该阶段,通过进行扩展图案对应图的各区域、或者降低近前侧的层的区域的不透明度等处理,能够提高基于云纹的立体感的效果。

并且,在印刷第1图案对应图的图像以及第2图案对应图时,通过与印刷方式、印刷机相应地进行调整(2值化、或网点化、或对比度调整),能够获得更优质的图案。

印刷方式可以采用喷墨印刷、凹版印刷、胶版印刷、胶版凹版印刷、丝网印刷。

另外,印刷中使用的墨水可以根据印刷方式而分别设为喷墨墨水、凹版印刷墨水、胶版印刷墨水、胶版凹版印刷墨水、丝网印刷墨水。另外,墨水的种类可以设为颜料墨水或染料墨水。另外,墨水的种类可以设为荧光墨水、蓄光墨水。并且,荧光墨水或蓄光墨水的种类可以设为颜料墨水或染料墨水。印刷的颜色数量可以设为1种颜色至8种颜色。

接下来,在步骤2550中,根据第1图案的图像以及第2图案的图像而能够获得云纹显影化图案。具体而言,如上所述,包含隔开规定的距离(间隙)而使印刷有第1图案的显示体和印刷有第2图案的显示体重叠的步骤。由此,能够获得用于产生基于输入图像以及云纹信息的云纹的云纹显影化图案。

<7-2用于对相位变动进行计算的周期函数>

接下来,参照图29对本公开所涉及的决定相位变动量时使用的周期函数进行说明。图29是表示本公开所涉及的决定相位变动量时使用的周期函数的一个例子的图。

如上所述,在本公开中,为了使第2图案偏移而使用利用了周期函数的数学式。原则上,该周期函数是最大值或最小值与每个像素的亮度值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对应的周期函数,在输入图像的特征值设为灰度等级的情况下,灰度等级越高(图像越白),越减小相位变动量,灰度等级越低(图像越黒),越增大相位变动量。作为该周期函数,例如可以使用正弦曲线(例如包含正弦波、余弦波)、余弦曲线、三角波、锯齿波、矩形波等。

此外,原则上,在由矩形波表示条纹图案的情况下,云纹图像最明亮,进深感较高,但仅能够实现取决于印刷分辨率、图像分辨率的间距,因此在目视确认云纹的观察者的视线移动时看到剧烈的云纹变化,有时还闪烁。

另一方面,在由正弦曲线表示条纹图案的情况下,云纹图像并未达到矩形波的明亮程度,在目视确认云纹的观察者的视线移动时,云纹的变化自然且流畅。因此,实际上,为了产生强烈且自然的云纹图像,优选使用接近矩形波的正弦曲线。然而,这里的周期函数并不限定于此,可以根据云纹的设计而适当地选择周期函数(例如,在要利用闪烁的效果作为设计的情况下,使用矩形波等)。

例如,在由图29那样的正弦曲线2800描绘第1图案的情况下,与第1图案对应的第2图案变为图30所示的、相位以π而偏移的正弦曲线2900。该变动量最大达到使得图案反转的程度,因此周期的一半(即π)的偏移量为最大值。由此,例如在将输入图像的特征值设为灰度等级的情况下,白色区域并未偏移(即,与第1图案相同),灰色区域以π/2而偏移,黑色区域以π而偏移。

由此,例如在输入图像的特征值设为灰度等级的情况下,白色区域并未偏移(即,与第1图案相同),灰色区域以π/2而偏移,黑色区域以π而偏移。具体而言,在将灰度值用作特征值的情况下,通过下面的数学式13而求解相位的变动量。

[数学式13]

这里,S表示相位的变动量,k表示标准化为0~100的图像的特征值(例如,在该情况下为灰度值)。作为一个例子,图31所示的图像3000为输入图像,在圆形的区域3005的灰度值为0%、三角形的区域3010的灰度值为45%、四边形的区域3015的灰度值为75%的情况下,圆形的区域3005的相位变动量变为π,三角形的区域3010的相位变动量变为(11π)/20,四边形的区域3015的相位变动量变为(π/4)。

图32中示出了输入图像3000、以及由该输入图像生成的云纹显影化图案3500。图32是表示根据特征值使图31所示的输入图像的相位变动而生成的云纹显影化图案的一个例子的图。如图32所示,关于各区域3005、3010、3015,根据输入图像的灰度值而对相位的变动量进行计算,其结果,显示为云纹显影化图案3500。

<7-3每个特征值的相位变动量计算>

以上对输入图像的特征值为灰度值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用亮度值、RGB值、CMYK值等其他值作为特征值。但是,有时数值的大小、外观的浓淡根据特征值而不同,因此相位的变动量的计算方法不同。

图33的特征值表3200中示出了代表形的特征值的计算方法。图33的特征值表3200针对特征值3210的每个种类而表示与该特征值的种类对应的数值范围3220以及相位变动量的计算式3230。因此,通过参照特征值表3200,能够基于输入图像的每个区域的特征值的种类而选择用于计算相位变动量的数学式。

此外,图33所示的特征值只是例子,也可以使用除此以外的特征值。另外,关于其他特征值,原则上,如果是数字越大则越明亮的特征值,则特征值的数值范围中的最大值~特征值的比例为相位的变动量,如果是数字越大则越灰暗的特征值,则特征值的数值范围中的该特征值的比例为相位的变动量。

如上所述,根据图案的灰度等级而决定相对于开口部的相位变动量,由此能够实现重叠状态下的浓淡表现。

在上述例子中,相对于开口部的相位变动量为线性的,但也可以设定指数/对数等的非线性、灰度。

另外,使相位偏移的可以是近前侧图案也可以是两侧图案。作为近前侧图案的花纹的影响较大,因此近前侧图案的图案恒定、且里侧图案根据输入图像的特征值而使相位偏移的情况下的外观良好,为优选。

<8-1间距相位变动量的决定>

在隔着间隙而设置有第1图案(近前侧)以及第2图案(里侧)的情况下,因两眼视差而立体地感受到产生的云纹。

在与近前侧图案相比而里侧图案的间距较大时,云纹看起来在近前侧上浮,在里侧图案的间距较小时,云纹看起来向里侧下沉。

图案的进深感(看起来比图案更靠里侧的内容)、飞出感(看起来比图案更靠近前侧的内容)的程度根据近前侧图案和里侧图案的比率、图案设置条件(基材、贴合的面板的厚度、折射率)等条件而不同。

作为一个例子,例如在厚度为5mm的丙烯酸板的前表面和后表面贴合有图案的情况下,在相对于近前侧图案的间距而以比率表现里侧图案的间距时,在95%~99.9%时感受到进深感,在98~99.5%的范围内进一步感受到进深感。

另外,在100.3~105.0%时感受到飞出感,在100.3~102.0%的范围内能够进一步感受到飞出感。

因此,通过适当地调整间距,能够设定产生云纹的进深量(即,进深的深度)。下面,参照图34~图36对其原理进行说明。

此外,丙烯酸板可以设为玻璃板、聚碳酸酯板、氯乙烯板、PET板。丙烯酸板可以由其他透明的板取代。丙烯酸板的厚度例如可以设为大于或等于1mm且小于或等于30mm。

丙烯酸板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可以设为大于或等于1mm且小于或等于10m。丙烯酸板的外形可以设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自由曲线。自由曲线的外形可以设为与云纹的图像相似的形状。此外,丙烯酸板的粘贴图案的面可以设为平面或曲面。另外,关于丙烯酸板的厚度的偏差,中央、端部的5点的偏差可以设为5%以内。

图34~图36分别是表示用于产生云纹的光学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如上所述,对于观察者而言,因两眼视差而立体地感受到云纹。具体而言,通过下面的数学式14求解里侧图案上的右眼和左眼看到的位置的偏移量Δp。

[数学式14]

这里,如图34所示,D表示目视确认距离(观察者与云纹显影化图案之间的距离),g表示图案间的间隙(第1图案(近前侧)以及第2图案(里侧)的间隙),K表示眼间距离。

另外,通过下面的数学式15求解里侧图案上产生的云纹图案的间距Pa’。

[数学式15]

这里,如图35所示,Pa表示近前侧图案的间距,n1表示相对于目视确认场所的近前侧图案的折射率(例如,在大气的情况下为“1”),n2表示相对于近前侧图案的里侧图案的折射率(例如,在大气的情况下,为“1.49”)。

另外,同样地,通过下面的数学式16求解在里侧图案上产生的云纹图案的间距Pd。

[数学式16]

这里,Pb表示里侧图案的间距。

接下来,根据通过上述数学式14~16求出的间距的关系并通过下面的数学式17而求解两眼视差(即,云纹图案的偏移量)x。

[数学式17]

另外,通过下面的数学式18及数学式19而求解看到云纹图案上浮的进深量(向近前侧的飞出量)SF以及看到云纹图案下沉的进深量SB。

[数学式18]

[数学式19]

这里,XF表示云纹图案看起来上浮的情况下的视差,XB表示云纹图案看起来下沉的情况下的视差。

另外,如果通过代入而对上述算式进行整理,则可以由基于目视确认距离、图案间间隙以及云纹图案的间距的数学式20以及数学式21表示云纹图案看起来上浮的进深量SF以及云纹图案看起来下沉的进深量SB。

[数学式20]

[数学式21]

能够通过以上算式并根据各图案的间距、目视确认距离D、图案间的间隙g以及各自的折射率n1、n2等构成条件而计算云纹的进深量。

此外,图35中示出了云纹看起来上浮的情况下的光学结构的一个例子,图36中示出了云纹看起来下沉的情况下的光学结构的一个例子。

在上述构成条件(D、g、n1、n2)以及一个图案的间距(例如近前侧图案的间距Pa)确定的状态下,能够根据相同的原理而计算用于以特定的进深量产生云纹的所需的间距。具体而言,通过下面的数学式22而求解用于产生看起来飞出的云纹的间距,通过下面的数学式23而求解用于产生看起来下沉的云纹的间距。

[数学式22]

[数学式23]

因此,能够通过上述算式而对用于在期望的进深阶段产生云纹的间距进行计算,通过由该间距构成图案而能够产生具有立体感的云纹。然而,为了感受到基于间距的进深感,能够目视确认到云纹条纹,重要的是在观察时能够用眼睛追随云纹条纹的移动,在无法目视确认到云纹条纹时,观察者无法感受到云纹的进深感。

作为难以目视确认到云纹条纹的状况的例子,例如,在近前侧图案投影为里侧图案时,在近前侧图案与里侧图案完全一致的情况下(云纹条纹的间距在计算时无限大),在云纹条纹的间距过度增大的情况下(即使实现不移动,也无法看到云纹条纹移动),在云纹条纹的间距过细的情况下(在视觉上无法目视确认到图案)、或者云纹条纹较弱的情况下(开口部/非开口部比为极值,图案描绘线的对比度较低,透射率过高)等。

<8-2进深区分>

另外,以上对计算用于在期望的进深阶段产生云纹的间距的方法进行了说明,但实际上未必能由观察者通过观察者的视力、图案的制作而感受到与计算出的间距相应的进深量。例如,在观察者的两眼的视力不平衡的情况下、因印刷的误差未与计算出的间距相应地制作图案的情况下,有时未以意想的进深量表现云纹。特别是在图案的制作时,线因印刷等输出方法而膨胀、间距出现偏差、或者因输出分辨率而产生误差,从而难以通过计算而精致地制作图案,很多人难以感受到相同的进深量。

因此,在本公开中,为了使多人感受到相同的进深感而容易制作图案,利用基于计算中的进深量的“进深区分”。该进深区分是指产生云纹的、预先规定的(实现了量子化的)进深量的划分。上述进深区分针对不同的间距的每个范围而规定。通过利用进深区分能够以预先规定的不同的进深量而产生根据图案中包含的各要素(层等)而产生的云纹,关于感受到的进深量,即使人各不相同,也能够不使得进深的顺序分出先后地实现进深效果。

接下来,参照图37及图38对用于使得云纹看起来下沉的进深区分的例子进行说明。图37及图38是表示用于使得云纹看起来下沉的进深区分的例子的图。如图37所示,进深区分包含多个区分B1、B2、B3以及B4。上述进深区分为看到比描绘有图案的面板下沉的进深量,相当于从B1朝向B4而按顺序更深的进深量(即,B1相当于最靠近前侧的进深量,B4相当于最深的进深量)。

另外,如图38所示,针对各区分,规定表示为目视确认距离D的倍数的、区分为看到下沉的进深量的区分值、以及用于以该进深量产生云纹的里侧图案的间距Pb的范围。此外,以厚度为5mm的丙烯酸板、目视确认距离为1000mm、近前侧图案的间距为1.693mm的条件而对图38所示的间距的范围进行了计算。

接下来,参照图39及图40对用于使得云纹看起来上浮的进深区分的例子进行说明。图39及40是表示用于使得云纹看起来上浮的进深区分的例子的图。如图39所示,进深区分包含多个区分F1、F2、F3以及F4。这些区分是能够看到比描绘有图案的面板更靠近前侧的进深量,相当于从F4朝向F1而按顺序更深的进深量(即,F4相当于最浅的进深量,F1相当于最深的进深量)。

另外,如图40所示,针对各区分,规定表示为目视确认距离D的倍数的、区分为看起来上浮的进深量的区分值、以及用于以该进深量产生云纹的里侧图案的间距Pb的范围。此外,以厚度为5mm的丙烯酸板、目视确认距离为1000mm、近前侧图案的间距为1.693mm的条件对图39所示的间距的范围进行了计算。

如上所述,通过利用进深区分,在看起来下沉的云纹的情况下、看起来上浮的云纹的情况下,也能够不使得进深的顺序分出先后地实现进深效果。

此外,在图37~38以及图39~40的说明中,对包含4个进深区分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进深区分的数量是任意的。不过,理论上,进深区分的数量是无限的,但实际上观察者能够容易地识别的不同的进深区分受到限制,根据本公开的发明人的研究,优选设定小于或等于6个的进深区分。

接下来,参照图41~46对进深区分的使用例进行说明。图41~46是针对进深区分而表示使用例的图。

如上所述,通过利用本公开所涉及的进深区分,能够以预先规定的不同的进深量产生根据图案中包含的各要素(层等)而产生的云纹。例如,如图41所示,在输入图像4010包含多层的情况下,通过将各层的间距设定为相当于不同的进深区分的间距,以不同的进深量产生从各层产生的云纹。

此外,这里的层是指图案中包含的不要体现出进深感的区域。

如上所述,观察者能够容易地识别的进深区分并未受到限制,因此云纹的阶层构造取决于图案中包含的层数与区分的数量的关系。例如,在层数少于进深区分的数量的情况下,通过将各层设定为相当于不同的区分的间距,能够以不同的进深量产生由各层产生的云纹,在层数少于进深区分的数量的情况下,以相同的进深量产生多层的云纹。

此外,在将多层设定为相同的进深区分的情况下,在看起来下沉的云纹的情况下,通过增大设定要进一步加深的层的间距,能够相对于层不偏离地设定进深量。另外,同样地,在看起来上浮的云纹的情况下,通过减小设定要设为更靠近前侧的层的间距,能够相对于层不偏离地设定进深量。

接下来,参照图42对进深区分的结构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图42是表示使输入图像的各层与不同的进深区分对应的情况下的进深的剖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如图41所示,在输入图像4010包含层1、层2、层3以及层4这4层(三角形、圆形、四边形这3个前景层和1个背景层)的情况下,通过将各层设定为相当于不同的进深区分的间距,能够以不同的进深区分产生各层的云纹。

例如,如图42所示,通过将层1设定为相当于区分B1的间距、将层2设定为相当于区分B2的间距、将层3设定为相当于区分B3的间距、将层4设定为相当于区分B4的间距,能够以区分B1的进深量产生层1的云纹、以区分B2的进深量产生层2的云纹、以区分B3的进深量产生层3的云纹、以区分B4的进深量产生层4的云纹。

以上对针对各层而设定恒定的间距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通过在同一层内设定不同的间距,能够在局部变更层的进深量。由此,在1个层内能够产生具有层次的进深量、存在不均的进深量等。

图43是表示在同一层内线性地增加进深量的情况下的进深的剖面的一个例子的图。图43中示出了如下结构,即,从左向右线性地增加层1的间距,从右向左线性地增加层2的间距,从左向右线性地增加层3的间距。由此,层1、层2、层3的各层的云纹的进深量逐渐加深,能够提高云纹的进深效果。在该情况下,特别容易产生下沉这样的印象。

图44是表示在同一层内在局部变更了进深量的情况下的进深的剖面的一个例子的图。在图44中,层1的间距的一部分并未设定为相当于区分B1的间距,设定为与区分B2的间距相当的间距。由此,以区分B2的进深量仅产生层1的云纹的一部分,以区分B1的进深量产生除此以外的部分。由此,装饰性得到提高。

图45是表示在同一层内从中心朝向两端变更进深量的情况下的进深的剖面的一个例子的图。图45中,层1以及层2的间距从中心点朝向两端增加,层3以及层4的间距从中心点朝向两端减小。由此,关于层1以及层2的云纹,在比端部更靠近前侧的位置看到中心点,关于层3以及层4的云纹,在比端部更靠里侧的位置看到中心点。由此,云纹图像的存在感得到提高。

以上将看起来下沉的云纹的情况作为一个例子而对图43~45进行了说明,在看起来上浮的云纹的情况下,当然也可以使用同样的进深区分结构。

接下来,参照图46对针对每层而间距不同的例子进行说明。图46是表示各层的间距不同的例子的图。如上所述,在图46中,输入图像4510由层1(圆形)、层2(三角形)、层3(四边形)、层4(背景)这4层构成,层1设定为相当于区分B1的间距,层2设定为相当于区分B2的间距,层3设定为相当于区分B3的间距,层4设定为相当于区分B4的间距。然后,如果以上述条件对输入图像4510进行处理,则生成在图46的下部示出的、各层的间距互不相同的云纹显影化图案4530的图像。

<8-3利用进深区分的云纹显影化图案的生成方法>

接下来,参照图47对本公开所涉及的使用进深区分的云纹显影化图案的生成方法进行说明。图47是表示本公开所涉及的使用进深区分的云纹显影化图案的生成方法4600的图。

首先,在步骤4610中,基于输入图像、以及指定云纹显影化图案的条件的云纹信息而生成第1图案。这里的第1图案相当于构成云纹显影化图案的第1图案以及第2图案中的该第1图案(例如近前侧图案),根据云纹信息中指定的条件(形状、间距、朝向开口部/非开口部比)而生成。

另外,这里的输入图像表示例如图1等所示的、设计图案等要实现云纹化的图像数据等。该输入图像例如可以是由用户选择的图像,也可以是从远程的外部设备发送的图像。

另外,指定云纹显影化图案的条件的云纹信息,包含与输入图像中包含的层的顺序相关的信息(例如层数、层的顺序等)、与云纹显影化图案的基本结构相关的信息、以及与整体的(由像素或距离表现)大小相关的信息。这里所说的与云纹显影化图案的基本结构相关的信息例如包含与云纹显影化图案的形状(条纹、网格等)、线的朝向(纵向、倾斜)、间距、期望的进深感(以何种程度的进深量产生各层的云纹)相关的信息、云纹图案的使用方法(粘贴的板的材料、厚度、观察的距离)等。

接下来,在步骤4620中,基于输入图像以及上述云纹信息,生成根据输入图像的每个区域的特征值而规定相对于第1图案的、每个区域的相位偏移量的第2图案。该第2图案对应图相当于构成云纹显影化图案的第1图案以及第2图案中的该第2图案,且是相位相对于第1图案而偏移的图案。

为了生成该第2图案,例如可以是正弦、余弦等、最大值或最小值与每个像素的亮度值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对应的周期函数。另外,具体而言,根据特征值(例如灰度值)以利用上述图33所示的数学式计算出的偏移量使输入图像的各区域变动,而生成该第2图案。

接下来,在步骤4630中,基于输入图像以及云纹信息而识别该输入图像中包含的层。具体而言,上述层可以基于与云纹信息中包含的顺序相关的信息由用户手动确定,也可以由规定的图像解析软件自动地确定。例如,作为识别输入图像中包含的层的一个例子,规定的图像解析软件可以识别图28所示的输入图像中包含的层1、层2、层3以及层4。

接下来,在步骤4640中,基于输入图像及云纹信息,针对识别的多层的各层而决定用于以规定特定的进深量的范围的进深区分产生基于该层的云纹图像的间距。如上所述,进深区分是指产生云纹的、预先规定的(实现了量子化的)进深量的区别,针对不同间距的每个范围而规定。这里,各层的进深区分可以根据云纹信息中包含的条件而决定,也可以基于层的顺序而适当地决定(看起来更靠近前侧的层上浮的间距、看起来更靠近里侧的层下沉的间距等)。另外,用于以特定的进深区分产生云纹的间距可以利用上述的式22、式23进行计算。

此外,图47中作为一个例子而示出了在生成第1图案以及第2图案之后,进行决定用于在对特定的进深量的范围进行规定的进深区分产生云纹图像的间距的工序的结构,决定间距的工序的定时并不限定于此,可以在任意定时进行。例如,可以在生成第1图案之前进行决定间距的工序,也可以在生成第2图案之后进行,还可以在使得云纹显影化图案实现了图像化之后与图像的扩大·缩小相应地进行。

接下来,在步骤4650中,根据第1图案的图像以及第2图案的图像而获得云纹显影化图案。具体而言,如上所述,其包含如下步骤,即,使印刷有第1图案的显示体、以及印刷有第2图案的显示体隔开规定的距离(间隙)而重叠。由此,能够获得用于产生基于输入图像以及云纹信息的云纹的云纹显影化图案。

<9-0使得云纹图像实现显影化的图案的生成系统>

图48是根据图像而获得输出图案的情况下的简易的流程图的例子。但是,输入所涉及的信息(层等的信息输入)的顺序并不局限于该流程图中记载的顺序。

接下来,参照图49对用于实施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计算机系统300进行说明。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的机构以及装置可以应用于任意的适当的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300的主要组件包含大于或等于1个的处理器302、存储器304、终端接口312、储存接口314、I/O(输入输出)设备接口316、以及网络接口318。上述组件可以经由存储器总线306、I/O总线308、总线接口单元309、以及I/O总线接口单元310而相互连接。

计算机系统300可以包含统称为处理器302的1个或多个通用的可编程中央处理装置(CPU)302A以及302B。在某个实施方式中,计算机系统300可以具有多个处理器,另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计算机系统300可以是单个CPU系统。各处理器302可以执行存储器304中储存的命令而包含主板缓存。

在某个实施方式中,存储器304可以包含用于对数据以及程序进行存储的随机访问半导体存储器、存储装置、或存储介质(易失性或非易失性的任一个)。存储器304可以储存实施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功能的程序、模块、以及数据构造的全部或一部分。例如,存储器304可以对云纹显影化图案生成应用程序350进行储存。在某个实施方式中,云纹显影化图案生成应用程序350可以包含在处理器302上执行后述的功能的命令或记述。

在某个实施方式中,可以取代基于处理器的系统或在基于处理器的系统的基础上,经由半导体设备、芯片、逻辑门、电路、电路卡、和/或其他物理硬件设备,并利用硬件而实施云纹显影化图案生成应用程序350。在某个实施方式中,云纹显影化图案生成应用程序350可以包含除了命令或记述以外的数据。在某个实施方式中,可以提供照相机、传感器、或者其他数据输入设备(未图示)直接与总线接口单元309、处理器302、或者计算机系统300的其他硬件通信的方案。

计算机系统300可以包含处理器302、存储器304、显示系统324、以及进行I/O总线接口单元310间的通信的总线接口单元309。I/O总线接口单元310可以与用于在与各种I/O单元之间传送数据的I/O总线308连结。I/O总线接口单元310可以经由I/O总线308,与作为I/O处理器(IOP)或I/O适配器(IOA)而已知的多个I/O接口单元312、314、316、以及318进行通信。

显示系统324可以包含显示控制器、显示存储器、或者这两者。显示控制器可以将视频、音频、或者这两者的数据提供给显示装置326。另外,计算机系统300可以包含1个或多个传感器等设备,构成为对数据进行收集、且对处理器302提供该数据。

例如,计算机系统300可以包含对心拍数数据、血压等级数据等进行收集的生物识别传感器、对湿度数据、温度数据、压力数据等进行收集的环境传感器、以及对加速度数据、运动数据等进行收集的运动传感器等。也可以使用除此以外的类型的传感器。显示系统324可以与单独的显示器画面、电视机、平板设备、或便携型设备等显示装置326连接。

I/O接口单元具有与各种储存器或I/O设备通信的功能。例如,终端接口单元312可以安装视频显示装置、扬声器电视机等的用户输出设备、键盘、鼠标、键垫、触摸垫、轨迹球、按钮、光笔、或者其他指点设备等用户输入设备之类的用户I/O设备320。用户可以使用用户接口对用户输入设备进行操作,由此对用户I/O设备320以及计算机系统300输入输入数据、指示,接收来自计算机系统300的输出数据。用户接口例如可以经由用户I/O设备320在显示装置进行显示、利用扬声器进行播放、或者经由打印机进行印刷。

储存接口314可以安装1个或多个盘驱动器、直接访问储存器装置322(通常为磁盘驱动器储存器装置,也可以是构成为看作单个盘驱动器的盘驱动器的阵列或其他储存器装置)。在某个实施方式中,可以作为任意的二次存储装置而安装储存器装置322。存储器304的内容可以存储于储存器装置322,根据需要而从储存器装置322读出。I/O设备接口316可以提供针对打印机、传真机等其他I/O设备的接口。网络接口318可以以能够使得计算机系统300和其他设备相互通信的方式提供通信路径。该通信路径例如可以是网络330。

在某个实施方式中,计算机系统300可以是多用户主框架计算机系统、单用户系统、或服务器计算机等不具有直接的用户接口的接收来自其他计算机系统(客户端)的请求的设备。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计算机系统300可以是台式计算机、便携型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平板计算机、掌上计算机、电话、智能手机、或任意的其他适当的电子设备。

接下来,参照图50对本公开所涉及的系统结构进行说明。图50是表示本公开所涉及的云纹显影化图案生成系统4900的图。

如图50所示,本公开所涉及的云纹显影化图案生成系统4900主要由信息处理服务器4905、网络4975、以及客户终端4985A、4985B构成。信息处理服务器4905经由网络4975而与客户终端4985A、4985B连接。

信息处理服务器4905由如下部件构成:传送部4910,其与客户终端4985A、4985B等外部设备进行数据的收发;数据管理部4920,其对从客户终端4985A、4985B接收的各种数据进行管理;存储部4930,其用于对从客户终端4985A、4985B接收的输入图像、云纹信息进行储存;以及云纹显影化图案生成装置4935,其用于生成云纹显影化图案。

另外,如图50所示,云纹显影化图案生成装置4935包含读取输入图像的读取部4940、提取输入图像的特征值的提取部4945、以及用于制作云纹显影化图案的制作部4950。

此外,信息处理服务器4905中包含的各功能部可以是构成图49所示的云纹显影化图案生成应用程序350的软件模块,也可以是独立的专用硬件设备。另外,上述功能部可以在同一计算机环境中实施,也可以在分散的计算机环境中实施。例如,可以是如下结构,即,将云纹显影化图案管理部235安装于远程的服务器,将除此以外的功能部安装于客户终端4985A、4985B等本地设备。

客户终端4985A、4985B是接收与利用云纹显影化图案生成装置4935生成的云纹显影化图案相关的信息的客户终端。上述客户终端4985A、4985B可以是个人利用的终端,也可以是警察局、民间企业等组织的终端。上述客户终端4985A、4985B例如可以是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设备、智能手机等任意设备。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包含各种变形例。例如,可以进行基本图案的形状、开口部/非开口部比的设定、向近前侧和里侧的图案的反映等各种变更。另外,实施例中使用的附图是为了以容易理解的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详细说明的图,并不限定于实施例中记载的图案等。

例如,以上对利用方法、装置、系统等方式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可以以印刷物(显示体)、计算机程序等方式实施。

作为一个例子,在一个方式中,本发明可以作为通过如下方法制造的印刷物而实施,即,该方法包含如下工序:基于输入图像以及指定云纹显影化图案的条件的云纹信息,生成第1图案;基于所述输入图像以及所述云纹信息,生成根据所述输入图像的每个区域的特征值而规定相对于所述第1图案的、每个所述区域的相位变动量的第2图案;基于所述输入图像以及所述云纹信息,识别所述输入图像中包含的多层;基于所述输入图像以及所述云纹信息,针对识别出的所述多层的各层而决定用于以规定的进深区分产生该层的云纹图像特定的进深量的范围的间距;以及基于决定的所述间距,获得由所述第1图案及所述第2图案构成的云纹显影化图案。

另外,作为另一个例子,本发明可以作为通过如下方法制造的印刷物而实施,即,该方法包含如下工序:基于输入图像以及指定云纹显影化图案的条件的云纹信息,生成利用与每个像素的浓淡相关的强度表现的第1图案对应图;基于所述输入图像以及所述云纹信息,生成根据所述输入图像的每个区域的特征值而规定相对于所述第1图案的、每个所述区域的相位变动量的第2图案对应图,该第2图案对应图是利用所述强度表现的;生成从所述第1图案对应图导出的所述第1图案的图像;生成从所述第2图案对应图导出的所述第2图案的图像;以及获得由所述第1图案的图像以及所述第2图案的图像构成的云纹显影化图案,生成所述第2图案对应图的工序还包含利用周期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每个像素的特征值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对应的周期函数对所述相位变动量进行计算的工序。

另外,作为另一个例子,本发明可以作为通过如下方法制造的印刷物而实施,即,该方法包含如下工序:基于输入图像以及指定云纹显影化图案的条件的云纹信息,生成第1图案;基于所述输入图像以及所述云纹信息,生成根据所述输入图像的每个区域的特征值而规定了相对于所述第1图案的、每个所述区域的相位变动量的第2图案;以及根据所述输入图像的所述特征值,设定所述云纹显影化图案的开口部/非开口部比。

另外,关于以上说明的相位变动量、间距比率、开口部/非开口部比等的设定,当然也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标号的说明

4900 云纹显影化图案生成系统

4905 信息处理服务器

4910 传送部

4920 数据管理部

4930 存储部

4935 云纹显影化图案生成装置

4940 读取部

4945 提取部

4950 制作部

4975 网络

4985A、4985B 客户终端。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