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辅助加热装置的隧道炉的制作方法

2021-09-18 02:2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烘干 隧道 加热 装置 辅助


1.本实用新型涉及表面印刷层烘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辅助加热装置的隧道炉。


背景技术:

2.在印刷品的印刷加工过程中,印刷在印刷品上的油墨层一般含有挥发性溶剂,为了使挥发性溶剂快速挥发,必须采用烘干装置对印刷品上的油墨层进行烘干处理,使印刷品油墨层的挥发性溶剂快速地挥发,隧道炉就是一种用于对油墨烘干及老化的设备,可对印刷于各种材料表面的涂层进行干燥。为将挥发性溶剂快速挥发,隧道炉的炉腔内需要保证空气流通,因此,隧道炉内一般设置有风机驱动空气在炉腔内形成空气流,对于新进入到炉腔中的印刷品,其温度时常会低于炉内的平均温度,仅仅通过空气流对印刷品加热会导致印刷品加热时间长,导致炉腔内的温度均匀性难以保证,影响印刷品的烘烤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辅助加热装置的隧道炉,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炉腔内的温度均匀性难以保证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辅助加热装置的隧道炉,所述隧道炉包括:
5.机架;
6.烤箱,所述烤箱装设在所述机架上,且所述烤箱内设有烘烤腔;
7.多层传送带,多层所述传送带架设在所述机架上并从所述烘烤腔中延伸;
8.预热件,所述多层传送带上设有上料段,所述上料段位于所述烤箱外,所述预热件装设在所述烤箱内并朝向所述上料段所在的第一传送带,以加热从所述上料段进入所述烘烤腔的来料。
9.可选地,所述隧道炉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烤箱中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上方。
10.可选地,所述烤箱中设有风机,所述风机装设在所述上料段所在的所述传送带的上方或下方,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风机的进风侧。
11.可选地,所述隧道炉还包括控制器,所述预热件以及所述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与电连接;
12.传送驱动组件,所述传送驱动组件连接所述传送带。
13.可选地,所述预热件为红外灯管。
14.可选地,所述烤箱的内壁上设有保温层。
15.可选地,所述保温层的材料为硅胶。
16.可选地,所述隧道炉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装设在所述烘烤腔中,所述加热装置内设有安装腔以及装设在所述安装腔中的加热管,所述安装腔由弧形导风板合围形
成。
17.可选地,所述加热管为不锈钢加热管。
1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机架上装设烤箱,且烤箱内设有烘烤腔,多层传送带装设在机架上并从烘烤腔中延伸,多层传送带上设有上料段,上料段位于烤箱外,预热件装设在烤箱内并朝向上料段所在的第一传送带,以加热从上料段进入烘烤腔的来料。对于新进入到炉腔中的来料,预热件能够将其加热到烘烤腔内的平均温度使烘烤腔内的温度处处一致,从而保证了烘烤腔内的温度均匀性。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辅助加热装置的隧道炉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有辅助加热装置的隧道炉在另一视觉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号说明:
24.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1机架30烤箱12传送带311出风风道121上料段312回风风道122烘烤段32调风板123下料段33新风口13加热管34维修门14转接台35挡风板15挡片36保温层16承接支架37排风口17传送辊筒38烘烤腔181机身40控制器182风轮50来料19冷却风机60过滤件20预热件70防尘网
25.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8.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9.如图1所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辅助加热装置的隧道炉,所述隧道炉包括:机架11;烤箱30,所述烤箱30装设在所述机架11上,且所述烤箱30内设有烘烤腔38;多层传送带12,多层所述传送带 12装设在所述机架11上并沿所述烤箱30的高度方向间隔排列,且多层所述传送带12的延伸路径均经过所述烘烤腔38;风机,所述风机装设在所述烤箱 30内。
30.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隧道炉可应用于印刷品的表面烘干,如,手机玻璃盖板。机架11为烤箱30、多层传送带12以及风机的安装基础,烤箱30内设有烘烤腔38,多层传送带12的延伸路径经过该烘烤腔38以将放置在多层传送带12上的来料50进行烘烤,烘烤的过程中来料50表面上的涂层逐渐干燥老化,释放出其中的挥发性物质。不同的产品具有不同的烘烤时长要求,在实际生产中烤箱30往往存在多节以增加烘烤时长,此时,多层传送带12多并列的多节烤箱30穿过,烤箱30中设有加热装置对风机吹出的空气流加热,风机具有进风侧与出风侧,风从风机的进风侧进入风机,从风机的出风侧流出风机,加热装置安装在风机的出风侧,对流出风机的空气流进行加热以保持烘烤腔38内的温度,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来料50表面上的涂层会挥发出有机物,为避免有机物进入外界空气中,可在烘烤腔38内设置一个或多个过滤件60,过滤件60可以位于风机的进风侧、出风侧、多层传送带12的上方等位置的一个或多个上,具体可根据需要设定,过滤件60可吸收收挥发性有机物也可以过滤微尘,保证烘烤腔38内高度清洁。本实施例中提出的隧道炉还包括控制器40,控制器40与加热装置、风机电连接,由控制器40控制加热装置及风机的启动或关闭,此外,多层传送带12连接传送驱动组件,传送驱动组件与控制器40电连接由控制器40控制多层传送带12的传送速度,风机可将机身181设置在烤箱30外,风机的输出轴伸入到烘烤腔38中,输出轴上安装有风轮182,由风轮182带动烘烤腔38内的空气流动,这种设置方式可减小烘烤腔38的体积,有利于保温。本实施例中的传送驱动组件可以由传送辊筒17以及电机构成,加热装置可以为电热管13。
31.多层传送带12沿烤箱30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且延伸路径路径经过烘烤腔38从而可对传送带12上的来料50进行烘烤,传送带12的层数可以为两层或两层以上,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用到二层、三层、四层或五层,具体根据需要确定,以设置三层传送带12为例,本实施例中,风机可以设置在最上层传送带12的上方也可以设置在最下层传送带12的下方,或是设置在沿传送带12的传送路径的侧边位置。风机驱动空气流在烘烤腔38中形成循环风,循环方向为垂直于传送带12的延伸方向,如图3所示,包括上下垂直于传送带12的空气流方向以及左右垂直于传送带12的空气流方向,上下垂直于传送带12的空气流方向对传送带12
上的来料50存在压力,可避免来料50 在左右垂直于传送带12的风向下漂移,图3中沿烤箱30高度方向的箭头为上下垂直于传送带12的风向,沿烤箱30宽度方向的箭头表示左右垂直于传送带的风向。此外,传送带12为网状结构以使空气流可穿过传送带12形成上下垂直于传送带12的风向,本实施例中的传送带12可以为铁氟龙网带,能够耐受高温,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32.多层传送带12的延伸路径均经过烘烤腔38是指每层传送带12均至少存在部分带长位于烘烤腔38中,其中,多层传送带12存在上料段121与下料段123,上料段121位于烤箱30外用于上料,下料段123位于烤箱30外用于下料,也即,对于设置有上料段121或下料段123的传送带12需要具有位于烤箱30内的带长也需要具有位于烘烤腔38中的带长,对于没有设置上料段 121或下料段123的传送带12可以全部位于烘烤腔38中也可以仅部分位于烘烤腔38中,位于烘烤腔38中的部分为烘烤段122。以隧道炉上设置三层传送带12为例,可将上料段121设置在最上层传送带12上,下料段123设置在最下层传送带12上,当然,位于烤箱30外的传送带12均可用于上料或下料,因此,当要求的烘烤时长较短也可将上料段121和/或下料段123设置在中层传送带12或是最下层传送带12上,具体可根据实际生产情况确定。上料与下料可配合机械手完成,在此不多作描述。
33.本实施例提出的隧道炉由于具有多层传送带12,从而可避免隧道炉的整机过长,能够节省生产场地,如,按照原来单层传送带的设置方式,为保证烘烤效果,传送带往往长达22米或是更长,根据本实施例将传送带12设置成多层,可使多层传送带12的总长达到22米或更长,但整机可缩短至原整机长度的三分之一,大大节省了制造用地成本。
34.在实际生产中,传送带12上放置有众多的来料50,因此,来料50需要跟随传送带12匀速运动,本实施例中提出的多层传送带12中上下层相邻传送带12的传送方向相反,从而来料50可从上层传送带12流动到下层传送带 12继续进入烤箱30中烘烤,这种情况下,如果来料50从上层传送带12进入下层传送带12时速率发生变化则可能导致来料50堆积,因此,为避免这种情况,相邻传送带12之间设置有承接件,如图1、2所示,承接件的一端连接上层传送带12,另一端连接或靠近下层传送带12放置,以将上层传送带 12的来料50传输到下层传送带12,且传送速率与与上层传送带12以及下层传送带12的传送速率相同,本实施例中,可使承接件与多层传送带12由同一动力源提供动力,以保证传输速率一至,也可由不同的动力源提供动力,此时,速率的一致由控制器40保证。
35.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承接件包括了转接台14以及挡片15,转接台14倾斜设置在两相邻传送带12之间,挡片15位于两相邻传送带12 的下层传送带12上方,来料50离开两相邻传送带12的上层传送带12后进入到转接台14上,来料50具有前端以及后端,来料50的前端离开转接台14 后搭在挡片15上,后端离开转接台14后搭在两相邻传送带12的下层传送带 12上,也即,来料50在完全离开转接台14时前端搭在挡片15上,后端搭在下层传送带12上(大部分搭在下层传送带12上,小部分搭在挡片15上),从而后端传送带12会跟随下层传送带12运动,实现整片来料50跟随下层传送带12匀速移动,使得来料50在上下层传送带12之间顺畅流动不会卡滞。隧道炉的这种多层传送带12结构能够减少烤箱30的数量,减小能耗。
36.本实施例中的挡片15为柔性挡片,如,与传送带12材料相同的铁氟龙高温布,厚度小于或等于0.3mm,使得挡片15既可承接来料50的前端又不会对来料50跟随下层传送带12
匀速运动形成阻碍,如果挡片15的厚度过大会导致柔性不足,来料50的前端接触到挡片15时会发生滑动,容易与其他来料50形成堆积。当然,挡片15并不仅限于上述中的铁氟龙高温布,柔性塑胶薄片均可,烘烤腔38内的温度一般大于100℃。挡片15由承接支架16 设置在两相邻的下层传送带12上方,挡片15的一端连接在承接支架16上,另一端搭在下层传送带12上,由于挡片15的厚度很薄,虽然搭在下层传送带12上的部分位于来料50与下层传送带12之间,但只与来料50的一小部分接触,因此不会影响来料50跟随下层传送带12匀速运动。
37.转接台14表面设置的传送带12需要具备一定的摩擦力避免来料50在转接台14上滑动,本实施例中,转接台14的表面设有硅胶转接带(图中未标示),硅胶转接带的运送速率与传送带12一致。
38.所述烤箱30可由多节箱体沿多层传送带12的延伸方向拼合形成,每一箱体内均设有所述烘烤腔38,多层所述传送带12贯穿多个并排的烘烤腔38,以使隧道炉能够满足足够的烘烤时长。
39.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隧道炉还包括调风件,所述调风件沿所述烤箱30 的高度方向设置在所述机架11上并位于所述烤箱30内,沿烤箱30的高度方向设置包括将调风件设置在传送带12的两侧或是将调风件设置在相邻传送带 12之间(此时传送带12从调风件穿过)。在较佳实施例中,调风件设置在传送带12的两侧,调风件与机架11活动连接,活动连接的方式包括滑动连接或是转动连接,调风件活动的路径上可调节经过调风件的空气流大小。
40.调风件的调节空气流大小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将调风件的端部与烤箱30内壁之间留存空隙,滑动或转动调风件可扩大或缩小该间隙的大小从而达到调节风量大小的目的;或,将调风件设置成多块调风板32,如,两块调风板32,调风板32上开设通风孔(图中未标示),两调风板32中的至少一块与机架11形成滑动连接或转动连接,此时,滑动或转动调风板32 能使两块调风板32部分或全部重叠,多块所述调风板32相对所述机架11的活动路径上存在最大通风位置,在所述最大通风位置上,两块调风板32上的所述通风孔完全重叠,此时通过调风板32的通风量达到最大。
41.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多层传送带12从所述烤箱30的相对的两侧面穿过,两相邻传送带12的两侧均设置有一组调风板32,以调节经过每一条传送带 12的风量,使烤箱30内各个位置的温度均匀。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靠近风机的风速较大,可使靠近风机的调风板32通风孔小于远离风机的通风孔大小,使流经各个传送带12的风量一致,保证烤箱30内各个位置的温度均匀,本实施例提出的隧道炉可保持良好的温度均匀性,各处温差维持在正负5℃以内,在正常使用下烤箱30的温度小于或等于150℃,控制器40可根据具体的烘烤要求调节烤箱30的温度。
42.由于烘烤腔38中需要垂直于传送带12流动的空气流,因此,可在靠近风机与传送带12之间安装均风板(图中未标示),均风板上开设通孔供流出电机的空气流通过,本实施例中,均风板正对传送带12,因此,通过均风板的空气流方向与传送带12垂直,使来料50受到空气流的压力,不会漂移。在一实施例中,均风板安装在最上层传送带12的上方,风机以及加热装置均安装在烤箱30的顶壁与均风板之间,由于传送带12的两侧均安装有调风板 32,均风板的两端固定在均风板两侧的调风板32上,因此,空气流经过均风板后再流经调风板32进入风机的进风侧。
43.此外,为将风机的进风侧与风机的出风侧间隔开,避免流经传送带12的空气流未经风机驱动以及加热装置加热再次流经传送带12,在风机与过滤件 60之间设置有挡风板35,挡风板35固定在均风板与风机之间以将均风板与风机之间的风道间隔成风机的进风侧风道以及风机的出风侧风道,挡风板35 与调风板32连接,与烤箱30的内壁合围形成引导空气流的风道结构,这种风道结构可保证烘烤腔38中各个部位的温度均匀,保证产品的烘烤质量。加热装置位于出风侧风道内,对流出风机的空气流进行加热。所述加热装置内设有安装腔(图中未标示)以及装设在所述安装腔中的加热管13,所述安装腔由弧形导风板(图中未标示)合围形成。加热管13可以为不锈钢电热管,加热管13所在的安装腔由弧形导风板合围形成,使得空气流可沿弧形导风板的壁面顺畅流动。
44.所述调风板32装设在所述烘烤腔38中并连接所述挡风板35,所述挡风板35与所述调风板32将所述烘烤腔38间隔成出风风道311以及回风风道 312,其中,所述出风风道311连通所述风机的出风侧风道,所述回风风道312 连通所述风机的进风侧风道,所述过滤件60装设在均风板上,位于所述出风风道311内,空气流经过均风板时流经过滤件60,过滤件60吸附空气流中的微尘以及挥发性有机物。本实施例中的过滤件60为可拆卸连接,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在调风板32上或是烤箱30上,如将过滤件60的两端连接到传送带12 两侧的调风板32上,当然,过滤件60的可拆卸连接并不仅限于上述的螺钉固定,如,将均风板设置成槽状,将过滤件60放置在该槽状均风板中,过滤件60受到槽壁的限制形成固定。
45.烤箱30上还设有新风口33以及排风口37,排风口37位于烤箱30的顶部,新风口33位于风机的进风侧,从新风口33进入烤箱30的空气流先进入到风机的进风侧风道并进一步进入风机,风机的进风侧或出风侧设置有过滤网(图中未标示),将新风口33设置在风机的进风侧可先经过过滤网再流经传送带12,以过滤微尘,保证烘烤腔38的清洁度。
46.作为一种实施例,隧道炉还包括预热件20,将上料段121所在的该层传送带12命名为第一传送带,所述预热件20装设在烤箱30内并朝向第一传送带,以加热从上料段121进入所述烘烤腔38的来料50。预热件20可以为红外灯管,对于新进入到炉腔中的来料50,红外灯管将其加热到烘烤腔38内的平均温度使烘烤腔38内的温度处处一致。
47.所述隧道炉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烤箱30中的温度传感器(图中未标示),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上方,或者,温度传感器也可以装设在风机的进风侧,当然,为使温度控制更加精确,可以在每层传送带12的上方均安装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40,控制器40根据温度传感器控制预热件20的发热强度,当第一传送带上方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达到烘烤腔38内的平均温度时,控制器40控制预热件20关闭或是减弱加热强度。
48.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烤箱30的内壁上设有保温层36,保温层36可以为硅胶,避免烤箱30外壁发烫。
49.所述隧道炉还包括维修门34,所述维修门34装设在所述烤箱30上;驱动气缸(图中未标示)装设在机架11上且所述驱动气缸的柱塞连接所述维修门34,气缸可以与控制器40电连接,当操作人员需要打开维修门34时,直接操作控制器40,气缸可自动打开维修门34;气缸也可以不与控制器40电连接,此时操作人员驱动气缸的开关打开维修门34。
50.隧道炉还包括冷却风机1918,所述冷却风机1918装设在所述机架11的对应于所述下料段123的位置,用于冷却从烘烤腔38中送出的来料50,防尘网70罩设在下料段123的上
方,避免异物落到已经烘烤好的来料50上。
51.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隧道炉还包括冷却带,所述冷却带连接所述下料段123并装设在所述烤箱30的下方,用于冷却来料50。
52.此外,所述隧道炉还包括传动辊筒17,所述传动辊筒17上设置有凹槽(图中未标示),多层所述传送带12上设有导向条(图中未标示),所述导向条嵌入所述凹槽中形成配合。在实际实用中,由于传送带12与两侧的轨道(图中未标示)存在一定的间隙,因此,传送带12在传送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跑偏现象,而传送带12本身具备一定的弹性,从而跑偏现象会造成具有弹性的传送带12被张紧并可能出现绞进传输辊轮的现象,导向条设置在传动带12 的放置来料50的背面,可以为塑胶凸筋,传动辊筒17具有多个,且每个传动辊筒17上均设置凹槽,在传送带21传送的过程中,导向条始终嵌入到凹槽中形成定位配合,从而可使传送带始终朝预设传输方向传输,避免跑偏,使得传送带12的传输方向精确可控,保证了传送带12的使用寿命,避免了传送带12绞进传输辊轮的现象,使得隧道炉可长时间稳定工作。预设传输方向与机架1上设置的轨道的延伸方向一致,轨道位于传送带12的两侧。
5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