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水性油墨烘干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1-08-24 12:1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设备 水性油墨 烘干 特别
一种水性油墨烘干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性油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性油墨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水性油墨简称为水墨,柔性版水性墨也称液体油墨,它主要由水溶性树脂、有机颜料和溶剂及相关助剂经复合研磨加工而成,水性油墨特别适用于烟、酒、食品、饮料、药品和儿童玩具等卫生条件要求严格的包装印刷产品。

随着水性油墨的使用越来越多,对于水性油墨的产量也越来越高,进而对于水性油墨的制备器械要求也随之提高,但是现有技术中,对印刷后的水性油墨烘干操作只是在常压环境下,进行简单的旋转动作加速烘干,导致烘干效率低下。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水性油墨烘干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水性油墨烘干设备。该水性油墨烘干设备具有烘干效率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提供一种水性油墨烘干设备,设置有主体、输送装置、用于对印有水性油墨的印刷品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用于对经加热装置加热后的印刷品进行减压干燥的减压装置和壳体,壳体、输送装置、加热装置和减压装置分别固定装配于主体,加热装置和减压装置位于壳体内部,且减压装置的出气端位于壳体外部。

优选的,上述减压装置设置有至少一个将用于印刷品整体吸附且与印刷品匹配的抽吸部,抽吸部装配于壳体内部,且抽吸部位于输送装置的上方。

优选的,上述抽吸部设置有抽吸主体、用于检测印刷品位置的到位检测传感器和抽吸板,到位检测传感器装配于抽吸主体的外表面,抽吸板装配于抽吸主体的底部。

优选的,上述抽吸板设置有由多个通孔组成的抽吸区域。

将所述抽吸区域的面积定义s1,印刷品的面积定义为s2,在印刷品中印有水性油墨的印刷区域面积定义为s3,存在s3≤s1<s2。

优选的,上述抽吸主体设置有用于与印刷品边缘密封抵接的缘边,缘边一体连接抽吸主体的边缘。

优选的,上述加热装置设置有至少一个热风输出部,热风输出部配于壳体内部,热风输出部位于输送装置的上方且热风输出部的进风口位于壳体的外部。

优选的,上述热风输出部的出风口与输送装置所在平面成夹角α,存在30°≤α≤80°。

本实用新型的水性油墨烘干设备,还设置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入端与到位检测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出端与抽吸部的风机连接。

优选的,上述热风输出部和抽吸部都设置有多个,热风输出部和抽吸部呈交替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性油墨烘干设备,设置有主体、输送装置、用于对印有水性油墨的印刷品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用于对经加热装置加热后的印刷品进行减压干燥的减压装置和壳体,壳体、输送装置、加热装置和减压装置分别固定装配于主体,加热装置和减压装置位于壳体内部,且减压装置的出气端位于壳体外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印有水性油墨的印刷品进行减压加热的方式进行烘干,与现有技术中的常压烘干相比烘干效率提高30%,而烘干温度比现有技术至少降低5℃。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实施例1的一种水性油墨烘干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隐藏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抽吸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仰视图。

在图1至图4中,包括有:

输送装置100、

热风输出部200、出风口210、

抽吸部300、

抽吸主体310、缘边311、

到位检测传感器320、

抽吸板330、通孔331、

壳体400。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水性油墨烘干设备,如图1至4所示,设置有主体、输送装置100、用于对印有水性油墨的印刷品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用于对经加热装置加热后的印刷品进行减压干燥的减压装置和壳体400,壳体400、输送装置100、加热装置和减压装置分别固定装配于主体,加热装置和减压装置位于壳体400内部,且减压装置的出气端位于壳体400外部。

本实用新型的减压装置设置有至少一个将用于印刷品整体吸附且与印刷品匹配的抽吸部300,抽吸部300装配于壳体400内部,且抽吸部300位于输送装置100的上方。

其中抽吸部300设置有抽吸主体310、用于检测印刷品位置的到位检测传感器320和抽吸板330,到位检测传感器320装配于抽吸主体310的外表面,抽吸板330装配于抽吸主体310的底部。抽吸板330设置有由多个通孔331组成的抽吸区域。

抽吸板330及通孔331的作用是防止减压装置的负压过大使印刷品抽破。

将抽吸区域的面积定义s1,印刷品的面积定义为s2,在印刷品中印有水性油墨的印刷区域面积定义为s3,存在s3≤s1<s2。抽吸主体310设置有用于与印刷品边缘密封抵接的缘边311,缘边311一体连接抽吸主体310的边缘。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抽吸区域的面积、印刷品的面积和印刷区域面积的关系有缘边311的设计,可以使印刷区域全部位于抽吸区域范围内,同时又能保证抽吸部300和印刷品边缘的密效果。

加热装置设置有至少一个热风输出部200,热风输出部200配于壳体400内部,热风输出部200位于输送装置100的上方且热风输出部200的进风口位于壳体400的外部。热风输出部200的出风口210与输送装置100所在平面成夹角α,存在30°≤α≤80°。本实施例具体的夹角为45°。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夹角的设计能有利于热风顺利经在输送装置100表面输送的印刷品表面经过,同时能使热风在壳体400产生环流,提高印刷品的导热效果。

热风输出部200和抽吸部300都设置有多个,热风输出部200和抽吸部300呈交替分。多个抽吸部300可以使印刷品在输送装置100输送过程中进行多次减压烘干,从而增加干燥效果。而多个热风输出部200可以保持在印刷品在输送装置100输送过程中的温度。本实施例的抽吸部300设置有两个,热风输出部200设置有三个。

本实用新型以本实施例进行工作原理说明,具体如下:三个热风输出部200分布于壳体内部,对壳体内部区域内进行加热,输送装置将印刷品输送至壳体内部进行加热,当加热后的印刷品输送至抽吸部时,抽吸部300对高温印刷品进行整体吸附,对水性油墨的印刷区域进行局部减压抽吸,当抽吸一段时间后撤去负压,印刷品继续由输送装置输送到下一个抽吸部300再一次进行减压抽吸,从而对印刷品进行进一步烘干,因为减压抽吸能降低液体的蒸气压,从而加速印在印刷品表面的水性油墨的液体气化,因此与常压烘干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烘干效率更高。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到位检测传感器320为具有检测区域内物体的位置功能,可以为激光传感器或者摄像头等,对于具有这种功能的到位检测传感器320已经在工业生产中广范应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其工作原理、型号选择及连接关系,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该水性油墨烘干设备,通过对印有水性油墨的印刷品进行减压加热的方式进行烘干,与现有技术中的常压烘干相比烘干效率提高30%,而烘干温度比现有技术至少降低5℃。

实施例2。

一种水性油墨烘干设备,其他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还具有如下特征:还设置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入端与到位检测传感器320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出端与抽吸部300的风机连接。

以本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水性油墨烘干设备进行说明:多个热风输出部200持续吹出热风,对壳体400内的印刷品进行加热;当第一到位检测传感器320检测所在位置出现印刷品后,发送检测信号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预先设置的输送装置100的传送速度,计算得到抽吸延时时间,当抽吸延时达后,印刷品的印刷区域位于第一个抽吸区域的正下方时,控制装置控制第一个抽吸部300的风机工作,产生负压并使印刷品整体吸附至抽吸部300,从而使水性油墨进行减压烘干,在抽吸一定时间后,控制装置控制该抽吸部300的风机停止工作,印刷品下落至原来位置,并输送至下一个抽吸部300进行减压烘干;而在下一个印刷品达到第一到位检测传感器320所在位置时,重复上述操作。从连续对输送装置100的印刷品进行减压烘干。

需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控制装置为具有数据处理及控制功能的单片机或者芯片,这种控制装置为单片机或者芯片的基本功能,这种功能的单片机或者芯片已经广范应用,如stm32单片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其中型号的选择和引脚连接,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该水性油墨烘干设备,通过对印有水性油墨的印刷品进行减压加热的方式进行烘干,与现有技术中的常压烘干相比烘干效率提高30%,而烘干温度比现有技术至少降低5℃。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