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印头梁旋转装置和一种印花机的制作方法

2021-08-24 12:1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印花机 装置 旋转 印头梁
一种印头梁旋转装置和一种印花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印花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印头梁旋转装置和一种印花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印花机主要包括印头梁、动力机构、印刷头和台车装置,所述动力机构与所述印头梁固定连接,所述动力机构控制所述印头梁旋转运动;所述印刷头固定于所述印头梁上;所述台车装置设于所述印刷头下方。所述动力机构控制所述印头梁抬起或放下至适当角度,由所述印刷头对所述台车装置进行印花。上述印花机结构庞大,所述印头梁旋转时需要设计合适的旋转轴机构以支撑在竖直平面的旋转运动,现有技术通常使用两个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分别固定在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并在单列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与内圈之间使用对位的两个螺钉顶紧,使单列圆锥滚子轴承与旋转轴固定。但长时间使用后单列圆锥滚子轴承与旋转轴的连接会发生松动,此时进行调节需要两个螺钉的调节量完全相同,还需与另一侧单列圆锥滚子轴承的螺钉的调节量一致,而人工调节容易导致螺钉调节量不相同,对单列圆锥滚子轴承的顶紧程度不一致易发生旋转轴移位,所述印头梁在旋转时无法得到足够的支撑,容易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印头梁旋转装置,通过两个所述圆锥滚子轴承和一个深沟球轴承承受所述印头梁机构旋转的轴向力和径向力,并对所述旋转轴锁定,使所述旋转轴只能旋转无法产生位移,且可通过一根螺钉从旋转轴轴心穿入,调节所述圆锥滚子轴承,调节方便,不会发生旋转轴移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印头梁旋转装置,包括旋转机构、基座、印头梁机构和动力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固定于所述基座的底部,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轴、圆锥滚子轴承组和一深沟球轴承。所述圆锥滚子轴承组包括若干圆锥滚子轴承,所述圆锥滚子轴承组和所述深沟球轴承分别固定于所述旋转轴的两端,所述旋转轴一端穿过圆锥滚子轴承组,另一端穿过所述深沟球轴承。所述印头梁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旋转轴固定。所述动力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印头梁机构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所述动力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印头梁机构铰接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基座的顶部铰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印头梁旋转装置,所述圆锥滚子轴承组固定所述旋转轴的一端,限制了所述旋转轴的自由度,使其只能旋转而无法产生位移,且可通过一根螺钉从旋转轴的轴心顶紧所述圆锥滚子轴承组;所述深沟球轴承用于固定住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当所述动力机构牵引所述印头梁机构旋转,所述旋转轴限制所述印头梁机构在竖直平面内旋转。

进一步,所述基座还包括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圆锥滚子轴承组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第二轴承座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深沟球轴承设置于所述第二通孔中;所述旋转轴的一端穿出所述第一通孔,另一端穿出所述第二通孔。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第一轴承座固定板和第二轴承座固定板;所述第一轴承座固定板与穿过所述第一轴承座的旋转轴一端固定,所述第一轴承座固定板覆盖所述第一轴承座的通孔;所述第二轴承座固定板与穿过所述第二轴承座的旋转轴另一端固定,所述第二轴承座固定板覆盖所述第二轴承座的通孔。通过设置所述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第一轴承座固定板和第二轴承座固定板,将所述圆锥滚子轴承和深沟球轴承与所述基座固定,并对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起阻挡作用,防止所述旋转轴脱出。

进一步,所述圆锥滚子轴承组包括两个圆锥滚子轴承。此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起到固定旋转轴的基础上节约成本。

进一步,所述印头梁机构包括印头梁、印头梁底座和印头梁加强板;所述印头梁加强板与所述印头梁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印头梁加强板与所述印头梁底座的上表面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印头梁的一端容置于该容置空间,并与所述印头梁加强板以及印头梁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印头梁底座与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印头梁与所述印头梁加强板连接,加强对所述印头梁运动时的支撑,并通过所述印头梁底座与所述旋转轴连接,使所述印头梁的旋转运动限制在竖直平面的旋转。

进一步,所述基座沿竖直方向依次包括固定板和基座底座,所述固定板与基座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基座底座的连接处设有一固定台,所述固定台的上表面为平面,所述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固定于所述固定台,将所述旋转机构固定于所述基座,使所述印头梁绕所述基座旋转。

进一步,所述印头梁底座包括围合的底座上表面、两个三角形侧面和底座下表面;两个所述三角形侧面的底部分别设有连接耳,两个所述连接耳分别与所述第一轴承座固定板和第二轴承座固定板固定;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座与第二轴承座之间的旋转轴的上侧为矩形横截面,所述底座下表面为平板,所述底座下表面与所述旋转轴的矩形横截面的面积相等且固定连接。此为所述印头梁底座与所述旋转轴连接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使所述印头梁底座旋转时所述旋转轴同时旋转。

进一步,所述印头梁加强板包括加强板上表面以及与所述加强板上表面固定连接的两个梯形侧面,其中梯形侧面的长边与所述加强板上表面连接;所述印头梁加强板的梯形侧面与所述印头梁底座的三角形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上表面、两个梯形侧面和所述底座上表面围合出一容置空间,所述印头梁的一端容置于该容置空间并与所述印头梁底座和印头梁加强板固定。此为所述印头梁加强板与所述印头梁底座固定连接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通过形成容置空间将所述印头梁内置并与所述印头梁加强板固定,有利于增强所述印头梁与所述印头梁加强板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所述旋转机构、印头梁机构和动力机构的数量均为两个,以所述基座为对称轴对称分布。该对称结构用于使若干所述旋转机构、印头梁机构和动力机构同时工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印花机,所述印花机包括上述印头梁旋转装置,能够方便调节所述圆锥滚子轴承和深沟球轴承,且所述旋转轴不易移位,从而保证所述印头梁机构正常旋转。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是圆锥滚子轴承和深沟球轴承在基座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圆锥滚子轴承和深沟球轴承的剖视图。

图3是基座和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印头梁旋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印头梁旋转装置。

图6是是印花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此外,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别相同技术特征的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也不一定描述次序或时间顺序。在合适的情况下术语是可以互换的。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类似地,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同样使用术语“固定”、“连接”,不应理解为限于直接的连接。因此,表达“装置a与装置b连接”不应该限于装置或系统中装置a直接连接到装置b,其意思是装置a与装置b之间具有路径,这可以是包括其他装置或工具的路径。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印头梁旋转装置。所述印头梁旋转装置包括旋转机构1、基座2、印头梁机构3和动力机构4。旋转机构1固定于基座2的底部,旋转机构1包括旋转轴17、圆锥滚子轴承组和一深沟球轴承12。所述圆锥滚子轴承组包括若干圆锥滚子轴承,所述圆锥滚子轴承组和深沟球轴承12分别固定于旋转轴17的两端。旋转轴17一端穿过圆锥滚子轴承组,另一端穿过深沟球轴承12。

印头梁机构3的一端与旋转轴17固定。动力机构4用于驱动印头梁机构3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动力机构4的一端与印头梁机构3铰接固定,另一端与基座2的顶部铰接固定。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圆锥滚子轴承组包括两个圆锥滚子轴承11。两个圆锥滚子轴承11并列且相对放置,并固定于旋转轴17的一端,限制了旋转轴17的自由度,使旋转轴17只能旋转而无法产生位移。两个圆锥滚子轴承11可通过一根螺钉从旋转轴17的轴心穿入,一次性调节两个圆锥滚子轴承11与旋转轴17固定的松紧程度,从而不会产生现有技术中单列圆锥滚子轴承使用螺钉调节的调节量不同的问题。深沟球轴承12用于固定住旋转轴17的另一端;若旋转轴17两端均为圆锥滚子轴承组,则旋转轴17转动容易卡住,不利于印头梁机构3旋转。当所述动力机构牵引印头梁机构3旋转,旋转轴17限制印头梁机构3在竖直平面内旋转。

如图3所示,基座2还包括第一轴承座23和第二轴承座24。第一轴承座23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圆锥滚子轴承组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中。第二轴承座24开设有第二通孔,深沟球轴承12设置于所述第二通孔中。旋转轴17的一端穿出所述第一通孔,另一端穿出所述第二通孔。

如图1所示,旋转机构1还包括第一轴承座固定板25和第二轴承座固定板26。第一轴承座固定板25与穿过第一轴承座23的旋转轴17一端固定,第一轴承座固定板25覆盖所述第一通孔。第二轴承座固定板26与穿过第二轴承座24的旋转轴17另一端固定,第二轴承座固定板26覆盖所述第二通孔。

如图1和图3所示,基座2沿竖直方向依次包括固定板21和基座底座22,固定板21与基座底座22固定连接。固定板21与基座底座22的连接处设有一固定台27,固定台27的上表面为平面,第一轴承座23和第二轴承座24固定于固定台27。

如图4所示,印头梁旋转装置还包括印头梁机构3,印头梁机构3包括印头梁31、印头梁底座32和印头梁加强板33。印头梁加强板33与印头梁底座32固定连接,印头梁加强板33与印头梁底座32的上表面形成容置空间;印头梁31的一端容置于该容置空间,并与印头梁加强板33以及印头梁底座3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印头梁底座32与旋转轴17固定连接。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印头梁31为长方体状。如图4所示,印头梁加强板33包括加强板上表面331以及与加强板上表面331固定连接的两个梯形侧面332,其中梯形侧面332的长边与加强板上表面331连接。印头梁底座32包括底座上表面321、两个三角形侧面322和底座下表面323,并围合成印头梁底座32容置空间,在印头梁底座32容置空间中设有与底座上表面321和底座下表面323固定的若干加强筋。两个三角形侧面322的底部分别设有连接耳3221,两个连接耳3221分别与第一轴承座固定板25和第二轴承座固定板26固定。位于第一轴承座23与第二轴承座24之间的旋转轴17的上侧为矩形横截面,底座下表面323为平板,底座下表面323与旋转轴17的矩形横截面面积相等且固定连接。印头梁底座32与印头梁加强板33固定连接,其中印头梁加强板33的梯形侧面332与三角形侧面322固定连接,加强板上表面331、两个梯形侧面332和底座上表面321围合出一容置空间,印头梁31的一端容置于该容置空间并与印头梁底座32和印头梁加强板33固定。由此,印头梁31与印头梁加强板33固定,并通过印头梁底座32,与旋转机构1固定连接。

如图4所示,动力机构4一端与印头梁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控制印头梁31运动,另一端与基座2的顶端固定。由此,当动力机构4带动印头梁31运动,由于印头梁31与旋转轴31固定,印头梁31绕着旋转轴17在竖直方向旋转。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旋转机构1、印头梁机构3和动力机构4的数量均为两个,以基座2为对称轴对称分布。

本实施例1还提供一种印花机,印花机包括上述印头梁旋转装置和台车装置6。如图5和图6所示,印头梁旋转装置还包括印刷头5,印刷头5固定于印头梁31上。台车装置6与基座底座22固定连接并位于印刷头5下方。动力机构4驱使印头梁31运动,印头梁31绕旋转轴17在竖直平面的旋转至适当角度,印刷头5在台车装置6上印花。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