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智能手表的制作方法

2020-09-23 01:1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智能手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手表。
背景技术
:可穿戴设备是指可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可穿戴设备的发展方向大致可分为:watch类、shoes类以及glass类,其中又以watch类设备的受众面最广。目前watch类可穿戴设备一般可分为智能手表、运动手环两类。其中,目前的智能手表,虽然能够供耳机安装,以便于耳机的收纳,但是这种智能手表的问题在于,耳机收纳在智能手表上后,用户在不观察的耳机的情况下,无法得知耳机是否脱落。即,耳机存在丢失的风险较大。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智能手表,旨在解决现有的智能手表在收纳耳机时,耳机丢失风险较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手表,包括:表带;手表本体,所述手表本体具有震动模块;安装座,设于所述表带,所述安装座用于供耳机固定;以及感应装置,设于所述表带、所述手表本体或所述安装座,所述感应装置与所述震动模块电连接,所述感应装置用于在检测到所述耳机从所述安装座脱离时,向所述震动模块发送反馈信号,所述震动模块用于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后震动。可选地,所述安装座具设有容置插槽,所述容置插槽用于供所述耳机插设。可选地,所述感应装置包括第一感应模块,所述第一感应模块对应所述容置插槽的第一位置设置,所述感应装置用以在所述第一感应模块在检测到所述耳机脱离所述第一位置时,向所述震动模块发送第一反馈信号,所述震动模块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信号后,以第一震动频率震动。可选地,所述感应装置还包括第二感应模块,所述第二感应模块对应所述容置插槽的第二位置设置,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一位置沿所述耳机在所述容置插槽的拔出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感应装置还用以在所述第二感应模块检测到所述耳机脱离所述第二位置时,向所述震动模块发送第二反馈信号,所述震动模块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反馈信号后,以第二震动频率震动,所述第二震动频率与所述第一震动频率不同。可选地,所述表带设有安装腔,所述感应装置设于所述安装腔。可选地,所述安装腔与所述容置插槽之间设有避位通道连通,所述感应装置通过所述避位通道检测所述耳机是否从所述容置插槽脱离。可选地,所述避位通道内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有避位口,以避位所述感应装置。可选地,所述手表本体与所述表带可拆连接,所述手表本体设有第一接触端子,所述表带设有第二接触端子,所述震动模块与所述第一接触端子电连接,所述感应装置与所述第二接触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一接触端子和所述第二接触端子对应电连接。可选地,所述表带包括分别设于所述手表本体两侧的两个子带体,每一所述子带体上均设有所述安装座。可选地,所述第一感应模块和/或所述第二感应模块为红外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和/或,所述震动模块为震动马达。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智能手表上设置感应装置,以检测耳机是否从安装座脱离,并将感应装置与手表本体的震动模块电连接。如此,当感应装置检测到耳机从安装座上脱离时,可以向震动模块发送反馈信号,震动模块在接收到该反馈信号后,能够震动。如此,用户便可知晓耳机存在掉落的风险,而做出相应举措,以避免耳机丢失,从而降低了耳机丢失的风险。可见,相较于常见的智能手表而言,本申请的智能手表具有耳机不易丢失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手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安装座的剖视图;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表带的剖视图;图5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第一感应模块与支撑件的爆炸图;图6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手表本体和表带的爆炸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表带11安装腔12避位通道13第二接触端子14子带体20手表带体30安装座31容置插槽40感应装置41第一感应模块42第二感应模块50支撑件51避位口60耳机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手表。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该智能手表包括表带10、手表本体20、安装座30和感应装置40。其中,手表本体20具有震动模块(图未示),安装座30设于表带10,该安装座30以用于供耳机60固定,感应装置40则设于表带10,或设于手表本体20、或设于安装座30。该感应装置40与震动模块电连接,该感应装置40用于在检测到耳机60从安装座30上脱离时,向震动模块发送反馈信号,震动模块用于在接收到该反馈信号后震动。值得说明的是,目前的智能手表,虽然能够供耳机安装,以便于耳机的收纳,但是这种智能手表的问题在于,耳机收纳在智能手表上后,用户在不观察的耳机的情况下,无法得知耳机是否脱落。即,耳机存在丢失的风险较大。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智能手表上设置感应装置40,以检测耳机60是否从安装座30脱离,并将感应装置40与手表本体20的震动模块电连接。如此,当感应装置40检测到耳机60从安装座30上脱离时,可以向震动模块发送反馈信号,震动模块在接收到该反馈信号后,能够震动。如此,用户便可知晓耳机60存在掉落的风险,而做出相应举措,以避免耳机60丢失,从而降低了耳机60丢失的风险。可见,相较于常见的智能手表而言,本申请的智能手表具有耳机不易丢失的优点。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震动模块为震动马达,通过该震动马达能够使手表本体20震动,而提示用户耳机60脱离。值得说明的是,由于震动马达在移动设备(如手机、手环、平板电脑等)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因此有关震动马达的具体工作原理可参照上述移动设备,此处不再一一介绍。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表带10包括分别设于手表本体20两侧的两个子带体14,每一子带体14上均设有安装座30。如此,可以在每一子带体14上均安装一个耳机60,这样不仅可使表带10的结构更为简单,并且便于耳机60在智能手表上的收纳。当然,本申请的设计不限于此,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是仅一个子带体14上设有安装座,该安装座可同时收纳两个耳机。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智能手表包括两感应装置40,以对应检测两安装座30中的耳机60,由于两子带体14上的安装座30的结构相同,因此本实施例仅针对其中一个安装座30的结构、及其对应的感应装置40进行说明。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仅通过一个感应装置40检测两个安装座30中的耳机60。具体地,结合图2与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座30设有容置插槽31,该容置插槽31用于供耳机60插设。可以理解,在安装座30上设置容置插槽31,以供耳机60插设,如此,可便于耳机60在智能手表上的存取。当然,本申请的设计不限于此,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安装座30上也可设置卡槽,而供耳机卡接。值得说明的是,配套本申请智能手表使用的耳机60,可以为有线耳机60,也可以为无线耳机60。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座30由硅胶或橡胶材料制成。可以理解,硅胶材料或橡胶材料具有良好的可塑性与弹性,采用这两种材料中的一种制造成安装座30,不仅易于成型,成本低廉,且通过材料自身的弹性,能够稳固耳机60,而提高耳机60收纳的稳定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座30也可由其他材料制成。进一步地,结合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感应装置40包括第一感应模块41,该第一感应模块41对应容置插槽31的第一位置设置,该感应装置40用以在第一感应模块41检测到耳机60脱离第一位置时,向震动模块发送第一反馈信号,该震动模块接收到第一反馈信号后,以第一震动频率震动。可以理解,通过将感应装置40的第一感应模块41对应容置插槽31的第一位置设置,如此,当耳机60脱离第一位置后,震动模块便会震动,以提醒用户。这其中,通过设置第一感应模块41在容置插槽31内的位置,能够使耳机60在存在掉落的风险时,便提醒用户,用户在接收到震动提示后,可重新紧固耳机60,从而降低耳机60的掉落风险。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感应装置40还包括第二感应模块42,该第二感应模块42对应容置插槽31的第二位置设置,该第二位置和第一位置沿耳机60在容置插槽31的拔出方向间隔设置,该感应装置40还用以在第二感应模块42检测到耳机60脱离第二位置时,向震动模块发送第二反馈信号,震动模块在接收到第二反馈信号后,以第二震动频率震动,该第二震动频率与第一震动频率不同。可以理解,感应装置40可在第二感应模块42检测到耳机60脱离第二位置时,向震动模块发送第二反馈信号,而震动模块在接收到第二反馈信号后,能够以第二震动频率震动,从而通知用户耳机60从第二位置脱离,以便于用户重新固定耳机60,从而降低了耳机60掉落的风险。这其中,由于第二位置与第一感应模块41所对应的第一位置沿耳机60在容置插槽31的拔出方向间隔设置,那么,耳机60在脱离安装座30的过程中,会震动两次。如此,通过第一感应模块41,可在耳机60存在较低的掉落风险时,便使震动模块震动,而通知用户。而第二感应模块42的设置则是考虑到用户在耳机60脱离第一位置时,可能并未注意到耳机60存在脱落的风险,那么,第二感应模块42在可在耳机60脱离第二位置时,进一步地提醒用户,从而进一步降低耳机60掉落的风险性。可见,通过第一感应模块41与第二感应模块42的配合使用,能够更大程度的降低耳机60掉落的风险。并且,第一震动频率与第二震动频率不同也是为了增加区分,而使用户能够通过震动模块震动频率的不同,而得知耳机60的脱离程度。示例性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震动频率高于第一震动频率,如此,当震动模块以第二震动频率震动时,震动模块的震动强度更强,而能更为明显的提示用户。当然,本申请的设计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感应装置40可仅包括第一感应模块41或第二感应模块42。而第一震动频率和第二震动频率也可以相同。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感应模块41和/或所述第二感应模块42为红外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可以理解,利用红外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检测对象的位置是应用十分成熟的技术,具体应用原理可参照红外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此处不一一赘述。而使用红外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作为本申请的第一感应模块41和/或第二感应模块42可降低成本,并保证检测的精确性。示例性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感应模块41和第二感应模块42均为红外传感器或均为压力传感器。进一步地,结合图4与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表带10设有安装腔11,该感应装置40设于该安装腔11。可以理解,在表带10上设置安装腔11以供感应装置40安装,即在本实施例中,感应装置40设于表带10。这样设置,能够使感应装置40与手表本体20分体设置,而不至于对手表本体20的原有结构造成过多的改变,从而有利于智能手表的生产制造。并且,将感应装置40设于安装腔11内,也有利于感应装置40的隐藏与防护。当然,本申请的设计不限于此,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感应装置40也可安装于手表本体20或安装座30。具体地,安装座30的容置插槽31与安装腔11之间设有避位通道12,感应装置40通过该避位通道12检测耳机60是否脱离检测耳机60是否从容置插槽31脱离。如此,通过在容置插槽31与安装腔11之间设置避位通道12,而使感应装置40能够通过避位通道12检测耳机60是否脱离容置插槽31,能够简化本申请的智能手表的结构设计,并有利于本申请智能手表的一体化设计。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避位通道12内设有支撑件50,该支撑件50设有避位口51,以避位感应装置40。可以理解。由于表带10通常为柔性件,在佩戴过程中,表带10会发生弯曲,而避位通道12设于安装腔11与容置插槽31之间,表带10发生弯曲时,可能导致避位通道12变形,而不利于感应装置40检测耳机60的位置。因此,在避位通道12内设置支撑件50,可支撑避位通道12,避免避位通道12发生变形,而保证了感应装置40对耳机60位置的检测精确性。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50设置为筒状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件也可设置为其他结构,如框架结构等。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手表本体20也表带10可拆连接,手表本体20设有第一接触端子(图未示),表带10设有第二接触端子13,震动模块与第一接触端子电连接,感应装置40与第二接触端子13电连接,该第一接触端子与第二接触端子13电连接。可以理解,手表本体20与表带10可拆连接,可便于智能手表进行维修与更换,而感应装置40与震动模块之间通过第一接触端子与第二接触端子13实现电连接,结构简单,连接方便。当然,本申请的设计不限于此,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手表本体20与表带10也可以固定连接。示例性的,在本实施例中,手表本体20与表带10之间通过卡接结构可拆连接。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