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实现多角度转动的智能手表的制作方法

2020-08-05 00:5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手表 智能 多角度
一种实现多角度转动的智能手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手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多角度转动的智能手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手表能够实现的功能也越来越多。目前,大部分的智能手表上都配备有一个或多个摄像头,可实现拍摄功能。但是,针对目前市面上的手表主体可实现转动的智能手表而言,不论其上是仅设置了单一的摄像头还是设置了双摄像头,其在拍照时,因智能手表佩戴在手腕上,手表主体仅可相对其下部的承托支架向上翻转一定角度,从而只能够获得相对于承托支架方向上的拍摄角度,一旦用户需要拍摄全景,则需配合着手臂扭动,使得摄像头获得更多方向上的拍摄角度,操作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实现多角度转动的智能手表,无需用户扭动手臂,即可实现多角度上的拍摄,操作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现多角度转动的智能手表,包括

承托支架,其上设有转动连接部,所述转动连接部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

第二转轴,固接于所述第一转轴;

手表主体,其设有中空的轴接部件,所述轴接部件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且可相对所述第二转轴转动,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线与所述轴接部件的轴线共线;以及

承载板,与所述第二转轴可转动连接,且所述承载板与所述手表主体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垂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手表主体可在所述第一转轴的作用下相对所述承托支架绕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转动,且所述手表主体与所述承托支架形成一定角度后,所述手表主体可绕所述轴接部件的轴线转动。

其中,所述手表主体绕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转动的角度为0-180°,所述手表主体绕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线转动的角度为0-360°。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轴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固接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部分自所述第一部分向上延伸,且所述第二部分穿设于所述轴接部件,所述第一部分的外周环设有环板;

所述承载板上设有轴孔,所述轴孔为台阶孔,所述环板穿设于所述轴孔内且与所述轴孔的台阶面配合。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智能手表还包括连接部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且自所述第一连接部向上延伸设置;

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板上设有轴孔,所述轴孔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轴孔为台阶孔,所述第二连接部向外环设有环板,所述环板穿设于所述轴孔且与所述轴孔的台阶面配合。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轴接部件设于所述手表主体内,所述手表主体的一端端面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连通于所述轴接部件的中空部;

所述第二连接部为阶梯轴,包括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所述第三部分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且自所述第一连接部向上延伸,所述第三部分上设有所述环板,所述第四部分自所述第三部分向上延伸至所述容置槽内与所述第二转轴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板位于所述手表主体下部,且所述承载板的上表面抵接于所述手表主体的所述一端端面上。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部分的上表面设有弹性部件,且所述弹性部件位于所述第四部分的外周,所述容置槽为台阶槽,所述容置槽的台阶面抵接于所述弹性部件。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为柱状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第一方形轴孔,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为与所述第一方形轴孔相适配的方形凸柱。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第二方形轴孔,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卡设于所述第二方形轴孔内。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承托支架为板状结构,所述转动连接部设于所述承托支架的一端或一侧上。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承托支架的上表面向上凸设有承托凸台,所述承托凸台包括固定部和承托部,所述承托部设于所述固定部上,且所述承托部上设有避空槽,所述避空槽将所述承托部分隔成两部分,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避空槽内,所述承托部的两部分上分设有所述转动连接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智能手表还包括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手表主体的主板电连接,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能够实现多角度上的拍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多角度转动的智能手表,通过设置第一转轴和与第二转轴转动连接的轴接部件,利用第一转轴实现手表主体相对承托支架绕第一转轴的轴线转动,利用轴接部件实现手表主体绕第二转轴的轴线转动,且第二转轴的轴线与第一转轴的轴线垂直,从而可有效增加手表主体上的摄像头的拍摄角度,无需用户手动扭动手臂,操作更加便捷。

(2)转动更加可靠。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多角度转动的智能手表,通过在连接部件上设置弹性部件,利用弹性部件使得手表主体在转动时更加平缓以及在转动至一定角度后可保持在该一定角度不变。此外,在手表主体与连接部件之间设置承载板,还可利用承载板实现手表主体与连接部件以及第二转轴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3)实现自动转动。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手表,通过在手表本体内设置驱动部件与第一转轴连接,利用驱动部件可实现自动驱动第一转轴转动,以带动手表本体绕第一转轴的轴线转动,自动化程度高,且转动角度更加可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施例的实现多角度转动的智能手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实现多角度转动的智能手表(省略显示屏)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承托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连接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的承载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的智能手表的内部剖面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现多角度转动的智能手表100,包括承托支架10、手表主体20、第二转轴30以及承载板60.承托支架10上设有转动连接部101,该转动连接部101上转动连接第一转轴40。第二转轴30固接于第一转轴40,手表主体20设有中空的轴接部件20a,该轴接部件20a套设于第二转轴30且与第二转轴30可转动连接。承载板60可转动连接于第二转轴30,且承载板60与手表主体20固定连接。

其中,轴接部件20a的轴线与第二转轴30的轴线共线,第二转轴30的轴线与第一转轴40的轴线垂直,本实施例以该第一方向x为手表主体20绕第一转轴40的轴线转动的方向,第二方向y为手表主体20绕第二转轴30的轴线方向转动的方向为例进行说明。

其中,该手表主体20可在第一转轴40的作用下相对承托支架10绕第一转轴40的轴线转动,且手表主体20与承托支架10形成一定角度后,手表主体可绕第二转轴30的轴线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该手表主体20可为智能手表100的表盘部分,其可设置有摄像头(未图示)、显示屏21、麦克风、主板、指纹模组等器件。具体地,该摄像头可为一个或多个,该显示屏21也可为一个或多个。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显示屏21为一个,其设置在手表主体20的正面上,该摄像头可为一个,作为前置摄像头,同样设置在手表主体20的正面。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显示屏21为一个,其设置在手表主体20的正面上,摄像头可为两个,其中一个作为前置摄像头,另一个作为后置摄像头,前置摄像头设置在手表主体20的正面,后置摄像头设置在手表主体20的背面。

作为又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显示屏21为两个,其中一个设置在手表主体20的正面上,另一个设置在手表主体20的背面上。同理,此时摄像头可为一个或两个,按实际需求选择设置。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多角度转动的智能手表100,通过手表主体20在第一转轴40的作用下发生第一方向x的转动,以及还可通过轴接部件20a发生第二方向y的转动,这样,对于设置在手表主体20上的摄像头而言,其拍摄的角度更加多样,无需通过扭动用户手臂即可实现,满足用户不同情况下的拍摄需求,同时也便于用户操作。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智能手表100还包括表带(未图示),表带可连接在承托支架10上,实现该智能手表100佩戴于用户手腕上。

在本实施例中,该承托支架10可为板状结构,以具有足够的承托力能够承托该手表主体20。该转动连接部101可设置在承托支架10的一端或者一侧上。具体地,通常,智能手表100的使用状态为佩戴在用户手腕上的,因此,该承托支架10的一端或者是一侧可相对于用户的手腕而言。举例来说,表带通常是沿着用户的手腕成环形佩戴的,则顺着表带的方向可为承托支架10的端部方向,而顺着用户手臂的延伸方向则可为承托支架10的侧部方向。

进一步地,该承托支架10为方形板,转动连接部101可设置在承托支架10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上或者是设置在其宽度方向上的一侧。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承托支架10也可为框架结构或者是其他形状的板。

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进一步地,该承托支架10的上表面向上凸设有承托凸台11,该承托凸台11可包括固定部11a和承托部11b,固定部11a设置在承托支架10的上表面上,而承托部11b则设置在固定部11a上,且承托部11b上可设置避空槽111,该避空槽111可将承托部11b分隔成两部分,则该两部分上都可设置该转动连接部。即,由此可知,该转动连接部101可为轴孔或者是凸轴,若转动连接部101为轴孔,则该轴孔可与避空槽111连通,该第一转轴40可直接转动穿设于该轴孔。若转动连接部101为凸轴,则第一转轴40上对应该凸轴需设置轴孔,从而实现第一转轴40与转动连接部101的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以该转动连接部101为轴孔为例进行说明。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为了确保手表主体20能够绕第二转轴30的轴线转动,同时实现与承载板60的配合,该第二转轴30可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固接于第一转轴40,第二部分自第一部分向上延伸,且第二部分穿设于轴接部件20a,在该第一部分的外周可环设有环板。承载板60上设有轴孔61,该轴孔61可为台阶孔,该环板穿设于轴孔内且与轴孔的台阶面配合。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结合图2、图4至图7所示,智能手表可包括连接部件50,该连接部件50包括第一连接部51和第二连接部52,第一连接部51固接于第一转轴40,第二连接部52设于第一连接部51上且自第一连接部51向上延伸与第二转轴30固定连接。连接部件50为柱状结构,则第一连接部51和第二连接部52均为柱状结构,优选为圆柱状结构,该第一连接部51可位于该承托部11b的避空槽111内,且第一连接部51的中心线与第一转轴40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二连接部52设置在第一连接部51上且位于其中部位置,第二连接部52沿着第一连接部51向上延伸,其上端则与第二转轴30转动连接。这样,利用连接部件50的设置,不仅可实现手表主体20通过该轴接部件20a绕其轴线发生转动,而且,手表主体20通过第一转轴40相对承托支架10发生的转动也更加可靠。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第二转轴30与第二连接部52的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部52的末端上可设置有第一方形轴孔521,则该第二转轴30上可设置有与该第一方形轴孔521相适配的方形凸柱31。

采用方形轴孔与方形凸柱配合的方式,有利于提高第二转轴30与第二连接部52的连接可靠性。

同理,在第一连接部51上可设置有第二方形轴孔(未图示),该第一转轴40的一端可卡设于该第二方形轴孔内。

在本实施例中,该承载板60上设有轴孔61,且轴孔61为台阶孔,该第二连接部52穿设于该轴孔61,该手表主体20固定连接于该承载板60,从而手表主体20转动时,承载板60也可在手表主体20的作用下相对第二连接部发生转动。具体地,承载板60可为方形板、u形板或者圆形板等等。该承载板60的宽度可大致与连接部件50的第一连接部51的外径相适配,从而可避免承载板60的体积过大影响智能手表100的外观装饰效果。

更进一步地,该轴孔61可开设于承载板60的中部,且该轴孔61的孔径与该第二连接部52的外径相配合,在手表主体20转动时,承载板60在手表主体20的作用下也可相对第二连接部52发生转动。但应注意的是,第二连接部52的上端是伸出在轴孔61上部的,这样手表主体20通过第二转轴30与第二连接部52连接时,手表主体20的该端面可贴合在承载板60上。

具体地,手表主体20与承载板60之间的连接方式可选用粘接、螺钉、螺栓固定连接等等,本实施例以该手表主体20与承载板60为螺钉固定连接为例。因此,在承载板60上可设置两螺钉孔62,该两螺钉孔62分设于轴孔61的两侧,手表主体20上可对应该两螺钉孔62也对应设置螺孔,然后通过螺钉22同时穿设于该螺钉孔62和螺孔,实现手表主体20与承载板60的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该轴接部件20a可为轴承或者是轴套,且轴接部件20a固定或者是一体成型于手表主体内,利用轴接部件20a与第二转轴配合的方式,可减少对第二转轴的磨损。

进一步地,手表主体20一端端面201上设有容置槽(未标示),该容置槽与轴接部件20a的中空部连通。该第二连接部52可为阶梯轴,其包括第三部分52a和第四部分52b,其中,第三部分52a设置在第一连接部51上且自第一连接部51向上延伸,并且第三部分52a穿设在轴孔61内。第四部分52b自第一部分向上延伸至该容置槽内与第二转轴30连接。优选地,第四部分52b的轴径小于第三部分52a的轴径。

进一步地,由上述可知,承载板60与手表主体20固定连接,承载板60位于手表主体20的下部,且承载板60的上表面可刚好抵接于手表主体20的设有该容置槽的一端端面201上。一方面能够实现手表主体20的固定,另一方面,将第二转轴收容在容置槽内,可以有效保护该第二转轴。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承载板60与第二连接部52的连接可靠性,该轴孔可为台阶孔,第四部分向外环设有环板522,该环板522穿设于轴孔61内且与轴孔的台阶面配合,即,该环板522刚好可以卡在轴孔的台阶面内,从而避免环板522自轴孔内掉出。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手表主体20能够转动至一定角度停止,在第三部分52a的上表面设有弹性部件70,该弹性部件70位于第四部分52b的外周,容置槽为台阶槽,该容置槽的台阶面抵接于该弹性部件70。具体地,弹性部件70可为弹性垫圈,其可刚好套设在第四部分52b的外周,且其第一端面抵接在第三部分52a的上表面,第二端面可抵接在容置槽的台阶面。这样,在手表主体20通过螺钉固定于承载板60时,容置槽的台阶面刚好可以挤压该弹性垫圈的第二端面,从而利用弹性垫圈的预紧作用力,使得手表主体20的转动更加平缓,同时转动至一定角度后,也能够保持在该一定角度不变。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弹性部件70还可为弹簧或者是弹片等等。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第一转轴40的转动更加可控,在手表主体20内可设置驱动部件(未图示),该驱动部件与第一转轴40固定连接,用于驱动第一转轴40发生转动。具体地,该驱动部件可为电机。更具体地,该驱动部件可设置在承托凸台,与第一转轴40连接,以实现驱动第一转轴40转动。

可以得知的是,因第一转轴转动设于承托支架,且承托支架位于手表主体20下方,因此,在手表主体20绕第一转轴40的轴线转动时,其转动角度为0-180°。优选地可为0°、45°、60°、75°、90°、120°、135°、180°等等。

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在智能手表100中预设程序以控制驱动部件驱动第一转轴40的转动角度。例如,驱动部件可与智能手表100的主板电连接,当用户通过语音、按键或者是图标的方式启动驱动部件时,主板可控制驱动部件启动,同时,根据客户的指令(语音、按键或图标等方式),驱动部件可驱动第一转轴40转动至任一设定好的角度,从而无需用户自行转动第一转轴40,转动方式更加快捷且可控。

具体地,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当用户举起手臂,需实现前置摄像头和显示屏21均朝向自己时,用户可通过启动摄像头,从而主板可控制驱动部件启动,驱动第一转轴40转动,使得手表主体20在第一转轴40作用下相对承托支架10转动,使得手表主体20与承托支架10之间形成一定角度(该角度可优选为90°)。然后再通过手动转动手表主体,使得手表主体带动轴接部件20a相对第二转轴发生转动,实现绕第二转轴的轴线转动,从而调整手表主体的转动角度。可以得知的是,手表主体绕第二转轴30的轴线转动的角度为0-360°,即,手表主体可绕第二转轴30发生自转。

以下对本实施例的智能手表100的转动过程简单描述:

(1)第一方向x转动:因手表主体20通过第一转轴40与承托支架10实现转动连接,因此,在此情况下,手表主体20相对承托支架10具有两个状态,第一状态为手表主体20未发生转动,即,手表主体20叠设在承托支架10上的状态,此时,以手表主体20上的摄像头为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为例,此时,前置摄像头的拍摄方向朝上,后置摄像头受到承托支架10的遮挡,无法进行拍摄。第二状态为手表主体20在第一转轴40作用下发生转动,此时,手表主体20与承托支架10之间形成一定夹角α(0<α<180°)。以α=90°为例,此时,前置摄像头的拍摄方向不再朝上,而是朝向前方,同时,后置摄像头不再受到承托支架10的遮挡,处于可拍摄状态。

由此可知,手表主体20绕第一转轴40的轴线方向转动的方向则为该第一方向x。

(2)第二方向y转动:需注意的是,该第二方向y的转动应建立于该手表主体20已相对承托支架10发生第一方向x的转动的基础上。即,只有当手表主体20相对承托支架10发生转动至预设角度,即,此时手表主体20已经形成上述第二状态下,此时,手表主体20方可发生转动。具体地,在手表主体20与承托支架10之间形成的一定角度α可为90°时,可通过转动手表主体20,使得轴接部件20a相对第二转轴发生转动,从而达到手表主体20绕第二转轴30的轴线发生自转的目的。

因连接部件50的第一连接部51固定连接于第一转轴40,轴接部件20a,可转动连接于第二转轴,手表主体20通过承载板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52,从而手表主体20轴接部件的轴线发生转动,从而可调整手表主体20上的摄像头在第二转轴30的轴线方向上的角度,具体为,手表主体20可绕第二转轴30的轴线发生自转,此自转的方向则为第二方向y,此时,手表主体20上的摄像头获得了垂直于其在第一方向x上的拍摄角度。

由此可知,手表主体20在轴接部件20a作用下,绕第二转轴30的轴线方向转动的方向则为该第二方向y。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多角度转动的智能手表,通过设置第一转轴和与第二转轴转动连接的轴接部件,利用第一转轴实现手表主体相对承托支架绕第一转轴的轴线转动,利用轴接部件实现手表主体绕第二转轴的轴线转动,且第二转轴的轴线与第一转轴的轴线垂直,从而可有效增加手表主体上的摄像头的拍摄角度,无需用户手动扭动手臂,操作更加便捷。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实现多角度转动的智能手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多角度转动的智能手表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