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开关装置及钟表的制作方法

2020-06-23 21:2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装置 开关 电子设备 钟表 手表
开关装置及钟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手表等电子设备的开关装置及具备该开关装置的钟表。



背景技术:

例如,在手表的开关装置中,已知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构成为,在手表壳体的贯通孔嵌入管,使操作部件的轴部可滑动地插入该管,通过锁定机构锁定该操作部件的头部,使操作部件不会意外滑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34658号公报

这种开关装置中的锁定机构构成为:使嵌入手表壳体的贯通孔的管向手表壳体的外部突出,在该突出的外端部的外周设置外螺纹部,在操作部件的设于外端部的头部内的内周面设置内螺纹部,在将操作部件朝向手表壳体的内部按入的状态下,使头部的内螺纹部与管的外螺纹部螺纹结合,由此锁定操作部件的头部。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这样的手表的开关装置中,由于为在手表壳体的贯通孔嵌入管,使操作部件的轴部插入该管的构造,因此由于管,手表壳体的贯通孔的孔径变大,随之手表壳体的上下方向的厚度变厚,因此存在不能实现手表壳体的薄型化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为提供一种即使具备锁定机构,也能够实现薄型化的开关装置及具备该开关装置的钟表。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1为一种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设有贯通孔的壳体;

固定于上述壳体的外表面,在中心部与上述贯通孔对应地设有插入孔的锁定部件;以及

能够滑动地插入上述壳体的上述贯通孔和上述锁定部件的上述插入孔并被锁定于上述锁定部件的操作部件,

上述插入孔的内径与上述贯通孔的内径相同或比上述贯通孔的内径大。

方案2根据方案1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锁定部件具备:固定于上述壳体的上述外表面的固定部;以及能够解除锁定地锁定上述操作部件的锁定部。

方案3根据方案1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操作部件具备:能够滑动地插入上述壳体的上述贯通孔和上述锁定部件的上述插入孔的轴部;以及设于上述轴部的外端部且能够解除锁定地被锁定于上述锁定部件的头部。

方案4根据方案3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轴部具备:能够滑动地插入上述锁定部件的上述插入孔的主体轴;以及直径比上述主体轴小,经由滑动连结部安装于上述主体轴,且穿过上述壳体的上述贯通孔能够滑动地插入上述壳体内的操作轴。

方案5根据方案1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配置于设于上述壳体的上述外表面的凹部的内周面与设于上述锁定部件的内端面且插入上述壳体的上述凹部内的凸部的外周面之间的防水部件。

方案6根据方案2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锁定部件的上述固定部在上述壳体的圆周方向上较长地形成,且被多个螺纹部件固定于上述壳体的上述外表面。

方案7根据方案5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固定部被多个螺纹部件固定于上述壳体的上述外表面时,上述防水部件将上述锁定部件相对于上述壳体的上述外表面定位。

方案8根据方案1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壳体为使聚酰胺树脂含有碳纤维或玻璃纤维的材质。

方案9根据方案1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壳体的外表面具备台座部,上述锁定部件固定于上述台座部,上述台座部朝向上述壳体的外部突出,且在圆周方向上较长地形成。

方案10为一种钟表,其特征在于,

具备方案1~方案9中任一个所述的开关装置。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即使具备锁定机构,也能够实现薄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手表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放大主视图。

图2是分解表示图1所示的手表的开关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手表的a-a向视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4是表示在图3所示的开关装置中,基于锁定部件的锁定解除且操作部件被推出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5是表示在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手表的第二实施方式中,操作部件被锁定部件锁定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6是表示在图5所示的手表的开关装置中,基于锁定部件的锁定解除且操作部件被推出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7表示图5所示的锁定部件,(a)是其放大立体图,(b)是其放大主视图。

图8表示图5所示的操作部件的主要部分,(a)是其放大立体图,(b)是其放大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4,对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手表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该手表具备手表壳体1。在该手表壳体1的12点侧和6点侧分别设有安装表带(未图示)的带安装部2。

如图1所示,在该手表壳体1的2点侧、4点侧、8点侧以及10点侧分别设有按钮开关3,在该手表壳体1的3点侧设有开关装置4。另外,如图3及图4所示,在该手表壳体1的上部开口部设有钟表玻璃5。在该手表壳体1的下部经由防水圈6a安装有后盖6。

如图3及图4所示,在该手表壳体1的内部设有钟表模块7。该钟表模块7具备使指针7a在表盘7b的上方走针而指示时刻的钟表机芯、电光显示时刻等信息的显示部、对它们进行电气控制并驱动的电路部等钟表功能所需的各种零件(均未图示)。

另外,如图3及图4所示,手表壳体1具备壳体主体8和外装部件9。壳体主体8为使刚性高的聚酰胺树脂含有碳纤维或玻璃纤维的材质,而且重量轻、强度高。外装部件9具备设于壳体主体8的外周的第一外装部9a和覆盖壳体主体8的上部外周及第一外装部9a的上部外周的第二外装部9b。第一外装部9a由聚氨酯树脂等软质的合成树脂形成,第二外装部9b由不锈钢、钛等金属形成。

另一方面,如图2~图4所示,开关装置4具备锁定功能,且具备:锁定部件12,其固定于设有贯通孔11的3点侧的壳体主体8的外表面,在中心部插入孔12a与壳体主体8的贯通孔11在同一轴上对应;以及操作部件13,其可滑动地插入壳体主体8的贯通孔11及锁定部件12的插入孔12a并被锁定部件12锁定。

在该情况下,如图2~图4所示,就壳体主体8而言,在与开关装置4对应的3点侧的外表面,朝向外部突出地设有作为锁定部件12的安装部的台座部8a。即,该台座部8a构成为,以不从外装部件9的外周面向外部突出的状态,在壳体主体8的外周沿其圆周方向较长地形成,且周围被外装部件9包围覆盖。在该情况下,就台座部8a而言,外表面形成为平坦面。

如图3及图4所示,在该台座部8a的中心部设有比贯通孔11的大径孔11b大的圆形状的凹部8b。在该情况下,贯通孔11具备设于壳体主体8的小径孔11a和设于台座部8a的大径孔11b。另外,在该台座部8a的两侧部分别设有不贯通至壳体主体8的内部的非贯通的螺纹孔8c。

如图2~图4所示,锁定部件12具备固定于壳体主体8的外表面的固定部14和可解除锁定地锁定操作部件13的锁定部15。该锁定部件12构成为,固定部14和锁定部15由不锈钢等金属或强度比壳体主体8高的合成树脂等材料一体形成。

如图2~图4所示,固定部14构成为,与壳体主体8的台座部8a同样地沿壳体主体8的外周面的圆周方向较长地形成,且固定于壳体主体8的台座部8a。即,该固定部14形成为与壳体主体8的台座部8a大致相同的大小且在圆周方向上较长的大致长方形的板状。在该情况下,就固定部14而言,中心部形成为比锁定部15的外径稍大的大致圆形状,两侧部的上下方向的长度(高度)形成为比锁定部15的外径稍短。

另外,如图2~图4所示,就该固定部14而言,在两侧部与台座部8a的各螺纹孔8c分别对应地设有螺纹插入孔14a。由此,固定部14构成为在配置于壳体主体8的台座部8a的状态下,使多个螺纹部件16穿过固定部14的各螺纹插入孔14a与台座部8a的各螺纹孔8c螺纹结合而紧固,由此固定于壳体主体8的台座部8a。

在该情况下,如图2~图4所示,在固定部14的中心部,朝向壳体主体8侧突出地设有圆筒状的凸部17。该圆筒状的凸部17构成为,在固定部14安装于壳体主体8的台座部8a时,经由防水部件18配置于设于台座部8a的中心部的圆形状的凹部8b内。

即,如图2~图4所示,圆筒状的凸部17构成为,外径形成为比台座部8a的凹部8b的内径小,且在插入台座部8a的凹部8b内时,在凸部17的外周面与凹部8b的内周面之间设有间隙。防水部件18为橡胶等具有弹力的防水圈,且构成为通过压缩配置于凸部17的外周面与凹部8b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从而实现固定部14的凸部17与台座部8a的凹部8b之间的防水。

另外,如图3及图4所示,该防水部件18构成为,在夹在凸部17的外周面与凹部8b的内周面之间的状态下,在固定部14被多个螺纹部件16紧固而固定于台座部8a时,与固定部14的内表面抵碰。由此,防水部件18构成为,在与固定部14的内表面抵碰时,相对于壳体主体8的台座部8a将锁定部件12定位。

即,如图3及图4所示,该防水部件18构成为,在固定部14通过多个螺纹部件16固定于台座部8a时,通过防水部件18的弹力调整固定部14相对于台座部8a的安装状态即固定部14的上下左右方向的倾斜度,以使壳体主体8的贯通孔11和锁定部件12的插入孔12a在同一轴上对应并一致的方式将锁定部件12相对于台座部8a定位。

如图2~图4所示,锁定部15为圆筒部,且在固定部14从其中心部朝向壳体主体8的外部突出而设置。该锁定部15在外周面设有外螺纹部15a。在该情况下,锁定部件12的插入孔12a从固定部14的圆筒状的凸部17的内端面到锁定部15的外端面以相同的内径贯通设置,且其内径形成为与贯通孔11的大径孔11b的内径相同的大小。

如图2~图4所示,操作部件13具备:轴部20,其可滑动及旋转地插入壳体主体8的贯通孔11和锁定部件12的插入孔12a;以及头部21,其设于该轴部20的外端部且被锁定部件12的锁定部15可解除锁定地锁定。

如图2~图4所示,轴部20具备:圆筒状的主体轴22,其可滑动及旋转地插入壳体主体8的设于台座部8a的贯通孔11的大径孔11b和锁定部件12的插入孔12a;滑动连结部23,其可滑动地配置于该主体轴22内;以及作为卷芯即操作轴24,其配置成一端部安装于滑动连结部23且另一端部插入壳体主体8的内部。

如图3及图4所示,主体轴22形成为外径与锁定部件12的插入孔12a的内径即台座部8a的贯通孔11的大径孔11b的内径大致相同的大小的圆筒状。该主体轴22构成为,在其外周面与设于锁定部件12的内周面的多个防水衬垫25压接的状态下沿轴向移动。由此,主体轴22的外周面与锁定部件12的插入孔12a的内周面之间通过防水衬垫25实现了防水。

另外,如图3及图4所示,在该主体轴22的内部设有:设于壳体主体8的内部侧的四边形等多边形、椭圆等非圆形孔部22a;以及设于壳体主体8的外部侧且与非圆形孔部22a内切的大小的圆形孔部22b。非圆形孔部22a形成为壳体主体8的贯通孔11的小径孔11a内切的大小。

另外,如图3及图4所示,圆形孔部22b形成为内径与壳体主体8的贯通孔11的小径孔11a的内径相同的大小。由此,主体轴22构成为,滑动连结部23可滑动地配置于非圆形孔部22a内,且在该非圆形孔部22a和圆形孔部22b的内部可伸缩变形地配置有盘簧26。

如图3及图4所示,滑动连结部23形成为外径与壳体主体8的贯通孔11的小径孔11a的内径相同或比其稍大的圆柱状,且构成为从主体轴22的非圆形孔部22a内朝向壳体主体8侧出没。在该滑动连结部23的端部,也就是壳体主体8的外部侧的端部设有限位部23a。

如图3及图4所示,该限位部23a形成为外形与主体轴22的非圆形孔部22a相同的四边形等多角形、楕圆等非圆形状。由此,限位部23a构成为在主体轴22的非圆形孔部22a内滑动,并且与主体轴22一同一体旋转。

另外,如图3及图4所示,该限位部23a构成为与位于壳体主体8侧的设于主体轴22的非圆形孔部22a的内端部的防脱部22c可接触/分离地抵接。由此,限位部23a构成为,通过防脱部22c,滑动连结部23不会从主体轴22的非圆形孔部22a内向壳体主体8侧脱出而脱落。

在该情况下,如图3及图4所示,在主体轴22的内部设有对滑动连结部23朝向壳体主体8的内部侧施力的盘簧26。该盘簧26以一端部抵碰于滑动连结部23且另一端部抵碰于位于壳体主体8的外部侧的主体轴22的圆形孔部22b的进深侧的端部的状态配置于主体轴22的内部。

如图3及图4所示,操作轴24形成为外径比可滑动地配置于主体轴22内的滑动连结部23的外径也就是壳体主体8的贯通孔11的小径孔11a的内径小的杆状。因此,壳体主体8通过贯通孔11的小径孔11a的内径以操作轴24能够插入的最小限的大小形成得较小,从而壳体主体8的上下方向的长度(厚度)形成得较短(薄)。

如图3及图4所示,该操作轴24构成为一端部安装于滑动连结部23,另一端部穿过壳体主体8的贯通孔11的小径孔11a以可滑动及旋转的状态配置于壳体主体8内的钟表模块7的内部。由此,操作轴24构成为随着配置于主体轴22的非圆形孔部22a内的滑动连结部23的滑动动作在钟表模块7内滑动,并且随着滑动连结部23的旋转动作在钟表模块7内旋转。

即,虽未图示,但该操作轴24构成为,在滑动连结部23与主体轴22及头部21一同朝向手表壳体1的外部被拉出而在钟表模块7的内部滑动时,成为可进行钟表模块7的时刻修正的状态,若在该状态下随着滑动连结部23的旋转动作在钟表模块7内旋转,则可执行钟表模块7的时刻修正。

另一方面,如图2~图4所示,头部21与主体轴22的外端部设为一体。该头部21形成为外径比锁定部件12的固定部14的中心部的外径稍大的圆形状。即,该头部21形成为外径的半径比从贯通孔11的中心线到壳体主体8的下表面的长度稍长,且比从贯通孔11的中心线到后盖6的下表面的长度稍短的大小的圆形状。

另外,如图2~图4所示,该头部21构成为在内部设有比主体轴22的外径大且与锁定部15的外径大致相同的大小的圈状的凹部21a。在该情况下,在头部21的凹部21a内的进深侧,以与凹部21a的进深侧的内端面抵碰的状态配置有圈状的缓冲材料27。

另外,如图3及图4所示,在头部21的凹部21a的内周面设有与锁定部15的外螺纹部15a螺纹结合的内螺纹部21b。由此,头部21构成为,在朝向壳体主体8的内部被按入的状态下,在向一方向旋转时,内螺纹部21b与锁定部件12的锁定部15的外螺纹部15a螺纹结合。

另外,如图3及图4所示,该头部21构成为,在内螺纹部21b与锁定部件12的锁定部15的外螺纹部15a螺纹结合而紧固时,在使夹在锁定部15与头部21的凹部21a的内端面之间的缓冲材料27弹性变形的状态下,被锁定部15锁定。通过这些头部21的内螺纹部21b和锁定部15的外螺纹部15a构成了锁定机构。

由此,如图4所示,操作部件13构成为,在通常的状态时,操作轴24在钟表模块7内被限位,滑动连结部23从主体轴22的非圆形孔部22a内向壳体主体8侧被推出,主体轴22被盘簧26的弹簧力向壳体主体8的外部被推出,滑动连结部23的限位部23a与主体轴22的止脱部22c抵接。

另外,该操作部件13构成为,在图4所示的通常的状态下将头部21朝向壳体主体8的内部压入而锁定时,主体轴22与头部21一同抵抗盘簧26的弹力而滑动,随着该滑动,滑动连结部23被按入主体轴22的非圆形孔部22a内。

另外,如图4所示,该操作部件13构成为,在滑动连结部23被按入主体轴22的非圆形孔部22a内的状态下,在使头部21向一方向旋转,使头部21的内螺纹部21b与锁定部件12的外螺纹部15a螺纹结合时,主体轴22抵抗该盘簧26的弹朝向壳体主体8的内部侧滑动。

在该情况下,如图3及图4所示,操作部件13构成为,在随着头部21的内螺纹部21b相对于锁定部件12的外螺纹部15a的螺纹结合而主体轴22抵抗盘簧26的弹力朝向壳体主体8的内部侧滑动时,通过在钟表模块7内被限位的状态的操作轴24,滑动连结部23随着主体轴22的滑动而逐渐被按入主体轴22内的非圆形孔部22a内,限位部23a从主体轴22的防脱部22c逐渐分离。

另外,如图3所示,该操作部件13构成为,在头部21向一方向旋转时,随着头部21的旋转,滑动连结部23的限位部23a与主体轴22一同旋转,随着该滑动连结部23的旋转,操作轴24旋转,同时头部21的内螺纹部21b对于锁定部件12的外螺纹部15a的螺纹结合继续进行,头部21被锁定部15锁定。

另一方面,如图3及图4所示,该操作部件13构成为,若头部21向与一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内螺纹部21b相对于锁定部15的外螺纹部15a的螺纹结合脱离,则内螺纹部21b相对于外螺纹部15a的锁定解除,通过主体轴22内的盘簧26的弹力,主体轴22与头部21一同朝向手表壳体1的外部被推出。

即,如图4所示,该操作部件13构成为,在使头部21向相反方向旋转,松开头部21的内螺纹部21b相对于锁定部件12的外螺纹部15a的螺纹结合,解除锁定部15对头部21的锁定时,通过盘簧26的弹簧力,主体轴22与头部21一同朝向壳体主体8的外部逐渐被推出,同时滑动连结部23被从主体轴22的非圆形孔部22a内逐渐被拉出,限位部23a逐渐靠近防脱部22c。

在该情况下,如图4所示,操作部件13构成为,在头部21的内螺纹部21b相对于锁定部件12的外螺纹部15a的螺纹结合脱离而锁定部15对头部21的锁定解除时,通过盘簧26的弹簧力,主体轴22与头部21一同朝向壳体主体8的外部被推出,滑动连结部23从主体轴22的非圆形孔部22a内被拉出,限位部23a与主体轴22的防脱部22c抵接。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该操作部件13构成为,在通过盘簧26的弹簧力而主体轴22与头部21一同朝向壳体主体8的外部被推出,滑动连结部23与主体轴22的防脱部22c抵接的状态下,在头部21进一步向壳体主体8的外部被拉出时,操作部件13的操作轴24与主体轴22一同在钟表模块7内向被拉出的方向滑动,并且随着操作部件13的头部21的旋转操作,操作轴24在钟表模块7内旋转。

即,该操作部件13构成为,在锁定部15对头部21的锁定解除的状态下,在操作轴24进一步被拉出而在钟表模块7的内部滑动时,成为能够对钟表模块7进行时刻修正的状态,若在该状态下操作轴24随着头部21的旋转操作而在钟表模块7内旋转,则可执行钟表模块7的时刻修正。

接下来,对该手表的开关装置4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组装该开关装置4的情况下,首先,在壳体主体8的外表面安装锁定部件12。此时,预先在锁定部件12的插入孔12a内安装多个防水衬垫25,并且在锁定部件12的凸部17的外周安装防水部件18。在该状态下,使凸部17插入设于壳体主体8的外周的台座部8a的凹部8b内,将防水部件18夹在凸部17的外周面与凹部8b的内周面之间。

在该状态下,将锁定部件12的固定部14固定于壳体主体8的台座部8a。此时,使设于固定部14的两侧部的螺纹插入孔14a与台座部8a的各螺纹孔8c分别对应,在该状态下使多个螺纹部件16穿过固定部14的各螺纹插入孔14a与台座部8a的各螺纹孔8c螺纹结合并紧固。由此,固定部14固定于壳体主体8的台座部8a,锁定部件12安装于壳体主体8的外表面。

在该情况下,在固定部14被多个螺纹部件16紧固而固定于台座部8a时,夹在凸部17的外周面与凹部8b的内周面之间的防水部件18抵碰固定部14的内表面,由此锁定部件12被定位于壳体主体8的台座部8a。即,在固定部14被多个螺纹部件16固定于台座部8a时,固定部14相对于台座部8a的安装状态也就是固定部14的上下左右方向的倾斜度通过防水部件18的弹力调整。

由此,锁定部件12相对于台座部8a定位,壳体主体8的贯通孔11和锁定部件12的插入孔12a在同一轴上对应并一致。另外,此时,防水部件18夹在固定部14的凸部17的外周面与台座部8a的凹部8b的内周面之间,因此通过该防水部件18,可实现固定部14的凸部17与台座部8a的凹部8b之间的防水。

在该状态下,在壳体主体8的上部开口部安装钟表玻璃5,在壳体主体8的外周安装第一外装部9a,在此基础上,在壳体主体8的上部外周及第一外装部9a的上部外周安装第二外装部9b。此时,除了锁定部件12的锁定部15,锁定部件12的固定部14的两侧部及多个螺纹部件16被外装部件9覆盖。

然后,使操作部件13插入锁定部件12的插入孔12a和壳体主体8的贯通孔11。此时,预先组装操作部件13。在该情况下,将缓冲材料27插入头部21的圈状的凹部21a内,并且将盘簧26插入主体轴22内的非圆形孔部22a及圆形孔部22b内。

在该状态下,使安装有操作轴24的一端部的滑动连结部23抵抗盘簧26的弹力插入主体轴22的非圆形孔部22a内,在主体轴22内的内端部安装防脱部22c。由此,操作轴24经由滑动连结部23安装于主体轴22,操作部件13组装完成。

然后,在使操作部件13插入锁定部件12的插入孔12a和壳体主体8的贯通孔11时,预先将钟表模块7装入壳体主体8内。在该状态下,使操作部件13的操作轴24插入锁定部件12的插入孔12a和壳体主体8的贯通孔11,且插入钟表模块7内进行限位,使主体轴22插入锁定部件12的插入孔12a。由此,操作轴24在钟表模块7内被限位,操作部件13安装完成,因此开关装置4组装完成。

在该情况下,操作轴24形成为外径比可滑动地配置于主体轴22内的滑动连结部23的外径也就是壳体主体8的贯通孔11的小径孔11a的内径小的杆状。因此,壳体主体8的贯通孔11的小径孔11a能够将其内径以操作轴24能够插入的最小限的大小形成得较小,能够将壳体主体8的上下方向的长度(厚度)形成得较短(薄)。

接下来,对操作该开关装置4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不使用该开关装置4的情况下,在图4所示的通常状态下,将操作部件13的头部21抵抗盘簧26的弹力朝向壳体主体8的内部按入,将头部21锁定于锁定部件12的锁定部15。

即,在图4所示的通常状态时,轴部20的操作轴24在钟表模块7内被限位。在该状态下,如果朝向壳体主体8的内部按入头部21,则主体轴22抵抗盘簧26的弹力在锁定部件12的插入孔12a内朝向壳体主体8的内部侧滑动。

此时,通过在钟表模块7内被限位的操作轴24,滑动连结部23随着主体轴22的滑动被按入主体轴22的非圆形孔部22a内,滑动连结部23的限位部23a从主体轴22的防脱部22c分离。在该状态下,使头部21向一方向旋转,使头部21的内螺纹部21b与锁定部件12的外螺纹部15a螺纹结合而紧固。

于是,主体轴22抵抗盘簧26的弹力在锁定部件12的插入孔12a内朝向壳体主体8的内部侧逐渐滑动,随着该主体轴22的滑动,滑动连结部23逐渐被按入主体轴22内的非圆形孔部22a内,限位部23a从防脱部22c逐渐分离。

在这样将头部21向一方向旋转时,随着头部21的旋转,滑动连结部23的限位部23a与主体轴22一同旋转,随着该滑动连结部23的旋转,操作轴24旋转,同时头部21的内螺纹部21b与锁定部件12的外螺纹部15a螺纹结合,头部21被锁定部15锁定。因此,开关装置4不会意外动作。

另外,在操作该开关装置4的情况下,首先,使操作部件13的头部21向与一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解除锁定部件12对操作部件13的锁定。即,若使头部21向相反方向旋转,则头部21的内螺纹部21b相对于锁定部件12的外螺纹部15a的螺纹结合松开,锁定部15对头部21的锁定被解除。

此时,头部21的内螺纹部21b相对于锁定部件12的外螺纹部15a的螺纹结合脱离,通过盘簧26的弹簧力,主体轴22与头部21一同朝向壳体主体8的外部被推出,滑动连结部23从主体轴22的非圆形孔部22a内被拉出,限位部23a与防脱部22c抵接。

在该状态下,如果头部21进一步向壳体主体8的外部被拉出,则主体轴22在锁定部件12的插入孔12a内滑动,与头部21一同被拉出。此时,滑动连结部23与防脱部22c抵接,因此滑动连结部23与主体轴22一同被拉出。随之操作轴24被拉出,因此操作轴24在钟表模块7内滑动。由此,钟表模块7成为可修正时刻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如果使头部21旋转,则主体轴22随着该头部21的旋转在锁定部件12的插入孔12a内旋转,随着该主体轴22的旋转,滑动连结部23的限位部23a与滑动连结部23一同旋转。于是,操作轴24随着该滑动连结部23的旋转在钟表模块7内旋转。由此,可执行钟表模块7的时刻修正。

这样,根据该手表的开关装置4,具备:壳体主体8,其设有贯通孔11;锁定部件12,其固定于该壳体主体8的外表面,在中心部与贯通孔11在同一轴上对应地设有插入孔12a;以及操作部件13,其可滑动地插入壳体主体8的贯通孔11和锁定部件12的插入孔12a,并被锁定部件12锁定,由此,即使具备通过锁定部件12锁定操作部件13的锁定机构,也能够实现壳体主体8的薄型化。

另外,锁定部件12固定于壳体主体8的外表面,因此相比将管嵌入壳体主体的贯通孔并在壳体主体内固定,将操作部件锁定于管的现有的构造,能够实现壳体主体8的径向上的小型化,并且能够实现整个手表的径向上的小型化。

即,在该手表的开关装置4中,能够以操作部件13能够插入的最小限的大小较小地形成壳体主体8的贯通孔11,因此即使具备通过锁定部件12锁定操作部件13的锁定机构,也能够较薄地形成壳体主体8的上下方向的厚度,由此能够实现壳体主体8的薄型化,并且能够实现整个手表的薄型化。

另外,通过以操作部件13能够插入的最小限的大小较小地形成壳体主体8的贯通孔11,能够充分确保贯通孔11的周边的壳体主体的壁厚,能够提高壳体主体8的强度。另外,贯通孔11的小径孔11a和大径孔11b的内径也可以相同。

在该情况下,在该开关装置4中,在锁定部件12的锁定部15的外周面设有外螺纹部15a,在设于操作部件13的头部21的凹部21a的内周面设有内螺纹部21b,由此,由于能够构成锁定机构,因此能够在朝向壳体主体8的内部侧将操作部件13按入的状态下使头部21的内螺纹部21b与锁定部15的外螺纹部15a螺纹结合而紧固,由此,能够将操作部件13相对于壳体主体8可靠且良好地锁定。

另外,就该开关装置4而言,锁定部件12具备固定于壳体主体8的外表面的固定部14和可解除锁定地锁定操作部件13的锁定部15,由此能够在使锁定部件12的插入孔12a与壳体主体8的贯通孔11在同一轴上对应的状态下将固定部14固定于壳体主体8的外表面,因此,即使锁定部件12具备锁定操作部件13的锁定部15,也能够通过固定部14将锁定部件12可靠且良好地安装于壳体主体8的外表面。

在该情况下,就固定部14而言,在两侧部设有螺纹插入孔14a,且在配置于设于壳体主体8的外表面的台座部8a时,使各螺纹插入孔14a与设于台座部8a的各螺纹孔8c分别对应,且在该状态下使多个螺纹部件16穿过各螺纹插入孔14a与台座部8a的各螺纹孔8c螺纹结合并紧固,由此能够可靠且牢固地固定于壳体主体8的台座部8a。另外,该锁定部件12的固定部14和锁定部15形成为一体,因此能够实现零件数量的减少,实现组装作业的简化。

另外,在该开关装置4中,操作部件13具备可滑动地插入壳体主体8的贯通孔11和锁定部件12的插入孔12a的轴部20和设于该轴部20的外端部且可解除锁定地锁定于锁定部件12的头部21,由此能够通过使头部21滑动操作而使轴部20在壳体主体8的贯通孔11及锁定部件12的插入孔12a内良好地滑动,并且能够通过使头部21旋转操作而使轴部20在壳体主体8的贯通孔11及锁定部件12的插入孔12a内良好地旋转。

在该情况下,操作部件13即使头部21的外径比轴部20的外径大,也由于能够使插入壳体主体8的贯通孔11的轴部20的外径比头部21的外径大幅缩小,因此能够以轴部20能够插入的最小限的大小较小地形成壳体主体8的贯通孔11的内径,由此,能够较薄地形成壳体主体8的上下方向的厚度。

即,在该开关装置4中,轴部20具备:主体轴22,其可滑动地插入锁定部件12的插入孔12a;以及操作轴24,其直径比该主体轴22小,经由滑动连结部23安装于主体轴22且穿过壳体主体8的贯通孔11可滑动地插入壳体主体8内,由此,在朝向壳体主体8的内部侧按入操作部件13比使之锁定于锁定部件12时,能够通过滑动连结部23使操作轴24不会被多余地按入壳体主体8内。

在该情况下,就轴部20而言,主体轴22可滑动地插入锁定部件12的插入孔12a,不会插入壳体主体8的贯通孔11内,且操作轴24可滑动地插入壳体主体8的贯通孔11内,该操作轴24的外径形成为比主体轴22的外径小,因此,即使主体轴22的外径比操作轴24的外径大,也能够以小径的操作轴24能够插入的最小限的大小较小地形成壳体主体8的贯通孔11的内径,由此能够可靠地将壳体主体8的上下方向的厚度形成得较薄。

进一步地,在该开关装置4中,具备防水部件18,该防水部件18配置于设于壳体主体8的外表面的台座部8a的凹部8b的内周面与设于锁定部件12的固定部14的内端面且插入台座部8a的凹部8b内的凸部17的外周面之间,由此,能够通过防水部件18实现固定部14的凸部17与台座部8a的凹部8b之间的防水。

另外,在该开关装置4中,防水部件18相对于壳体主体8的外表面的台座部8a将锁定部件12定位,由此在将固定部14通过多个螺纹部件16固定于台座部8a时,能够通过防水部件18的弹力调整固定部14相对于台座部8a的安装状态也就是固定部14的上下左右方向的倾斜度。由此,能够将锁定部件12相对于台座部8a准确且良好地定位,因此能够使壳体主体8的贯通孔11和锁定部件12的插入孔12a在同一轴上对应并一致。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5~图8,对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手表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对与图1~图4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进行说明。

如图5~图8所示,该手表的锁定部件12的锁定部30为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构造,除此之外为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的构造。

即,如图5~图7所示,锁定部30为设于固定部14的外表面的圆筒部,为在外周面以从固定部14的外表面分离的状态设有卡定部31的构造。该卡定部31可卡定/脱离地卡定操作部件13的头部21,为沿圆周方向交替设置有凸部31a和凹部31b的构造。

另一方面,如图5、图6、图8所示,在操作部件13的头部21设有可卡定/脱离地卡定于锁定部30的卡定部31的卡合部32。该卡合部32设于头部21的凹部21a内的锁定部件12侧的内周面的端部。即,该卡合部32为与锁定部30的卡定部31同样地沿圆周方向交替设置有凸部32a和凹部32b的构造。由这些锁定部30的卡定部31和头部21内的卡合部32构成了锁定机构。

由此,如图5~图8所示,锁定部30构成为,在操作部件13的头部21抵抗盘簧26的弹力朝向壳体主体8的内部侧被按入而头部21的卡合部32面对锁定部30的卡定部31时,如果使头部21旋转,使卡定部31的凹部31b和卡合部32的凸部32a对应,则卡合部32的凸部32a穿过卡定部31的凹部31b。

另外,如图5~图8所示,该锁定部30构成为,在头部21的卡合部32穿过锁定部30的卡定部31的状态下,使头部21旋转,使卡定部31的凸部31a和卡合部32的凸部32a对应并重合时,通过盘簧26的弹力,面对卡定部31的凸部31a的内表面的卡合部32的凸部32a的对置面与卡定部31的凸部31a的内表面抵碰,由此锁定头部21。

另外,如图5~图8所示,该锁定部30构成为,在将头部21锁定的状态下,如果使头部21旋转,使卡定部31的凹部31b和卡合部32的凸部32a对应,则头部21的锁定被解除。即,该锁定部30构成为,在头部21的锁定被解除时,通过盘簧26的弹力,头部21朝向壳体主体8的外部被推出,卡合部32的凸部32a穿过卡定部31的凹部31b,头部21向壳体主体8的外部被推出。

根据这样的手表的开关装置4,除了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由于在锁定部件12的锁定部30设有卡定部31,且在头部21的凹部21a内设有卡合部32,能够仅通过使头部21在被按入的状态下旋转预定角度,便简单且可靠地锁定头部21。

即,在该开关装置4中,若朝向壳体主体8的内部侧按入操作部件13的头部21,使头部21旋转预定角度,使卡定部31的凹部31b和卡合部32的凸部32a对应,则卡合部32的凹部32b穿过卡定部31的凹部31b,在该状态下使头部21旋转,使卡定部31的凸部31a和卡合部32的凸部32a对应并重合,由此能够简单地锁定头部21。

另外,在该开关装置4中,若在锁定头部21的状态下,使头部21旋转,使卡定部31的凹部31b和卡合部32的凸部32a对应,则卡合部32的凸部32a穿过卡定部31的凹部31b,因此能够简单地解除头部21的锁定,由此能够实现基于锁定部30的锁定操作的简化。

此外,在上述的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对将锁定部件12的固定部14通过多个螺纹部件16安装于壳体主体8的外表面的情况进行了叙述,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与锁定部件12的锁定部15形成为一体的固定部14通过嵌入成型与壳体主体8形成为一体。在这样的构造中,不需要如上述的第一、第二实施方式那样在壳体主体8的外表面设置台座部8a,因此能够较小地形成壳体主体8的外径,由此能够实现手表的小型化。

另外,在上述的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对锁定部件12的固定部14和锁定部15、30形成为一体的情况进行了叙述,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由不同的部件形成固定部14和锁定部15、30,将锁定部15、30通过固定部14固定于壳体主体8的外表面。

在这样的构造中,由不同部件形成固定部14和锁定部15、30,因此能够分散操作部件13从外部受到的冲击。能够通过锁定部15、30及防水部件18防止壳体主体8的破损,能够防止将固定部14固定于壳体主体8的外表面的螺纹部件16的破损。

另外,在上述的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对设于手表壳体1的3点侧的开关装置4进行了叙述,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也能够应用于手表壳体1的2点侧、4点侧、8点侧以及10点侧的按钮开关3。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第一、第二实施方式及其各变形例中,对应用于手表的情况进行了叙述,但本实用新型无需一定是手表,也能够应用于例如旅行手表、闹钟、座钟、挂钟等各种钟表。另外,本实用新型无需一定是钟表,也能够应用于手机、移动终端等电子设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包括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实用新型及其等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