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燃料电池余热发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8:1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余热 燃料电池 发电 有机 循环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燃料电池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料电池冷却系统、有机朗肯循环装置和金属氢化物储氢系统;燃料电池冷却系统包括,与电堆连接的冷却液管道,冷却液管道依次连接有机朗肯循环装置中的透平机和金属氢化物储氢系统中的金属氢化物储存罐;有机朗肯循环装置包括相连接的发电机和透平机;金属氢化物储氢系统包括相连接的金属氢化物储存罐和氢气罐,氢气罐与电堆阳极的入口管道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燃料电池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堆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燃料电池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罐的出口连接在电堆阳极的氢气入口管道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燃料电池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罐中的氢气作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工作时的燃料来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燃料电池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堆阳极的氢气出口连接氢气循环泵,将未消耗的氢气输送至氢气入口管道中循环使用。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燃料电池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堆内部产生的热量经有机工质吸收,通过冷却液管道输送至透平机中做功,透平机驱动发电机实现余热发电。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燃料电池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有机工质在透平机中做功后的乏汽通过冷却液管道输送至金属氢化物储罐,金属氢化物储罐吸收乏汽中的气化潜热并释放出氢气储存于氢气罐中。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燃料电池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失去热量后的有机工质成为饱和液态,集中存储在容器中,通过工质泵输送至换热器中吸收电堆阴极出口处的空气热量并完成预热,最终输送至电堆中重新吸收电堆的热量形成循环。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燃料电池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与电堆阴极的空气出口管道连接,利用电堆排出的高温空气预热有机工质,换热后的空气散失至大气中。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燃料电池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管道上设有出口温度传感器和入口温度传感器,用于控制电堆温度。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燃料电池余热发电系统,包括燃料电池冷却系统、有机朗肯循环装置和金属氢化物系统;燃料电池冷却系统包括,与电堆连接的冷却液管道,冷却液管道依次连接有机朗肯循环装置中的透平机和金属氢化物系统中的金属氢化物储存罐;有机朗肯循环装置包括相连接的发电机和透平机;金属氢化物系统包括相连接的金属氢化物储存罐和氢气罐,氢气罐与电堆连接。燃料电池的电堆的冷却装置被有机朗肯循环装置代替,电堆中的热量直接加热有机朗肯循环中的有机工质,电堆阴极的排气热量预热有机工质,引入了金属氢化物储存罐,吸收热力循环中的乏汽能量生成金属氢化物,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的同时简化了系统结构。构。构。


技术研发人员:高明 王宇航 张慧颖 何锁盈 韩奎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7.15
技术公布日:2021/10/2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